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亞林
摘要:自主學習強調自由和自主創(chuàng)新。課堂是學生表達自我、發(fā)展自我的舞臺。作文老師要充分利用學生自主學習作為素質教育主要目標的課堂,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和創(chuàng)新精神,從鼓勵學生從自主學習入手進行學習,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把課堂主體地位還給學生。
關鍵詞:語文;自主;學習
新課改實施以來,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特別強調學生為重點,強調要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真正在課堂上進行自主學習,從而在生活和課堂上充滿活力。
一、激發(fā)學生自主學習興趣
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老師要根據課文所描述的內容創(chuàng)造新奇的課堂情景,引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學生創(chuàng)造解決課程問題的條件。在生動的情境中對知識的渴望,激發(fā)課堂活力創(chuàng)造有效的教學方法。為學生營造自主探究的學習環(huán)境,讓學生積極參與教師設計的自主探究和提問的問答活動,然后尋找解決問題的有效途徑和方法,而不是依靠關于老師 為孩子們提供內置的知識內容和所謂的“標準答案”。教師要認真轉變觀念更新知識,以學生為中心,改變傳統(tǒng)課堂教師引導和組織學習活動,老師應該對教材進行適當創(chuàng)新,開發(fā)新的課程資源,積極運用多樣的教學方式,精心設計課程問題和提升學生的創(chuàng)新力,最終促進學生自主協(xié)作學習的有效提升,促進和創(chuàng)造課堂的有效性。
二、利用合作學習提高學生自主學習
合作學習是新教學提倡的一種可行新型教學方式,也是一種在新教學中占據重要地位的教學方式,通過有效的小組學習,可以獲得額外的優(yōu)勢,補充和促進知識的建設。 學生創(chuàng)造機會積極參與學習,促進學生個性發(fā)展,在培養(yǎng)學生之間的關系中發(fā)揮積極作用,相互促進,共同進步,促進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協(xié)作學習是指通過團隊成員之間的交流與協(xié)作,共同研究和討論,充分利用團隊成員的經驗、知識優(yōu)勢和思維特點,積極研究解決問題的方法和想法,尋找適合學生的解決方案,這是合作研究成果。協(xié)作式小組學習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有助于增強學生的主動參與感,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增強學生對自己學習的責任感。 從而使他們建立親密和諧的人際關系,從而培養(yǎng)他們的合作精神和團隊意識。另外,合作學習還為學生提供了更加舒適的學習環(huán)境,對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提升有很大的幫助。在進行合作學習之前,老師要根據教材內容做出基礎的設計,明確合作學習的具體實施,讓學生明確合作學習的主題,合作學習的內容是什么,合作將采用什么方法。 合作學習最終會達到什么目的, 避免合作學習的盲目性??紤]到實際的合作學習任務和目標,設計一個簡化的團隊學習過程。流程是先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興趣再閱讀指導,提問問題進行小組討論,輔導小組交流,進行信息收集和評估,再進行課后探索。 通過小組合作學習,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可以相互啟發(fā),實現思想與智力的碰撞,并鼓勵學生之間相互學習和進步,讓合作學習可以有效實施,提高課堂合作教學的效果。
三、多樣化解讀文本,加強自主學習
語文課程新標準強調學生要對課文進行個性化研究,強調老師應引導學生對課文發(fā)表自己的想法,以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 因此,教師應引導學生多方面解讀課文內容,營造“開放、多思維”的教學環(huán)境,讓學生嘗試拓展思維空間。 并在認真閱讀課文的基礎上調動積極的思維。 從不同的角度和角度分析文本。 不局限于對“參考文獻”的解讀,不盲目遵循所謂的“標準”,也不局限于傳統(tǒng)的的解讀方式。 老師需要引導和提示學生大膽表達自己的意見和觀點,充分發(fā)揮主觀能動性,充分表現學生自己的思維個性,根據生活中已有和積累的知識充分思考和想象,運用新思維,追求新的知識發(fā)現。啟發(fā)新思想,自由流暢地表達高度個性化的觀點,進行深入的評估和討論,使思考更深入、更有活力、更廣闊,也是創(chuàng)建有效課堂的表現。 所以,新課程教學想要有一個有效的課堂,教師需要關心人生的高度,關心學生,積極營造良好的課堂環(huán)境,及時把握學生的精彩細節(jié)。課堂上設計有價值的數學題,引導學生配合與研究。
四、要轉變觀念,學生才是學習的主人
(一)傳統(tǒng)課堂上,我們都把小學生看成一張白紙,什么都需要我們去教,所以有句話叫“想讓學生喝一杯水,老師就得有一桶水”。確實,低年級的孩子確實在很多方面都是空白的,我們需要對他們進行教育,但不要忘記低年級的孩子也只是小孩子。作為獨立的個體,他們也有自己的意見和看法,這種獨立思考在一些孩子身上表現得更為明顯,比如一些不喜歡老師的孩子,比如有些孩子特別頑皮,他們的行為有時反映出他們有很強的獨立思維。有心理研究表明:“學習過程應該始終以人為本,我們應該堅信學習者可以自我教育,發(fā)揮潛能,最終實現自己的能力和自我意識?!?這讓我們很清楚的知道,教師必須更新他們的想法并確立以學生為主體的學習模式。
(二)注重讓學生學習必要的方法,讓學生用方法獨立進行簡單的學習活動,對于年齡尚小但仍需教授一些基本學習方法及注意事項。部分文本具有相似的結構和基本相同的敘述形式:從教師的教學過程和對于學生在相似的語言情況下自學非常有用。要加強家校關系,增強學生自制力,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語言在社會中無處不在,語言在社會生活中無處不在。因此,教師應樹立“大語言”觀,加強與家長的關系,將教師的教育意圖與親子溝通、教育思想聯系起來,這樣學生才能更深刻地感受到自己對學習責任感, 只有家庭和學校共同努力,學生才能取得好成績。
結語
總之,自主學習教學猶如新世紀的曙光,將照亮教學無止境。 讓課堂教學閃耀著生命的光輝,讓語文成為活水之源,成為一門學生熱愛、懂得學習的課程。 教師需要的是積極引導,讓自主學習成為一股溫暖的東風,讓素質教育的春天綻放。
參考文獻:
[1]趙雨峰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策路考試周刊,2016(98)
[2]陳通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策路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6(8)
[3]楊學賢,趙勇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策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