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靜
引起兒童腹瀉的病因有很多,最常見的就是細菌或病毒感染。在感染性腹瀉中,大部分是因為病毒感染引起的,對此通常沒有特殊的治療藥物,一般予以對癥支持治療就能緩解。其實,對于細菌性腹瀉,也并不是常規(guī)推薦使用抗生素。因為目前的研究發(fā)現(xiàn),兒童通過腹瀉就能夠?qū)⒁l(fā)腸道感染的細菌排出,自行好轉(zhuǎn),而積極使用抗生素還可能引發(fā)腸道菌群失調(diào)而使腹瀉進一步加重。
但是,在必須使用抗生素的情況下,我們可以適當補充益生菌,利用益生菌重新恢復腸道正常的菌群平衡,減少抗生素的副作用。對于細菌或真菌感染性腸炎在用抗細菌或抗真菌藥物治療的同時,也可以同時使用益生菌藥物。
益生菌是一類對宿主有益的活性微生物,是定植于人體腸道、生殖系統(tǒng)內(nèi),能產(chǎn)生確切健康功效從而改善宿主微生態(tài)平衡,發(fā)揮對腸道有益作用的活性有益微生物的總稱。當某些因素打破腸道菌群平衡,引起有益菌群減少,就可能出現(xiàn)消化不良、便秘、腹瀉等癥狀,需要適當補充益生菌來恢復腸道菌群平衡,改善腸道健康。
目前國內(nèi)使用的益生菌有20余種,主要包括雙歧桿菌、布拉氏酵母菌、乳桿菌、酪酸梭菌、腸球菌、地衣芽孢桿菌和蠟樣芽孢桿菌等。常見的益生菌藥物有:麗珠腸樂、媽咪愛、培菲康、金雙歧、思連康、美常安、整腸生、億活等。
那么,兒童該如何選擇益生菌呢?對此,筆者建議可以參考如下——
腹瀉:可使用布拉氏酵母菌散、雙歧桿菌三聯(lián)活菌散。布拉氏酵母菌能夠有效治療兒童急性腹瀉,縮短腹瀉持續(xù)時間和住院時間,降低遷延性腹瀉發(fā)生率。雙歧桿菌三聯(lián)活菌包含3種菌群,即雙歧桿菌、嗜酸乳桿菌以及糞腸球菌,都是對腸道有益的菌群,可以用于因腸道菌群失調(diào)引起的胃腸功能紊亂或急慢性胃腸炎癥,特別是對腹瀉、腹脹及消化不良等有很好的改善作用。
乳糖不耐受:可使用雙歧桿菌乳桿菌三聯(lián)活菌片,緩解乳糖不耐受的癥狀。
便秘:可使用雙歧桿菌三聯(lián)活菌散,調(diào)整腸道的微生態(tài)平衡,刺激腸道蠕動,對癥狀比較輕的便秘患兒有一定的緩解作用。
對于被抗生素破壞的腸道菌群,我們可以補充益生菌,利用益生菌重新恢復腸道正常的菌群平衡,減少抗生素的副作用。對于細菌或真菌感染性腸炎,在用抗細菌或抗真菌藥物治療的同時,也可以同時使用益生菌藥物。但抗生素和益生菌是一對“歡喜冤家”,使用時需注意幾點:
1.避免益生菌與抗生素同時服用,以免影響療效。若需同服時,應錯開服藥時間,最好間隔2~3小時以上。
2.布拉氏酵母菌、酪酸梭菌和芽胞桿菌對抗生素不敏感,可以與抗生素同時服用。但布拉氏酵母菌屬于真菌,不可與抗真菌藥物同時使用,如特比萘芬片、咪康唑膠囊、氟康唑片等。
3.胃腸道外(靜脈點滴)使用抗生素影響較小,一般可同時服用益生菌。使用主要經(jīng)膽道排泄的藥物如:哌拉西林、頭孢哌酮、頭孢曲松以及碳青霉烯類藥物對腸道菌群作用強的抗生素時,在用藥療程較長時可以考慮經(jīng)驗性給予益生菌預防抗生素相關性腹瀉。
4.如果需要同時服用保護胃腸黏膜的制劑,如:蒙脫石散(思密達)、鉍劑、鋁碳酸鎂(達喜)等時,這些藥物能吸附活菌,不可與益生菌制劑同時服用,需間隔1~2小時。
需注意的是,大部分益生菌都屬于活菌制劑,對熱不耐受,通常需要冰箱冷藏保存,且建議飯后半小時,選用35~40℃溫水或加入牛奶、果汁中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