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科技的發(fā)展,當前我國各行各業(yè)都跟隨著信息化的腳步,實現(xiàn)自身的變革,而在課改的背景下,教學方式以及教學理念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改變,當前在各個級別的教學課堂都在積極開展信息化的變革。使用信息化來使得教學的效率大大的提升,本文就初中生物實驗教學的信息技術應用展開討論,在初中的生物實驗教學中,由于受到實驗設備以及實驗場地的影響,開展實驗教學的情況不是那么的理想,但是通過信息技術與初中的生物實驗教學相融合的方式可以解決這一點,實現(xiàn)實驗教學在初中生物課堂高效地開展。
關鍵詞:信息技術;初中生物;實驗教學;融合
一、概述
當前隨著計算機技術的不斷地發(fā)展,互聯(lián)網(wǎng)已經(jīng)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普及,互聯(lián)網(wǎng)與計算機的快速發(fā)展為各行各業(yè)的高效的運行以及高質(zhì)量的發(fā)展提供了助力。在我國的教育行業(yè)中,隨著教育部下達的課改的通知,在課改的基本理念中,學生的教學不應當只注重學生的學習成績,而是以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為目的,在教學中避免刻板的教學方式,應當以激發(fā)學生的思維以及動手能力為基礎,通過適當?shù)囊龑泶龠M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在初中的生物教學中,生物課是學生學習生物的一把鑰匙,但是當前的生物教學在進行教育的過程中,還是把理論知識以及學生的成績放在了重點,而忽略了學生實踐能力的教學。生物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生物書本中的內(nèi)容大部分都是科學家進行科學實驗對于生物現(xiàn)象的總結,在學習的時候通過對于理論知識的學習雖然可以記住這些知識點,但是對于生物現(xiàn)象發(fā)生的原理不清楚,造成學生在學習的時候存在著刻板的思維,不利于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實驗器材以及材料的限制,是造成實驗課程相對匱乏的原因,但是隨著信息技術的開展,完全可以使用信息技術來演示實驗進行輔助教學,使得學生即學習了理論知識,又可以真切地觀察到有趣的生物實驗,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引領學生去思考[1]。
二、信息技術在生物實踐教學中的作用
當前隨著現(xiàn)代科技的發(fā)展,當前教學模式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互聯(lián)網(wǎng)以及信息技術在教學活動中的使用,使得當代的教學活動變得更加的高效。信息技術的發(fā)展使得各種教學軟件以及教學工具得到了發(fā)展,對于當前的教學有著極大的輔助作用。就拿生物教學來說,生物在初中教學中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學科,其中的知識大多是理論知識,課本中也會存在實驗的講解。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中,生物的教學就是單純的知識點的灌輸,這就造成了使得本該豐富充滿活力以及發(fā)散思維為主的課堂變得枯燥乏味,學生對于生物課堂的興趣不夠,然而受到設備以及實驗材料的影響,有趣的生物實驗也不能開展,就會造成學生對于生物課的學習感到厭煩,影響上課的效率,再加上生物實驗的缺失,在生物學習的過程中對于知識點的理解程度不夠,學生在學習生物時的效率自然也就不高[2]。
但是隨著信息技術的發(fā)展,多種教學工具通過計算機得到了應用,首先是對于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產(chǎn)生了強烈的沖擊,在上課時教師節(jié)省了大量的板書的時間,使用多媒體技術進行教學,提高了可課堂的容量。對于生物的教學而言,課堂上對于知識點的講解再也不是“紙上談兵”,可以通過視頻演示以及圖片來增加學生對于這個知識點的認知,幫助學生有效地理解相關的生物知識。
對于生物實驗而言,信息技術與生物實驗相融合有著很多的好處,最明顯的就是可以對于生物實驗進行演示,讓學生更加直觀地理解生物實驗的現(xiàn)象,在沒有實驗器材的條件下,盡可能幫助學生對生物實驗進行掌握,幫助學生學習。
三、信息技術在初中生物實踐教學中的作用
在當前的教學活動中,信息技術已經(jīng)逐漸的應用到了生物的實驗教學中,教學質(zhì)量以及學生的思維發(fā)散都可以使用信息技術在課堂上得到提高。在初中的生物的實驗教學中,實驗器材以及實驗材料等方面的原因,初中在進行生物實驗這一方面是比較缺失的。現(xiàn)在通過信息技術則可以有效地彌補這方面的不足,學生通過實驗來進行對于生物實驗的理解,彌補在生物實驗方面的缺失。生物的學習是一個觀察、理解、實踐的過程,在傳統(tǒng)的生物課堂上由于缺乏認知學習,學生的生物學習停留在死記硬背的階段,因為新的教育背景下,信息技術為學生對于生物現(xiàn)象的認知學習提供了條件[3]。
