鄔曉娟 魏 鑫 太和醫(yī)院東院區(qū)骨科康復一病區(qū),湖北省十堰市 442000
目前針對髕骨骨折的治療多采用外科手術(shù),體位護理是骨科中常用的一種護理手段,在髕骨骨折患者的康復中,將肢體適當抬高,能夠有效緩解疼痛和腫脹。冰敷作為一種物理干預方案,在骨科中可起到消腫止痛和控制炎癥的效果,但臨床研究顯示:常規(guī)的清水冰敷無論是效果還是患者的舒適度均不甚理想,鹽水冰袋冷敷借助特殊的冷熱傳導機制止痛、消腫的效果更加理想[1]。本文以我院2020年1月—2021年3月骨科收治的64例髕骨骨折患者作為對象,探討肢體護理與鹽水冰袋冷敷方案聯(lián)用于患者術(shù)后早期恢復中的臨床效果,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將2020年1月—2021年3月收治的髕骨骨折手術(shù)患者64例,以隨機抽簽的形式分為試驗組34例和對照組30例。試驗組男24例,女10例,年齡(55.7±6.2)歲。對照組男21例,女9例;平均年齡(56.5±6.9)歲。兩組患者基本資料比較均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本研究經(jīng)倫理委員會批準。
1.2 選擇標準 (1)納入標準:①診斷符合《臨床骨科常見診斷與治療》[2]中髕骨骨折的判定標準;②患者對研究知情并自愿參與;③依從性良好。(2)排除標準:①開放傷口患者;②精神疾病或認知、思維、交流障礙者;③妊娠或哺乳期婦女;④合并內(nèi)分泌系統(tǒng)、免疫系統(tǒng)及下肢功能障礙者;⑤不耐受冰敷患者;⑥個人資料不全。
1.3 方法 對照組實施常規(guī)護理,包括體位護理和清水冰袋冷敷,體位護理方法為:患者轉(zhuǎn)入病房后,平臥5~8h,然后于患肢放置軟墊,將患肢抬高心臟平面,促進靜脈回流,按時協(xié)助患者調(diào)整體位并作軀干受壓部位按摩,增強患者的舒適度;冰敷:以回收3 000ml的輸液袋注入清水1 800~2 000ml,置于-18℃的冰箱中制成冰袋,將冰袋敷貼于患處并以繃帶固定,單次冰敷的時間控制在15~20min,如果患者耐受性較差或不耐受長時間冰敷者,可采用間斷冰敷。試驗組患者在上述護理方案的基礎上將清水冰敷改為10%鹽水冰袋冰敷,冰袋制成方法與對照組一致,將清水換成10%鹽水2 000ml,冰袋制成后敷貼于患處,以繃帶固定,如果患者耐受性較差或不耐受長時間冰敷者,可采用間斷冰敷。
1.4 評價指標 (1)術(shù)后疼痛:采用VAS疼痛視覺模擬評分表,比較兩組患者干預后12h、24h、48h四個時間段的疼痛程度,0分表示無疼痛,局部無明顯不適應,10分表示劇烈疼痛,須采用藥物干預。(2)術(shù)后腫脹:以髕骨中心為圓點測量關(guān)節(jié)周徑,患肢與健側(cè)腫脹無差異記1分;較健側(cè)皮膚腫脹但周徑<1cm,存在皮紋記2分;患處明顯腫脹,皮紋消失,周徑超過健側(cè)≥1cm記3分;患處明顯腫脹,皮溫升高和(或)出現(xiàn)水泡,周徑超過健側(cè)>1.6cm記4分。(3)護理滿意率:由患者單獨填寫問卷調(diào)查,問卷總分100分,評分≥95分為完全滿意、90~94分為基本滿意,<90分為不滿意,滿意率=(完全滿意+基本滿意)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
2.1 VAS評分 試驗組干預后12h、24h、48h的疼痛評分均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干預后12h、24h、48h VAS評分比較分)
2.2 腫脹度 試驗組干預后12h、24h、48h腫脹度均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2.3 護理滿意率 試驗組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2 兩組干預后12h、24h、48h腫脹度評分對比分)
表3 兩組護理滿意度對比[n(%)]
骨科手術(shù)患者術(shù)后基本都會面臨疼痛和局部腫脹的問題,髕骨位于下肢,相對于其他部位而言,下肢的皮膚相對松弛,腫脹會更加明顯,而受到腫脹的影響,切口的愈合進程也會相應的延長,不利于患者的術(shù)后恢復。體位護理是包括骨科在內(nèi)眾多科室比較常用的一種護理方案,多是改善患者臥床靜養(yǎng)康復時的舒適度,髕骨骨折患者的患肢抬高心臟平面,可加快靜脈回流,靜脈回流的加快對于緩解疼痛和腫脹有一定的促進作用[3],但該方案大多作為輔助手段應用,單獨使用效果不明顯。冰敷是骨科常用的一種物理干預方案,術(shù)前及術(shù)后均能使用,對于控制炎癥和消腫止痛有理想的效果,且該方案成本低、難度小,臨床價值極佳。本文重點探討了鹽水冰袋冷敷的效果,文獻資料記載:鹽水的凝固點低于清水,因此鹽水冰袋的溶解需要更高的溫度,從舒適度的層面來講,冰敷時的舒適度會影響患者的依從性,鹽水冰袋在低溫狀態(tài)持續(xù)的時間更久,整個融化的過程均為霜水混合,因此較之清水整體更加松軟,不僅固定效果好,而且舒適度也更高[4-5]。本文結(jié)果顯示:試驗組患者干預后12h、24h、48h的疼痛評分和局部腫脹度均優(yōu)于對照組(P<0.05)。疼痛和腫脹作為影響髕骨骨折手術(shù)患者術(shù)后初期恢復階段的主要風險因素,通過體位護理和鹽水冰袋冷敷可取得理想的干預效果,提升患者依從性的同時也能有效規(guī)避相關(guān)并發(fā)癥,為患者的康復打下良好的基礎。
本文也對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進行了評價,骨科手術(shù)患者的負面情緒分為主次兩個因素,其一為劇烈的疼痛,再者就是擔心手術(shù)效果[6-7];而患者在手術(shù)后對于手術(shù)效果的擔憂會逐漸弱化,因此疼痛和腫脹的緩解成為改善患者心理狀態(tài)的關(guān)鍵,主觀情感被照顧則是影響患者對醫(yī)護服務評價的關(guān)鍵[8]。體位護理和鹽水冰袋冷敷則有效解決了患者術(shù)后初期的疼痛和腫脹問題,同時,兩種方法不會增加患者的治療成本,也更利于患者接受。結(jié)果顯示:試驗組護理滿意率高于對照組(P<0.05),提示該方案對于和諧護患關(guān)系的建立有促進作用。
綜上所述,通過體位護理和鹽水冰袋冷敷聯(lián)合應用的方案可顯著改善髕股骨折術(shù)后患者的疼痛和局部腫脹,并促進和諧護患關(guān)系的建立,值得臨床推廣及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