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新
高校作為育人育才的場所,學校不僅要注重學生專業(yè)知識教育和技能培養(yǎng),還需要加強學生身體鍛煉,引導學生樹立終身體育鍛煉意識。體育教學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基于終身體育培育目標,教師需要革新教學方法,調動學生的體育學習興趣,引導學生積極參與體育鍛煉,讓學生在體育鍛煉中認識到體育鍛煉的重要性,使學生樹立終身體育鍛煉意識。本文就基于以終身體育為目標的大學體育教學改革作了相關探討。
快節(jié)奏的社會對當代人才的身體素質也提出了更高要求,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只有擁有一個強健的身體,人才能更好地投入工作、學習,才能獲得幸福感。因此,在高校育人育才過程中,教師需要注重學生體育鍛煉,引導學生樹立終身體育鍛煉意識。但是就目前來看,許多高校體育教學還停留在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下,機械式地組織學生操練,沒有深入引導,以至于學生對體育不感興趣,終身體育培養(yǎng)目標就無法實現(xiàn)。對此,教師必須革新教學觀念和方法,有針對性地引導學生學習,激發(fā)學生的體育鍛煉興趣,促使學生主動參與體育鍛煉。
1 終身體育的概述
所謂終身體育就是終身進行體育鍛煉和接受體育鍛煉。終身體育是現(xiàn)代社會快速發(fā)展的需要,是人們立足于社會生存的保障。在這個快節(jié)奏的社會環(huán)境下,人們的生活壓力越來越大,疲于工作,體力活動減少,再加上精神過度緊張、不合理的飲食習慣,使得人們的身體健康問題也隨之突出,尤其是一些疾病的發(fā)生,給人們的生命安全造成了極大的威脅,因此,加強體育鍛煉顯得格外重要。對于高校學生而言,無論是在校期間的學習,還是今后的社會工作,強健、健康的身體是其學習、工作的保障,而要想讓學生擁有一個健康的身體,強化體育鍛煉十分必要,尤其是終身體育鍛煉,讓學生形成終端體育鍛煉意識,可以讓學生終身進行體育鍛煉,從而擁有一個健康的身體。
2 當前大學體育教學存在的問題
2.1 教學觀念落后
學校體育是終身體育的基礎,開展體育教學,不僅有利于促進學生身心健康,使學生掌握體育知識和技能,同時也有利于學生養(yǎng)成鍛煉身體的習慣,形成終身體育意識。但是就當前大學體育教學來看,許多教師對體育教學的認識不足,簡單地認為體育教學就是讓學生動一動,對體育鍛煉的功能缺少正確認知,以至于學生不清楚體育鍛煉有什么用。還有就是在體育教學中,教師沒有重視起學生的主體作用,只知道機械式地要求學生跟著自己做動作,這種教學嚴重束縛了學生的能動性,不利于調動學生的體育鍛煉熱情。
2.2 教學方法落后
在體育教學中,教師選擇什么樣的教學方法直接影響到了體育教學目標的實現(xiàn)。現(xiàn)階段來看,我國許多高校體育教學還在使用傳統(tǒng)的說教模式,缺乏整體性,體育課程教學設計大多是跑步、做操等老套的形式,課堂上學生跟著教師演練完后就自由練習,這種教學很難讓學生體驗到體育鍛煉的好處,容易讓學生產生應付心理,在課堂上只知道象征性地完成教師布置的任務,沒有深入?yún)⑴c體育鍛煉,更別提發(fā)展終身體育意識。
2.3 忽略了學生的個體差異
當前高校體育教學來看,教師實施的大多是群體授課這種方式,這種授課方式最大的弊端就是無法兼顧全體學生共同發(fā)展。不同的學生存在個體差異,有的同學對體育感興趣、身體素質好,能夠適應強度較大的體育鍛煉,而有的學生身體素質較差,不喜歡強度大的體育鍛煉,只喜歡一些簡單的體育鍛煉,而教師實施的這種群體授課方式并沒有兼顧學生的個體差異,而是站在一個群體角度去要求學生學習,在這種情況下,一旦教師設計的體育鍛煉強度較大時,那些身體素質較差的學生就會在心理產生抵觸,從而不能得到很好的體育鍛煉。
2.4 師生之間的互動非常少
教師與學生是組成教學的兩大主體,只有教師與學生共同參與,教學才能達到預期效果。然而就當前高職體育教學來看,教師與學生之間缺少必要的互動,教與學難以真正實現(xiàn)統(tǒng)一。在課堂上,教師主講,講完后,讓學生練習,熟悉相關運動技巧,整堂課沒有體現(xiàn)出教與學的統(tǒng)一性原則,要么是教師講,學生聽,要么是學生練,教師看,這樣的教學十分不利于教學目標的順利實現(xiàn)。
2.5 專業(yè)的教師不足
