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萍
深度學習對于提高幼兒課程的質量、促進幼兒身心的發(fā)展、實現教師的專業(yè)成長具有重要作用。在日常教學中,教師要有意識地引導幼兒進行深度學習,為幼兒提供一定的學習支架,增強幼兒自主學習的意識?!?~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以下簡稱《指南》)指出,幼兒需要通過直接感知、實際操作和親身體驗等方式獲取經驗,他們是具有巨大潛能的個體。因此,在幼兒教育中,教師要注重幼兒課程的動態(tài)性,通過師幼共建的方式,生成個性化、特色化的課程,推動幼兒深度學習能力的發(fā)展。
在生成課程的實施過程中,幼兒的深度學習如何進行?教師如何為幼兒提供適宜的支持?教師如何把握幼兒進行深度學習的契機?針對以上問題,相關教育人士認為幼兒園課程是一個引領幼兒不斷積累經驗的教育體系,它可以鼓勵幼兒抓住各種機會,實現幼兒與教師的共同進步。
師幼共建課程的過程是一個幼兒不斷生發(fā)興趣并滿足興趣需要的過程,是一個教師和幼兒不斷協商、互動交流和共同活動的過程。教師可以以問題為導向,提高幼兒參與課程的積極性和興趣,引導幼兒動手操作、合作互助,抓住促使幼兒進行深度學習的潛在契機,培養(yǎng)幼兒的深度學習能力,提升自身的課程構建能力和綜合能力。當幼兒進行深度學習時,教師要時刻關注幼兒,為幼兒提供恰當的支持、合作與引導,促進幼兒身心的健康成長,發(fā)掘幼兒課程的教育價值。
《指南》指出,幼兒的學習是以直接經驗為基礎,在游戲和日常生活中進行的……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滿足幼兒通過直接感知、實際操作和親身體驗獲取經驗的需要。也就是說,幼兒的學習過程是他們在游戲和生活中去積極體驗、積累經驗、自主發(fā)展的過程。
以筆者所在幼兒園的“親子迷你馬拉松”課程為例,在第一屆“親子迷你馬拉松”活動中,幼兒探究了馬拉松相關的運動知識,了解了周圍的人為什么要跑馬拉松,豐富了幼兒對馬拉松活動的認識內容。在第二屆“親子迷你馬拉松”課程中,幼兒除了了解馬拉松運動的含義,還對其他人宣講了馬拉松運動的故事和意義。這促使幼兒進行了深度學習,提升了幼兒的認知水平,增強了幼兒在實踐中運用所學知識的能力。
在幼兒課程中,教師要充分挖掘家長資源。以筆者所在幼兒園的兩屆“親子迷你馬拉松”課程為例,家長為幼兒提供了各種支持,讓幼兒做好了物質準備、身體準備和心理準備。在構建馬拉松課程的過程中,師幼之間相互討論、共同實施。幼兒體驗了課程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從初步認知到行為模仿到自主體驗,加深了對馬拉松運動的認識和理解。教師要為幼兒提供深度學習的機會,鼓勵幼兒自主探索、自主發(fā)現,豐富幼兒的成長體驗。
相關教育專家認為,深度學習的基本特征是重視幼兒高層次的思維和能力的發(fā)展。深度學習是指培養(yǎng)幼兒高端的能力,包括高階思維能力、創(chuàng)造能力、分析問題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在深度學習的過程中,教師要有針對性地發(fā)展幼兒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
筆者所在幼兒園的兩屆“親子迷你馬拉松”課程皆是以問題為導向,引導幼兒發(fā)現問題、探討問題、尋找方法、解決問題。例如,第一屆馬拉松運動需要一條安全、路程長、不影響其他行人的跑道,但幼兒園的運動場地太小,無法滿足以上需求。經過班級探討、周圍觀察、調查尋訪,師幼終于在公園中找到了一條綠化道。
在面對如何進行賽道規(guī)劃、如何設置起點和終點、如何安排賽場服務人員等問題時,師幼通過集體討論、實地查看、模擬解決、調整優(yōu)化等方式,一個一個地解決了問題。在第二屆“親子迷你馬拉松”課程中,問題更加細化和煩瑣。教師將問題收集、整理起來,鼓勵幼兒主動采訪生活中的馬拉松選手,以此豐富幼兒的運動經驗,引導幼兒進行深度學習,讓幼兒在積累知識的同時進行實踐檢驗,逐一解決課程中的問題。
在幼兒課程中,教師要引導幼兒深入思考問題,通過幼兒、家長、教師、幼兒園管理層互相協助的方式,將活動中遇到的問題及其解決方法一一記錄下來,為下一屆“親子迷你馬拉松”課程打下堅實的基礎。在構建幼兒課程時,教師要抓住教育契機,為幼兒提供深度學習的機會,逐步鍛煉幼兒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讓幼兒的關注更加深入化、具體化、細節(jié)化,使幼兒解決問題的方法也更加多元化、有效化,促使幼兒自主學習的能力進一步提升。