(一)生物實驗的具體化、形象化
在生物的教學中,生物就是探究生物本質(zhì)的課程,生物課本上的知識都是通過科學家一步一步實驗得來的,可以看出生物是一個進行不斷探索的學科,但是當前由于學校對于生物實驗的不重視,學生對于生物課本上的知識的學習停留在記憶背誦的層面上,不僅學習起來非常的困難,而且對于生物知識的理解性不是很強,在生物的學習中,對于生物實驗的缺失是阻礙學生生物學習能力的重要的因素。因此學生在進行學生生物的過程中,學習起來比較困難。
但是通過使用信息技術就可以使得生物實驗的學習變得具體化形象化,通過使用互聯(lián)網(wǎng)以及多媒體技術使得學生在學習生物的過程中直接觀看到生物實驗做的過程,對于生物現(xiàn)象是怎么發(fā)生以及為什么會發(fā)生這種事情得到一個清晰的認識,信息技術的利用打破了傳統(tǒng)的生物課堂的限制,在信息技術的配合下,生物課本上的圖片以及文字就變得容易理解很多了,帶給學生不一樣的生物學習體驗,提高學生生物學習的質(zhì)量[4]。
(二)實驗現(xiàn)象的可視化
在生物實驗的教學中,有的學校也配備了相關的實驗器材,可以做一些簡單的實驗,但是器材的數(shù)量有限不說,某些實驗的限制也會讓學生生物實驗的開展存在著一定的阻礙,并且在做實驗的過程中,實驗儀器的數(shù)量是有限的,并不是每一個學生都可以接觸到生物實驗,而有些實驗在進行之后只有經(jīng)過一定的時間才能夠顯現(xiàn)實驗的結果,而在初中的教學計劃中,生物課的課時是非常的有限的,任務重、時間緊是生物教學的常態(tài)。因此學生在日常的學習生活中,接觸到生物實驗的機會不多,造成學生對于生物的學習存在阻礙。學生在做實驗的過程中,由于初中階段學生的動手能力不強,在做實驗時存在著一定的錯誤,實驗的結果也不見得是準確的。
以上種種原因都會造成學生進行生物實踐經(jīng)驗的缺乏,但是使用信息技術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決這個問題。教師可以在學生的幫助下對于實驗的過程進行拍攝,并且制作成為視頻,極大地縮短了學生的實驗時間的同時,還可以讓學生反復地觀看,提升學生對于生物實驗以及實驗現(xiàn)象的認知。此外對于一些短時間內(nèi)實驗結果得不到顯現(xiàn)的實驗,教師可以使用尋找視頻或者拍攝實驗結果的方式來給學生們展現(xiàn)實驗的結果,節(jié)省了實驗的時間不說,還能夠有效地提升學生上課的效率[5]。
(三)豐富生物實驗教學的內(nèi)容
在傳統(tǒng)的生物課堂上,由于教學模式的限制,生物課時相比較其他學科比較短,再加上實驗的缺失,就會導致生物課堂比較的單一,傳統(tǒng)的生物教學模式就是教師在講臺上面進行講解各種生物知識,學生在下面認真地記筆記,雖然一節(jié)課看起來教師講課的內(nèi)容很多,但是學生的吸收狀況并不理想。教學模式的單一導致生物課堂的枯燥乏味。在初中階段的學習中,興趣才是最好的老師,單一的生物課堂使得學生的學習興趣比較低,使得學生的學習效率比較低下。
但是使用信息技術可以豐富生物課堂,使得生物課堂變得有趣起來。使用信息技術,可以在生物課堂上挖掘出更多的生物知識,教師使用信息技術將知識點以新穎的方式來呈現(xiàn)給學生,使學生對生物的學習會產(chǎn)生興趣。對于生物實驗來說,在新的教學模式下,教師主要是通過視頻的方式來進行實驗的講解,生物實驗的視頻講解對于生物課堂來說是一個良好的調(diào)味劑,在比較枯燥的生物學習中,視頻的學習方式可以極大地調(diào)動學生的注意力。
通過調(diào)查來看,學生在看教學視頻的時候注意力是非常集中的,因此學生的學習效率也得到了提升。使用信息技術的教學,使得生物課堂的教學模式豐富了起來,使得學生可以在學習中找到樂趣,提升學生自身的思考能力與學習能力[7]。
四、信息技術在初中生物實驗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一)巧妙利用多媒體創(chuàng)設場景,激發(fā)學生的實驗興趣
在傳統(tǒng)的生物教學中,生物課堂的教學方式就是單純的知識點的講解與記錄。教師作為課堂的主導者來為學生傳授相關的知識,學生在教室里被動地接受著知識,學生上課時因為需要記錄和記憶大量的知識,又因為教師刻板的教學模式,會使得學生的學習興趣越來越低,學生也會變得不認真聽講。對于生物實驗來說,本來就是不容易理解的內(nèi)容,單單通過教師的講解,課堂的效率可以說是非常的低下。通過使用信息技術可以有效地解決這些問題,通過使用信息技術可以極大地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課堂再也不是教師的一言堂,學生也不再是課堂的觀眾,教師通過多媒體技術將實驗的內(nèi)容一步一步地呈現(xiàn)給下面的學生,學生跟著投影上的內(nèi)容進行思考,使得生物實驗的講解再也不是抽象的,學生可以更加直觀地了解生物實驗的步驟以及結果,學生對于生物課堂的學習也是非常感興趣,讓興趣來引導學生進行學習,激發(fā)學生的思維,使得學生的學習能力得到增長[8]。
