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艷紅
摘 要:在先進教學理念的推動下,小學階段的教學活動需要進一步提升課堂教學效率。在此,針對小學語文如何構建高效課堂進行研究,首先提出現(xiàn)階段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之后提出幾點構建高效課程的策略,旨在為小學語文構建高效課堂提供有價值的參考。
關鍵詞:小學語文;高效課堂;策略
筆者制定有效的策略,有針對性地構建語文高效課堂,總結幾點普遍存在的問題,也是具有代表性的問題進行闡述。
一、高效課堂對小學語文的現(xiàn)實意義
隨著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課堂教學活動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接下來,筆者就構建高效課堂對語文教學活動產生的影響進行闡述。
(一)有利于提升課堂教學質量
對現(xiàn)階段的語文學科而言,教師需要注重提升發(fā)揮語文學科在育人工作中的實質,通過提升課堂教學效果,減輕小學生的課余學習壓力,讓他們擁有更多的課余時間結合自己的愛好實現(xiàn)個性化發(fā)展。為此,構建高效課堂就成為當下小學語文教師開展工作的一大內容。通過提升課堂的教學效果,語文教師能幫助學生了解更多的語文知識,擴大課堂的教學容量,讓學生學到更多知識。此外,在構建高效課堂過程中,教師需要幫助學生形成自主學習意識,使他們的學習行為不再是被動式,而是主動探索學科內容。在這一過程中教師需要將學生放在課堂的主體位置,讓他們在語文問題中掌握解決問題的有效方式,進而提升學生克服困難的能力,逐漸減輕學習上的壓力。通過這樣的引導,小學生對學習活動能產生一定的自主性,對保持長久、高效的語文課堂教學效果起著重要的促進作用。
(二)有利于引導學生體驗語文學科的魅力
在構建高效課堂的過程中,教師勢必要結合小學生的實際情況,對教學方式進行優(yōu)化。通過這樣的設計,能讓語文課堂更符合小學生的心理需求,進而激發(fā)他們學習語文的興趣。在興趣的推動下,小學生能產生較強的學習動力,反過來又進一步提升語文課堂的教學效果。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下,語文教師通常采用單一的板書形式講解語文知識,讓學生感到枯燥無味,對自控能力和專注力較弱的小學生而言,單一的教學模式,難免會造成聽課方面的困難。但是在高效課堂模式下,語文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設備,對語文知識進行豐富多樣的呈現(xiàn),如通過視頻播放相關的名著選段,幫助學生了解文本中描繪的具體內容和講解,提升課堂教學效果;利用多媒體播放與文本相應的音樂選段,為課堂教學活動烘托氛圍;還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播放相關的圖片內容,豐富語文知識的呈現(xiàn)方式等。借助這一方式,教師能豐富語文課堂的教學形式,通過課件的豐富性激發(fā)小學生對語文教學活動的興趣,以此提升語文課堂的實際效果,在興趣的驅動下,有利于小學生長時間保持專注力。
(三)在一定程度上保證教學的有效性
教學活動的有效性,充分體現(xiàn)教師的教學能力,也是開展教學活動的重要目的。隨著教學活動的不斷完善,在先進教學理念的指導下,傳統(tǒng)的語文課堂表現(xiàn)出較多的弊端,這也是開展教學改革活動的重要原因。因此,教育領域提出構建高效課堂的理念,其主要目的就是提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在這一模式下,小學語文課堂的教學活動,擺脫了傳統(tǒng)模式的束縛,為培養(yǎng)小學生的賞析能力和審美能力提供有力保障。此外,在構建高效課堂理念下,小學語文教師將對語文教材中的理論內容和實踐內容進行融合,全面提升小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同時,高效課堂理念下,教師需要對教學內容進行設計,使其以更好、更易理解的方式呈現(xiàn)在語文課堂上,可以有效地提升課堂教學活動。
二、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隨著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語文學科的教學活動逐漸表現(xiàn)出一些局限性的因素,影響課堂教學效果。對此,筆者進行了如下總結。
(一)注重學科基礎,忽略核心素養(yǎng)
