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燕鵬
足球運動在我國有著非常重要的地位,受到較多人的關注。而高校作為培養(yǎng)人才的重要場所,應該注重足球運動訓練。但是從當前的情況來看,足球運動訓練還存在很多不足,尤其當代學生大多體能有所欠缺,難以支撐足球競技活動。所以還需制定科學合理的體能訓練策略,提高學生體能。相對來講,若是將運動員的訓練方式融入到高校足球訓練之中,容易為學生增添較多的難度,不利于學生發(fā)展。所以高校還需針對自身需求,為學生提供合理的體能訓練方式。
1 高校足球體能訓練存在的不足
1.1 足球訓練理念落后
當下我國高校在訓練學生的足球能力上有所不足,這主要體現在教育理念落后方面。大多足球教練會將重點放于學生成績方面,在將成績作為主要導向的訓練下,教練難以合理把控訓練強度,容易導致學生受傷,阻礙到了高校足球水平的進步。只有在合理的訓練方式之下,學生才能夠真正掌握訓練技巧,同時提高自身能力。而教師直接決定著訓練的方式方法,教師的理念也就直接影響著訓練效果。若是訓練理念得不到提高,高校足球競技水平則難以提升。此外大多高校忽視了整體訓練的重要性,在整體訓練之中,教師大多采用單一的訓練方式,且為學生樹立同樣的標準,使得整體訓練較為死板僵硬,并未根據學生具體情況為其制定合理的訓練方式,同時也未考慮到學生體能情況,導致整體訓練難以發(fā)揮出其應有的效果。
1.2 學生體質差
在當下時代中,大多高校學生體質較差,有著較大的提升空間。而足球運動大多需要學生具有良好的協(xié)調性,在這樣的身體素質之下,學生在足球訓練中難以提高自身能力,同時難以完成相關的足球運動技術。所以在這一基礎下,高校還需加強學生的體能訓練。另外不同的體能訓練條件對于學生體能訓練效果有著較大影響,若是體能訓練環(huán)境較差,會使得訓練效果大打折扣,所以還需為學生提供良好的訓練場所。
1.3 系統(tǒng)化水平有所不足
高校學生在足球運動體能訓練方面缺乏系統(tǒng)化,部分教師在訓練過程中會更加重視學生的各項活動完成情況,但卻忽視了學生的合理飲食、休息等狀況,導致訓練水平達不到預期標準。其次還有部分教師本身并不具備較為全面的專業(yè)知識,所以難以合理調節(jié)學生的訓練以及休息時間,同時所設定的訓練強度與學生基本情況有所不符,最終使得學生體能無法提高。此外大多高校學生在體能訓練方面過于放松,并未對體能訓練加以重視,在日常飲食、休息中較為放松,缺乏自控力,導致自身體能難以改善。所以從這一方面進行考慮,合理的體能訓練引導,能夠有效提高訓練效果。
1.4 足球體能訓練模式單一
學生若是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能夠進一步提高體能訓練效果。所以在訓練過程中,教師還需注重對學生心理素質的鍛煉。足球項目不僅需要學生具備著良好的競技技巧,還要求學生具備著良好的心理素質,同時還需具備著隨機應變能力。但當下,我國高校采取的足球體能訓練方式較為單一,且并未真正對學生進行系統(tǒng)化的指導,導致學生無法提高競技能力,同時也無法提高自身體能。另外較多高校在教學過程中,忽視了學生實際能力與教學能力之間的結合,導致教學與實踐脫節(jié),阻礙了學生足球能力的提高。
2 體能訓練對足球訓練的意義
