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
張掖市山丹縣人民醫(yī)院內(nèi)一科,甘肅張掖 734100
慢性阻塞性肺疾?。–OPD)為臨床呼吸科常見疾病,老年人為好發(fā)群體,一旦進入急性加重期(AECOPD)則易并發(fā)Ⅱ型呼吸衰竭,加重呼吸困難程度,因機體二氧化碳潴留而引起高碳酸血癥與低氧血癥,病情嚴重者還會引起肺性腦病及精神異常等。該病需長期接受治療,且易復發(fā),患者需頻繁住院。 臨床治療AECOPD 并Ⅱ型呼吸衰竭的傳統(tǒng)方法為預防感染、 鼻導管低流量吸氧及擴張支氣管等, 療效差; 有創(chuàng)機械通氣有一定效果但費用較高且患者痛苦感強烈,接受度低。近年來無創(chuàng)機械通氣技術(shù)逐漸獲得臨床重視,無需氣管切開或插管,維持完整的正??人苑瓷?,儀器可間歇性使用,有效降低呼吸機相關(guān)性肺炎發(fā)生率,大量研究證實,還可有效改善患者換氣與通氣功能,且價格低廉、操作便捷[1-4]。 但對于合并Ⅱ型呼吸衰竭者單純開展無創(chuàng)機械通氣效果欠佳[5-6],需與藥物治療相結(jié)合。 舒利迭為臨床常用藥物,兼具抗炎與支氣管擴張作用,可將肺通氣功能明顯改善, 但目前關(guān)于無創(chuàng)通氣聯(lián)合舒利迭治療AE COPD 并Ⅱ型呼吸衰竭的報道較少,現(xiàn)方便選取該院2018年6月—2021年6月收治的88 例老年AECOPD 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 研究兩者聯(lián)用的臨床療效報道如下。
該次納入對象為方便選取該院呼吸科收治的88 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納入標準:①均與COPD 全球倡議指南中AECOPD 診斷標準相符,表現(xiàn)為氣流受限且為完全不可逆性, 用力呼氣容積(FEV1)/用力肺活量(FVC) 在支氣管擴張劑吸入1 s 在70%以下且FEV1%<80%預計值;②符合臨床Ⅱ型呼吸衰竭診斷標準:在呼吸空氣、37℃、未吸氧的1 個標準大氣壓條件下二氧化碳分壓 (PaCO2)>50 mmHg 且氧分壓(PaO2)<60 mmHg;③年齡≥60 歲;④有清晰的意識且依從性較好。排除標準:①臨床證實呼吸困難由過敏、肺部結(jié)核、腫瘤及真菌等因素引起;②顏面嚴重畸形或皮膚破損、接受面部手術(shù)者;③合并張力性氣胸、大咯血、縱膈氣腫及休克者;④合并肝腎功能衰竭或異常、心功能衰竭、甲狀腺功能亢進癥及急性腦血管病者;⑤過敏體質(zhì)者。所有患者均知曉該研究并簽署同意書,該院倫理委員會批準實施該研究。依據(jù)治療方法分成兩組,對照組40 例中男25 例,女15例;年齡62~77 歲,平均(69.15±5.93)歲;病程5~70個月,平均(26.45±5.24)個月。 觀察組48 例中男30例,女18 例;年齡60~79 歲,平均(69.85±6.05)歲;病程3~74 個月,平均(27.63±5.62)個月。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對照組采取無創(chuàng)正壓通氣治療,取坐臥位,抬高頭部至30°,應用VECTOR 型呼吸機,選擇S/T 模式,呼吸頻率調(diào)節(jié)至12~18 次/min,2~4 cmH2O 為初始呼氣壓,間隔5 min 將其上調(diào)2 cmH2O 直至4~6 cmH2O;6~8 cmH2O 為初始吸氣壓,同樣間隔5 min 上調(diào)2 cmH2O直至10~20 cmH2O。 通氣期間需密切觀察患者舒適度與意識的變化, 結(jié)合病情對呼吸機參數(shù)予以合理調(diào)整,控制血氧飽和度在90%以上為宜,2 h/次,2 次/d,持續(xù)3 周。觀察組基于對照組加用舒利迭(沙美特羅替卡松吸入粉霧劑,國藥準字H20150324,規(guī)格:50 μg沙美特羅/250 μg 丙酸氟替卡松,60 泡/盒),1 吸/1次,2 次/d,持續(xù)3 周。
①療效判定標準: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診治指南》中判定標準作為主要標準:治療21 d 后臨床癥狀完全消失,雙肺鳴音基本消失或大幅度減少,肺功能處于正常狀態(tài)判定為顯效;臨床癥狀大幅度改善,雙肺鳴音減少,肺功能相應改善判定為有效;臨床癥狀與肺功能未改善甚至加重判定為無效。②肺功能:評估兩組治療前后肺功能改善情況, 主要檢測指標為FVC、FEV1 及FEV1/FVC。③血氣指標:主要檢測pH 值、PaO2、PaCO2、血氧飽和度(SaO2)。
