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將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wù)。在高中英語課堂教學中融入立德樹人的理念,幫助高中英語教師構(gòu)建高效課堂,除了加強英語專業(yè)知識的教學外,還需要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讓學生通過英語知識學習,養(yǎng)成良好習慣,樹立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堅定自身理想信念。本文闡述了立德樹人觀念在高中英語學科中的體現(xiàn)方式,并根據(jù)當下高中英語教學存在的問題,提出了幾點構(gòu)建高中英語高效課堂的策略。
關(guān)鍵詞:高中英語;立德樹人;高效課堂
作者簡介:程艷(1984.10-),女,安徽黃山人, 安徽省濉溪中學,一級教師,研究方向:高效課堂、課外閱讀。
一、立德樹人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的體現(xiàn)
(一)立德樹人的內(nèi)涵
為了實現(xiàn)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立德樹人要融于教育的各階段中。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wù)。教師將立德樹人的理念融入課堂教學中,可以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俺扇恕迸c“成才”,是素質(zhì)教育與應(yīng)試教育的融合,而立什么樣的德,樹什么樣的人,貫穿各階段教育的始終。
(二)高中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
高中英語學科主要從語言能力、思維能力、文化意志和學習能力四個維度去培養(yǎng)學生,提高他們的語言意識和語言感知能力,培養(yǎng)他們用英語進行日常交際的能力。學生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語言時,要對其進行分辨和判斷,了解文化內(nèi)涵的同時,尊重文化差異,拓寬文化視野。在立德樹人的教學背景下,教師要引導學生尊重文化差異,增強跨文化交際的能力,傳承本民族優(yōu)秀文化的同時,還要尊重和包容其他國家文化,由此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推動自身全面發(fā)展。
(三)立德樹人在高中英語學科中的體現(xiàn)
英語學科作為一門人文性較強的語言學科,需要通過學習和實踐活動來提升自身的英語技能,學會將語言應(yīng)用于實際生活中。高中時期作為人生的轉(zhuǎn)折點,該時期學生處于價值觀形成的關(guān)鍵時期,他們會接觸到各種不同的價值觀念,但尚不具備較強的分辨能力,因此將立德樹人觀念融入高中英語學科的教學中,可以幫助學生樹立正確價值觀,推動學生全面發(fā)展。
高中英語教師在教學時需要引導學生正確認識自我,樹立良好的自信心并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在幫助學生認識自我的同時,引導他們樹立積極向上的生活態(tài)度,加強自身價值觀的形成,培養(yǎng)其審美能力。高中英語教材中加入了中外文化、藝術(shù)和生活類內(nèi)容,幫助學生更好地提高自身的文化鑒賞能力,了解中西方文化之間的不同,便于學生更好地堅定文化自信,增強自身的民族認同感。
二、高中英語課堂教學現(xiàn)狀
(一)英語課堂教學資源分配不均
當下高中英語課堂教學資源分配不均,高中生具有獨立獲得外界信息的水平,但他們無法分辯各種渠道間不同信息的好壞,容易造成信息誤判的情況,如果家長和教師對他們引導不及時,學生很可能會誤入歧途,不利于高中生建立正確的人生觀。另一方面英語教師在教學時,僅僅依靠教材,無法拓寬學生的學習視野,而課外學習資源匱乏,不利于加強開闊學生視野,如果不能深入了解教學內(nèi)容,無法在高中英語課堂中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wù)。
(二)英語課堂缺乏人文教學氛圍