體能訓練是足球運動訓練的基礎,學生只有在擁有良好體能的基礎下,才能更好地做出規(guī)范的足球運動動作。另外體能訓練對于學生最終的體育成績有著較為重要的促進作用,若是在足球運動中,教師僅僅將重點放于足球運動訓練方面,難以提高訓練效果。加強學生的體能訓練,可以說是為學生今后的足球運動訓練奠定基礎。另外若是學生體能不佳,會直接影響到后續(xù)的足球運動強度,也會使得學生難以長久地堅持足球運動。體能訓練在學生足球運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決定了學生是否能夠在足球運動中取得良好的成績。總體來講,體能是學生開展足球運動的基礎,所以教師不可忽視體能的作用。
3 高校足球訓練中的體能訓練策略
3.1 力量訓練
力量對于學生來講是足球運動的基礎所在,學生擁有力量,能夠有效提高自身速度、耐力,同時能夠增強身體的柔韌度。而力量這一因素受到兩個方面的影響,其一是先天,每個人都有著不同的力量感,這是與生俱來的差異。其二是后天,力量可以通過后天訓練而增強,而力量的增強則需要通過體能訓練來逐步發(fā)展。與其他運動相比,足球是較為典型的對抗性項目,這一運動大多需要學生在傳球時快速調動身體力量,力量越強,帶動的傳球速度也就越快,這在競技中可以說是決定成功的關鍵性因素。所以在體能訓練之中還需重視力量訓練。但是在力量訓練中有著多種要求以及規(guī)范,力量訓練不是簡單的需要學生增加體重,決定學生力量大小的最主要因素是學生的肌肉面積以及肌肉之間的配合能力。學生先天的力量感無法改變,教師則需要在學生培養(yǎng)過程中通過后天訓練提升學生的力量。
首先在力量訓練過程中需要循序漸進,每個學生在訓練過程中的承受力不同,且難以在短時間內快速提高力量。所以在訓練過程中,教師還需先降低訓練量,之后慢慢疊加。另外在訓練過程中也需幫助學生學會放松,防止學生在訓練中受傷。其次訓練還需具有系統(tǒng)性,力量訓練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還需學生加以堅持。在日常訓練過程中,教師還需注意學生力量訓練的強度,若是有比賽臨近,可以適當降低力量訓練比重。一般來講,在日常訓練過程中,負重大小對于學生力量增長有著較大影響,負重大會更容易增加學生的力量,但是在訓練過程中還需針對學生能力為其提供合理的負重強度,防止學生在負重訓練中受傷。而負重中等會幫助學生增強肌肉力量,但是難以幫助學生增長肌肉體積。若是負重小能夠有效提高學生耐力,但是難以增強學生肌肉力量。另外負重訓練次數以及負重訓練速度同樣對訓練效果有著影響,在學生訓練過程中,可以采用每周3次的訓練方式,這能夠有效保持學生的力量感,同時能夠慢慢增加學生力量。而在訓練速度方面,若是學生訓練速度快,則能夠提高自身爆發(fā)力,但難以幫助學生保持力量,若利用較慢的方式幫助學生訓練,往往學生進步較為緩慢,但效果明顯。在訓練過程中,可以將兩種訓練速度交替進行,以便幫助學生快速提高自身能力。
再者力量訓練還需具有針對性,教師可以為學生開展專項訓練,例如可以將身體抗沖撞這一能力單獨拿出來進行訓練,這能夠有效增強學生的上肢力量。另外對于傳球速度較慢的學生,教師可以單獨訓練其腿部力量。在采用針對性練習時,教師還需科學認識學生的不足之處,為其建立科學合理的訓練方式,這能夠有效增強學生能力。最后還需在訓練中增加較多趣味性,力量訓練大多較為枯燥艱苦,所以學生難以對其產生興趣。沒有興趣的加持,學生難以堅持訓練。在這一基礎下,教師可以多了解學生興趣,為學生開設多樣化訓練活動,例如可以為學生開展小型的力量競賽活動,讓學生積極參與到競賽中,利用腿部或者是腰部力量進行比賽,以便提高學生運動興趣,達到良好的力量訓練效果。
