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增華 李俠
277400 山東省棗莊市臺兒莊區(qū)中醫(yī)院,山東 棗莊
糖尿病性皮膚斑疹或瘙癢大多是由于血糖過高導致的末梢神經(jīng)功能受損,或皮膚真皮淺層的組織胺和其他炎癥因子釋放過多刺激末梢神經(jīng),使末梢神經(jīng)處于敏感狀態(tài),從而形成斑疹或瘙癢,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1]。糖尿病性皮膚斑疹或瘙癢主要的臨床表現(xiàn)為全身泛發(fā)性皮膚瘙癢,伴有局部干燥、增厚、脫屑等皮膚病變,若患者因瘙癢抓破皮膚,還可能導致感染[2]?,F(xiàn)代醫(yī)學多采用抗過敏藥物控制病情,但缺乏針對病因的特異療法。隨著中醫(yī)藥學的逐漸發(fā)展,其辨證施治的治療理念,可為糖尿病皮膚斑疹或瘙癢患者的治療提供新的方向[3]。基于此,本文就清營湯加減治療糖尿病皮膚斑疹或瘙癢的臨床療效展開研究,現(xiàn)報告如下。
選取2018年7月-2020年10月山東省棗莊市臺兒莊區(qū)中醫(yī)院內收治的糖尿病皮膚斑疹或瘙癢患者38例,隨機分為參照組和研究組,每組19 例。參照組男10例,女9 例;年齡47~82 歲,平均(66.36±15.19)歲;糖尿病病程3~15年,平均(9.43±2.12)年;皮膚斑疹或瘙癢病程3~15 d,平均(9.94±3.42)d;體重指數(shù)23~27 kg/m2,平均(25.49±1.22)kg/m2;糖尿病類型:1型糖尿病2例,2型糖尿病17例。研究組男11例,女8 例;年齡47~82 歲,平均(65.89±14.96)歲;糖尿病病程3~15年,平均(9.41±0.99)年;皮膚斑疹或瘙癢病程3~15 d,平均(9.82±3.39)d;體重指數(shù)23~27 kg/m2,平均(25.51±1.20)kg/m2;糖尿病類型:1 型糖尿病1 例,2 型糖尿病18 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jīng)醫(yī)院倫理委員會審批。
西醫(yī)診斷標準:符合《2014 美國糖尿病指南:糖尿病診療標準》中關于糖尿病的診斷標準[4]。
中醫(yī)診斷標準:均符合《中醫(yī)診療方案》中糖尿病的診斷標準[5]。
納入標準:①確診為糖尿病皮膚斑疹或瘙癢的患者(入組時存在斑疹以紅或暗紅為主,兼有熱毒則常伴有膿腫、疼痛、口渴,脈象或滑或弦);②無嚴重心、肝、腎功能障礙者;③所有研究對象均自愿參與本研究,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排除標準:①患有其他可引起皮膚斑疹或瘙癢疾病患者;②近期有皮質類固醇激素、抗組胺藥物使用者;③精神、語言障礙者;④對本研究所用藥物過敏者。
方法:①參照組:給予常規(guī)治療,鹽酸西替利嗪片(生產(chǎn)企業(yè):齊魯制藥有限公司;批準文號:H19990321;規(guī)格:10 mg×12 片)1 次/d,1 片/次口服治療。②研究組:使用清營湯加減治療,整方如下:玄參、丹參、銀花、連翹、菊花、茯苓各15 g,丹皮、荊芥、防風、桑葉、半夏、陳皮、白術、蟬蛻、地膚子各10 g,梔子9 g,甘草6 g;以水煎服,1次/d。在此基礎上,上肢加桑枝,下肢病變加川牛膝、滑石、竹葉,且治療期間囑患者停止所有口服及外用藥物,只保留降糖藥物。兩組患者均持續(xù)治療3周。
觀察指標與療效判定:(1)統(tǒng)計兩組患者的總有效率。臨床療效評定標準:①痊愈:患者體征完全消失或基本消失,皮損情況恢復正常;②顯效:患者體征均有顯著改善,皮損恢復程度>80%;③有效:患者體征有部分改善,皮損情況恢復程度20%~79%;④無效:治療期間患者病情加重或治療后癥狀無改善[6]??傆行?(痊愈+顯效+有效)/總例數(shù)×100%。(2)兩組患者治療前后體征評分:用《中國臨床皮膚病學》擬定的證候評分表為所有研究對象治療前后體征進行評分,評分與癥狀改善程度呈反比[7]。(3)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糖水平比較:檢查患者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PPG)及糖化血紅蛋白(HbA1c)等指標。
統(tǒng)計學方法:數(shù)據(jù)應用SPSS 20.0統(tǒng)計學軟件分析,計數(shù)資料以[n(%)]表示,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兩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比較:參照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低于研究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比較[n(%)]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體征評分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前體征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參照組患者治療后2 周、治療后3 周體征評分高于研究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體征評分比較(±s,分)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體征評分比較(±s,分)
