一、案例背景
我國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對體育教學提出了更多的要求,也給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賦予了不同的職責與任務。目前,體育教學已經成為全面提高小學生綜合素質的一個重要途徑。因為它不僅起到強身健體的作用,還對學生的心理、精神以及學習都會有極大的促進作用?,F(xiàn)在的小學生在身體素質方面都有欠缺,但是他們又普遍有較強的好奇心,以及活潑好動、愛玩的共性特征,這個時候如果繼續(xù)采用傳統(tǒng)的體育教學方法對學生在體育方面的提升起不到積極作用,也難以實現(xiàn)新的教學目標,也就不符合新課改的要求和發(fā)展趨勢。所以,隨著時代的發(fā)展以及新課改的要求,教師要對小學體育教學進行創(chuàng)新改革,比如,可以采用創(chuàng)新游戲教學的方式。與此同時,作為小學體育教師應結合小學生的興趣喜好,在體育課堂上全面引進游戲教學法,以此來激發(fā)學生對體育課程的愛好,也能夠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有策略性、針對性和計劃性地開展對學生的綜合素質教育,使小學生的身體素質、心理素質等得到全面提升。對于小學體育教學來說,首先要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其次,在良好的身體素質的基礎上,他們也會有健康的心理。同時它也具有培養(yǎng)小學生的心理素質、道德情操以及意志品質等多方面的積極作用,讓新時期小學生的綜合素質與能力得到全面提升。面對現(xiàn)階段的這種新的體育教學要求,小學體育教師必須重視起來,在傳統(tǒng)的體育教學策略基礎上進行創(chuàng)新改革,要運用各種形式的體育游戲激發(fā)小學生的熱愛和興趣,以便讓更多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體育教學當中。
二、案例主題
本次游戲的主題是簡單的快樂闖關游戲,主要是以攀爬游戲為主,而其中的“爬行”屬體操類游戲性質,它也是小學低年級學生特別喜愛并且安全系數(shù)極高的小學體育游戲之一。對于小學生來說,如果經常進行爬行游戲的鍛煉就會帶來很多好處,比如,可以有效改善學生上下肢配合動作、協(xié)調用力的能力,提高神經控制系統(tǒng)的反應速度和加大肌肉收縮的力度。本案例的目的是不僅讓小學生喜歡上這個游戲,更重要的是要讓他們明白這個游戲帶來的真正益處。
三、游戲案例描述
(一)環(huán)節(jié)一:游戲設計理念
本次游戲秉承“健康第一”的指導理念,始終將學生的健康成長和發(fā)展作為游戲的主旨,通過采用多種教學方式激發(fā)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興趣,同時還對培養(yǎng)學生自主創(chuàng)新、合作探究的意識和能力也極為重視。本次游戲主要是以營造開放性的體育課堂教學氛圍為主,在具體實施游戲的過程中也是一個開發(fā)學生智力以及培養(yǎng)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過程。要在整個游戲過程中讓小學生熟練掌握爬行的方法和流程,能夠讓整個游戲教學過程始終處于積極、活躍、主動、快樂的狀態(tài)中,讓學生獲得游戲運動技能的同時陶冶情操。
(二)環(huán)節(jié)二:游戲學情分析