相關教育人士認為,幼兒園情境中的深度學習活動是一個充滿了師幼互動、幼幼互動、人際交互影響的社會化過程。同時,《指南》也提倡幼兒園多為幼兒提供自主學習的機會,引導幼兒齊心協力完成活動任務,讓幼兒在具體的活動課程中體會到合作的重要性,學習分工合作,增強幼兒的合作能力。
培養(yǎng)幼兒的合作意識和合作能力是當今幼兒教育中的重要內容。在第一屆“親子迷你馬拉松”課程中,筆者有意識地引導幼兒相互幫助、相互支持,增強了幼兒的合作意識,鼓勵幼兒圍繞同一個問題進行集體商議。在第二屆“親子迷你馬拉松”課程中,筆者全面了解了幼兒的合作水平,有梯度、分層次、有順序地為幼兒提供了不同的活動材料,從不同方向、不同角度對幼兒進行了活動支持和活動引導。
當幼兒出現合作問題時,筆者沒有急于解決問題,而是引導幼兒分組討論,鼓勵幼兒大膽表達自己的看法,充分鍛煉了幼兒的思考能力。特別是在第二屆“親子迷你馬拉松”課程中,當幼兒提出要制作馬拉松計劃表時(這是一項比較復雜的工作,需要計劃好馬拉松運動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安排好每一項工作,需要全體教職工、幼兒和家長的合作),筆者沒有立馬否定或是質疑,而是充分支持幼兒,分層次、分階段地指導幼兒,在合作中引導幼兒,在深度學習中提升幼兒。
在幼兒課程中,教師要建立良好的師幼關系,為幼兒營造積極、溫馨、友善的活動氛圍。例如,在兩屆“親子迷你馬拉松”課程中,筆者給予幼兒一定的自主權,讓幼兒合作制作計劃表,組織幼兒進行討論,引導幼兒圍繞計劃表發(fā)表自己的意見和想法,讓大家思維碰撞、激發(fā)靈感,鼓勵幼兒之間相互觀察、相互模仿,讓幼兒圍繞問題進行熱烈的辯論。這可以幫助幼兒更全面地認識問題、更妥善地解決問題,在潛移默化中提升幼兒的深度學習能力。4DA91D77-455E-4B4D-AA04-09C99327614E
在兩屆“親子迷你馬拉松”課程中,教師為幼兒提供了各種各樣的學習支架,支持幼兒的探索行為,促使幼兒進行深度學習。同時,通過不斷思考、討論、內化、調整,教師在課程實施過程中也要進行深度學習,增強自身的思考能力,實現師幼的共同提升。
(一)保持開放、包容的心態(tài)
教師要追隨幼兒的興趣,積極探索未知的領域,保持開放、包容的心態(tài),成為幼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為幼兒營造良好的探究氛圍。在馬拉松課程中,筆者始終保持著對事物的新鮮感,保持著學習思考的狀態(tài),打破固有認知,時刻更新知識,與幼兒保有同樣的好奇心,陪伴幼兒進行大膽的探索。
(二)打破固有的教學方式
馬拉松課程打破了以往幼兒園一日作息的規(guī)律。教師將幼兒一日作息的內容彈性化、靈活化,根據活動的需求和幼兒的需求彈性地安排時間,允許幼兒慢慢摸索,引導幼兒沉浸在活動中,讓幼兒充分觀察、大膽探究,保護幼兒對周圍事物的探究興趣。例如,在規(guī)劃線路時,筆者打破了原有的在活動室開展教學活動的模式,將活動現場轉移到戶外馬拉松的賽道上。筆者根據幼兒的興趣需要和活動開展需要,彈性地安排幼兒的討論時間,給予了幼兒充分探索的空間,追隨幼兒,支持幼兒自主思考、自主探索、自主想象、自主創(chuàng)造,深入挖掘了幼兒的各種潛能。
筆者認為,深度學習是一種積極的學習狀態(tài),學習者要充分運用各種工具和活動材料,積極地學、合作地學、整體地學,讓深度學習變成一種學習習慣。在幼兒課程中,教師要善于觀察,及時捕捉幼兒身上的閃光點,發(fā)現幼兒教育中存在的問題,引導幼兒積極思考、主動探索,培養(yǎng)幼兒解決問題的能力,豐富幼兒的學習體驗,提升幼兒深度學習的水平。
深度學習是一種生活方式。教師要安排生活化的課程,讓幼兒教育從生活中來又回歸到生活中去,促使幼兒成為深度學習的主體,以幼兒的視角觀察周圍的事物,以幼兒的思維方式去思考問題,以幼兒的情緒體驗為檢測課程效果的標準,讓幼兒在深度學習的過程中回歸自然。
總的來說,教師要重視幼兒課程的促進作用,在動態(tài)生成課程中為幼兒提供實踐的機會,打破傳統的、固化的教學模式,采用交流式、探究式、情景式的教學方法,豐富幼兒課程的內容,轉變幼兒課程的形式,與幼兒平等對話,促使幼兒進行深度學習,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學習習慣,在和諧的師幼互動關系中塑造幼兒正確的學習觀和知識觀。
(作者單位:江蘇省蘇州高新區(qū)成大實驗幼兒園)4DA91D77-455E-4B4D-AA04-09C99327614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