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婷
摘要:推進幼兒教育生活化能夠讓教育活動更符合幼兒的成長和發(fā)展規(guī)律,幼兒教育改革背景下,傳統(tǒng)幼兒教育理念得到創(chuàng)新,教育實踐方法也在不斷優(yōu)化。本研究簡述幼兒教育生活化的意義和實施策略,以期促進我國幼兒教育事業(yè)發(fā)展。
關鍵詞:幼兒教育;生活化;意義;實施策略
引言:
幼兒身心發(fā)展的特點決定著對幼兒教育的方式與方法。幼兒教育的內容來源與幼兒的生活,幼兒課程要貫穿到幼兒的每日的教育之中。幼兒教育的生活化,需要為其創(chuàng)設學習和生活的環(huán)境、采取教育生活的方法以及生活化的活動等。教育家陶行知提出了教育即生活的理論,這也帶給我們一些有價值的教育啟示,要求幼兒教育能夠貼合幼兒的生活經驗,引導幼兒在生活中探索和認識世界,深入了解社會,學習知識技能的同時發(fā)展社會性,最終獲得全面發(fā)展。
1.幼兒教育生活化的意義
幼兒教育活動本身就是促進幼兒身心和諧發(fā)展的實踐過程,其活動目標就旨在引導幼兒積極面對現(xiàn)實的社會生活,在社會生活中獲得成長和發(fā)展。而生活化的幼兒教育活動和這一目標不謀而合,能夠體現(xiàn)對幼兒生活習慣、能力和社會性的綜合培養(yǎng),幼兒教師觀察幼兒在生活化教育活動中的行為和表現(xiàn)并記錄下來,以此判斷幼兒的身心發(fā)展情況,并做出針對性的教育方式調整,也為幼兒家長了解幼兒提供了機會。所以幼兒教育生活化就是幼兒教育的一種途徑,也是教育評判的一種途徑,讓幼兒在生活中接受教育,讓幼兒在教育中享受生活,生活與幼兒的教育就這樣緊緊的纏連在一起,使幼兒健康、愉快的生活才是我國幼兒教育的根本宗旨。
2.幼兒教育生活化的實施策略
2.1挖掘幼兒教育生活素材
幼兒的思維模式區(qū)別于成年人,從成人視角看幼兒的很多行為都是幼稚的,然而幼兒教育就要是從幼兒視角出發(fā),站在幼兒的角度觀察和理解世界,以此為基礎獲得符合幼兒思維特點和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的教育素材。幼兒教育生活化的第一步就是從幼兒的生活經驗中挖掘教育素材。比如幼兒在用餐過程中很容易吃一半丟一半,缺乏飲食衛(wèi)生意識,不利于幼兒形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和保持隱私健康。然而以口頭說教的方式糾正幼兒會暫時起到作用,但是很快幼兒就會遺忘,因此我們可以嘗試開展制作食物的手工活動,讓幼兒參與制作食物的過程,在勞動中學會珍惜他人勞動成果,自覺改正浪費糧食的壞習慣。同時,展示動畫片引動幼兒明白保持飲食衛(wèi)生的重要性。
2.2角色游戲中培養(yǎng)幼兒解決問題的能力
蘇聯(lián)著名幼兒教育專家列烏申娜認為:兒童數(shù)概念的形成離不開多樣的活動和現(xiàn)實生活[1]。角色游戲其實就是立足實際生活情況給幼兒提供的和實踐情景無限接近的教育環(huán)境,幼兒在角色扮演過程中可以了解人際關系原則、數(shù)學概念、文化知識,以此提升幼兒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如,“銀行游戲”中,幼兒走入成年人的世界,扮演銀行職員、各種行業(yè)的客戶,然后進行存錢、取錢操作,幼兒需要正確認識數(shù)字,理解銀行業(yè)務流程,這都是以游戲化方式引動幼兒了解實際生活的方式;再如“超市購物”游戲中,幼兒扮演售貨員和顧客,需要進行簡單的數(shù)學計算,滲透了數(shù)學意識;“美發(fā)店”中,幼兒利用美發(fā)素材相互設計、裝飾發(fā)型,培養(yǎng)幼兒審美意識。這些游戲活動都給幼兒提供了積累生活經驗的機會,同時滲透知識技能教育目標,給后續(xù)小學階段的系統(tǒng)學科教學活動開展奠定了基礎。
