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曉雪
不管一開始我們覺得難還是簡單,只要我們邁出那一步,會發(fā)現(xiàn),其實鼓起勇氣也并沒有想象中那么困難。
我們職校的學生本身存在學習基礎相對薄弱、學習能力有待提高等問題,在過往的經歷中也容易受到負面的評價,易產生自我評價偏低、自信心不高的現(xiàn)象。所以,我們要先幫助學生建立自信,才能更好地推動學生各方面的發(fā)展。
教師:今天的課堂上,老師要給大家介紹一位新同學:小A,她最近遇到了一些煩惱,讓我們一起幫幫她好嗎?
學生:好!
(播放視頻:小A的煩惱——一個從小就存在感很低的女生,安靜、內向,不喜歡和其他人打交道。有過幾次,小A同學也想過要改變,嘗試著舉手發(fā)言,可是那雙手總是在高高舉起之前就輕輕放下了。她選擇繼續(xù)默默無聞,一個人走在教學樓的走廊,一個人看著并不理想的成績悄悄嘆息……)
教師:視頻當中可以看到,小A同學最近缺乏自信,大家覺得她的不自信來源于哪些方面呢?
學生1:她覺得自己從小就是炮灰,對自己的認知就是這樣。
學生2:可能小學開始的一些不好的經歷,一直影響到現(xiàn)在。
學生3:她的存在感比較低,不敢跟老師互動。
學生4:她沒有勇氣去嘗試、去改變自己。
學生5:她覺得自己比較默默無聞。
教師:好的,我們把大家的答案分一分類,可以發(fā)現(xiàn),小A同學不自信的來源主要是以下四個方面:自我認知偏差(炮灰心態(tài)),過往經驗束縛(那種感覺揮之不去),不敢輕易嘗試(沒有勇氣表達自己),只關注到缺點(成績不理想)。原因已經找到了,接下來的時間,就讓我們一起針對這些問題對癥下藥,幫助小A同學找回自信。大家覺得我們可以完成這個任務嗎?
學生:可以!
教師:非常好,相信在我們的幫助下,小A同學很快就能找回自信。
設計意圖:采用任務驅動的形式,引出本節(jié)課主題:自信心培育。用學生自行拍攝的心理劇視頻作導入,提高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
教師:小A同學的第一個問題:沒有正確認識自己。我們平時通過哪些途徑完成自我認知呢?這個問題,我們在之前的心理課上曾做過探討,大家還記得嗎?請給小A出出主意。
學生6:她可以通過自我觀察和反思認識自己。
學生7:她通過他人的評價還有和其他人的比較來認識自己。
學生8:她還可以通過參加實踐活動認識自己。
教師:感謝大家給小A提出了這么多認識自我的方法。
設計意圖:檢測之前的學習成果,完成知識遷移。
教師:小A同學把小時候的炮灰心態(tài)帶到現(xiàn)在,這種用已有的經驗來看待當前的問題的一種心理反應傾向,我們稱之為“思維定勢”。思維定勢有積極的一面:使我們借鑒過去的經驗盡快解決類似的問題。也有消極的一面:容易使思維僵化,限制創(chuàng)新思維。但是,我們真的那么容易就被過往的思維所禁錮嗎?
學生:不是!
教師:要向思維定勢低頭嗎?
學生:不要!
教師:小A同學,很明顯就是被從小產生的炮灰心態(tài)所禁錮了。接下來,老師想請大家齊心協(xié)力、幫助小A打破這個思維定勢,尋找屬于她的自信。(拿出一杯水)大家請看一看,老師手里是什么?
學生:水。
教師:大家都覺得是水。透明的液體=水,這何嘗不是一種思維定勢。關于這杯水,接下來老師想請大家完成一個任務。請各組長上臺領取水和杯子,然后大家可以動動手,用瓶子里的礦泉水把你面前的杯子倒?jié)M,直到再也倒不進水為止。
教師:大家都倒好了嗎?
學生:倒好了。
教師:那么,大家覺得你面前的這杯水滿了嗎?
學生:滿了!
教師:真的滿了嗎?如果它沒有滿,只是加不進水了,那么我們還可以往里面加什么呢?接下來希望大家以小組討論、嘗試的形式完成這個任務。
小組1:可能還可以加一些粉筆灰、頭發(fā)、感冒藥沖劑,這些比較小的顆粒。
教師:好的,比較細微的東西,我們認為不會讓水溢出來。
小組2:可以往里面加餐巾紙。紙會吸水,所以它不會溢出來的。
教師:哦,加入能吸水的物體,水也不會溢出來。
小組3:可以加一些樹葉啊,花瓣啊,它們會漂在水上,水不會溢出來。
教師:加入一些輕的、薄的物體,不影響水原有的形態(tài),這個想法也不錯。
教師:大家想出了非常多可能性,但是大家發(fā)現(xiàn)沒有,剛才加進去的東西,是不是都是看得見摸得著的東西?能不能試著加一些其他的東西進去?
