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鳴佳 黃秋儒
摘要:色彩在電影中具有表達作用和敘事功能,動畫電影《天書奇譚》在色彩語言上具有獨特的藝術風格和民族特色。文章以《天書奇譚》為例分析色彩語言在動畫電影中的重要作用,以期對動畫影片的創(chuàng)作有一定幫助。
關鍵詞:色彩語言;動畫電影;《天書奇譚》;視覺隱喻
中圖分類號:J95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9436(2022)03-00-03
近年來,中國動畫行業(yè)逐漸崛起,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如何更好地進行動畫影片創(chuàng)作。色彩是人類認知世間萬物的方式之一,是一種能給觀眾帶來直觀感受的電影視覺語言,擁有極為重要的表達作用和敘事功能。色彩語言對于動畫電影而言,不僅可以還原固有色、表達時間和空間,還可以暗示人物心理和幫助影片敘事。實拍電影中的色彩使用比動畫電影更加自由,這決定了它可以超出前面提到的基礎功能,有更強的隱喻性和暗示作用。
1 影響影片視覺效果的色彩語言
色彩作為非言辭之語,是潛移默化傳達情感的視覺語言,更是一種基于心理學的特殊語言[1]。隨著人類社會的發(fā)展,色彩不再是單純的視覺反應,而是人類根據自己過往經驗進行了分類甚至是具有指代含義的形式要素。色彩自身是沒有感情的,但是人會根據經驗對顏色進行聯(lián)想,從而產生情感。例如,人們看到綠色,可能會想到樹木、蔬菜等,甚至回憶起自己經歷中的細節(jié)和當時的情感。因此,色彩語言是動畫電影引發(fā)觀眾情感共鳴非常有效的藝術手法和傳達信息的方式。
角色、場景、配音、特效等眾多部分組成了動畫電影。角色毫無疑問是動畫電影的主體,對動畫電影的敘事有關鍵作用。場景交代角色所處的環(huán)境,為觀者創(chuàng)造了一個情境,或幽暗逼仄,或大氣磅礴。每一個組成部分都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影片的畫面、敘事和情感。色彩在視覺效果上的呈現(xiàn),滲透在影片的各個方面。1893年,上海美術電影制片廠出品了動畫電影《天書奇譚》,其鮮明的美術風格和獨特的色彩語言令觀眾印象深刻。詼諧幽默的角色、極具美感的場景還有風格獨特的畫面色調,給觀者帶來了難忘的視覺盛宴。
1.1 角色設定的色彩語言
大多數二維動畫電影的人物都是由較為簡單干凈的線條和大面積色彩構成。角色設計中,色彩對于人物性格、職業(yè)等都有一定的指向性或者暗示作用。顏色在人物身上形成的面積大小、形狀輪廓等不同,會給觀眾帶來不同的角色印象。如果觀眾尚未觀看電影,角色的顏色設定會形成初步印象,甚至可能決定觀眾是否要去看這部影片。
在影片《天書奇譚》中,主要有以下幾個角色:蛋生、袁公、黑狐妖、粉狐妖和藍狐妖。蛋生的衣服以大面積的黃色為主,腰間圍有綠葉,代表正義和生機。黃色在中國有象征大地的特殊意義,與蛋生的來源彼此呼應。袁公以大面積的白色衣服為主,昭示著其天上神仙的身份以及他想要拯救苦難人民的內心,火紅色的胡子仿佛彰顯著他將天書帶到人間的決心。妖精狐母的人設借鑒了傳統(tǒng)戲劇中的白色臉,代表著奸詐,多疑以及老人的年邁。另外兩只狐妖分別以粉色和藍色為主,與他們嫵媚和笨拙的人物特征一一對應。影片后期出場的小皇帝一身紅袍,加上黃色、綠色等傳統(tǒng)色彩的點綴,彰顯了他的帝王身份。