在教授小學語文學科時,教師容易偏向于引導學生掌握基礎的語文知識,如識字、熟讀全文等,而忽視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在這樣的情況下,語文課堂就偏向于基礎教育,不利于學生感受語文學科的魅力,領會學習語文的真正意義。此外,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由于注重提升學生的成績,久而久之讓學生在思想上產生一定的偏差,將學習語文的目的,定義為應付考試。這樣,學生在聆聽教師講解時,只是為了獲得正確答案,不會去思考和分析,感悟語文學科的思想內涵,對構建高效課堂形成一定的阻礙。
(二)教學形式比較固定,難以提升教學效果
在大環(huán)境的影響下,語文學科的教學活動長時間處在一種模式下,其目的就是為了提升班級整體的考試成績。在這樣的模式下,師生之間往往缺乏互動,也不利于調動學生的思想,很難形成語文思維。同時,在教師主導講解的課堂上,學生的大部分上課時間是聆聽,并沒有主動去思考,而是簡單地跟隨教師的講解,等待給出答案。此外,在講解語文習題時,學生答題的積極性不高,往往需要教師給出答案。這樣,學生的思維很難得到有效開發(fā),遇到同類問題、同類文章時,他們依然不會解答、也很難對其進行賞析,這樣學生就不愿意主動去思考問題。從另一個方面反映了教學效果需要有待提升。
(三)師生互動頻率不夠,導致課堂氛圍欠佳
一般情況下,學生不自覺地會對教師產生敬畏之心。在教學過程中,如果教師不注重拉近與學生之間的距離,很容易讓這種敬畏之心轉變?yōu)槲窇郑糠纸處煵]有察覺或重視這一教學問題。語文是一門語言類的學科,正常情況下師生之間會有頻繁的互動,但就現(xiàn)階段的情況來看,師生之間缺乏應有的互動,導致課堂氣氛處于低沉的狀態(tài),更不利于緩和師生之間的關系,導致課堂教學效果不佳。
三、小學語文高效課堂構建的具體策略
在新時期背景下,小學語文課堂開展教學活動有多種方式。在構建高效課堂的模式下,語文教師需要充分結合當下教學活動中存在的問題,有針對性地設計教學方案。同時,借助豐富多樣的教學方式,提升語文課堂的教學效果,在此基礎上提升語文課堂的教學效果。接下來,筆者闡述幾點構建高效課堂的有效策略。
(一)借助教材創(chuàng)設情境,調動學生的參與熱情
與傳統(tǒng)教學模式相比,情境教學能讓語文課堂更加活躍,為學生營造不一樣的學習氛圍,有利于他們借助全新的模式掌握更多的語文知識。同時,在情境教學模式下,絕大部分小學生會被教師創(chuàng)設的情境所吸引,將思路集中在課堂上,跟隨教學思路進行學習,保持課堂教學秩序的一致性。處于小學階段的學生,特別是低年級階段的學生,自我調節(jié)能力欠佳,在過于單調的課堂上,很容易分散思維,導致課堂教學效果不高。對此,教師可以通過營造活躍的情境教學氛圍,調動學生的參與熱情,將注意力集中于語文課堂,進而為構建高效課堂打下基礎。
以《小毛蟲》為例,這篇文章主要介紹了毛蟲蛻變成蝴蝶的故事,具備很強的教育意義。小學生通過閱讀能對這個過程進行豐富的想象。但是,為了更好地帶領學生認識這一過程,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教學設備,將這一過程繪制成畫作逐張展示給學生。在內容上,教師可以制作成小學生喜歡的動畫形式,保持文章內容的擬人性,借此將小學生帶入毛蟲蛻變的過程。這樣,教師能借助這些畫作將這一內容進行動畫處理,將學生帶入毛蟲的蛻變場景中。同時還可以借助網絡資源,搜集關于毛蟲蛻變的歌曲,將其放在最后的圖畫部分。在播放時,能與學生激動的心情相契合,為構建高效課堂創(chuàng)造條件。
(二)逐步引導學生自學,提升他們的自學能力
小學是教育事業(yè)的重要階段。一方面小學生比較聽話,在適當、科學的管教下,學生很容易形成受益終身的好習慣。另一方面大部分小學生對學習上的好習慣的認知處于空白狀態(tài)。對此,教師有責任將良好的習慣傳授給學生。在構建高效語文課堂時,教師可以逐步培養(yǎng)小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為課堂教學活動奠定一定的基礎。通過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教師能讓學生逐漸擺脫過度依賴教師講解的問題,要讓學生學會自己發(fā)現(xiàn)問題,有利于提升學生的分析能力,自行判斷哪些環(huán)節(jié)是自己的薄弱之處,并通過什么樣的方式可以解決這些問題,能適當?shù)卣{動學生的學習自主性,體現(xiàn)課堂的高效性。
以《記金華的雙龍洞》為例,作者記錄的是自己游玩雙龍洞的事情,文章結構合理,描述簡潔明了。教師在引導學生預習時,可以引導學生熟讀文章,準備在課堂上講一講對該文章描寫內容的認識。教師可以給出一些問題,讓學生選擇其中的一個問題為課堂分享提前組織語言。這些問題可以是文章結構、讀后感等,總之為學生提供開放式的回答,引導他們思考語文知識,逐步構建語文思維。通過這樣的設計和引導,教師能逐步提升語文課堂的教學效果,進而達到構建高效課堂的目的。
