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燕 張羽辰
春天到了,大四班的小朋友想在幼兒園的墻邊開辟一片種花的場地,這里長出來了很多小草,于是大家都拿著小鏟,一邊除草一邊松土。
大寶手握一大把小草,興奮地向我跑來:“園長媽媽,你看我除掉了好多草。”我順勢問他:“它叫什么名字呢?”大寶半天說不出,自言自語道:“我還小呢!不知道那么多!”我故意用和他一樣的語氣說:“是哈,大寶還小,那我們還是想知道答案,該怎么做呢?”
圍攏過來的孩子越來越多,大家都七嘴八舌地出主意:“大人都知道,我們去問問老師吧!”“不行不行,園長媽媽最大,她都不知道,其他老師也可能不知道?!蔽覕[出一副發(fā)愁的樣子說:“這可怎么辦呢?”這時候一個孩子高聲說:“我有辦法了,我們班上有本百科全書,我們拿出來比一比就知道了。”話音剛落,孩子們七嘴八舌地說起來:“那我們用園長媽媽的手機查,是不是也能找到?”“還可以去問幼兒園爺爺(門衛(wèi)師傅),他會種很多花,他一定知道。有本書就叫《爺爺一定有辦法》!”孩子們聽完哈哈哈地樂了起來。于是,孩子們愉快地分了工,有的孩子去班里取書,有的孩子去找幼兒園爺爺,有的干脆圍著我,催我把手機掏出來查找……
有些孩子把幼兒園爺爺拉到野草堆前問東問西,因為都是常見的野草,幼兒園爺爺對答如流;有些孩子和我一起用手機的拍照識圖功能找到了相似植物的介紹,讓我念給他們聽:原來這是“泥胡菜”,這是“伏地菜”……找到了答案后,孩子們很開心,原本被隨意扔在一邊的草,立刻又像寶貝一樣被撿了回來。
在上述的故事中,體現(xiàn)的是孩子積極主動解決問題的品質,園長通過營造寬松、自由的氛圍,用提問的方式鼓勵孩子大膽探索、積極思考,值得父母學習。
鼓勵孩子主動探索
當孩子遇到問題時,父母可以提供支持和幫助,但不建議直接提供答案或打擊孩子探究的積極性。父母可以通過啟發(fā)性的提問引導孩子思考,比如:“你覺得為什么會這樣?”“你打算用什么辦法來解決?”“有什么我可以幫你的?”鼓勵孩子開動腦筋、主動探索。只有充分調動孩子的主動性,他才可能會感受到樂趣,才更愿意用積極的情緒處理生活中遇到的問題。
營造溫馨的家庭環(huán)境
另外,從上述案例中能明顯地體會到園長媽媽和孩子之間的關系是非常親密的、相互信任的,只有在這樣的前提下,孩子們才可能積極主動地圍繞小草開展探究活動。因此,在家庭中,父母也要努力營造自由、融洽的家庭氛圍,努力打造良好的親子關系,做到家庭成員之間相親相愛,相互理解與支持,從而培養(yǎng)孩子積極的情緒和積極主動做事的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