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歌
晨間戶外鍛煉(以下簡稱晨鍛)是指幼兒在一定的時間段內(晨間約15~30分鐘,根據(jù)季節(jié)、年齡段的不同調整),在一定的戶外活動區(qū)域內,利用一些器材進行的各種身體鍛煉活動。高質量的晨鍛活動可以使幼兒一天的生活有一個良好的開端,使他們精力充沛,心情愉悅,注意力集中。由此,可以清晰地了解,晨間鍛煉對幼兒的重要性。在實踐中,通過對幼兒的觀察和交流,筆者發(fā)現(xiàn)看似多樣的晨間鍛煉活動在幼兒中的“人氣”大不相同。針對這樣的現(xiàn)象,教師應從每天晨間鍛煉情況出發(fā),了解幼兒的喜好,探索更加符合幼兒興趣的活動內容。
一、晨鍛活動的“人氣”分析
幼兒進入中班后,為適應其身體、心理的發(fā)展,晨鍛的內容更加豐富和多樣。以活動的種類劃分,大致分為投擲、平衡、球類、車類、跳躍、大型玩具這幾種方式,每一項活動對幼兒的吸引力不盡相同。有的活動“人氣火爆” ,有的卻“門可羅雀”。筆者對9-10月每周二的中三班幼兒晨間體育鍛煉選擇情況進行了觀察記錄,并通過與個別幼兒的交談,了解到幼兒喜歡與不喜歡某種材料的原因。中三班幼兒人數(shù)為39人,其中女生20人,男生17人。通過為期兩個月的觀察以及與個別幼兒的交談,發(fā)現(xiàn)影響中班幼兒選擇材料的因素有以下幾個方面(如表1所示)。在與幼兒的交流中,筆者發(fā)現(xiàn),受歡迎程度依次是:大型玩具、平衡活動、跳躍活動、球類活動、車類活動、投擲活動,影響他們做出選擇的原因是多種多樣,結合日常的教育教學,將因素分為幼兒自身以及環(huán)境兩個方面。
(一)幼兒因素
1.“喜歡”所以“寵愛”。我們經常會發(fā)現(xiàn)這樣的現(xiàn)象:某一項活動非常受歡迎,即使有時候教師會采取策略想要分散一些排隊的人流,也并不一定會取得明顯的效果,幼兒寧愿排隊也不愿意錯過這個活動,他們總是會說的一個詞就是“我喜歡玩”。是的,興趣確實是影響幼兒選擇活動的重要因素之一,比如滑滑梯,每次到了大型玩具時間,幼兒就像是一群擁有翅膀的小鳥,飛快地奔過去,活動結束也還是一臉意猶未盡之感。
2.朋友對我很重要。同伴交往是在活動中發(fā)生的,4歲左右,幼兒在活動中的互借玩具,彼此的語言交流及共同合作逐漸增多,5歲后,合作性的活動開始發(fā)展。這一點,在中班幼兒的身上表現(xiàn)得十分明顯。班上的幼兒玥玥和小雨算得上是形影不離,有小雨在的地方自然也不能缺少玥玥,每天的晨間鍛煉,小雨選擇什么活動,玥玥同樣也會選擇陪在她身邊。所以當筆者問到為什么總是選擇這個活動的時候,她會回答我:“我要和好朋友在一起?!边@樣的現(xiàn)象在班里很常見,有一起活動的伙伴對幼兒來說絕對是可以成為選擇何種活動的重要原因。
(二)材料因素
教師在入園后,根據(jù)上肢、下肢、綜合等幼兒身體發(fā)展狀況考量,在有限的活動場地布置晨鍛的內容。正如之前觀察到的現(xiàn)象一樣,活動的受歡迎程度不盡相同。教師理想的狀態(tài)自然是每種活動都能發(fā)揮它的作用,幼兒也能積極參與其中,達到良好的鍛煉目的??墒?,在實踐過程中并不能做到盡善盡美。反思其中的原因,除了與幼兒自身的因素之外,晨鍛材料也是不可忽視的重要因素。
