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章強調了中學語文讀寫一體的構建價值,并對“互聯(lián)網(wǎng)+”視域下中學語文讀寫一體的構建思路進行了簡單分析。在此基礎上,著重闡述了“互聯(lián)網(wǎng)+”視域下中學語文讀寫一體的主要構建路徑,包括圍繞教材落實以寫法為序列組織仿寫訓練、基于主題為序列展開拓展訓練、引入語文閱讀“大單元”教學模式、融合“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展開“線上+線下”的微型讀寫活動、著力推行情景教學,以此實現(xiàn)中學語文讀寫一體的建設升級。
關鍵詞:“互聯(lián)網(wǎng)+”;初中語文;讀寫一體
一、引言
互聯(lián)網(wǎng)對教育帶來的沖擊較大,推動著課堂教學形態(tài)的改變,且學生能夠隨時獲取想所需學習資源。在推動語文讀寫一體化構建時,應當切實發(fā)揮出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的優(yōu)勢。
二、中學語文讀寫一體的構建價值分析
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背景下,中學語文讀寫一體化推動著語文讀寫教學理念持續(xù)更新,促使語文教學向著素質教育的方向發(fā)展,能夠讓學生文化素養(yǎng)得到更好培養(yǎng),支持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同時,語文讀寫一體發(fā)展也使得學生在課堂中的地位進行轉變,由被動學習轉變?yōu)橹鲃有詫W習,學生與教師之間的溝通交流程度進一步深化,實現(xiàn)對學生學習主觀能動性的充分性發(fā)揮。
三、“互聯(lián)網(wǎng)+”視域下中學語文讀寫一體的構建思路要點分析
在當前的初中語文教學中,可以積極引入五重教學法(重情趣、重感悟、重積累、重遷移、重習慣),以此降低初中分語文教學的難度。對于五重教學法而言,其重點在于“讀、寫”,即帶領學生做到“大量讀寫、讀寫結合”[1]。基于這樣的情況,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相關教師要注重激發(fā)興趣、教給方法,力爭讓愉悅和交流融為一體,引領學生在讀中感悟,在大量閱讀和背誦中積累,做到舉一反三,靈活運用,而且一定要把運用落到實處。同時,初中語文教師應當嚴于律己,在廣泛閱讀和書寫方面做好榜樣,帶領和影響學生群體,實現(xiàn)與學生的共同進步和提高。另外,在課堂教學中,要多給學生提供聽說讀寫思的機會,“讀”的方面要重視朗讀技巧的培養(yǎng),堅持課外閱讀,指導學生閱讀方法,圈點勾畫,讀好自然生活中的無字書。“寫”的方面要讀寫結合,重視基礎的積累,多記多背,不能忽略基礎。同時做到教學有序,有質,有效,管理好課堂。
四、“互聯(lián)網(wǎng)+”視域下中學語文讀寫一體的主要構建路徑探究
(一)圍繞教材落實以寫法為序列組織仿寫訓練
“互聯(lián)網(wǎng)+”背景下,初中語文課堂教學硬件設備實現(xiàn)不斷更新,逐步從簡易多媒體發(fā)展至交互式電子白板、從互聯(lián)網(wǎng)發(fā)展至移動終端,這對傳統(tǒng)語文課堂教學方式提出更多挑戰(zhàn)。在這樣的背景下,教師應當立足教材,從教材中提煉寫作方法,梳理出序列,以此形成體系,然后結合所有知識點完成微課視頻制作,上傳至學習平臺內,為教師進行課堂教學以及學生展開自主學習提供有效支持,加速初中語文讀寫一體化建設[2]。
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可以梳理出四項訓練重點,包括結構布局、刻畫描寫、突出中心以及巧裝美化;進一步細化后,可以劃分為多個訓練細節(jié),包括敘事完整、銜接自然、條理清晰、描寫場景、描摹景物、刻畫人物等等。此時,教師可以切實圍繞教材內容,以寫法為序列,組織學生展開各類仿寫練習。