小學二年級的學生正處于生長發(fā)育的初期階段,生性活潑好動,但是由于其運動系統(tǒng)發(fā)育還不夠成熟,并且處于發(fā)展時期,可以說他們在運動能力方面處于一個較低位置,再加上他們身體各個部分的肌肉發(fā)展不平衡,在上下肢的協(xié)調性方面也比較差,但是從另一方面來說他們這個階段又是好動喜玩、想象和創(chuàng)造力比較豐富的時期,對一些新鮮事物極易產生學習興趣。本次游戲活動就結合小學二年級的學生情況來開展。
(三)環(huán)節(jié)三:游戲案例求索
第一部分:場地、器材選擇
本次游戲場地選擇操場,游戲器材選擇體操墊、體操凳、橡皮筋、紅彩帶等。體操墊具有柔軟、舒適以及安全性高的優(yōu)勢;體操凳具有色彩鮮明、穩(wěn)定性強的特點;而橡皮筋具有可隨時調節(jié)高度的優(yōu)點;紅彩帶可以用來點綴橡皮筋。本次游戲設計選擇了兩塊游戲場地,主要是為了利用不同的場地安排方便組織教學步驟的實施,讓小學生在游戲技能的練習上能夠得以層層推進,主要是有益于各個水平層次的學生都能在本次游戲過程中得到綜合提升。這其中,用紅彩帶點綴橡皮筋,主要的作用是能夠使靜態(tài)的操場顯得更加生機勃勃。因為相關的科學研究表明:小學生在色彩鮮艷的教學環(huán)境中學習,不但能豐富他們的感性知識,而且能激發(fā)他們對新鮮事物的強烈好奇心。而強烈的好奇心正是保持學生精神處于旺盛狀態(tài)的一個重要因素,也是促使學生在學習中能夠取得成功的首要條件。因此,在游戲場地和器械的選擇上都符合現(xiàn)代教學理念和學生的實際情況。
第二部分:游戲案例詳情
教學內容:同手同腳交替向前行。
學習水平:水平一。(小學二年級)
教學重點:同手同腳交替向前行。
教學難點:游戲中手腳協(xié)調配合快速向前。
教法:講解示范法、激勵法、游戲法、評價法和品德教育法等。
學法:觀察法、模仿法、練習法、展示法、合作創(chuàng)新法等。
教學目標:90%的學生能掌握高低姿爬行的動作要領,并能在游戲中熟練應用;通過爬行練習,促進學生上下肢力量,增強身體的靈敏性、協(xié)調性;學生在學練的過程中能夠學會合作、嘗試創(chuàng)新、共享快樂。
第三部分:游戲實施過程
本次教學案例主要分為四個片段,接下來依次進行分析。
教學片段一:激發(fā)學生興趣,展示自我能力
(1)教師引導:小朋友們早上好!今天陽光明媚,天氣不錯,我們一起做個游戲好不好?
學生A:什么游戲?
教師:老師帶同學們去公園和動物“交朋友”好不好?
學生齊聲回答:好的,老師。
教師:“那請同學們排好隊上車,我們的汽車馬上就要開動了。(實際上是教師模仿司機開車帶領學生繞場慢跑,在慢跑的過程中進行安全教育,主要是為接下來做準備)
(2)動物模仿操(激發(fā)學生興趣)——讓學生在音樂聲中和老師一起發(fā)揮想象力展示動物優(yōu)美的舞姿。
教師:(播放音樂)同學們可以仔細聽聽,能從音樂聲中獲得什么?
學生B:已經聽出來了和幾個動物相關的音樂……
學生C:聽到《小兔子乖乖》的音樂了。(接著就做了一個小兔子的模仿操)
游戲案例分析:教學片段一主要是教師采用故事導入法利用情境開展教學活動,首先滿足學生在大自然中玩耍的心理需求,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學生參與的興趣。緊接著來到公園后讓學生自編動物模仿操在音樂聲中發(fā)揮想象力展示各種動物的優(yōu)美舞姿。讓學生在這樣比較寬松的游戲環(huán)境中學習,其身體也處于課程要求的生理興奮狀態(tài),這樣就能達到充分做好準備后面活動的目標,給接下來的學習爬行做好鋪墊。
教學片段二:體驗各種爬行動作,進行自主學練
(1)通過片段一部分對環(huán)境的創(chuàng)設,在學生心里已經做好了準備,接下來就是讓他們自主復習各種爬行動作,以此來熟練游戲動作。
(2)首先,進行大象行走的嘗試——通過觀察他人、自我嘗試、小組探究等總結大象爬行的動作特點,讓他們認真完成動作練習。
教師:那同學們有誰知道大象行走有什么特點?
