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慧
孩子的行為問題其實是其心理能力在遇到特定環(huán)境時的外在表現(xiàn),在日常的教育工作中,教師是否持有這種“能力視角”,是對“心育”效果和教師教育效能感的關鍵影響因素。
不具有“能力視角”的教師,常常會對孩子的行為問題產(chǎn)生如下認知:(1)認為是孩子的態(tài)度問題,孩子“不聽話”;(2)認為是家庭養(yǎng)育的問題,是“家長沒教好”;(3)孩子天生的性格問題,孩子生來就“調皮”;諸如此類。具有第一種認識的教師會因為他們總在憤怒孩子為什么不改態(tài)度,會站在孩子的對立面;具有后兩種認識的教師會因為家庭或性格難以改變,從而產(chǎn)生無力感。
如果教師能夠從內在心理能力的角度來看待孩子的行為問題,那么就可能像李老師這樣,從能力角度分析問題,然后采用合適的方法對逐個能力進行訓練與提升。只要用恰當?shù)姆椒ǚ磸陀柧?,孩子的能力一定會提升,外在表現(xiàn)當然就會越來越好,教師也會感受到更強烈的勝任感。
編輯/張春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