3.2 速度訓練
對學生進行體能訓練,還需提高學生的速度,足球運動中,學生在競技中的速度是至關重要的。所以教師還需不斷提高學生的速度素質。速度素質中包含著以下三點,其一為反應速度,其二為動作速度,其三為位移速度。在對學生進行訓練的過程中大多教師會針對學生的位移速度進行訓練,但是足球運動中并不是跑得快就能夠取得勝利。教師還需不斷培養(yǎng)學生隨機應變的能力,保證其在賽場上能夠應對各種突發(fā)狀況。在提高學生反應速度方面,教師還需制定合理的訓練計劃,必要時可以為學生設置一些游戲活動,例如聽口令做動作、搶收小球等等。其次在提高學生動作速度方面,可以幫助學生加強動作練習,要求學生動作迅速,做到出球快、動作快等習慣。最后在鍛煉學生位移速度方面,枯燥的跑步沖刺往往會讓學生感覺到厭煩,針對這一點,可以利用游戲比賽等方式幫助學生建立訓練興趣,提高學生能力。
3.3 耐力訓練
足球運動屬于高劇烈運動,且這一運動持續(xù)時間較長,若是學生沒有較強的耐力,很難堅持完成比賽競技,同時也難以堅持完成訓練任務。所以教師在訓練學生體能時,還需加強耐力訓練。足球運動中,學生在剛開始體力較為充足的時候大多做的是有氧運動,而體力下降之后會慢慢轉變?yōu)橛醒跖c無氧的混合運動,若是學生體力透支,則會處于無氧運動狀態(tài)下。這一運動狀態(tài)直接影響到學生的比賽效果。一般來講,每個學生的耐力均有著較大差異,部分學生能夠在短時間內爆發(fā)出自己的力量,但卻缺乏耐力,難以長時間堅持運動,而有些學生耐力較好,但是缺少爆發(fā)力,在中等時間內能夠堅持完成運動任務。還有些學生長時間運動也不會感覺到勞累,長時間耐力較強。培養(yǎng)學生的耐力,能夠有效幫助學生在賽場上發(fā)揮出自己的實力。而在耐力訓練方面,有著多種方式,較為常見的方式為持續(xù)訓練法、變換訓練法、循環(huán)訓練法等等。教師還需針對不同的學生,為其選用合適的方式進行訓練。足球運動需要學生長時間跑步,不論是對學生的耐力,還是對學生的心肺功能都是較大的考驗,在賽場上經常會看到的是足球運動員因為體力不支在運動中受傷的狀況。為了防止這一狀況的發(fā)生,教師需要幫助學生不斷加強耐力訓練。其中跑步雖然較為枯燥,但卻是培養(yǎng)學生耐力的良好方式之一,教師可以在跑步中設置多種障礙,通過玩樂的方式幫助學生鍛煉,增強趣味性的同時,提高學生耐力。另外教師在耐力訓練中還需拒絕學生的“討價還價”,要求學生嚴格完成相關的訓練任務。不過需要重視的是,需要平衡好學生的情緒,采用較為靈活的方式幫助學生訓練,防止學生產生負面情緒。教師可以在耐力訓練中為學生提供按摩手電等工具,幫助學生恢復體力,提高其訓練速度。
3.4 心理訓練
心理訓練同樣是體能訓練中的重點,學生即使在力量、技術等方面達到了較高的水平,但若是缺少良好的心理素養(yǎng),也同樣會導致比賽失利,難以發(fā)揮出自己應有的水平。在以往的足球比賽中,不乏有能力弱的隊伍贏得比賽的狀況,所以比賽不僅僅是體力與技能的比拼,還有心理素質的較量。心理訓練一般包含著以下三點。
(1)自我暗示訓練。自我暗示訓練之下,學生能夠通過思想對自己的心理狀態(tài)進行調節(jié),保持情緒的平穩(wěn)性,同時提高自身意志,加強對自我的控制。良好的自我暗示能夠有效幫助學生建立良好的心態(tài),同時能夠將自己最好的狀態(tài)拿出來應對比賽。若是學生能夠在比賽之前,反復提醒自己平穩(wěn)心態(tài),保持穩(wěn)定,發(fā)揮出自己的能力,就能夠真正投入到比賽中。在自我暗示訓練方面,教師還需在日常訓練中對學生多加提醒,同時讓學生樹立和平比賽的觀念,穩(wěn)定學生心態(tài),潛移默化地幫助學生建立良好的心理素質。
