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動主要是指胎兒于孕婦子宮腔內發(fā)出對子宮壁造成一定程度沖擊的動作,如胎兒在子宮內抬手、踢腳等
。妊娠滿4個月后,孕婦可較為清晰地感覺到胎兒的活動。而胎動是臨床產前胎兒監(jiān)護技術的重要內容之一,胎動的頻率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胎兒在孕婦子宮腔內的風險
。正常情況下胎動1 h≥3~5次,12 h明顯胎動次數為20~30次,少數胎兒12 h胎動次數可達100次左右。胎動有規(guī)律、有節(jié)奏、變化不明顯,即可反映胎兒發(fā)育無異常
。胎動的次數呈周期性變化,且在妊娠28~38周時的胎動最為活躍,隨后開始減弱,直至分娩。有研究報道,孕婦的運動、體位、情緒以及觸摸腹部等均可能導致胎動的變化
。目前,臨床上關于胎動和胎兒生長發(fā)育關系的研究較多,但有關胎動頻率與孕婦睡眠質量的研究較少見。隨著近年來相關研究的日益深入,越來越多的學者發(fā)現(xiàn)妊娠中晚期時,極易出現(xiàn)失眠癥狀,特別是在其能感受到明顯胎動的時候
。甚至部分孕婦會因胎兒胎動導致整晚無法入睡,或是好不容易入睡隨著胎兒的劇烈胎動又會覺醒,導致孕婦睡眠質量不佳,繼而對其身心健康以及日常生活、工作產生極大的影響。鑒于此,本研究觀察孕期胎動頻率與孕婦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量表(PSQI)評分的相關性,旨在為臨床診治提供數據支持。
選取2020年11月—2021年7月于深圳市福田區(qū)婦幼保健院接受規(guī)律性孕期產檢的60例孕婦為研究對象,按照孕期胎動頻率分為A組(每日孕期胎動頻率>100次)、B組(每日孕期胎動頻率40~100次)及C組(每日孕期胎動頻率<40次)。A組19例,年齡19~38(26.28±3.11)歲;初產婦10例,經產婦9例;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8例,高中或中專7例,專科及以上4例;孕周20~38(27.49±5.23)周。B組26例,年齡19~38(26.55±3.12)歲;初產婦15例,經產婦11例;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10例,高中或中專10例,??萍耙陨?例;孕周20~37(27.55±5.24)周。C組15例,年齡19~39(26.31±3.12)歲;初產婦8例,經產婦7例;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7例,高中或中專4例,??萍耙陨?例;孕周20~38(27.38±5.27)周。3組臨床資料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
>0.05),具有可比性。納入標準:①年齡≥18歲;②單胎妊娠;③無妊娠期并發(fā)癥;④臨床資料完成;⑤自然受孕;⑥孕周≥20周。排除標準:①合并生殖系統(tǒng)疾病者;②心、肝、腎等臟器嚴重病變者;③意識障礙或合并精神疾病者;④正參與其他研究者;⑤研究期間因故退出或失訪者。入組人員及其家屬均知情同意并簽字,本研究經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核準。
Semantic MediaWiki通過一套語義標記對知識內容進行標注,用于表示哪些頁面和內容用于顯示,從而可以更方便地進行語義檢索。標記的格式是[[屬性::屬性值]],在檢索時可將所有包含指定屬性等于屬性值的頁面和內容檢索出來。
采用PSQI對受試者睡眠質量進行評估
,包括睡眠質量、時間、效率、障礙以及入睡時間、催眠藥物日間功能障礙7個維度,每個維度計分0~3分,得分越高表示睡眠質量越差。
從學校建筑安全性能考慮,墻體、疏散樓梯不適宜采用裝配。本項目在設備夾層采用成品鋼樓梯作為檢修樓梯,工廠預制,現(xiàn)場安裝,可節(jié)約空間,加快施工速度。
本研究結果顯示,A組、B組各項PSQI評分均高于C組,且A組各項PSQI評分均高于B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提示隨著孕期胎動頻率的增加,孕婦睡眠質量逐漸下降。分析原因,孕婦在晚間睡眠時,因夜深人靜,環(huán)境因素對孕婦的影響降至最低,從而促使其更為清晰地感受到胎兒的胎動,且隨著胎動頻率的增加,胎兒對宮腔壁產生刺激越大,繼而可能導致孕婦無法順利睡眠
。此外,孕婦往往對胎兒的生長發(fā)育較為重視,胎動頻率的明顯增加,可能促使孕婦對胎兒健康安全的擔憂增加,進一步導致緊張、恐懼、焦慮等負性情緒的發(fā)生,繼而對睡眠質量產生不利影響。
經Spearman相關性分析顯示:孕期胎動頻率與孕婦各項PSQI評分均呈正相關。這提示了孕期胎動頻率與孕婦睡眠PSQI評分密切相關。故此,臨床實際工作中可通過調整護理干預措施達到改善孕婦睡眠質量的目的:①指導孕婦嘗試更換多種睡姿以調整失眠狀態(tài),告知孕婦應有意識地訓練左側睡眠。②孕婦受妊娠的影響如廁頻率明顯增加,睡前飲水量大可能會增加如廁次數,從而影響睡眠質量。故此,為了保持孕婦良好的睡眠狀態(tài),應叮囑孕婦睡前切忌飲用大量水分,以達到改善睡眠質量的目的。③指導孕婦進行適當的運動鍛煉,如每天晚餐之后于家人的陪伴下散步或(和)緩慢爬樓梯等。④加強對孕婦的心理護理,幫助其明確良好的心理狀態(tài)對睡眠質量的益處。
觀察各項PSQI評分、不良妊娠結局發(fā)生情況,分析孕期胎動頻率與孕婦睡眠PSQI評分的相關性。
臨床上根據妊娠周期的差異將胎動分成3種類型
