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晴
接手一年級的班主任工作后,我發(fā)現(xiàn)孩子們的注意力很難集中,總是在課堂上打小報告。如何改變這種狀況呢?我思考著。
課后,孩子們喜歡給我遞小紙條,有的在小紙條上給我畫像,有的在紙條上夸我,有的在紙條上提問。這些小紙條讓我有了解決問題的新思路。
“紙條寶庫”的力量
和往常一樣,就在我認真上課時,小報告再次打斷了課堂進度。不同于以往,這次我和孩子們聊起了天,討論這種現(xiàn)象的利弊,并和他們交流了我的解決方法——“紙條寶庫”,即課堂上不再口頭報告,可以在課下把問題和解決辦法寫在小紙條上,投入“紙條寶庫”。我會定期打開“寶庫”,和孩子們一起討論解決問題的辦法。當我說完這個提議,孩子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臉上露出了笑容,同意了這個方法。
果然,在之后很長一段時間里,課堂上打小報告的現(xiàn)象越來越少,而“紙條寶庫”里的紙條越來越多。小紙條上,孩子們不僅提出問題,還提出了他們認為好的解決方法。如佳佳同學發(fā)現(xiàn)班里很多同學課上偷偷削鉛筆,不專心聽講,于是她建議同學們把削筆器放在家里,教室里放一個公用的削筆器,只有課間才能用。我采納了她的建議。果然,課堂上削鉛筆的現(xiàn)象消失了。
小紙條“變身”
孩子們升入三年級后,變化很大,如發(fā)言消極,發(fā)言的聲音漸小,課堂上日益沉悶,衛(wèi)生問題也日益嚴重。這樣的課堂氛圍和班級風氣勢必影響孩子們學習的積極性,也會弱化班級凝聚力。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積極想辦法應對。
“紙條寶庫”依然可以收到各種各樣的問題和解決辦法,但我意識到,小小的紙條也應該隨著孩子們的長大而“長大”了。
周一班隊會,我和孩子們討論最近班里出現(xiàn)的問題,將問題逐一列到黑板上?!翱磥恚〖垪l解決不了這么多問題。”我說。“老師,我們就像寫學習單一樣寫解決方案吧。”小王同學第一個舉手?!袄蠋?,我們可以分類,如紀律方案、值日方案、學習方案等?!本瓦@樣,大家你一言,我一語,小紙條開始“變身”,“提案”的雛形誕生了!
“提案”共創(chuàng),激發(fā)學生自主管理
在集體共議中,我們發(fā)現(xiàn)了班級的問題,我也收到了很多令人驚喜的“提案”。和小紙條相比,“提案”寫得更具體詳細了,如何操作、如何分工都寫得很清楚。最后,針對我們班學習不積極、衛(wèi)生拖拉等問題,大家共同通過了小妍同學的“提案”——“積分銀行,拍賣禮物”,即學生在學習、勞動、紀律等方面有進步即可獲得加分,“積分銀行”只加分不扣分,同學們可以在一學期舉辦的兩次拍賣會上拍下自己喜歡的禮物?!胺e分銀行提案”再次激起了孩子們的學習積極性以及參與班級活動的熱情。
孩子們通過班級“提案”,積極思考班級中出現(xiàn)的問題、班級的發(fā)展方向,并提出解決方案。在這一過程中,他們對班級事務有了更多的關注,真正做到了“人人為班級”。尊重孩子的想法,相信孩子們的智慧,我想,這就是班級自主化管理。
從小紙條到“提案”,孩子們長大了,我也變得更加成熟了。小紙條的演變過程是我和孩子不斷探索班級建設的過程,也是班級精神文化不斷發(fā)展的過程。小紙條的成長,就是我和孩子們的共同成長!
(作者單位:北京市順義區(qū)南法信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