在《天書奇譚》中,顏色與角色之間的聯(lián)系非常密切,并且與其性格、特征緊密聯(lián)系。角色可以脫離于具體形象,被抽象成色塊留于影片和腦海當中。由此可見,顏色在動畫電影的角色設計中有不可小覷的意義和作用,它既能作為角色的象征符號,又可使人物形象更加豐滿、富有特色。
1.2 場景設定的色彩語言
彩色動畫電影上線以來,色彩成為不可或缺的組成元素。場景設定中的色彩也變得越來越重要,不僅有場景本身的顏色,還有場景的光影、明暗、距離遠近等。這些元素都會引起色彩的變化,影響影片的表達和敘事。色彩語言在場景設計中具有說明作用,主要說明角色存在的空間和所在空間的大致氛圍,也可以交代時間。另外,美觀的場景色彩還可以豐富整部影片的畫面和格調。
影片中出現(xiàn)層層山巒時,前景的色彩往往更加濃厚,遠景飽和度降低,與背景的融合更加自然,交代畫面的空間關系?!短鞎孀T》中,當袁公去往天庭,影片呈現(xiàn)出對于該場景的描繪。背景的線條被弱化,主要依賴于色彩的堆砌。豐富的色彩構成了天庭所在的空間,既交代了位置,也給天庭增添了神秘、尊貴之感。在天庭的前景建筑上,影片主要使用金色、紅色和較深的棕色,再次為場景增添了幾分莊重威嚴之感。在老和尚得知小和尚想偷收“香火錢”后,畫面一轉,寺廟的顏色已不是白天的白墻黑瓦,而是深沉的藍黑,與夜晚的氛圍相同。同樣的場景,更換了顏色,表達的內容便不盡相同。從前例得出,色彩對空間場景起到了補充和豐富的作用,對時間的交代也清晰明了。整部動畫的場景都采用了中國傳統(tǒng)繪畫的風格,意境優(yōu)美,獨具韻味,體現(xiàn)了中國動畫獨有的“意境美”。
1.3 畫面色調的色彩語言
色調是對電影畫面整體顏色的概括,同時展示色彩外觀的基本傾向。人物與場景共同構成了完整的畫面,而色彩決定了最終的氣氛和基調,不同的色彩搭配對影片氣氛的烘托效果也大相徑庭。觀眾對于影片氛圍的感受在很大程度上依靠不同的畫面色調。通常來說,暖色調的畫面看起來會比較溫馨、舒適,冷色調的畫面則會讓人感覺憂郁、低沉等等。色調的使用也極具主觀性,觀眾所感受到的電影氛圍往往取決于創(chuàng)作者的意圖。
例如,當三只狐妖在爬去往袁公住處的繩索時,身后的天空從祥和的暖黃色調突然轉化成了陰沉的冷色調,周圍環(huán)境開始變得危機四伏。當渡過繩索上的難關后,天空再次變換成了最初的溫暖色調。若畫面色調不發(fā)生改變,畫面中的元素也沒有出現(xiàn)很大變動,只通過主人公的動作和特效來體現(xiàn)環(huán)境的變化,畫面效果可能會不盡如人意。府尹大人在和粉狐貍精“成親”時,地毯變成了紅色,墻面變成了粉紅色,畫面色調轉化成比較喜慶的暖紅色調,這在實拍電影中幾乎不可能出現(xiàn)。圣旨出現(xiàn)后,房間又恢復了原來的顏色,暖紅色調也不復存在。由此可見,色彩語言在色調上的表達決定了整個畫面的基調,從而給觀眾帶來不同的視覺體驗和認知。
從色彩語言的角度來看,《天書奇譚》的角色設計差異明顯,主要角色都有自己的代表色,如蛋生的黃色,袁公的白色,狐貍精們的黑色、粉色、藍色,以及小皇帝的紅色。顏色在場景設計中的應用也是爐火純青,袁公住所外的天空頗有“落霞與孤鶩齊飛”之感,最后龍虎打斗的場景也十分迷幻緊張。畫面色調也是如此,整個影片的氛圍和視覺效果都獨具中國傳統(tǒng)特色。綜上所述,動畫電影的色彩語言在角色設定、場景設計、畫面色調上都有其獨特的魅力。
2 色彩語言在影片中的視覺隱喻
