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麗 ,田艷珍 ,劉 藝 ,周晶京 ,王 平 ,沙 莉
(1.湖南中醫(yī)藥高等專科學校,湖南 株洲 412001;2.株洲市中心醫(yī)院,湖南 株洲 412001;3.湖南中醫(yī)藥高等??茖W校附屬第一醫(yī)院,湖南 株洲 412001)
惡心、嘔吐是肺癌化療過程中最常見的癥狀,發(fā)生率高達40%~80%[1]。即使在化療前給予止吐措施,仍有超過60%的患者會出現不同程度的惡心、嘔吐,其中急性期惡心、嘔吐發(fā)生率為38.75%,而延遲性惡心、嘔吐發(fā)生率為61.25%[2]。嚴重的惡心、嘔吐不僅增加患者身心痛苦,降低治療依從性,影響患者生活質量和治療效果,還會加重患者家庭經濟負擔[3]。因此,探討如何減輕肺癌化療所致的惡心、嘔吐,對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及療效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本研究以培土生金理論為指導進行五行音樂選樂,結合引導式想象技術對肺癌化療患者進行干預,評價該干預措施對肺癌化療患者急性期及延遲期惡心、嘔吐的影響,為臨床提供參考依據。
選取在株洲市二醫(yī)院、湖南省直中醫(yī)院、株洲市中心醫(yī)院住院化療的肺癌患者,按照入院時間進行分組,2018年6月10日至12月12日入院的43例患者為對照組,2019年1月10日至2020年12月13日入院的43例患者為干預組。干預結束時,干預組實際有效樣本總數39例,脫落4例;對照組實際有效樣本總數為40例,2例轉院,1例死亡。兩組功能狀態(tài)評分(KPS)、順鉑劑量及止吐用藥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本研究經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患者均知情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納入標準:(1)病理診斷為肺癌,第二次住院化療,年齡≥18歲;(2)選擇含鉑類化療方案治療,非同步放療者;(3)知曉病情并能正確回答問題;(4)既往無精神病史或聽力受損、前庭疾病、音樂性癲癇、聲音敏感癥;(5)使用二聯止吐方案,即地塞米松+5羥色胺(5-HT)3拮抗劑。治療中病情惡化,出現腦轉移、腸梗阻,使用阿片類藥物者從研究中剔除。
1.2.1 干預方法 干預組從化療第一天開始,接受五音療法干預。干預前囑患者排空大小便,取舒適體位,環(huán)境安靜,光線柔和。化療期間,研究者床旁指導患者進行腹式呼吸訓練,在化療前后30分鐘、化療過程中戴耳機聽錄制好的配有誘導詞的五行音樂,并跟隨誘導詞進行想象,音量控制在40~50分貝?;熼g期,研究者利用微信督促患者每天聽一次五行音樂進行想象訓練,每周一次電話隨訪,直至下一個療程開始。音樂曲目選自《中國傳統(tǒng)五行音樂(正調式)》(中華醫(yī)學會音像出版社出版)等,根據五行相生的培土生金理論,脾肺為相生關系,選取與肺對應的商音一首《陽關三疊》,與脾對應的宮音4首,分別為《姑蘇行》《月兒高》《空山鳥語》《草原之夜》,均為古琴演奏。將治療曲目和想象誘導詞通過相關軟件制成音頻文件,錄入MP3播放器。對照組接受常規(guī)護理,研究者進行同期電話跟蹤,了解化療進程。向兩組發(fā)放由研究者自行編制、經臨床護理專家審定的《化療所致惡心、嘔吐的應對手冊》,內容包括化療相關性惡心、嘔吐(CINV)的基本知識及飲食、運動、情緒調節(jié)、家庭康復指導等。
1.2.2 研究工具(1)一般資料調查問卷。在參考國內外文獻的基礎上由研究者自行設計,內容包括年齡、性別、家庭月收入、醫(yī)療費用支付方式、病理類型、止吐方案、鉑劑劑量、吸煙飲酒史、暈動病史等。
(2)止吐評價量表(MAT)[4]。MAT是由國際癌癥支持聯合會(MASCO)的臨床醫(yī)師和不同學科專家共同研制的用以評估CINV發(fā)生情況的簡明自陳式量表。量表分為急性期CINV和延遲期CINV兩個子量表,共8個條目,前4個條目是對急性期惡心、嘔吐的評估,后4個條目是對延遲期惡心、嘔吐的評估。條目 1、2、3、5、7 使用二分變量,用“有”和“沒有”評估惡心、嘔吐發(fā)生情況,條目4、8采用連續(xù)變量0~10表示癥狀嚴重程度。在化療開始24 h后以及化療結束4天內,分別評估急性期和延遲期惡心、嘔吐發(fā)生情況。