教師作為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實施者,大學體育教學質量很大程度上取決于體育教師的教學水平。現(xiàn)階段來看,高校體育教師年輕化現(xiàn)象比較嚴重,雖然他們具備了豐富的理論知識,但是缺乏教學經(jīng)驗,在具體教學過程中還停留在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下,缺乏創(chuàng)新,不能有效引導學生參與體育鍛煉,甚至有的教師抱著完成任務的心態(tài)去教學,只管教,不管學,只要學生能夠完成自己布置的任務即可,根本不考慮學生是否能在體育鍛煉中獲得發(fā)展。
2.6 教學評價的不合理
教學評價是優(yōu)化教學的重要手段,做好教學評價工作,可以真實地反映教學實際,方便教師根據(jù)教學實際來調整教學方案,從而實現(xiàn)最優(yōu)化教學。但是就目前來看,高校體育教學評價工作存在很大的不合理性。一方面,教學考核方式不合理,針對體育教學的考核,主要是在期末考核,即教師在最后一堂課設定任務,學生完成任務即可過關,這貨總考核無法對學生做出全面的評估,另一方面,教學評價指標不合理,學生的考核目標主要以學生的動作完成質量為主,并沒有涉及到情感、心理等各方面的考核,這種考核不利于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3 基于以終身體育為目標的大學體育教學改革
落實終身體育培育目標是當前大學體育教學的重要目標,而要想實現(xiàn)這一目標,教師就必須深入教學改革,摒棄舊觀念和方法,不斷探索有效的教學策略,引導學生參與體育鍛煉,培養(yǎng)學生的體育鍛煉興趣,讓學生在體育教學活動中養(yǎng)成終身體育鍛煉意識。
3.1 革新教學觀念
大學體育教學是高校育人育才不可或缺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引導學生參與體育鍛煉,不僅有利于幫助學生強身健體,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同時也有利于學生掌握規(guī)范的體育鍛煉技能,樹立終身體育鍛煉意識。終身體育為目標是大學體育教學改革的重要內容,在這一目標的引導下,教師需要積極轉變教學觀念,有針對性地引導學生參與體育鍛煉。首先,教師需要明確終身體育培育目標,將培養(yǎng)學生終身體育的目標放在體育教學的中心位置,多角度、多方位地向學生介紹終身體育鍛煉的好處和重要性,從而提高學生的思想認識;其次,在體育教學中,教師需要明確學生的教學主體地位,圍繞學生來靠站教學,讓學生多鍛煉,使學生在不斷的體育鍛煉中感受自身的變化,從而使學生養(yǎng)成終身體育鍛煉意識。
3.2 多媒體教學
與傳統(tǒng)教學相比,多媒體教學融合了文字、視頻、音頻等功能,以多媒體來呈現(xiàn)知識,可以帶給學生視覺、感官、聽覺等體驗,最大程度地激起學生的學習熱情。針對體育這門課程,機械式地引導學生參與體育鍛煉是非常枯燥的,為了提高體育教學質量,教師可以采用多媒體教學法來引導學生學習,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如在講到“田徑運動”時,為了讓學生積極參與田徑運動鍛煉,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讓學生觀看奧運會比賽視頻。視頻具有很好的視覺沖擊感,讓學生觀看視頻比賽,可以激起學生的情感共鳴,讓學生直觀地感受體育運動帶來的真敢,從而激起其內心參與體育鍛煉的欲望,促使學生主動參與體育教學,進而實現(xiàn)教與學的統(tǒng)一。
3.3 實施分層教學
分層教學就是以學生的實際情況為出發(fā)點,分層次、分任務引導學生學習的一種教學方法,這種教學很好地兼顧了全體學生,有利于全體學生共同成長。在大學體育教學中,要想讓學生都得到體育鍛煉,讓學生形成終身體育目標,教師可以實施分層教學法,以此來引導全體學生都感受到體育鍛煉帶來的好處,進而激起他們參與體育鍛煉的主動性。如,在“1000m長跑”中,有的學生身體素質不好,對長跑運動帶有抵觸心理,在具體教學中,教師可以制定不同的任務:100m跑、200m跑、400m跑、500m跑、800m跑、1000m跑,然后讓選擇根據(jù)自己的喜好,選擇相應的任務。通過這種分層,可以讓所有學生都得到體育鍛煉,尤其是那些身體素質差的學生,分層進行,可以增強他們的學習自信心,讓他們感受到體育鍛煉的好處。值得注意的是,在實施分層教學前,教師需要根據(jù)學生能力水平來分組,將體育能力強的學生歸為一組,將體育能力弱的學生分為一組,從而更好地實施分層教學。在實施分層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需要密切關注每一位學生的成長情況,然后適當調整教學方案。