同學C:我知道,大象行走的時候是同手同腳交替前行。
教師:那接下來同學們可以按照學生C說的學習高姿爬行。
(3)學習高姿爬行(同手同腳交替前行)。
(與此同時,教師要一邊給學生進行講解一邊給其做示范大象行走的動作要領,掌撐地、腿直不彎曲、同側手腳一起向前邁。在教師的講解啟發(fā)下,進行自我學習和合作學習)
(4)學生在仔細聽完教師的講解和觀察其示范動作后,馬上進行自主模仿練習,同時教師在巡視指導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有學生的動作不標準便進行糾正,盡量讓所有的學生都能做到模仿動作整齊劃一,才更能體現(xiàn)出本次游戲的真正意義。
(5)游戲環(huán)節(jié):勇闖大象谷(對前部分環(huán)節(jié)進行鞏固)——主要是樹立學生的信心,讓他們能夠通過游戲達到互相鼓勵、團結合作、勇敢地面對困難的目的。(本次技能訓練是在學生喜歡的游戲中進行自我消化,達到教學目標)
案例分析:高姿(大象行走)——膝蓋不著地;低姿(螞蟻)——膝蓋以下著地。選擇這兩種動物一方面考慮結合單元教學目標,積極參加攀爬活動練習,并能將興趣向課外延伸;另一方面,它們的外形對比特點鮮明,可以提高學生的模仿興趣,激發(fā)他們的表現(xiàn)欲望。首先,讓學生自主嘗試各種動物爬行的姿勢,不提任何要求,充分發(fā)揮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作用,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實踐和自我管理能力。然后,我運用疑問法激發(fā)學生的探索潛能,要求他們通過觀察他人、學唱兒歌、自我嘗試、小組探究等學法掌握大象爬行動作的特點,讓學生通過自己的視覺感受,經過思維在大腦中形成表象,在教師的講解啟發(fā)下進行自我學習和合作學習,親身體驗和感悟動作。教師巡視檢驗學生的學習效果,關注學困生,把學練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加以總結,及時反饋,表揚動作規(guī)范的學生,讓學生體會成功,增強自信心。接著利用橡皮筋可隨時調節(jié)高度的優(yōu)點,分層次提高爬越的難度,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在嘗試性練習和重點體驗性練習后進行“勇闖大峽谷”比賽。教師運用激勵法、表揚法、競賽法讓教學重難點在學生喜歡的游戲中進行自我消化。
教學片段三:鞏固技能,合作創(chuàng)新
(1)復習低姿爬行。
首先,教師講解游戲的方法及規(guī)則,同時提出教學要求。
教師:同學們可以組成小組,并且一起討論出本組的特色口號,口號還要展現(xiàn)出其團結協(xié)作的一面。在比賽的過程中,要看看哪一組的螞蟻最團結,口號最響亮,過河速度最快。為什么最終只有步伐一致的隊伍取得了勝利。
學生異口同聲回答:好的。
(2)游戲開始:螞蟻和大象賽跑。
教師:螞蟻和大象誰的動作更敏捷,它們誰的動作學起來更加容易?這是為什么?