(2)放松訓練。讓學生在比賽或者是訓練中多放松,暗示自身調節(jié)心理狀態(tài),能夠有效緩解學生的疲勞狀態(tài),同時調整好情緒繼續(xù)融入到比賽中。例如學生在比賽過程中,反復提醒自己不要緊張,即可穩(wěn)定自身情緒,在比賽中發(fā)揮出自己平時的水平。教師在日常訓練時,也需注意到學生的情緒變化,若是學生有緊張情緒,需要及時提醒,幫助其平穩(wěn)心態(tài),良好放松的心理狀態(tài)能夠幫助學生取得更好的成績。
(3)集中注意力訓練。足球比賽中學生還需集中注意力,這指代的是學生在比賽中能夠全身心投入到比賽中,將注意力放在足球上,不受到外界干擾。在運動場上能夠集中注意力是運動員的最基本素質之一。這一能力與學生先天狀態(tài)有關,同時也與后天訓練有關。教練可以多對學生加以訓練,減少其他因素對學生的感染。一方面教師可以為學生營造較為嘈雜的環(huán)境,讓學生在這一環(huán)境下進行訓練,可以為學生設置比賽情境,例如比分落后,必須在短時間內得分才能夠獲勝等等。這一情況下學生必須集中精力完成訓練任務,教師也可為學生提供獎勵,以便提高學生訓練的積極性。另一方面可以訓練學生快速轉移注意力的能力,針對這一點,教師可以讓學生從這一訓練項目快速轉向另一種訓練項目,這能夠幫助學生學會調節(jié)注意力地分配。再者教師可以在日常訓練中多關注學生注意力的培養(yǎng),例如在罰點球時,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只用一種最擅長的方式去罰球,防止在罰球過程中舉棋不定。此外還可以讓學生進行念動訓練,回憶比賽中常用的戰(zhàn)術、動作等等。
4 足球運動體能訓練中的注意事項
足球運動中的體能訓練需要長久地堅持下去才能看到效果,所以在最初進行體能訓練時,還需幫助學生樹立持之以恒的精神,做好充分的心理準備,之后投入到訓練中。另外教師在學生訓練時需要幫助學生合理安排訓練任務,大學生在自身能力上具有較多差異性,所以還需真正了解到每一位學生的能力,針對性地為其設置訓練方案。其次還需合理安排體能訓練以及技能訓練,一方面可以將體能與技能共同訓練,以便提高學生專項能力,另一方面可以將體能訓練與技能訓練交叉進行,保持訓練的平衡性。將兩者交叉進行同時能夠提高訓練的趣味性。此外,體能訓練更多的是為了幫助學生提高足球運動能力,兩者主次不可混淆,體能訓練還需以提高學生足球能力為目的,提高訓練的刺激性,激發(fā)出學生的運動興趣并幫助其堅持下去。
5 結束語
綜上所述,高校足球運動教學中還需注重對學生的體能訓練,體能訓練往往能夠影響到學生的足球運動能力。如今高校內學生身體素質較差,若不加強其體能,學生難以在足球運動中堅持下來,同時難以完成較多踢球動作,對于其足球能力的提升是不利的。教師一方面需要針對性地為學生建立體能訓練方案,另一方面還需提高訓練中的趣味性,以便幫助學生建立足球興趣,長久地參與到足球運動中,提高足球運動能力,同時提高自身身體素質。
(作者單位:山西工程科技職業(yè)大學體育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