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林煒
電子競技近年來在歐美、韓國、中國頗具人氣,2022年在中國杭州舉辦的亞運會(因疫情原因已延期)上,電競將被納入正式比賽項目。在日本,電競在改善老人健康方面也得到廣泛認可和青睞,越來越多的日本老人加入電競行列,甚至成為職業(yè)選手。
2021年9月,日本首支老年電競職業(yè)戰(zhàn)隊“狩獵狙擊手”在秋田縣成立,由12名65~73歲的老人和2名青少年組成。老人平均年齡68歲,幾乎都是初學者,他們以參加射擊游戲“福特之夜”等正式比賽為目標。運營該戰(zhàn)隊的公司總務部長緒方無雙表示,秋田縣的高齡化率位居日本第一,在這里誕生日本第一支老年職業(yè)電競戰(zhàn)隊很有意義。該戰(zhàn)隊每周聚會訓練一次,每月進行一次全員訓練,每次訓練持續(xù)3小時。另外,每人每周還會進行數小時的自主練習。一位67歲的戰(zhàn)隊成員說:“從護理工作退休后,在尋找下一個人生目標時選擇了電子競技,現在每天都很開心。”其他成員也紛紛表示:“記住各種武器、思考作戰(zhàn)戰(zhàn)略,竟然可以激活大腦?!?/p>
日本厚生勞動省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日本65歲以上老人中癡呆癥患者人數約600萬;隨著日本社會老齡化的進一步加劇,到2025年,癡呆癥患者將達到700萬人左右,約占65歲以上老人的 1/5。日本獨協(xié)大學有關電子游戲改善認知功能效果的研究顯示,電子游戲對空間旋轉能力、視覺注意力、視覺短期記憶力等認知能力有明顯提升效果。還有報道稱,玩兩個月3D動作電子游戲后,人腦的海馬體和前額葉背外側區(qū)等體積增加,可能提升大腦記憶功能。此外,利用電子游戲進行腦鍛煉還有便于開展的優(yōu)點。
日本熊本縣的美里町與熊本電子競技協(xié)會共同開展旨在預防老年癡呆的項目。該項目在老人沙龍等地進行“電子競技”指導,以加深老人和孩子之間的代際交流。參加該項目的老人中,約8成老人的注意力得到改善。而且,在驗證一位77歲女性的大腦功能時發(fā)現,其大腦活躍度得到提高。因此,美里町正考慮進一步擴大該項目規(guī)模。此外,日本兵庫縣神戶市也開始了面向老人的電子競技示范業(yè)務,目的是促進當地老人的交流和健康。如今,高達86.4%的日本地方自治體都在實施老年癡呆癥預防計劃。然而,由于不熟悉網絡,對電子游戲有抵觸情緒的老人不在少數。為了讓電競運動在老人中普及,需要不斷提高老人對游戲和電子設備的了解。
不過,受新冠疫情影響,使用智能手機等設備的老人正不斷增加。日本一項關于新冠疫情下新生活方式的調查顯示,使用智能手機“觀看視頻”的比例占32.1%,“使用電商網站”占27.7%,分別占據第一和第三位。2021年日本《高齡社會白皮書》的一項統(tǒng)計顯示,在高齡者平時使用的信息通信設備中,智能手機比例達到44.5%,超過了收音機和非智能手機,老人對數字設備的了解程度正在迅速提高。
疫情下,電子競技可避免人和人直接接觸,有利于在遵守防疫規(guī)則的同時,改善老人健康狀況。在此背景下,預計未來一段時間,像日本美里町和神戶市這樣面向老人的電競活動,將擴大到日本各地,電子競技在日本老人中的進一步發(fā)展也值得期待。
(摘自《生命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