比賽過程中,學生的參與積極性都很高,很好地完成了比賽。
(3)對比賽結果進行總結,然后交換場地再進行一次同樣的比賽。
(4)比賽結束后,繼續(xù)拓展練習,可以模仿其他動物爬行。鞏固本次游戲的練習效果。
案例分析:運用背景音樂營造活潑、和諧的教學氛圍,利用體操墊設計成小橋,讓學生小組觀察思考,選擇靈巧、具有合作精神的動物進行爬行游戲,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要求小組討論設計口號(如“蜜蜂、蜜蜂勇攀高峰”“大象、大象永爭第一”等)。這樣可以拓展學生的思維,培養(yǎng)其創(chuàng)新能力。在活潑、有趣的音樂聲中,在響亮的口號聲中,體驗團結合作取得勝利時的快樂與滿足,使教學過程始終處于積極、活躍、主動的狀態(tài)。課中,我不斷調節(jié)學生的興奮點,為學生營造公平競爭的氛圍,讓學生在觀察思考中受到啟示、得到鍛煉。同時讓學生自由組合,這樣有利于各層次學生得到提高,共同體驗快樂體育。鼓勵學生勇于向困難挑戰(zhàn),選擇角色進行“大象與螞蟻”賽跑。這一活動有利于激發(fā)團隊精神、合作精神,使學生在比賽中加快速度,從而有效提高了動作的協(xié)調性,在有一定負荷量的活動中促進身體健康。
教學片段四:穩(wěn)定學生情緒
本次游戲雖然是在相對歡樂、輕松的氛圍中進行的,但也是一場比賽,學生難免會有些緊張的現(xiàn)象出現(xiàn),所以,在比賽結束后就要對其進行情緒上的穩(wěn)定以及安撫。主要有以下幾種方式:
(1)學生之間相互評價。他們之間的互相交流可以促進學生對本次游戲的認知度,讓他們能夠從其中真正體會到游戲在體育教學中的意義。
(2)聽著音樂進行放松。比賽過程中的音樂在一定程度上會對學生在游戲過程中起到客觀良好的作用,但不能完全使學生始終處于放松的狀態(tài)。畢竟對于小學二年級的學生來說,各方面還不夠成熟,游戲結束后,就應該換成有利于放松他們精神狀態(tài)和穩(wěn)定情緒的音樂,讓這個游戲能夠更加完美。
(3)教師和學生共同回顧本節(jié)課程的游戲過程,并且進行探討總結,師生之間互相分享自己的感受。再次進行簡單的爬行練習。
教師:今天的課程已經全部結束,希望下一次我們的游戲能更加愉快。
案例分析:在走的過程中引導學生慢慢地將自己的呼吸調整均勻,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與白云、小鳥揮揮手說再見。讓學生欣賞歌曲,發(fā)揮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在《小寶寶睡著了》舒緩的音樂聲中,由興奮的運動狀態(tài)逐漸過渡到比較安靜的狀態(tài),然后在悠揚的歌曲的氛圍中自由做放松動作,達到放松身心的目的。
(四)環(huán)節(jié)四:推廣應用
經歷了四次游戲環(huán)節(jié),學生初步了解和掌握了爬行的方法,為了讓學生的體驗更深刻,再次進行簡單的爬行練習,在經歷中讓經驗更加充盈。學生對一個素材從多維度進行體驗、感悟,讓能力得到升華,讓思維得到創(chuàng)新,讓身體更加健康。
(五)環(huán)節(jié)五:總結提升
本次游戲可以說是一次新鮮的嘗試,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說是十分合適的體育教學內容,不但可以鍛煉他們的身體素質,而且是對其心理、精神以及創(chuàng)新探索方面的提升。但是因為是第一次創(chuàng)新的體育游戲,所以在此過程中難免會有一些小問題,比如,學生剛開始時不適應,會對游戲有一些抵觸心理。但好在有更勇敢的同學去互相鼓勵才順利完成了本次游戲活動。在以后的體育游戲中要想讓學生避免出現(xiàn)這種小問題,就需要教師多組織、學生多參與,才能使學生在每一次游戲中得到提升。
四、案例思考
本課集“聽、視、想、練”于一體,情景貫穿教學案例過程中,學生也都沉浸在良好、樂觀的學習氛圍中,在歡樂、有趣的游戲中,體會大象行走時的笨拙、螞蟻爬行時的靈巧。在游戲中感受團結協(xié)作取得勝利時的喜悅,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使他們在愉快的教學氛圍中輕松地完成教學任務。
作者簡介:馬欣越(1993—),男,江蘇南京人,本科,二級教師,就職于南京市花港第一小學,研究方向:小學體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