組別 n 治療前 治療后2周 治療后3周參照組 19 13.09±2.14 9.34±3.09 8.52±3.16研究組 19 12.98±2.23 7.06±2.51 4.76±1.48 t 0.155 2.496 4.697 P 0.878 0.017 0.000
兩組患者血糖控制效果比較:治療后參照組患者FPG、2 hPPG 及HbA1c低于研究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血糖控制效果比較(±s)
表3 兩組患者血糖控制效果比較(±s)
注:與同組治療前比較,*P<0.05
組別 n FPG(mmol/L) 2 hFPG(mmol/L) HbA1c(%)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參照組 19 11.82±3.97 7.13±1.18 17.83±5.65 6.88±0.52 8.48±1.92 7.08±0.81研究組 19 11.79±3.77 6.13±6.13* 17.77±5.24 6.56±0.14* 8.36±1.67 6.16±0.24*t 0.024 3.254 0.031 2.590 0.206 4.747 P 0.981 0.002 0.975 0.0414 0.838 0.000
糖尿病患者的皮膚瘙癢,多是由于患者末梢神經(jīng)病變所導致的皮膚感覺異常,多發(fā)生于老年人。老年患者皮脂腺分泌減少,皮膚干燥,洗澡次數(shù)比較多,皮脂腺分泌的脂溢性物質在皮膚上存不住,造成皮膚干燥,容易發(fā)生瘙癢。現(xiàn)代醫(yī)學對于糖尿病皮膚斑疹或瘙癢尚無特效藥,只能通過血糖控制和抗過敏藥物進行病情控制,因此,長遠應用價值不高。
中醫(yī)認為糖尿病皮膚斑疹或瘙癢屬“血風瘡”,因肝經(jīng)血熱、脾經(jīng)濕熱、肺經(jīng)風熱交感而發(fā)熱,是一種自覺瘙癢,臨床上無原發(fā)損害的皮膚病。皮膚瘙癢中醫(yī)辨證有虛證、實證、虛實夾雜。實證有風癢、濕癢、熱癢、蟲癢,而糖尿病皮膚斑疹或瘙癢屬“熱癢”,應以清熱解毒、透熱養(yǎng)陰為治療原則進行辨證治療。
清營湯屬于中藥“清熱劑”范疇,由水牛角、生地黃、玄參、麥冬、銀花、連翹、竹葉心、黃連、丹參等多種清熱瀉火、涼血解毒的藥物組成。將其用于糖尿病皮膚斑疹或瘙癢患者的臨床治療中,可起到消炎鎮(zhèn)痛、清熱解毒的治療效果。本文就此展開研究發(fā)現(xiàn),在常規(guī)西藥治療基礎上增加清營湯的觀察組患者其治療有效率顯著高于單一采取常規(guī)西藥治療的常規(guī)組。分析原因,常規(guī)組患者的抗過敏藥物雖有較佳消炎效果,但對患者皮損癥狀無較佳改善效果,故而其臨床治療有效率存在局限。而在此基礎上增加清營湯,其湯中水牛角苦咸寒,歸心肝胃經(jīng),有清熱、解毒、涼血、定驚的作用;生地黃甘、苦、寒,入心、肝、腎經(jīng),具有清熱涼血,養(yǎng)陰生津的功效;玄參甘、苦、咸、寒,入肺、胃、腎經(jīng),具有滋陰清熱、解毒滑腸的功效;麥冬味甘、微苦,性微寒,具有養(yǎng)陰潤肺、益胃生津、清心除煩的療效;銀花味甘,歸肺經(jīng)、心經(jīng)、胃經(jīng),多用來清熱解毒,還有涼血、止血的功效;連翹味苦,性微寒,歸心、小腸經(jīng),具有清熱解毒、消癰散結的作用;竹葉心性味為甘、辛、淡,屬于小腸經(jīng),具有清熱除煩、生津利尿的功效;黃連味苦、寒,入胃、大腸、心和肝經(jīng),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的功效;丹參味苦、微寒,入心包經(jīng)和肝經(jīng),具有活血化瘀、涼血消癰、除煩安神的功效。再通過對患者進行辨證施治,根據(jù)病情加減藥量,可以此取得顯著治療效果。
本研究結果顯示,參照組患者治療后2 周、治療后3 周體征評分及治療后的血糖指標均顯著高于研究組。分析原因,常規(guī)組患者采取的西藥療法,以抗過敏藥物為主,作為抗組胺藥物,雖能快速消除患者炎性反應,但對患者局部皮損情況無顯著改善效果,體征癥狀改善緩慢,難以在短時間內促進皮損表面修復。再加上激素類抗過敏藥物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患者機體代謝負擔,影響患者機體內循環(huán),進而一定程度上影響患者降糖效果。而在此基礎上增加清營湯,作為化痰清火、清營涼血為主的中醫(yī)藥方,其清熱效果通過與抗過敏藥物的有機聯(lián)合,可取得更為高效的消炎效果。且清營湯方中銀花、連翹清熱解毒,輕清透泄,使營分之熱邪外達,促其透出氣分,可促進受損皮層快速修復,改善患者癥狀。清營湯不增加患者肝腎代謝負擔,不影響患者機體內循環(huán),且作為植物制劑,可一定程度上調節(jié)臟腑,減輕西藥對臟腑及機體代謝的負擔,保障患者的降糖療效,控制患者血糖水平,這對避免高糖對皮膚斑疹或瘙癢的持續(xù)加重與反復發(fā)作具有積極意義。
綜上所述,清營湯加減治療糖尿病皮膚斑疹或瘙癢患者,可有效改善患者體征,并促進患者血糖恢復正常,療效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