1.2.3 資料收集方法 嘔吐緩解的定義為無嘔吐且未使用解救藥物,惡心緩解以MAT惡心程度評分≤2分為標準。由研究者本人及患者家屬利用MAT對患者惡心程度及嘔吐頻次進行記錄。
采用SPSS 17.0統(tǒng)計學軟件處理數據,采用描述性分析、卡方檢驗、非參數秩和檢驗進行分析,以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α為雙側概率。
表1 兩組一般資料比較[n(%)]
表2 兩組惡心、嘔吐緩解情況比較[n(%)]
表3 兩組惡心程度、嘔吐頻次比較
本研究結果表明,干預組延遲期惡心緩解率為56.4%,明顯高于對照組的30.0%,延遲期嘔吐緩解率為92.3%,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5.0%,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干預組延遲期惡心程度顯著低于對照組,延遲期嘔吐頻次平均0.1次,最少0次,最多1次,顯著少于對照組的0.6次、0次、5次,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這與薛靜等[5-6]的研究結果類似。提示基于培土生金理論的五音療法可有效改善肺癌化療患者延遲期惡心、嘔吐癥狀。分析原因可能為:肺癌的發(fā)生與肺脾氣虛息息相關,肺氣不足,病久及脾,導致脾氣虧虛[7-8]?;熕幬镞M入人體損傷脾胃導致惡心、嘔吐,其主要病機與胃之通降功能失調、氣逆于上,脾之運化功能失常則不能升清,脾氣不升則肺氣虛,使肺的宣發(fā)肅降功能失常,肺氣上逆引動胃氣又加重嘔吐癥狀有關[9-10]。五行中,脾為肺之母臟,脾胃為后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脾為土,肺為金,土能生金。培土生金,即通過培補脾土,使脾運正常,從而肺得到補益以治療肺臟虧虛。本研究根據培土生金理論選用與肺(商)及脾(宮)對應的五行音樂。宮調入脾,可促進全身氣機穩(wěn)定,條暢脾胃之氣升降,具有養(yǎng)脾健胃、補肺利腎、瀉心火的作用。商調入肺,可降濁氣,調節(jié)肺氣宣肅,從而使人體陰陽達到平衡狀態(tài),進而改善軀體癥狀[11]。延遲期化療藥物濃度逐漸下降,此時在音樂背景下通過誘導詞的語言暗示,引導患者想象美好的畫面或愉快的體驗,身心放松、獲得良好自我感受,促發(fā)樂觀、積極的情緒,增強患者治療信心,降低迷走神經興奮性以及嘔吐中樞對化療藥物的敏感性,增強患者對惡心、嘔吐的耐受力,從而減輕患者延遲期惡心、嘔吐癥狀[6,11-12]。
本研究結果顯示,兩組患者急性期惡心緩解率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干預組急性期惡心緩解率為64.1%,明顯高于對照組的40.0%,這與Molassiotis等[13]的研究結果類似。分析原因可能為:本研究基于培土生金理論補脾益肺,選取與肺對應的商音一首,與脾對應的宮音4首,通過調理后天之本脾胃的氣機功能,補母及子。同時使用引導式想象技術,對患者心理起到支持作用,引導患者想象美好舒適的景象,消除不良心理狀態(tài)[12],從而提高機體對急性期惡心的耐受力,達到提高惡心緩解率的效果。
研究顯示,兩組急性期嘔吐頻次、惡心程度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干預組急性期嘔吐緩解率為84.6%,雖然高于對照組的77.5%,但二者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這與羅丹等[6,14]的研究結果類似。分析原因可能與急性期嘔吐的發(fā)生主要與小腸黏膜嗜鉻細胞釋放5-HT有關。研究發(fā)現,5-HT 3受體拮抗劑與地塞米松聯合使用,可明顯減輕化療患者急性期嘔吐癥狀[9],而本研究中兩組患者急性期均使用5-HT 3受體拮抗劑與地塞米松二聯止吐,因此兩組嘔吐癥狀能夠得到較好控制。
綜上所述,基于培土生金理論的五音療法可有效改善肺癌化療患者延遲期惡心、嘔吐癥狀,提高急性期惡心緩解率,但對急性期惡心、嘔吐的影響尚需進一步研究證實。該干預方法成本低,易操作,患者接受度高,值得在臨床推廣。但本研究只做了小樣本干預,評價指標有一定局限性,后期可增加觀察指標或納入生化指標并擴大樣本量進行研究,為臨床提供參考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