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文靜
“生命的最本質需求,是渴望被看見?!毙睦韺W者武志紅如是說。是的,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內心愿望,如果被“看見”、被理解定會迸發(fā)出巨大的能量和激情。“看見”是一種意識、一種理念,更是一種能力。如何“看見”學生是問題的關鍵,這就要求教師做到“心靜”“眼明”“心亮”“眼寬”,去“看見”每個學生深層次的心理需求。
“心靜”就是要靜下心來,“知止而后定,定而后能靜,靜而后能安,安而后能慮,慮而后能得?!苯處熿o下心來備每堂課、批每本作業(yè),靜下心來總結規(guī)律并反思自己的言行和方式,靜下心來品味與學生在一起的樂趣。當教師心無旁騖、靜心修身時,就自然會“看見”學生,心懷溫暖,潛心度人。
“眼明”就是關注學生、觀察學生。不僅為學生的進步而高興,也要幫扶其不足。他們淘氣時,看見淘氣背后其實是渴望被關注;他們吵鬧時,看見他們其實渴望被指點。因為嘗試去“看見”,慢慢就會“看見”很多奇跡與驚嘆,會發(fā)現(xiàn)學生越來越積極樂觀、越來越熱愛學習和生活。在“看見”的過程中,教師要從理解、尊重、關愛、支持、接納的角度跟學生對話,在看見學生的同時,保護他們積極的求知欲、珍惜他們想象的豐富性、培養(yǎng)他們洞察的敏銳性并激發(fā)他們靈感的活躍性。教育的智慧就在于不斷用心察覺和捕捉契機,啟迪心智,賦能成長,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內驅力。
“心亮”就是內心陽光、溫暖、通透,不被陰翳遮蔽,不存有偏見。每個學生都是獨特的個體,都有自己的成長密碼,教師要理解他們的個性與差異,發(fā)現(xiàn)他們的長板并幫他們不斷進步。遇到自卑的學生,給予鼓勵;遇到傲氣的學生,及時警醒;遇到特立獨行的學生,欣賞并引導;遇到陷入困境的學生,伸出溫暖的雙手……因材施教,溫暖呵護,助每個學生成為更好的自己。
“眼寬”就是要視野開闊,境界高遠,在各方面“看見”學生的好。看見學生的美好姿態(tài)、內心世界和不同潛能,更看見學生的未來發(fā)展。接班伊始,筆者都會盡快通過問卷調查、個別談話、主題班會、家長會等了解學生情況,以便增強教育的針對性。在日常教學工作中,筆者會隨身帶一本叫“閃光點”的筆記本,及時記下每個學生的優(yōu)點和取得的成績,以便晨會或班會總結表彰。學生也可隨時查看這本日志,當看到學生因為肯定自己的文字自我陶醉時,筆者也會陶醉在為人師的幸福中。
愛是最好的教育,愛能創(chuàng)造教育奇跡。只有看到學生行為背后的原因甚至原因背后的情感需求,才是真正“看見”了學生。讓學生站在教育的正中央,“看見”尊重;通過積極多元化的評價,讓學生“看見”欣賞;捕捉每一個有智慧的教育細節(jié),讓學生“看見”關愛。當“看見”每一個學生時,教育才真正開始。
(作者單位:山東省棗莊市薛城區(qū)奚仲中學)33D0C910-EAAB-457B-A1FE-0CF681F15ED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