。①妊娠早期胎動:在妊娠7~8周時,部分孕婦可出現(xiàn)胚芽輕微波紋狀運動;妊娠9周左右則可觀察到輕微抽動;妊娠9~10周時可觀察到明顯的抽動;妊娠10周后即可觀察到包括浮動及跳動等在內的較強運動。②妊娠中期胎動:包括驚跳、全身運動、孤立的上肢或下肢運動、屈伸頭部、轉頭、轉身、伸展、張口、打哈欠、吸吮以及吞咽等運動。且上述運動往往在妊娠13~15周時達至峰值,并在17周后逐漸減少。③足月后胎動:多種大幅度全身運動減少,僅可見眼的運動、手的活動以及呼吸運動等。大量研究證實胎動異常和圍產兒的不良結局風險增加息息相關
。然而目前關于胎動頻率和孕婦睡眠質量的關系研究較為少見,本研究特對此方面展開研究。
本研究顯示B組胎兒宮內窘迫及流產發(fā)生率均低于A組以及C組。這在既往相關研究報道中也得以佐證
,說明隨著胎動頻率的異常增加以及減少,胎兒宮內窘迫及流產發(fā)生風險較高。究其原因,在一段時間內若胎動頻率遠超正常,即胎動頻繁或無間歇躁動,可能是宮內缺氧的表現(xiàn);而胎動次數的顯著減少直至停止,可能是胎兒在宮內重度窒息的信號。另有研究報道證實
,異常胎動的出現(xiàn)主要由于病理情況和功能障礙所致,包括臍帶繞頸較緊、胎盤功能障礙,或孕婦非合理用藥及外界的負面刺激等,繼而引起胎兒的宮內缺氧。
由于樣本屬于面板數據,因此采用固定效應模型估計,實證估計結果見表1。豪斯曼檢驗結果均表明應該采用固定效應模型進行參數估計,F(xiàn)值顯著性水平很高說明模型變量的選擇具有統(tǒng)計意義,擬合優(yōu)度R2也在合理范圍內。
孕期胎動頻率與孕婦睡眠PSQI評分存在明顯正相關,即隨著孕期胎動頻率的增加,孕婦睡眠質量逐漸下降,如何有效改善胎動頻率可能是提升孕婦睡眠質量的關鍵。此外,胎動頻率過多或過少均會增加不良妊娠結局發(fā)生風險,值得臨床重點關注。
[1] YANG S Y,LAN S J,YEN Y Y,
.Effects of exercise on sleep quality in pregnant women: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J].Asian Nursing Research,2020,14(1):1-10.
[2] YANG Y,MAO J,YE Z Y,
.Determinants of sleep quality among pregnant women in China:a cross-sectional survey[J].The Journal of Maternal Fetal & Neonatal Medicine,2018,31(22):2980-2985.
[3] 王曉燕,李莉,周瑋.停經33
周,胎動減少3天,腹痛5
小時[J].實用婦產科雜志,2020,36(3):192-194.
[4] 吳燕燕,徐秀玲,金央.護理應用程序平臺同步健康教育在胎動不安患者護理中的應用[J].中國藥物與臨床,2019,19(17):3035-3036.
[5] 楊翠萍,辛虹.2018澳大利亞/新西蘭臨床實踐指南:胎動減少孕婦的管理要點解讀[J].河北醫(yī)科大學學報,2018,39(4):373-377.
[6] 黃玲芳,孫媛,張靜,等.孕婦胎動自我監(jiān)測行為微信干預方案的構建與應用評價[J].解放軍護理雜志,2019,36(4):38-41.
[7] 周海燕,李國鵬,厲萍,等.孕婦妊娠感知壓力與睡眠質量的關系——心理困擾的中介作用[J].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2016,30(12):896-900.
[8] LAGADEC N,STEINECKER M,KAPASSI A,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quality of life of pregnant women:a systematic review[J].BMC Pregnancy and Childbirth,2018,18(1):1-14.
[10] MOURADY D,RICHA S M,KARAM R,
.Associations between quality of life,physical activity,worry,depression and insomnia:a cross-sectional designed study in healthy pregnant women[J].PLoS One,2017,12(5):e0178181.
[11] 漆洪波,孫江川,劉建,等.遠程胎兒監(jiān)護網絡用于高危妊娠監(jiān)測的臨床價值[J].中華婦產科雜志,2002,37(8):455-458.
[12] 張雯,江玉軍,孫媛,等.孕晚期婦女胎動監(jiān)測行為及其影響因素的質性研究[J].解放軍護理雜志,2017,34(6):22-25.
[13] 閻鴻萍,王曉慧,朱春花,等.護理干預對孕婦自我監(jiān)測胎動效果的影響[J].護理學雜志,2009,24(10):43-45.
[14] 葉愛梅,李子軍,艾小玉,等.日常胎動記錄圖預測和評估臍帶繞頸胎兒宮內安危的價值研究[J].中國全科醫(yī)學,2021,24(6):690-695.
[15] 劉春雨,趙揚玉.胎動的監(jiān)測及臨床意義[J].實用婦產科雜志,2019,35(12):881-883.
[16] 南子晴,胡婭莉.胎動監(jiān)測意義的再評估[J].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志,2019,35(4):399-403.
[17] 陳路萍,張永清,張佳玲,等.胎動異?;颊甙l(fā)生不良預后結局的相關因素分析[J].浙江醫(yī)學,2019,18(9):912-915.
[18] 王莉群.胎心監(jiān)護聯(lián)合臍血流檢測對預測胎兒窘迫的臨床價值[J].山西醫(yī)藥雜志,2019,48(15):1888-18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