2.3幼兒園課程教學生活化
幼兒園課程設置生活化也是幼兒教育生活化的重要部分,幼兒的學習方式和成年人之間有很大區(qū)別,幼兒教育其實利用的是滲透和感染方式引導幼兒感知世界、獲得體悟,這一階段知識學習并不是關鍵教育目標,我們重點要立足幼兒性格、人格、生活能力等開展教育工作,引導幼兒正確感知和認識世界。在生活化課程中,幼兒教師結合教育主題,給幼兒提供學習材料,幼兒和伙伴以及老師形成互動關系,發(fā)展其人際交往能力,同時觀察生活素材,獲得正確認知,形成關鍵品格[2]。例如,在組織“春天的來到”戶外活動中,我?guī)ьI孩子在雨后的操場上散步,引導孩子們觀察雨后的植物、土地、填空和活動著的螞蟻等,引導孩子思考下雨前后周圍環(huán)境的變化,孩子們在活動中深化認知,了解生活現(xiàn)象、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美好,這都是立足生活化教育理念給孩子提供的感知世界的機會,符合幼兒教育理念和課程教育要求。
2.4家校聯(lián)合促進幼兒教育生活化。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指出“家庭是幼兒園重要的合作伙伴。幼師應本著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則,爭取家長的理解、支持和主動參與,并積極支持、幫助家長提高教育能力”[3]。幼兒園是幼兒接受系統(tǒng)和集體教育的開端,為強化幼兒園的教育效果,主張家庭教育和幼兒教育相結合。這就需要幼兒教師和家長都能夠積極樹立起家園共育意識,實現(xiàn)對幼兒園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優(yōu)勢的合理利用,并彌補彼此的不足,幼兒的成長和發(fā)展奠定良好基礎。幼兒教育生活化實施過程中家庭的參與是必不可少的,幼兒園必須和幼兒家長建立互動、溝通關系,針對幼兒教育問題展開平等溝通,指導家長輔助推進教育生活化改革,比如布置實踐性家庭親子作業(yè),在家長的陪同下幼兒參與生活化實踐活動,積累生活經驗,轉變教育形式,同時也幫助幼兒家長樹立科學的育兒理念,持續(xù)提升幼兒教育活動質量,促進幼兒全面發(fā)展??傊變簣@教育和家庭教育是幼兒教育的“雙臂”,二者缺一不可,幼兒教育生活化實施過程中我們必須意識到家園合作共育的必要性,并主導家園合作共育機制的構建。
結束語:
綜上,幼兒教育活動中引入生活化教育理念,是滲透新教育理念的重要體現(xiàn),生活化教育策略旨在圍繞幼兒的實際生活經驗幫助幼兒成長和進步,在激發(fā)幼兒參與教育活動的興趣上也具有積極意義。生活化發(fā)展為現(xiàn)代幼兒教育工作者提供了全新的教育思路,提倡在幼兒教育實踐中廣泛應用,但是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還存在一些問題。因此筆者結合自己的教學經驗,對幼兒教育中生活化教育方法的落實方式展開分析,以期上文提出的教學建議可供參考。
參考文獻:
[1]張金美.淺析幼兒教育生活化的實踐策略[J].讀與寫(上,下旬),2020,17(04):277.
[2]李賽.幼兒教育生活化的實施分析[J].東西南北:教育,2020(08):293.
[3]戴媛媛.論幼兒教育生活化教學方法研究分析[J].好家長,2019(0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