就拿初中課本上的一個章節(jié)《細胞的生活》來說,課本里面的實驗內(nèi)容主要就是講解的有關分子以及溶解的過程,這個實驗主要就是證明我們周圍所有的物質(zhì)都是由很多微小的分子組成的,只是我們的肉眼看不到。在這節(jié)課堂上只是靠著課本上的文字描述以及圖片是難以使得學生理解的,這就會造成學生在理解生物實驗的現(xiàn)象上存在障礙,只能進行死記硬背。但是通過多媒體技術完全可以將實驗搬到課堂上來演示,學生通過觀看講解視頻可以直觀地了解這一方面的相關的知識,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可以使得學生主動去探究生物實驗的奧妙[9]。
(一)借助微課突破重難點,促進學生自主探究
當前信息技術在課堂上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微課就是一種新的信息技術的教學方式。微課顧名思義,就是小課,這個小就是時間短,一節(jié)微課的時間大概在十分鐘左右,微課的內(nèi)容比較的簡單,就是生物課堂上的凈化部分,是需要進行學習的重點。并且微課中還可以附帶實驗的過程,將長達幾個小時的實驗通過一些技術變?yōu)楹喍痰膸追昼?,使得學生在探究生物實驗的過程中,打破空間與時間的限制,通過微課來引導學生進行探究,教師可以節(jié)省上課的時間。微課在課堂上可以作為一節(jié)課的導入環(huán)節(jié),并且詳細的實驗講解可以使得學生對于課堂的內(nèi)容有一定的了解。
(二)用虛擬仿真實驗軟件,提高實驗教學的效率
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地發(fā)展,信息技術在應用的方面也是越來越成熟,目前來說為了打破生物實驗的設備限制,出現(xiàn)了一種虛擬仿真實驗的軟件,通過編程對于實驗室以及實驗器材進行還原,讓學生通過操作計算機的方式來完成生物實驗,大大節(jié)省了生物實驗所占用時間的同時,還提高了學生學習的興趣。比如在學生種子的萌發(fā)這一課中,探究的種子發(fā)芽的過程,如果通過傳統(tǒng)的實驗那么實驗的時間就非常長,但是使用虛擬仿真實驗軟件就可以將實驗的過程從數(shù)天乃至數(shù)十天變?yōu)閹追昼?,并且還可以真切地觀察種子的狀態(tài)。因此虛擬仿真實驗對于生物實驗效率的提升非常的明顯,學校應當大力地推行。
(三)開展實驗線上線下分析,實現(xiàn)針對性的訓練
一般來說,在學習生物的過程中,教師也會帶著學生去做實驗,但是由于實驗設備有限,教師在進行實驗時難以把每個學生的狀況都解決,學會在進行生物實驗的過程中,由于操作水平低,也非常容易出現(xiàn)各種問題,并不能得到完美的實驗結果,影響實驗教學的效果。但是通過信息技術就可以解決這個問題,學生可以通過拍攝實驗步驟的方式,將自己做的實驗錄制視頻傳給教師,教師就可以對于學生實驗情況進行一個一個觀看并且點評,及時指正學生在實驗過程中的錯誤,并且在認識到錯誤之后進行及時的針對性訓練[10]。
五、結束語
總的來說,使用信息技術進行生物課堂的教學相對于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來說有著非常大的優(yōu)勢。首先可以打破時間、空間的限制,讓學生隨時隨地都可以進行實驗的學習,其次可以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在興趣的指導下進行學習,提高學生生物實驗學習效率,促進學生全面的發(fā)展。
作者單位:關海霞??? 甘肅省臨洮縣洮陽初級中學
參? 考? 文? 獻
[1]陳慧. 信息技術在初中生物實驗教學中的應用策略[J]. 中國新通信,2020,22(24):159-160.
[2]史彥瓊. 初探多媒體技術與初中生物教學的有效整合[J]. 才智,2020(03):98.
[3]劉燕,胡凡剛. 初中生物信息化教學設計探究——以“植物細胞”為例[J]. 中國教育信息化,2020(12):43-46.
[4]鄭峰. 基于UMU互動學習平臺初中生物實驗教學探究[J]. 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20,21(08):61-63.
[5]吳小玲. 信息技術在初中生物的生本課堂應用[J]. 電子技術, 2020,49(04):166-167.
[6]宋萬章. 信息技術在初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J]. 西部素質(zhì)教育, 2019,5(07):138.
[7]劉文達. 新課程理念下信息技術與初中生物實驗教學有效整合的研究[J]. 學周刊,2021(10):15-16.
[8]劉文達. 新課標下信息技術與初中生物實驗有效整合的研究[J]. 課程教育研究,2020(17):167.
[9]楊華. 信息技術優(yōu)化下的初中生物實驗教學[J]. 名師在線, 2020(18):92-93.
[10]衛(wèi)佩佩. 初中生物實驗微課程的制作與應用探究[D].河南大學,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