高中時期學生面臨較大的升學壓力,因此高中英語課堂會有較強應(yīng)試性,學生在學習時大多急于求成,要求在短時間內(nèi)提升自身的英語成績,但這種教學模式會讓課堂極具壓力且枯燥乏味,學生缺少人文知識的滋養(yǎng),單純機械的學習和只重視試卷成績的方式會造成學生思維的僵化。缺乏人文教學的高中英語課堂,不利于學生提升自身的人文素養(yǎng),不利于教師引導學生樹立正確三觀,無法發(fā)揮學科育人的作用。
(三)英語課堂缺少示范榜樣
英語教師作為高中英語課堂的一部分,在教學中需要起到言傳身教的作用。部分教師盡管教學嚴謹,但僅限于英語知識的傳授。立德樹人要求教師先學立德,才能樹人,如果高中英語教師無法提高自身標準和要求,不重視個人行為,那么,高中英語課堂缺乏示范榜樣,學生無法在言傳身教中擺正自己的價值觀念,不利于“立德樹人”理念在課堂中傳播。
三、立德樹人背景下高中英語高效課堂構(gòu)建策略
(一)課文與教材整合,突出育人主題
在立德樹人背景下,高中英語課堂可以對學生產(chǎn)生積極影響,有利于培養(yǎng)優(yōu)秀人才。因此,高中教師需要深入了解教材,并對教材編寫的意圖以及教學方法有自己的見解,將教材分為多個知識板塊,甚至可以根據(jù)人文主題對各個單元模塊重新排列進行教學。
英語學科作為一門語言學科,教師在教學時要培養(yǎng)學生的人文意識,特別在教材和課堂整合時,教師需要深入理解教材內(nèi)容和主題,并對人文教育模塊進行重組和排列。例如外研版高中英語教材必修一中共有六個單元,它們分別對應(yīng)“人與自我”“人與社會”“人與自然”幾大教育模塊,因此教師為了提高課堂效率,在開始學習前,需要引導學生主動分析高中英語課堂的學習特點,從人文角度加強對學生的關(guān)懷,面對不同模塊引導學生思考自我與學校、自我與家庭、自我與生活之間的問題,培養(yǎng)學生的人文意識和自然環(huán)保意識。
受應(yīng)試教育的影響,英語教師容易忽視人文教育,教師需要從多維的角度審視教材,設(shè)計多重教學目標,并分別對學生的學習能力、思維品格以及文化意識進行全方位的培養(yǎng)。為了構(gòu)建高中英語高效課堂,教師在課堂中要以學生為主體,引導學生積極參與課堂,但不能只重視知識教學而輕視德育,更不能重視應(yīng)試而輕視人文。通過對教材各單元和模塊多維度重組排列進行教學,可以突出育人主題,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
(二)情景再現(xiàn),豐富人文教學
在立德樹人背景下構(gòu)建高中英語高效課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到課堂教學中,利用情景教學的方式幫助學生了解中西方文化差異,尊重和包容其他國家文化,提升文化的育人功能。特別是教材編寫過程中考慮到中西方文化差異,故而設(shè)置情景教學,學生通過角色扮演的方式融入課文學習中去,用沉浸式方式再現(xiàn)故事場景,幫助學生了解不同文化。除此之外還可以通過視頻教學、新聞教學等方式,讓學生更加直觀地了解中西方文化差異,增加自身社會責任感。
例如在開展“人與自然”教學模塊時,教師可以搜索BBC制作的有關(guān)植被破壞的紀錄片,通過觀看視頻,學生可以更加直觀地感受到目前自然環(huán)境所面臨的威脅,整合單元文章的信息,讓學生了解到的知識不再停留在課本上,而是可以自主交流,更積極地去探討自然生態(tài)的保護問題,增強愛護自然和保護自然的責任感。除此以外,在“人與社會”教學模塊,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角色扮演,分享彼此在校園和家庭中的生活,談?wù)摷彝ビH子之間的矛盾。這種沉浸式的角色代入教學法,可以再現(xiàn)情境,用多元化的方式豐富高中英語課堂。
(三)開展閱讀課程,樹立人文意識
對于高中英語學科來說,閱讀作為引導學生傳遞人文思想,提高人文素質(zhì)的重要途徑,教師可以篩選出適合學生閱讀的英文讀物,以此提高學生人文素養(yǎng)。首先通過教材中的有限資源來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教師在課堂中要總結(jié)課文主題,在講解課文后拔高文章的立意,讓學生通過閱讀文章提高自身人文素養(yǎng)。例如在“Into the wild”單元教學中,教師為學生放映有關(guān)野生動物生存環(huán)境的視頻,通過觀看野生動物因環(huán)境和人為因素遭到生存威脅的視頻,激發(fā)學生保護動物的意識,引導學生注重構(gòu)建人與自然和諧統(tǒng)一的人文意識。