(三)讓學生在角色中體驗,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
大部分小學生比較活潑好動,即便是安靜的學生也喜歡活躍的氛圍。對此,教師不能一味地采取單一的教學模式,需要通過運用一些教學方法,活躍課堂氛圍。對小學生而言,教師精心組織的活動,能讓他們滿心期待,并且很積極地參與到教師的準備工作中。在語文教材中,有很多內容以故事的形式出現(xiàn),涉及很多的角色。對此,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將內容轉化為角色扮演的游戲,調動學生參與教學的積極性。
以《司馬光》這篇文章為例,文章的內容是文言文形式,將原本豐富的故事情節(jié)轉化、總結為簡短的文言文。在筆者的教學經歷中,有一部分學生能理解文章的內容,但是對其中的情節(jié)比較模糊,讓他們講解這則故事,也容易忽略一些情節(jié),缺乏生動性和趣味性。對此,為了促使學生了解全部的故事內容,教師可以讓學生以小組的形式探討。學生在交流中能在彼此的講述中,發(fā)現(xiàn)自己在內容上的欠缺,對整個故事有清晰的了解,并且在組織表演的過程中實現(xiàn)將故事講述得清晰、明白、不模糊的目的。之后,為了不過多地占用課堂時間,教師可以隨機點一到兩個小組展示自己的成果,并組織其他小組進行點評,講述對方的亮點和自己的亮點,以此實現(xiàn)小組間的討論。借助這樣的模式,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學科素養(yǎng),提升課堂教學的育人效果。
(四)科學設置引導問題,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思維
針對語文課堂上,教師主導講解,而難以調動學生思考的問題,需要教師給予足夠的重視。在構建高效課堂的過程中,教師可以發(fā)揮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性,以此逐步培養(yǎng)他們的語文思維。通過幫助學生構建語文思維,有利于他們對問題進行分析,通過自己對語文的了解給出答案,這才是組織學生學習語文學科的重要目的。對此,教師可以在備課期間,為學生設計一些問題,發(fā)揮自己的課堂引導作用,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式的思考,在深度學習中實現(xiàn)構建高效課堂的目的。
以《雷鋒叔叔,你在哪里》這篇文章為例,學生在步入校園后,就學過關于雷鋒的故事,也參加過學校組織的“學習雷鋒”的活動,因此他們對主人公有了一些了解。通過學習這篇文章,可以說學生進入了正式了解雷鋒的階段。對此,教師可以為學生設計一些問題,引導他們閱讀文章,并在閱讀的時候注意思考,并找到答案。通過一些簡單的問題,如“通過閱讀,你了解雷鋒叔叔做過哪些好事?”逐漸將問題進行深層次處理,如“你認為雷鋒叔叔是一個怎樣的人?”通過這樣的引導,能讓學生認識到閱讀文本內容的思路,自己可以思考哪些問題,這樣深入地了解文本內容。通過這樣的方式,能逐漸實現(xiàn)構建語文思維的目的,為提高課堂效率提供前提條件。
(五)進行教學反思,構建合理的教學模式
在小學階段,教師適當?shù)刈兓虒W方式,能為小學生制造一些新鮮感,進而提升課堂教學效率。但是,語文教師需要清楚地認識到,這些需要建立在較高的教學能力上。為此,在構建高效課堂的過程中,教師需要認識到提升自己的綜合實力,對教學活動產生的積極影響?;诖耍處熜枰獦淞⒘己玫膶W習態(tài)度,及時對教學活動進行反思,總結影響課堂教學效果的原因,并積極做出調整。此外,教師還需要意識到充分結合小學生的整體情況,將他們放在教學活動的主體位置的重要性,讓教學活動以學生為出發(fā)點,保證教育內容與學習需求能緊密對接,進而實現(xiàn)構建高效課堂的目的。此外,教師還可以借助觀摩其他優(yōu)秀教師的課堂,學習他們教學中的優(yōu)點,進而反思自己的教學模式,為構建高效課堂吸取經驗。
綜上所述,構建高效語文課堂的方式有很多種,教師需要通過提升自己的教學綜合實力,靈活運用創(chuàng)新形式的教學方案,為學生打造不一樣的語文課堂。同時,教師需要結合現(xiàn)階段的育人理念,積極調整自己的教學觀點,為改革教學模式做支撐。此外,教師還需要充分結合小學生的實際情況,以此讓教學活動具備較強的針對性,為構建高效課堂打下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林濤.新理念下的小學語文高效課堂構建策略[J].小學科學(教師),2011(5):59.
[2]劉培.關注學生,實現(xiàn)高效課堂:對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思考[J].小學教學參考(語文版),201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