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倩貝
摘要:在新課標改革發(fā)展下,體驗式教學作為一種全新的學習方式被提了出來。這種學習方式的提出便深受廣大師生界推崇,并且也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中,教師們更加注重如何將教材中的知識講授給學生,而學生只需要課上認真聽老師講就好。這樣的教學方式往往顯得知識特別的枯燥,學生們聽著容易犯困,甚至對學習失去興趣。體驗式教學的提出更多的是考慮到學生的學習體驗,通過這樣一種學習方式讓學生再次對學習充滿興趣和動力,幫助學生提升對不同學科的學習成績。本文從多方面、多角度對體驗式教學方法的價值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體驗式教學;初中初中歷史與社會與社會教學;價值;應用探究
引言:
體驗式教學,從名字上聽上去也很好理解,就是讓學習者像體驗游戲的方式通過實踐、感知、對比和思考來領悟知識中的奧義,其最明顯的好處就是學生通過這種方式學習領悟出來的知識在腦海中的印象最為深刻。學生們不僅極大的提高了對學科知識的興趣,甚至因為好奇還會促使很多學生自主的去學習了解更多的相關知識。在這一學習模式下,老師的角色也發(fā)生了很奇妙的變化,老師更多的從一個課堂教育的主導者變成了幫助孩子們愛上學習的引導者。
一、體驗式教學理論的內涵
體驗式教學是指學習者在學習的過程中利用閱讀、研究、實踐、聽講等多樣性的方法,在學習的過程中,能夠有所收獲,使情感態(tài)度以及價值觀提高。也就是說在體驗式教學的過程中更加注重學生的真實體驗,讓其能夠對周圍的事物深層次的了解,讓學習者對于周圍的環(huán)境沉浸進去,形成情感的共鳴,積極接受知識并且運用知識,將知識與生活實際相聯(lián)系起來,達到學習的目的。在體驗的時候對于知識與技能進行有效的練習。體驗式教學可以為學習者帶來新的學習感覺,加強學習者對于內容的理解。首先要求學生主動的學習,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占據(jù)主導的主體的地位。其次要寓教于樂,在教學的過程中不能夠只講授知識點,需要追求學習的過程,讓多樣化的故事等融入在教學的過程中,其次需要學生學以致用,在傳統(tǒng)的學習過程中學習者無法進行知識的靈活運用,從而造成學習很難。通過學以致用,能夠為學習者創(chuàng)造一定的空間,讓其知識能夠得到有效的利用,讓在整個環(huán)境之中達到體驗。最后是要虛實結合。抓住各種學習機會幫助學生體驗學習到的知識,努力做到虛實結合。在初中歷史與社會教學中中開展體驗式教學,所以就有其優(yōu)勢,潛移默化的影響學生,形成思想認識。
二、“雙減”下初中歷史與社會與社會教學中體驗式教學的應用
1.充分利用圖片、視頻等互聯(lián)網(wǎng)資源,讓學生感受家國情懷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充分利用各種互聯(lián)網(wǎng)資源來輔助課堂教學。一些歷史事件,如果能找到相關的紀實影片,可以通過播放影片的方式來學習這一章節(jié)的內容。此外,一些特殊的歷史節(jié)點也可以通過觀看相關的電影,例如,想要更好地了解抗美援朝那段時期的歷史,感受志愿軍戰(zhàn)士們的精神,就可以組織學生們觀看電影長津湖。在學習到一些戰(zhàn)爭的時候,可以找到戰(zhàn)爭的形勢圖供學生們觀看。
2.將歷史事實與生活實際相結合,減少學生與歷史事件的距離感
對于歷史學科的學習,不能只停留在書本上紙上談兵,一定要聯(lián)系實際生活,才能引起學生情感上的共鳴。讓歷史與現(xiàn)實相結合,一方面可以讓學生在生活中體悟歷史的變遷,真正了解"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的深層含義。另一方面,還可以利用現(xiàn)實生活中的資源來輔助教師教學活動的開展。例如可以帶領學生去到當?shù)氐臍v史紀念館,博物館,紅色教育基地等地切實的感受什么是家國情懷。通過對真實保留下來的物件的參觀,更能引發(fā)學生們的思考,消除了只是在書上讀過的弊端。在學習一些特定的章節(jié)的時候,比如說改革開放,就可以讓學生們回家詢問父母,或帶一些原來家里的老物件在課堂上向大家分享,從改革開放四十多年來的衣食住行徹底的改變來看中國的變化。將家國情懷內化成屬于每個學生自己內心的情感體驗。
3.開展特色教學活動,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對于中學生的教學,要根據(jù)他們的興趣特點,開展一些學生們感興趣,愿意參加的特色活動。比如說以某一特定事件來開展一次辯論會,或者復刻書上的一個章節(jié)舉行一場話劇演出,還可以開展一些關于歷史與社會的歌會和舞會。只有當學生們愿意主動去汲取相關的歷史與社會知識,教師的課堂教學才會更有成效。當學生開始發(fā)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的時候,關于家國情懷的教育已經(jīng)潤物細無聲地進行了。在對一些歷史事件的切實感悟中,更能引發(fā)他們對于歷史人物在一件事上的認同感,家國情懷也就水到渠成地形成了。
4.加強教師指導,營造自主學習思考的氛圍
在"雙減"實施的背景下,中學積極落實各項政策內容,如開展學生的課后延時服務,而在課后服務上,通常由各課教師坐班,帶領學生做教學活動或者進行課后作業(yè)的輔導,在輔導過程中,教師的指導必不可少,而這對于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十分重要。中學歷史與社會學科的分析與思辨離不開教師的引導,前提也需要教師對學生有一定的了解,能夠根據(jù)學生的學習需求以及個性制定教學方法,達到"因材施教"的理念。對于加強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則需要教師注重對學生自主學習的方法和技巧的指導,在課后服務上,教師能夠看到學生自主學習的狀態(tài)和進度,一些學生可能很快能想出問題的解決方法,而另一些學生總是絞盡腦汁都回答不出問題,關鍵在于學生自主學習的效率,其中,注意力和主動意識十分重要,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上要有所注重。同時,自主學習的環(huán)境氛圍也是影響學生培養(yǎng)自主學習習慣的重要因素,在課堂上,良好的學習氛圍能夠讓學生充分投入到自主學習中去,在課下服務中,良好的學習氛圍能夠集中注意力攻克歷史與社會難題、掌握歷史知識。總之,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能夠直接促進歷史與社會學科的教學效果,對學生未來的發(fā)展也至關重要,教師需要依據(jù)"雙減"政策的內容對教學大綱進行進一步地規(guī)劃與改革,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結語:
新的教育方式都體現(xiàn)出了學生在整個教學環(huán)境中的主體地位,無論怎樣的教學方式,只有切實抓住學生們的興趣所在,真正了解學生的學習需求,教學方式才能真正被學生們所接受。體驗式教學正是因為體現(xiàn)了這一點,所以得到了很好的認可,相信這一教學方式在教學甚至其他學科都能運用的更加靈活有效。
參考文獻:
[1] 鄭志良. 初中歷史體驗式教學初探[J]. 亞太教育,2020(6):137-138.
[2] 吳麗明. 關于初中歷史體驗式教學的幾點思考[J]. 亞太教育,2020(14):97-98.64521A45-F625-4714-AC6D-9139B4F3DFA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