采用SPSS 23.0 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計量資料經(jīng)檢驗符合正態(tài)分布,采用(±s)表示,進行t 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n(%)]表示,進行χ2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觀察組總有效率為91.67%, 比對照組75.00%更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Table 1 Comparison of clinical efficacy in two groups of patients
治療后兩組肺功能指標均比同組治療前更高,且觀察組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01),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肺功能指標比較(±s)Table 2 Comparison of pulmonary function indicator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in two groups of patients(±s)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肺功能指標比較(±s)Table 2 Comparison of pulmonary function indicator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in two groups of patients(±s)
組別 時間 FEV1(L) FVC(L) FEV1/FVC(%)對照組(n=40)觀察組(n=48)治療前治療后治療前治療后t/P(對照組組內(nèi)比較)值t/P(觀察組組內(nèi)比較)值t/P(兩組治療后比較)值0.62±0.18 0.90±0.23 0.64±0.19 1.30±0.35 6.063/<0.001 11.482/<0.001 6.196/<0.001 0.99±0.14 1.34±0.13 1.01±0.16 1.86±0.15 11.586/<0.001 26.851/<0.001 17.192/<0.001 62.63±0.54 67.16±0.84 63.37±0.62 69.89±0.73 28.690/<0.001 47.164/<0.001 16.311/<0.001
治療后兩組pH 值、SaO2、PaO2水平均同組治療前更高,且觀察組明顯高于對照組;治療后兩組Pa-CO2水平明顯低于同組治療前, 且觀察組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01),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氣指標比較(±s)Table 3 Comparison of blood gas indicator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in two groups of patients (±s)
表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氣指標比較(±s)Table 3 Comparison of blood gas indicator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in two groups of patients (±s)
組別時間pH 值SaO2(%)PaO2(mmHg) PaCO2(mmHg)對照組(n=40)觀察組(n=48)治療前治療后治療前治療后t/P(對照組組內(nèi)比較)值t/P(觀察組組內(nèi)比較)值t/P(組間治療后比較)值7.20±0.06 7.31±0.08 7.21±0.09 7.42±0.10 6.957/<0.001 10.814/0.001 5.617/0.001 75.49±5.39 82.06±6.24 76.21±5.84 90.56±6.49 5.039/0.001 11.387/0.001 6.225/0.001 54.96±3.62 60.14±4.21 53.89±3.49 72.96±4.06 5.900/0.001 24.678/0.001 14.504/0.001 77.56±3.47 68.21±3.05 78.05±3.97 60.14±3.22 12.799/0.001 24.275/0.001 11.989/0.001