例如,在進行《春酒》這一文章閱讀的學習過程中,教師可以著重帶領學生學習相應文章內容中精工描寫細節(jié)的寫作方法,引導學生以此為基礎引導學生展開寫作,實現(xiàn)學以致用。在此過程中,需要在課前引導學生在相關學習平臺內提取“精雕細節(jié)”微課視頻資源展開預習,隨后進行課堂教學期間需要教師重點落實以下幾項環(huán)節(jié):第一,細究描摹,析出方法。教師需要全面理解文章中的細節(jié)描寫內容,并引導學生結合前期自主預習的成果,在課堂起始階段進行所學內容的匯報,并由教師完成相應內容的總結。在此過程中,教師可以使用多媒體設備展示課件,對細節(jié)描寫的常用方法進行展示與講解,包括動態(tài)刻畫,運用動詞對描寫對象的動作進行塑造;靜態(tài)描寫,針對人物或事物的某一部位展開細節(jié)性描寫;運用修辭,使用夸張比喻等手法,讓學生深入理解、切實掌握文章中的細節(jié)描寫內容及相關技巧。第二,依法訓練,引導學生在作文中書寫自己的情感。在此過程中,需要依托讀寫結合的原則,鼓勵學生參考課內片段實施仿寫,讓學生再聯(lián)系實際生活體驗,進行印象深刻的過節(jié)情節(jié)描寫表述。在此過程中,重點引導學生運用細節(jié)描寫的方式進行仿寫,隨后教師可以將學生的寫作作品上傳至展示平臺,引導學生進行互相評價,同時落實師生共評,以此實現(xiàn)對學生寫作作品的全面;客觀評價。隨后,相關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實施課后的完篇仿寫活動,為學生布置“故鄉(xiāng)的XX”為題目的作文仿寫課后作業(yè),要求學生使用在本文章中所學習到的細節(jié)描寫方法完成整篇作文寫作。
(二)基于主題為序列展開拓展訓練
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的到來對學生提出了更多要求,需要教師在語文教學中對學生閱讀的深度與廣度進行培養(yǎng),要求推動學生獲取信息、輸出信息的速度有所提升。基于這樣的情況,單純依賴教材文章閱讀的讀寫一體化訓練難以實現(xiàn),需要教師拓展課外閱讀,引導學生形成自主學習能力。在此過程中,教師可以結合中考作文試題進行寫作主題的提煉,包括關注自然、青春成長、學會珍惜、美德修養(yǎng)、體驗情誼、追求與心聲、讀書與文化等等。并要求學生結合主題在互聯(lián)網(wǎng)中獲取相關書籍文章進行展開拓展性閱讀,并編寫閱讀筆記,上傳至學習平臺內交流互動,或是在線下閱讀分享課堂中進行分享以及相互評價。針對提煉出的主題,還可以落實進一步細化,以此提升學生展開課外閱讀文章搜集的速度。教師可以要求每位學生在每星期針對一個主題進行一篇文章閱讀與分享,并完成讀書筆記,在讀書筆記內要求學生提煉文章主要內容,并書寫讀書心得。同時,引導學生在學習平臺內對其他學生推薦的文章閱讀與書籍、上傳的讀書筆記進行閱讀,同時提出自己的看法,展開線上的交流互動。另外,教師還可以在每個星期進行最佳薦文者以及最優(yōu)筆記寫手等的評價,并給予相應獲獎學生以適當獎勵,以此進一步調動學生進行課外閱讀及編寫讀書筆記的興趣。教師可以鼓勵學生閱讀經(jīng)典名著,以人物、情節(jié)、作家等方面入手,完成書籍內容概括,并展開專題性研究。例如,可以引導學生從人物入手進行專題研究閱讀。結合書籍中人物命運特點,在學生有效閱讀文本并對其產(chǎn)生興趣后,鼓勵學生對文中人物的命運進行關注與分析,以此為基礎落實專題閱讀研究,在此基礎上書寫讀書報告,并與其他同學進行分享與交流討論。
(三)引入語文閱讀“大單元”教學模式
相關語文教師還可以提取整個單元的主題與文章共性,將其設定為主題組織學生進行習作拓展練習。例如,人教版初中語文九年級上冊《故鄉(xiāng)》一文的整個單元文章,均對于“變化”進行了描述,包括閏土在二十年前后的變化、楊二嫂二十年前后變化等等,在整個單元文章教學后,學生能夠了解到,隨著時間流逝、環(huán)境變遷、身份轉變的因素,小說人物均發(fā)生了變化,能夠對人性社會進行反應。在完成相應單元內容文章教學后,教師可以將所有文章劃分為一個整體,提煉“變化”這一共性,向學生布置《XX可以不變嗎?》的寫作主題,引導學生圍繞相應題目暢所欲言,進一步深化學生對于文章內容的理解程度。同時,從寫作技巧上實現(xiàn)對“如何寫出人物變化”這一知識點的有效練習,以“變化”為主題或是題目,引導學生結合個人生活經(jīng)歷完成寫作練習,分享學生對于人生生命、個人成長乃至社會現(xiàn)象的思考,以此進一步強化學生的寫作能力,實現(xiàn)初中語文讀寫一體化。另外,教師需要重點落實對學生作文批改方式的拓展,保證修改與評價學生作文方式的多樣性與多元性,除了要實現(xiàn)對學生自我修改作文這一良好習慣的培養(yǎng)之外,還可以綜合應用生生互改、師生同批、教師面批等作文評價方式,提升作文評價的客觀性與全面性[3]。