3.4 組織體育活動
基于終身體育目標培養(yǎng)的需要,僅僅依靠課堂上的體育鍛煉是遠遠不行的,還需要組織學生參加各種體育活動,借助這些活動來培養(yǎng)學生的體育鍛煉興趣,讓學生感受到體育鍛煉的好處,從而促使學生主動去參加體育鍛煉。在課堂上,教師在講解完體育運動基本技能后,應組織學生參與相應的體育活動,讓學生在這些活動中內化體育理論知識,提升運動技能。如,在講到“籃球”這項運動后,在講解基本的籃球運動技能后,教師可以將課堂交給學生,將學生分成若干小隊,開展籃球小組比賽。通過這種比賽,可以讓學生得到很好的體育鍛煉。另外,教師還可以鼓勵學生利用課外時間組建一些比賽,如籃球友誼賽、足球友誼賽、拔河友誼賽等,以此來發(fā)展學生的終身體育鍛煉意識。
3.5 加強師生之間的互動
教師與學生是構成教學活動的兩大主體,兩者缺一不可,只有教師與學生共同參與,教學才能達到預期效果。在大學體育教學中,要想培養(yǎng)學生的終身體育意識,強化師生之間的互動尤為重要?;邮且环N很好的教學策略,加強師生之間的互動,可以活躍課堂氛圍,高效傳播知識。在體育課堂上,教師可以設計一些學生感興趣的問題,以此展開互動,拉近彼此間的距離,為教與學的有效互動奠定基礎。在組織學生參與體育鍛煉時,教師要積極參與體育鍛煉,與學生一起完成體育運動,在體育運動過程中培養(yǎng)彼此間的默契,增進情感交流。另外,教師要主動融入學生群體中去,與學生交朋友,主動去了解學生的性格、思想,從而有針對性地實施體育教學。
3.6 強化專業(yè)體育教師的培養(yǎng)
終身體育培育目標的實現(xiàn)有賴于專業(yè)的體育教師,如果體育教師不夠專業(yè),在具體教學中就無法很好地滲透終身體育,從而不利于學生終身體育鍛煉意識的形成。因此,加強專業(yè)體育教師的培養(yǎng)十分重要。首先,結合體育教學的需要,學校需要對現(xiàn)有的體育教師進行業(yè)務能力的培訓,不僅要在校內對教師進行培訓,還需要安排教師進入專業(yè)的機構學習,全面提升教師的知識水平和專業(yè)教學能力;其次,加強體育教師職業(yè)素質教育,明確教師在體育教學中的職責,以此約束和規(guī)范教師的教學行為,提高他們的責任心,同時,要強化教師對終身體育的學習,提高教師對終身體育的認識,從而使教師在體育教學過程中認真滲透終身體育;最后,學校需要做好教師的教學考評,將終身體育培育目標納入教師的教學考評工作中去,以此督促教師認真踐行終身體育培育。
3.7 完善教學評價
體育教學的優(yōu)化是建立在教學評價工作的基礎上,通過教學評價,教師可以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然后根據(jù)學生的實際來完善教學,不斷提高教學質量。體育教學的目的在于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使學生樹立終身體育鍛煉意識。而要想實現(xiàn)這一目的,教師就必須完善教學評價工作。首先,轉變教學評價方式,從原有的期末最終考評轉變?yōu)槎啻慰荚u,定期對學生進行考核,以此增強學生對體育的重視度,讓學生主動參與體育鍛煉;其次,完善教學考核指標,包括體育知識掌握程度、體育技能掌握水平、身體素質、心理健康等,對學生進行全面的考核,每次考核后,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對教學作出調整,確保學生在教學中能夠得到相應的提升和發(fā)展。另外,教師可以推行互評、自評等方式,讓學生在自評、互評的過程中更好地認識自己,學習他人的優(yōu)勢,從而不斷完善自我、提升自我。
4 結語
綜上,落實終身體育培育目標是現(xiàn)代社會發(fā)展對高校育人育才提出的新要求,更是高校體育教學改革的重要內容。終身體育鍛煉,有利于學生的終身發(fā)展,使學生獲得幸福感的基石。在大學體育教學中,教師需要明確終身體育培育目標,革新教學觀念和方法,有針對性地引導學生參與體育鍛煉,激發(fā)學生的體育鍛煉興趣,從而讓學生在不斷的體育鍛煉中強化身體素質,形成終身體育鍛煉意識,進而為學生今后發(fā)展打好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