學生:可以。
教師:加什么?
學生:陽光?空氣?還有我們的愛心、童心。
教師:怎么加呢?課堂的時間有限,但是我們的思維無限,今天我們只是嘗試著打開新思路,大家可以在課后進行更多的探索。
設計意圖:通過問題,體驗思維定勢;通過討論和嘗試,鍛煉發(fā)散思維、打破思維定勢;學生在操作中收獲感悟,培養(yǎng)團隊意識。
教師:剛才我們試著往水里加東西,大家一開始是小心翼翼的,這是為什么?
學生:怕溢出來。
教師:可能有同學覺得再加的話,水就溢出來了,可是,溢出來又會怎么樣呢?
學生:好像……也不會怎么樣。
教師:是的,只要敢于挑戰(zhàn),所謂的“失敗”,其實沒有那么可怕。自信,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情。小A同學總是沒有勇氣舉手和發(fā)言,那么我們就用實際行動告訴小A,勇敢的嘗試并不困難。這里有3個數字,請被挑選到的同學上臺代替小A,面對全班同學大聲讀出這個數字對應的句子內容。
句1:我勇敢又樂觀,我很棒,同學們請為我鼓掌。
句2:我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無可取代的個體。
句3:我積極、努力、上進,我一定可以獲得成功。
教師:我想采訪一下這三位同學,你們覺得大聲喊出鼓勵自己的話語難不難?
學生9:我覺得不難。
學生10:有點吧。
學生11:喊之前覺得有點難,喊之后發(fā)現(xiàn)也不是那么難。
教師:是的,不管一開始我們覺得難還是簡單,只要我們邁出那一步,會發(fā)現(xiàn),其實鼓起勇氣也并沒有想象中那么困難。再問問底下的其他同學,如果是你,你愿意幫助小A大聲地喊出鼓勵自己的話語嗎?
學生:愿意!
教師:好的,讓我們一起對小A,也對自己再喊一次這幾句話。
設計意圖:對上一環(huán)節(jié)的鞏固,引導學生在活動體驗中感受積極暗示的力量,學會勇敢嘗試。
教師:大家還記得剛才影響小A同學自信的最后一個問題嗎?
學生:只看到自己的缺點。
教師:在討論這個話題之前,老師想先請大家欣賞幾幅圖片(展示梵高《星月夜》從局部到整體的三張圖)。這張圖片,大家覺得好看嗎?
學生:不好看。
教師:這張呢?
學生:不好看。
教師:這張呢?
學生:好看。
教師:有沒有細心的同學發(fā)現(xiàn)這三張圖片之間的聯(lián)系?
學生:這是同一幅圖。
教師:是的,這三張圖片,其實是同一幅圖,只不過前兩張是把原圖放大了許多倍。再經典的畫,放大無數倍之后都會存在瑕疵,但這并不能改變整體是美的這個事實。也許小A身上存在缺點但是我們也要相信小A身上不只有缺點。
教師:所以接下來,請大家再幫幫忙,幫助小A尋找一下她身上可能存在的優(yōu)點,夸夸她,寫在你面前的便簽上。
學生12:小A,你很耐心、細致,我相信你一定會找到屬于自己的舞臺。
學生13:你是個樂于助人的人,讓身邊的人感到很溫暖。
教師:看來大家都有一雙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請把這些積極標簽貼到小A同學身上。相信收到夸獎的小A同學一定會帶著大家的鼓勵和祝福,變得越來越自信!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接納瑕疵,肯定自己;鼓勵學生發(fā)現(xiàn)優(yōu)勢,建立自信。
教師:今天的課堂,我們陪小A同學找到了不自信的原因,并且?guī)椭鹨换?,在座各位都很棒,請為我們鼓掌?/p>
其實,今天的煩惱不只存在于小A,也存在于我們身邊。我們每一個人都是小A,是還在成長中或者已經成長了的小A。課堂的最后,給大家布置一個作業(yè),在接下來的兩周內,勇敢地完成課堂發(fā)言的挑戰(zhàn)。也希望大家在以后的生活中,做最棒的自己,從簡單的小事做起。讓我們一同攜手奮進:自信人生二百年,會當水擊三千里!
設計意圖:鞏固課堂所學,加深印象,促進學以致用。
本節(jié)課聚焦中職生常見心理問題:自信心不足。通過教師搭建支架、學生活動體驗,輔以任務驅動、自主探究、合作學習等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效率、增加課堂參與度,實現(xiàn)心理健康課的良性互動。課堂教學圍繞少年尋找自信的主題,通過三環(huán)四步,層層深入、循序漸進,學生在體驗與探究中感受解決問題的樂趣。
編輯/苗嘉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