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英語語音課堂教學技能與實踐》
作者:王麗
出版社:九州出版社
ISBN:978-7-5108-9078-9
出版時間:2020 年5 月
定價:46 元
隨著全球一體化局勢在新發(fā)展階段的深化加強,國家與社會對專業(yè)語言人才的需求愈發(fā)迫切,我國英語語言教育也受到廣泛關注。語音作為語言的承載者與展現者,擔負著語言交流和信息傳播的重要功能。由王麗編著、九州出版社出版的《英語語音課堂教學技能與實踐》一書,基于當前高校英語教學特性對大學生的英語學習與教師專業(yè)教學進行系統剖析,指明當前英語語音教學存在的現實缺漏,并依據語言能力發(fā)展規(guī)律對學界專業(yè)理論與教學實施方法進行深入完善,為學生英語學習與運用能力的高效增長提供了有效理論參照。
《英語語音課堂教學技能與實踐》共包括六章。第一章作者系統敘明了英語語音的本質含義及其發(fā)音與感知方式,指出其與語言學習之間的緊密關聯關系。第二章著重說明了英語語音能力的建構提升機制。第三章以英語語音教學的專業(yè)理論為主題,針對其音系音標的發(fā)展、教學模式的確立等一系列問題進行梳理介紹。第四章則講述了當代英語語音教學的完整體系。第五章承接前章內容闡述了科學有效的語音教學的課堂設計模式。第六章深入實踐領域,以專業(yè)理論的切實應用為高校英語語音教學的有效提升提供經驗。
語音即為語言的外部形態(tài),是人類口頭交際與面對面交流必不可少的鏈接工具。受本國語言同英語語言語系的差異性及當前的教學模式影響,我國當代英語語音教學存在著諸多不足,對學生語音水平的切實提升造成顯著影響。
其一,學生在外語學習過程中極易將自身的母語學習與運用邏輯帶入轉化。我國的通用語言現代漢語屬于漢藏語系,而英語則屬于印歐語系,前者以詞序與虛詞對復雜的愈發(fā)關系進行展現,后者則以詞匯的人稱、事態(tài)與詞性等多樣的變化進行意思表示。而我國學生將邏輯起點相去甚遠的漢語作為英語語音學習的參照,其學習精度可想而知。同時,漢語發(fā)音長度基本等同、音節(jié)字字落實、聲調抑揚頓挫,而英語憑借重讀音節(jié)的升降實現對語氣與語義的完整表述,二者的強烈差別造成了學生群體普遍性的口語表達能力不足現狀,其語調的單一與情感的欠缺都為自身語音素質提升與英語應用能力帶來阻礙。
其二,學生在英語語言學習過程中易受考試壓力的影響。學生在繁重的學習壓力之下更傾向于精進自身自詞匯、句法等方面的學習,加重學生對應試重點內容的倚重,而自身對語音掌握與運用程度的低下又間接導致學生語音學習主動性的持續(xù)降低,長此以往則形成惡性循環(huán)。同時,語音學習作為一項極具實踐性的內容,要求學生盡可能多地進行發(fā)音練習與糾正,但是教師因自身的語音能力及育人理念限制,難以通過最科學的方式為學生提供精確指導。以上幾點原因共同造成了我國英語語音學習的落后現狀。
筆者在開展2020 年河北師范大學教學改革研究項目“河北省農村小學全科教師英語語音教學的行動研究”階段性成果(2020XJJG083)以及2019 年河北師范大學附屬民族學院科研啟動基金重點項目“河北省農村小學全科教師英語語音教學的行動研究”階段性成果(2019Z02)認為,當代我國英語語音教學受到前述多種因素的消極影響,教育主管部門及各教育主體當充分明晰自身的教學責任,結合教學現狀大力探求學生英語語音能力提升的有效方式并建構更加科學的英語教學開展模式,在教學實踐過程中不斷深化學生的語感能力與勇氣建設,并積極引入現代信息技術與多媒體平臺輔助教學,從而促進學生學習興趣與課堂質量同步提升,為社會提供大批高素質綜合型人才。
其一,我國教育主管部門應著力強化英語教師的教學素養(yǎng),牢固樹立重視語音教學的意識,充分分析過往英語教學中的優(yōu)劣之處并濃縮成自身獨有的執(zhí)教經驗,并在不斷優(yōu)化自身發(fā)聲準度的基礎上幫助學生打造英語發(fā)音的優(yōu)良根基,必要時還可引入多媒體教學音視頻資源完成對學生的精準發(fā)聲指導,潛移默化中促成學生語音學習成效的大幅提升。
其二,當代英語語音教學還需對固有教學模式進行全盤優(yōu)化。教師需引領學生確立英漢雙語之間語言語音的差異觀念,避免形成使用漢語發(fā)音代替英語發(fā)聲的不良習慣,并將豐富多彩的活動形式融入語音學習,從而促進其語音學習與應用意識的養(yǎng)成,最終在長期的英語練習、使用與精進過程中建立高水平的語音能力,實現學生聽說技能的整體增強。
英語語音素養(yǎng)的牢固樹立是學生完善英語語言掌握能力、感知深度與溝通能力的先決條件,教師應充分把握學生語音學習的關鍵階段,輔助學生科學認知語音學習與練習的標準與要求,從而建立正確的發(fā)聲方法,實現學生通用英語與專業(yè)英語應用能力的大幅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