(四)融合“翻轉課堂”教學模式
“互聯(lián)網(wǎng)+”視域下,“翻轉課堂”、微視頻的推廣應用促使傳統(tǒng)的語文讀寫一體化教學邁入新發(fā)展階段,“翻轉課堂”推動著學生在學習中地位的變更,學生由傳統(tǒng)教學中的客體轉變?yōu)橹黧w,進入學習核心。此時,教師與學生能夠形成研究與學習的共同體,與教師實現(xiàn)共同研究、共同進步。在應用“翻轉課堂”展開語文教學程中,教師需要進行微課視頻的制作,以此拓展初中語文教學的空間與時間,實現(xiàn)深層次的學習與思考,推動深度學習成為現(xiàn)實。在進行初中語文讀寫一體化建設的過程中,“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應用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完成:引導學生閱讀課文,自主發(fā)現(xiàn)問題,并帶著問題進入課堂學習;引導學生結合預習提示或是微課視頻進行語文知識學習,包括寫作手法、修辭、創(chuàng)作背景、造字等,同時完成同題閱讀以及同體裁閱讀;引導學生觀看與教材文章內容有關的網(wǎng)絡視頻,并收聽教師的閱讀朗誦;鼓勵學生自己動手完成朗讀課件的制作,或是拍攝電視散文;鼓勵學生走出家門進行實地考察,進行與閱讀文章相關的資料收集;鼓勵學生應用微課視頻處理古文字詞;鼓勵學生在課后進行課本劇的排演;鼓勵學生深入品味賞析閱讀文章;鼓勵學生在進行微課視頻觀看的過程中展開思考,發(fā)表自己的對文章的見解,并由教師對文章的感悟品讀落實圈點與批注。
例如,在應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進行《傅雷家書兩則》(傅雷)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在課前結合文章主要內容、信件寫作方法與標準格式等內容進行微課視頻的制作,并引導學生結合微課視頻展開課前預習。同時,讓學生收集相應信件的寫作背景、傅雷父子生平等資料,深入體會文章中的情感。在課堂教學階段,教師可以帶領學生深入解讀傅雷父子的關系、在信件中展示出的情感等,并指導學生結合書信標準格式,簡短編寫《致同學/同桌/朋友/教師的一封信》,并進行課上分享。在課后,鼓勵學生結合在課堂中編寫的簡短信件內容,使用本節(jié)課所學的寫作方法完成信件作文的整篇寫作。
(五)展開“線上+線下”的微型讀寫活動
在展開“線上+線下”的初中語文教學實踐中,為實現(xiàn)讀寫一體化建設,需要著重把握以下幾方面內容:第一,讀寫共抓,夯實基礎。根據(jù)學科特點和孩子們的年齡特征,相關教師要采取小步伐、密節(jié)奏的形式,把讀書、練字、背誦穿插起來進行。教師們通過研討提前設計好教學內容,課前下發(fā)學習任務,對學生進行指導和跟蹤,切實為學生下步學習打好基礎。第二,以讀促寫,提升能力。相關教師要切實參考《語文教學大綱》要求,安排學生讀課標中要求讀的名著。在讀的過程中,提醒學生注意做批注,并寫讀書心得。學生邊讀邊想邊整理,最后形成個人文字,確實提升了初中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在學生的學習生活中,其實踐能力、思維能力、理解能力、審美能力逐步成長。而在當前的語文教學中,提倡學生多讀多寫,此時需要教師對相應方法進行更新調整[4]?!盎ヂ?lián)網(wǎng)+”視域下中學語文讀寫一體化建設,可以逐步落實智慧課堂的搭建,在教師放權給學生的過程中,應當關注教學內容的優(yōu)化設計,推動“三維教學目標”逐步轉向“語文核心素養(yǎng)”。為實現(xiàn)這一目標,教師需要充分利用“互聯(lián)網(wǎng)+”技術,切實發(fā)揮出程序性知識學習的過程化功能,推動語文讀寫教學的升級。此時,教師可以安排學生進行在互聯(lián)網(wǎng)中進行資料搜集并完成作業(yè),同時也可以引導學生應用所學知識展開合作探究,實現(xiàn)課后拓展性練習,包括大量非連續(xù)性情境片段寫作等,以此進一步調動學生的能動性。