AECOPD 為呼吸衰竭常見誘因,研究表明,COPD住院后現(xiàn)存或可能向Ⅱ型呼吸衰竭發(fā)展者占20%左右[7-8],因呼吸中樞通氣調(diào)控功能異?;蚝粑」δ懿蝗?,若未及時有效控制會引起高碳酸血癥、呼吸性酸中毒等。 COPD 患者普遍存在炎癥反應且持續(xù)開展氣道重塑, 升高氣道阻力后形成內(nèi)源性呼氣壓,明顯增加呼吸功耗并導致無效死腔形成,呼吸肌愈發(fā)疲勞,病情進展后引起換氣與通氣功能障礙,易發(fā)生呼吸衰竭[9-13]。老年AECOPD 患者呼吸肌損害更嚴重,加重呼吸肌泵能力負荷后加快呼吸頻率,引起系列并發(fā)癥,加重呼吸困難,若未及時有效治療會致死,但此時可采取的治療方式有限。
AECOPD 合并呼吸衰竭的關(guān)鍵問題為缺氧,因此氧療為治療重點。但傳統(tǒng)低流量吸氧無明顯療效,需開展機械通氣治療才能將二氧化碳潴留與缺氧問題從根源上解決, 因此挽救該類患者生命的關(guān)鍵手段為機械通氣治療。 但有創(chuàng)機械通氣長期開展會導致病情反復、撤機困難并引起氣胸、二重感染等[14-17]。無創(chuàng)正壓機械通氣近年來被廣泛用于治療AECOPD合并呼吸衰竭,可對人體生理呼吸功能進行模擬,使用正壓技術(shù)增加人體肺泡通氣量, 加快肺部氣體交換后將血氧含量提升。 大量研究證實無創(chuàng)通氣可有效改善AECOPD 并呼吸衰竭患者的缺氧狀態(tài)[18-21],但單獨應用療效不佳,故而該院與舒利迭聯(lián)用。舒利迭為臨床常用藥物,有效成分為選擇性β2腎上腺素受體激動劑與糖皮質(zhì)激素, 其中吸入糖皮質(zhì)激素可直接對氣道肺組織產(chǎn)生作用,對呼吸道、血管及肺實質(zhì)等炎癥細胞浸潤損傷予以抑制后將抗炎作用強效發(fā)揮出來,防止再度急性發(fā)作;糖皮質(zhì)激素還可提升呼吸道黏膜與肺細胞膜β 受體表達活性與水平,增加β2受體激動劑的敏感性,且吸入用藥可明顯減輕不良反應[22]。 β2受體激動劑則可對抑制呼吸道黏膜產(chǎn)生作用后對肥大細胞釋放炎癥介質(zhì),如白三烯、組胺等,減輕炎癥細胞脫顆粒現(xiàn)象,有效改善支氣管平滑肌痙攣,并促進纖毛擺動,減少氣道阻力后改善呼吸衰竭癥狀并將呼吸機負荷減少。兩種藥物協(xié)同可有效減輕臨床癥狀, 在COPD 穩(wěn)定期的治療中十分重要。該結(jié)果表明觀察組總有效率為91.67%, 比對照組75.00%明顯更高(P<0.05);該研究結(jié)果還表明觀察組FEV1 為(1.30±0.35)L,F(xiàn)VC 為(1.86±0.15)L,F(xiàn)EV1/FVC 為 (69.89±0.73)%, 均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 (P<0.05);觀察組pH 值為(7.42±0.10),SaO2為(90.56±6.49)%、PaO2為 (72.96±4.06)mmHg 明顯高于對照組,觀察組PaCO2(60.14±3.22)mmHg 明顯低于對照組(P<0.001)。 任英杰等[23]報道經(jīng)舒利迭聯(lián)合無創(chuàng)通氣治療后患者肺功能指標FVC 提升至(2.18±0.65)L,F(xiàn)EV1 提升至 (1.41±0.36)L,PaCO2降低至 (55.78±13.72)mmHg,PaO2提高至 (79.36±12.27)mmHg,pH值提高至(7.38±0.14),與該研究接近,均證實舒利迭聯(lián)合無創(chuàng)通氣對AECPOD 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肺功能與呼吸功能改善作用更好, 可能原因為舒利迭能持續(xù)擴張支氣管后減輕呼吸道癥狀, 促進肺功能改善; 且在無創(chuàng)通氣作用下加快氣體向換氣不足肺泡內(nèi)的進入速度,促進氣體循環(huán),有效改善血氣指標。
綜上所述, 舒利迭與無創(chuàng)通氣結(jié)合治療AECOPD 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臨床效果顯著, 對于患者呼吸功能與肺功能的改善作用突出,有推廣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