攝影師斯托拉羅曾經說過“色彩是電影語言的一部分,我們使用色彩來表達不同的情感和感受,就如同運用光和影來象征生和死的沖突一樣”。色彩不僅會給觀眾帶來視覺上的直觀體驗,對影片的情節(jié)和內涵也有一定的暗示和視覺隱喻。視覺隱喻是思維對感性意象進行圖像構型的產物,是以視覺元素為語言、以隱喻為橋梁,在感性意象與視覺表達之間建立聯(lián)系,喚起兩者間的相似經驗,從而實現(xiàn)感性意象的視覺表達[2]。隱喻是一種象征的表現(xiàn)手法,色彩不再單純是一塊顏色,它可能成為影片不經意的線索,也可能是未曾注意到的劇情細節(jié)。它可以把故事情節(jié)、人物情感等關聯(lián)起來,通過顏色搭建橋梁,構成一幅幅連續(xù)的畫面。動畫電影的顏色基于現(xiàn)實,但也可以脫離現(xiàn)實,有強烈的主觀性。當動畫電影中的顏色與實際有所偏離時,在很大程度上是它具有了傾向性和隱喻性。本文主要通過人物心理和影片敘事上的暗示和隱喻分析色彩語言的視覺隱喻。
2.1 色彩語言表現(xiàn)人物心理
人物的心理可以通過神態(tài)和動作來體現(xiàn),也可以通過特定的色彩語言來表現(xiàn),色彩即情緒。主人公的心理狀態(tài)較為輕松愉悅時,畫面色彩多使用輕快、明亮的顏色。當主人公的情緒轉化為緊張或者憤怒時,畫面的色彩也隨之變化。通常來說,紅色代表憤怒、藍色代表憂傷、紫色代表恐懼等等。不過這只是普遍情況下的色彩象征,每個人對色彩的理解都會有一定偏差。畫面色彩的變化在暗示人物心理的同時,也能將觀眾更好地帶到影片營造的氛圍當中,使得觀眾與畫中角色感同身受。
影片中,黑狐貍和粉狐貍在搶奪到蛋生手里的天書后,回到了藏身的洞穴。二者觀看了天書的內容,發(fā)現(xiàn)里面記載了非常多的法術,手舞足蹈的同時開始運用法術。整個畫面的色彩從燭火的紅到黑狐貍施了法術的青,再到藍色、黃色、紅色和黑色快速切換,讓觀眾眼花繚亂,甚至頭暈目眩。雖然事情發(fā)生的場景沒有發(fā)生改變,但是兩只狐妖搖曳并且富有節(jié)奏的舞姿讓觀眾感受到了他們拿到天書后的欣喜。在此基礎上,畫面色彩的高度統(tǒng)一和頻繁快閃將狐妖們可以通過法術為非作歹的迫切心情展現(xiàn)得淋漓盡致。這個描繪角色心理的鏡頭充分運用了色彩語言,雖然整個片段沒有臺詞,但顏色的變化生動地體現(xiàn)了角色感情的波動。由此可以得出,色彩對于角色心理有極強的暗示作用,極快的色彩變化往往代表著角色的心理變化和沖突,為影片增加戲劇化效果。
2.2 色彩語言利于影片敘事
如果說色彩的隱喻在人物上的體現(xiàn)是一個點,那么色彩隱喻在敘事上則是串聯(lián)了一條線。一塊顏色的出現(xiàn)大部分都有始有終,而許許多多的顏色將線織成網,組成了整個畫面,豐富了故事情節(jié)。根據長篇神魔小說片段改編的《天書奇譚》,在敘事上已經有了一定的范本,那么要通過動畫講好故事,色彩語言在其中就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
在影片進行到后半部分時,小皇帝被壓在倒塌的亭子下,藍狐貍手拿天書亂竄到一塊石頭上坐著。蛋生看到天書在妖精手中,立馬化身為一只黃色的長手去拿回天書,與此同時,黑狐貍和粉狐貍也化身為長手去搶奪天書。敘事的主角變成了不同顏色的長手在空中扭打,每一個長手都象征不同的角色,代表激烈的斗爭。這時一只白手過來拿到天書,不難推測,白手正是袁公。這不僅體現(xiàn)了顏色的象征性,也說明顏色可以幫助影片敘事。這段影片并沒有出現(xiàn)角色,但是依賴于色彩,觀眾仍能知道出現(xiàn)的角色和情節(jié)。再到天庭兩次抓捕袁公,平常虛無縹緲的云彩變成了濃郁的紫灰色,并且顏色在畫面中的占比也增加了許多,預示著危險和袁公即將被帶回天庭的結果。在第二次天兵抓回袁公時,風雨欲來,閃爍的白光預示著危機,層層疊疊的深色云彩仿佛大石塊壓在人們心頭。袁公的一襲白衣在畫面中格外突出,強烈的色彩對比更加突出了袁公與蛋生分離的痛苦和蛋生想與師父在一起卻不能的哀傷,近乎黑色的云彩仿佛也預示著袁公的命運。
