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橫
摘要:“十四五”特殊教育發(fā)展提升行動計劃的通知”指出:要加強普通教育與特殊教育的融合,探索適應殘疾兒童和普通兒童共同成長的融合教育模式,壓實義務教育階段普通學校接收殘疾兒童隨班就讀工作責任,建立健全學校隨班就讀工作長效機制,確保適齡殘疾兒童應隨盡隨、就近就便優(yōu)先入學。根據(jù)調查顯示,在農村普通小學當中,有較多的自閉癥學生就近隨班就讀,自閉癥學生在普通小學融合過程中,會在課堂上表現(xiàn)出一些干擾行為。教師應當對其進行分析,并制定出相應的策略來對其進行干預。本文就對農村小學隨班就讀自閉癥學生課堂干擾行為的個案進行深入研究。
關鍵詞:農村小學;隨班就讀;自閉癥學生;課堂干擾行為;個案
一、基本情況
農村普通學校的三年級隨班就讀學生:小明(化名)今年8周歲。該生在出生時并未發(fā)現(xiàn)異常,兩歲半時才開始學說話,平時話語較少,不喜歡與別人交流,有的時候還會自言自語。經(jīng)兒童醫(yī)院診斷后,確診其為輕度自閉癥。該學生的粗大動作發(fā)展一般,如跑、跳等;但精細動作卻發(fā)展較差,比如握筆、翻書、用剪刀等。最近一段時間發(fā)現(xiàn),其會常常在課堂上用手使勁抓凳子,并且發(fā)出比較大的聲響,干擾到正常的課堂秩序。
二、界定需要干預的問題行為
經(jīng)過觀察與分析可知:小明的干擾行為,是指在課堂上用手指使勁抓凳子,從而產生較大的聲響。該行為發(fā)生得比較頻繁,且與具體情境有關,在不同的情景當中,該行為持續(xù)時間長短也不相同。發(fā)生該行為時,小明還常會伴有比較興奮的情緒出現(xiàn)。此前小明并未接受過比較系統(tǒng)的干預。
三、問題行為的功能評估
采用《干擾性行為相關情況訪談表》對小明的父母、同學和各科教師進行深入訪談,以對小明課堂行為發(fā)生的時間、條件以及具體表現(xiàn)等方面的信息進行了解。經(jīng)過對其周圍的學生以及小明的家長等人的了解和觀察,可以分析小明的干擾行為主要功能就是為了滿足其感官上的刺激。
四、實施干預
1.事前預防
1.1調換凳子
經(jīng)試驗發(fā)現(xiàn)班級中的凳子稍稍用力一抓就會產生出較大的聲響,因此,我們?yōu)樾∶鲗⒌首舆M行了調換,更換了一張打磨光滑、抓起來聲音明顯減小的凳子,并將其座位設置在老師較易于看到的區(qū)域。
1.2重視課堂常規(guī)的建立
教師在課堂上要對學生們進行積極的語言引導,對學生們提出比較明確的行為要求,并要求學生嚴格遵守。利用視覺提示在小明的課桌上,貼上兩張不同的圖片,一張是小學生認真聽講的圖片,在其下面畫著對鉤,另一張是一名學生用手抓凳子的圖片,在其下面畫上叉號,以給其視覺提示。
1.3實施個別化教學
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根據(jù)實際狀況,來對小明開展個別化的教學。比如,在手工課上,可以不發(fā)給小明剪刀。但為了防止他因為無聊去抓凳子,教師可以教他利用撕紙并將碎紙粘貼進行美術創(chuàng)作。
1.4保持課堂的趣味性
鑒于小明喜歡做用手抓凳子的行為,是因為想要滿足其生理感官上的刺激。因此,教師應當盡可能提升課堂的趣味性,并合理控制課堂上的動靜。比如,教師可以結合教學內容,來適時引入一些奧夫音樂節(jié)奏游戲,以有效吸引小明的注意力,提升其在課堂上的參與度。
2.行為教導
2.1允許其他時間部分刺激行為的存在
對于小明的課堂抓凳子干擾行為,教師不應當一下子嚴格將其禁止,可以允許其在課下時間來進行,時期能夠適度地滿足自己的心理需求。然后循序漸進地將其這一行為進行改善。
2.2提高非口語溝通能力
由于小明的語言交際能力較差,因此,教師可以盡量提高他的非口語溝通能力,例如,可以通過手勢、圖片和文字等輔助溝通系統(tǒng),來對口語進行替代,進而有效提升小明的溝通能力。這樣,有助于其對他人主動表達自我需求。
2.3提供滿足觸覺刺激的替代活動
為有效地在矯正小明課堂抓凳子等干擾動作的同時,又能滿足對其手部的觸覺刺激,老師還可為他提供其他多種手部替代活動,比如:玩橡皮泥、玩觸覺球、搭積木,甚至擦黑板等活動。
五、干預效果分析
經(jīng)過對小明進行干預,只經(jīng)過了短短的一周就有了比較明顯的效果,其干擾行為明顯減少了。之后的幾周,他的課堂抓凳子行為發(fā)生的頻率越來越低,而且每次持續(xù)的時間也越來越短了。除此之外,他的課堂參與度也有所提升。
六、研究結論
通過對小明的課堂上抓凳子干擾行為進行干預,達到了較好的效果,通過隨整個干預過程進行反思,我們可以得出以下結論:
1.采用動靜結合的教學組織形式,滿足學生的生理需求
許多的自閉癥兒童都無法讓自身長期維持在相對安靜的狀態(tài),如果孩子自身的神經(jīng)興奮水平有所下降,就很容易會利用課堂干擾行為來對自身的生理興奮水平進行調節(jié),滿足自己感官上的刺激需求。所以,老師們應該在上日常課堂時,盡量采用活潑的教學方式,來有效地增加課堂教學的趣味性,幫助學生更好地將其神經(jīng)興奮水平維持在比較理想的狀態(tài)。比如,可以結合課堂內容來開展一些趣味音樂游戲,以此來提升學生的課堂興奮度與參與度,從而減少其課堂干擾行為的出現(xiàn)。
2.建立自閉癥教學常規(guī),提高學生的控制能力
對于自閉癥學生,教師應當一比較明確的方式來對其建立教學常規(guī),使其明白什么行為是正確的,什么行為是錯誤的。比如,可以通過張貼指示貼畫的形式,來對其形成心理暗示,強化其正確行為。
3.運用圖片交換輔助溝通系統(tǒng),提高學生的溝通能力
很多自閉癥學生會具有交流障礙,他們對自身的需求不能很好地向他人表達,進而會出現(xiàn)一些課堂干擾行為。因此,教師就可以通過圖片交換輔助系統(tǒng),來提升學生的溝通能力,讓其學會如何向他人表達自我、尋求幫助,以獲得更好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楊銀. 輔助教師支持隨班就讀自閉癥譜系障礙學生課堂參與的行動研究[D].西南大學,2019.
[2]韓建忠,代志宏,江平.隨班就讀自閉癥小學生課堂問題行為分析及注意力干預訓練對策[J].現(xiàn)代特殊教育,2017(19):6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