例如,可以引導學生進行簡單的短信編輯,以此實現(xiàn)對朋友、家人、教師的慰問;可以鼓勵學生落實微信個性簽名、QQ個性簽名的編寫;可以帶領學生組建群聊,鼓勵學生展開多種話題的自主討論;可以引導學生在節(jié)假日期間向親朋好友發(fā)送節(jié)日祝福;可以鼓勵學生每天進行短小的日志編寫或是情境寫作,完成對自己生活的記錄。通過這種微型讀寫活動的展開,能夠實現(xiàn)對學生閱讀能力以及寫作能力的逐步性強化,潛移默化鍛煉初中學生的讀寫能力,支持“互聯(lián)網(wǎng)+”背景下初中語文讀寫一體化的優(yōu)化建設。
(六)著力推行情景教學
教師應該“依托教材,立足課堂,結合實情”采用學生視角來推進讀寫一體化教學,運用讀中有寫、以讀為學、以讀促寫,這三個方面進行教學[5]。在此過程中,相關教師可以充分發(fā)揮出情景教學的優(yōu)勢,為學生營造更為真實的情景,讓學生能夠在真實課堂情景中對閱讀內容深入理解,形成新的感悟,并以此激發(fā)學生的寫作積極性,提升學生寫作的內容充實度以及情感豐富性。
例如,在進行《春》(朱自清)的閱讀文章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春季各種花朵的圖片展現(xiàn)了“桃樹、杏樹、梨樹,你不讓我,我不讓你,都開滿了花趕趟兒”的畫面,讓學生有如臨其境、如聞其香的感覺,為教學營造良好的氛圍,在教學中通過抓住關鍵詞語,引導學生體會花朵開放的顏色、姿態(tài)不同,從而讓學生畫出正確的關鍵句,把握寫作要點。在此過程中,教師在實際課堂教學時可以通過各種圖片和視頻帶領學生品悟作者如何用文字“著”春日景觀的,然后在學習作者如何按順序寫出春日各類景物,并和本單元其他閱讀文章內容統(tǒng)整起來,要求學生向作者學習觀察時抓住景物的主要特點,學會按一定邏輯順序寫清楚整體場景的方法,為習作表達打下基礎。隨后,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播放現(xiàn)實生活中錄制的春日景觀視頻與圖片,讓學生在觀看圖片與視頻后,結合自己觀察到的春日景象進行寫作,以此鍛煉學生的習作能力。
五、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展開讀寫一體教學模式構建與應用有著極高的現(xiàn)實意義,在“互聯(lián)網(wǎng)+”背景下,相應教學策略也有所變更。實踐中,需要充分發(fā)揮出“互聯(lián)網(wǎng)+”技術的優(yōu)勢,推行“翻轉課堂”、“線上+線下”混合教學等,加速讀寫一體建設,推動初中語文教學的升級。
作者單位:陳偉宏? ? 河北承德第一中學
參? 考? 文? 獻
[1]周春玉. 略讀課:基于單元“讀寫一體”展開多文本教學——以統(tǒng)編教材語文七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略讀課《貓》《動物笑談》教學為例[J]. 廣西教育,2018,(40):42-45.
[2]諸定國. 構建讀寫一體任務的大單元教學探索——對統(tǒng)編初中語文教材“活動·探究”單元的分析[J]. 教育研究與評論(中學教育教學),2021,(05):7-11.
[3]王奇新,王國慧. 從“讀寫結合”到“讀寫一體”——關于“讀寫結合”的文獻研究[J]. 中學課程輔導(教師通訊),2021,(06):72-73.
[4]馬奮軍. 實現(xiàn)小學閱讀教學與寫作教學的共存共榮——論小學語文讀寫一體的有效教學[J]. 考試周刊,2019,(45):54.
[5]舒瑾. 例談統(tǒng)編教材讀寫一體學習任務的設計[J]. 教學月刊·中學版(教學參考), 2021,(10):1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