如前例所示,簡單的色彩在動畫電影中可以作為影片敘事的主體,成為角色符號,也可以推動影片的發(fā)展。通過視覺來表達角色的情感,不僅使角色形象更加鮮明,也可以讓影片更具風格。
3 動畫創(chuàng)作中色彩語言的反思和啟示
帕蒂·貝蘭托尼曾在書中指出:“色彩對觀眾有著操控作用,但觀眾卻對此毫不知情。色彩在潛意識層面的這種特性,可以被出色的導演化為神來之筆,卻也被平庸的導演白白浪費。但我們應清楚地看到,如果我們不對色彩加以掌控,反而將控制權拱手相讓,其后果無異于看天吃飯?!盵3]結合前文的分析可以看出,不管是角色還是場景,或是畫面的整體色調,色彩都極為重要。角色的色彩設計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角色的性格特征或者身份地位,這樣更有利于觀眾對角色的理解。場景的色彩不僅取決于真實的固有色,還會融入制作者想展示給觀眾的內容,而影片色調也對表達主題和人物心理有很大的幫助。在動畫創(chuàng)作中,創(chuàng)作者要重視色彩語言的使用,它帶來的視覺體驗可以激發(fā)觀眾看下去的興趣,并更有效地傳遞信息,甚至可以作為電影的視覺符號,為影片增添活力。
色彩語言的隱喻性在動畫電影中也是不可忽視的,語言本身也是一種工具,色彩語言更是幫助敘事的絕佳工具。觀眾在看影片時可能有意識或者無意識地被色彩影響,因此色彩的表達可以將具象和意象相結合。通過表層的視覺體驗和深層的視覺隱喻共同作用,每個動畫電影都可以創(chuàng)造出屬于自己的色彩語言。
隨著動畫電影的受眾群體從幼兒和青少年觀眾增加到幼兒、青少年和成人觀眾,從業(yè)者需要針對不同的受眾更加靈活地使用色彩語言,讓動畫電影具備令人難忘的色彩表達,更具有深刻的內涵和意義。
4 結語
傳播媒介的增加與融合、互聯(lián)網技術的不斷進步讓更多人開始接觸動畫創(chuàng)作,并對其產生興趣。隨著動畫行業(yè)的發(fā)展,更多動畫作品涌入各個網站和平臺。色彩作為動畫創(chuàng)作中主要的表現(xiàn)手法,形成了自己的語言,潛移默化地影響著觀眾。色彩語言的視覺效果可以使角色性格特征更加飽滿、豐富場景畫面以及表現(xiàn)畫面色調。不僅如此,色彩語言帶來的視覺隱喻可以幫助影片更好地表達角色心理、完善影片敘事。合理恰當地使用色彩語言可以為動畫帶來更加豐富的畫面和效果。本文希望通過對《天書奇譚》進行色彩語言角度的分析,為初步踏入動畫領域的研究者和創(chuàng)作者提供一些思路和想法。
參考文獻:
[1] 宋雷雨,王婉.功能與魅力:動畫的色彩語言研究[J].中國電視,2019(3):90-93.
[2] 陳峰.“中國學派”動畫色彩運用中的視覺隱喻現(xiàn)象及啟示[J].當代電影,2015(7):158-161.
[3] [美]帕蒂·貝蘭托尼.不懂色彩 不看電影:視覺化敘事中色彩的力量[M].吳澤源,譯.北京:世界圖書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14:8.
作者簡介:潘鳴佳(1999—),女,安徽合肥人,碩士在讀,研究方向:動畫。
黃秋儒(1982—),男,江蘇南京人,碩士,副教授,系本文通訊作者,研究方向:動畫、數字媒體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