除了教材中的文章,教師可以篩選優(yōu)質(zhì)讀物,開闊學生眼界。教材的資源是有限的,想要通過課堂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高中英語教師可以根據(jù)教材中的主題搜索相關(guān)英語讀物,讓學生更好地理解課堂主題內(nèi)涵。開展課外閱讀活動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通過教師的引導提升學生的閱讀技巧,形成良好的英語學習能力。教師篩選的課外讀物可以讓學生更好地了解中西方文化差異,讓學生尊重和理解西方文化的同時,樹立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教師還可以為學生提供英文繪本、英文詩歌等,在課堂中讓學生了解英語的音律美和韻律美,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樹立更加包容和開放的價值取向,讓學生更好地感受到英語學科的魅力。
(四)回歸生活,理論融于實踐
立德樹人背景下開展高中英語教學,需要教師構(gòu)建人文課堂,幫助學生從課堂走入生活,讓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學會運用課堂所學知識,通過課堂上不斷地反思自我和警醒自我,將課堂學習到的理論知識融入現(xiàn)實生活中去,除了提高語言運用能力,還能在價值觀念上影響學生,用素質(zhì)教育的方式推動學生全面發(fā)展。
例如在教材“人與家庭”模塊的學習中,教師用教材的文章引導學生分析家庭之間的關(guān)系,盡管會產(chǎn)生矛盾,但學生要正視親子之間的裂縫,學會用正確的方式解決矛盾。引導學生換位思考并尊重和理解父母,在張揚個性和發(fā)展自我的過程中可以盡可能地加強親子之間的溝通和交流,還要擺正自身態(tài)度,感恩父母。
將課堂生活化可以幫助學生解決自身存在的各項問題,教師引導學生在課堂中分享自己的故事,提升學生學習興趣,還能讓學生在交流和溝通中積累詞匯、組織語言、復習語法,突出高中英語課堂人文教育的特點,推動學生全面發(fā)展。
(五)創(chuàng)新教學,開展立德樹人活動
高中英語教師具有良好的英語專業(yè)素養(yǎng),同時教師本身需要具有較強的道德素質(zhì),并且可以將其融合在教材中,從而既提升學生的英語素養(yǎng),又提高他們的綜合實踐能力。為了構(gòu)建高效高中英語課堂,無論是在日常的英語課堂還是學校組織的英語競賽、英語話劇演出等活動中,都需要突出立德樹人的主題,甚至在進行學生綜合成績評定時,不能光憑卷面成績給予學生分數(shù),還要考查他們的日常活動,從人文素養(yǎng)入手去評判學生的個人能力。高中英語教師應(yīng)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可以讓學生更加積極地參與到課堂中,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在立德樹人背景下,開展各項有趣的英語活動,可以讓學生加強思想融合與碰撞,及時了解學生自身想法,使學生在課堂中找到學習的樂趣,培養(yǎng)高中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推動學生全面發(fā)展。
構(gòu)建高中英語高效課堂,需要堅持立德樹人教育理念,面對當下高中英語課堂存在的問題,教師要在深入了解教材的基礎(chǔ)上,發(fā)揮英語學科的人文性,探索多元化的教學手段,提高學生英語素養(yǎng)的同時,培養(yǎng)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推動學生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楊幼琴.立德樹人背景下高中英語德育教學研究[J].文淵(小學版),2020(6):307.
[2]王嘉毅,張晉.立德樹人的科學內(nèi)涵與現(xiàn)實要求[J].中國電化教育,2020(8):1-6,40.
[3]邵朝友,周文葉,崔允漷.基于核心素養(yǎng)的課程標準研制:國外經(jīng)驗與啟示[J].全球教育展望,2015(8):10-24.
[4]丁麗蓉.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的落實探研[J].成才之路,2020(33):92-93.
[5]曹培英.從學科核心素養(yǎng)與學科育人價值看數(shù)學基本思想[J].課程·教材·教法,2015(9):4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