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永廣
我家鄰近街道的一隅,站在陽臺上,便可看見對面馬路上川流不息的車流和人群。
一年四季,無論哪天,只要我站在陽臺上,朝窗外對面馬路上看去,那兒永遠是一道流動的風(fēng)景。
我喜歡看著窗外的街角。有時候,我累了,站在陽臺上,默默地朝窗外的街角望去,看著那如潮般的車流和南來北往的人群,心情會輕松許多。
我家窗外的街角,可遠觀,也可近看。如果把目光投向遠處的對面,映入眼簾的就是鱗次櫛比的店鋪。那些店鋪,最大的一家是超市。每天早晚高峰的時候,門前人頭攢動,有提著東西出來的,有空著手進去的,一波又一波的人,每天都演繹著不變的畫面。這家超市,每天都在輸送著千家萬戶的柴米油鹽。
家住街道一隅,窗外所看見川流不息的人群中,很多是我熟悉的身影。有的是小區(qū)的大媽,也有我的朋友。有時,你會看見窗外的他們在彼此問候,他們的動作傳遞著春天般的關(guān)切和暖暖的愛意。
我喜歡站在我家的陽臺上看窗外的街角。每逢妻子下班時分,如果我回家早,我喜歡把頭伸到窗外,一邊呼吸著窗外的空氣,一邊等待著她的出現(xiàn)。
喜歡在我家陽臺上,朝窗外看街角的人,還有我的母親。母親已經(jīng)七十多歲,她剛來我家時還不習(xí)慣城里的生活。我發(fā)現(xiàn)她沒事時,就搬一把椅子,獨自坐在陽臺上看窗外這道流動的風(fēng)景。有時候,我下班回家,會發(fā)現(xiàn)母親一邊站在陽臺朝窗外看,一邊小聲嘮叨:“哪來的這么多車,這么多人,也不知道啥事,讓他們每天忙成這樣?!?/p>
其實,我知道,母親之所以喜歡看陽臺窗外的這個街角,她在意的更多是下班的我們能否早一點出現(xiàn)在她的視野。每次當(dāng)我們快要走到對面超市附近時,我就要朝我家陽臺遠遠地望一望,總會發(fā)現(xiàn)母親的身影。母親一旦發(fā)現(xiàn)我們的身影,她會以極快的速度,轉(zhuǎn)身走進餐廳,擺好碗筷,再開門等我們一起進屋吃飯。
因為街角,我家陽臺儼然成了母親的“瞭望哨”。沒想到,它變成了一個愛的所在。
如果說,窗內(nèi)是小家,那窗外的街角就是一個社會,陽臺是連接小家和社會的地帶。透過陽臺看窗外的街角,我看見了世界,看見了生活,也看見了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