1.自主則靈動。在晨鍛中,幼兒經常會選擇一些相對比較自由的活動種類?;顒右?guī)則或活動的材料都可以靈活選擇,一物多玩是能吸引幼兒的制勝法寶,幼兒可以自己動腦筋,商量活動的規(guī)則和所使用的材料,充分體現(xiàn)幼兒的自主性。打地鼠、小推車這些人氣較高的活動都具備這樣的特點。幼兒在了解基本的活動玩法后,可以將自己的想法融入其中。
2.新穎則吸引。材料的“新”毫無疑問也是活動能否吸引幼兒的關鍵。平衡步道、大型玩具、跳躍活動之所以人氣頗高,和“新”息息相關。有的是玩法新穎,有的是材料新奇,無論怎樣“新”成了影響活動人氣的重要因素。就拿大型玩具來說,幼兒在家中接觸得比較少,在幼兒園里玩的時候既能滿足他們的體驗,還能和同伴一起享受美好的活動時光。
3.多樣則有趣。晨鍛的內容要盡可能豐富,從而滿足不同幼兒的發(fā)展需要。身體發(fā)展較為靈活、強健的幼兒往往喜歡富有挑戰(zhàn)性的活動。在筆者觀察的這兩個月的時間內,平衡活動一直是幼兒比較熱衷的,它的門前經常是熱鬧非凡。由此可見,應該針對不同幼兒的特點,設置一些具有難度差異的活動內容,盡可能多樣化,增強趣味性。
二、如何讓晨鍛活動獲得更高的“人氣”
(一)注重細節(jié),留心觀察
觀察的重要性自然不必多說,教師在活動開始前應該明確活動區(qū)域、活動內容為什么要這樣設置,目的是什么,這樣設置能為幼兒的發(fā)展提供什么樣的支持和幫助。在幼兒活動過程中細心觀察幼兒在該區(qū)域的動作發(fā)展狀況,有一雙善于發(fā)現(xiàn)的眼睛,捕捉幼兒在晨鍛中的各個瞬間。通過幼兒的行為、語言甚至是某個眼神、表情了解他們的所思所想,根據(jù)幼兒的需求,包括游戲材料、游戲同伴等因素,及時調整區(qū)域的劃分或活動的具體內容,使晨鍛更加貼近幼兒的興趣需要。
(二)豐富晨鍛環(huán)境,創(chuàng)設自由、自主的活動空間
園所不同、班級不同,戶外的場地規(guī)劃和具體的區(qū)域設置自然不同,如何利用現(xiàn)有的場地條件,使晨鍛環(huán)境更加豐富、合理?教師需對場地進行全面的規(guī)劃,做到因地制宜,充分開發(fā)。以筆者所在的中三班為例,晨鍛環(huán)境比較狹長,在攀巖墻、晨鍛器械車附近,所以一些較為大型的材料并不適合擺放在這個區(qū)域。但是,這個區(qū)域內有四條不同顏色的跑道,依據(jù)這樣“地理優(yōu)勢”,幼兒更加愿意參與帶有競技性的體育比賽,會觀察場地的特點,自主商量游戲的規(guī)則,增加游戲的趣味性。
(三)拓寬思路,挖掘多種活動資源
材料提供的多樣性、層次性、趣味性等多方面細致的因素,給教師提出更高的要求。為適應這樣的改變,教師必須拓寬自己的思路,挖掘更多的活動資源,適應幼兒發(fā)展的需要。首先,晨間戶外活動的設置應該盡量體現(xiàn)種類多樣,上下肢、綜合等活動搭配合理并依據(jù)季節(jié)因調整幼兒的運動量。其次,充分利用來自幼兒、園所、家庭的資源。比如,針對幼兒園男教師較少,晨間鍛煉的風格有些“柔和”的現(xiàn)狀,可以嘗試邀請爸爸們參與幼兒的晨鍛活動,與幼兒一同游戲,在增進親子互動的同時豐富晨間鍛煉的組織形式。
(四)細心觀察,隨機引導
教師在組織早晨活動時,想要讓指導更有針對性和側重點,就必須善于觀察,總結幼兒現(xiàn)有的生理發(fā)展特征,了解幼兒的需求,以此根據(jù)幼兒發(fā)展階段的不同因材施教。比如,組織小班幼兒進行球類活動時,教師讓幼兒自主開創(chuàng)玩耍方式。幼兒一部分選擇站立用手抱球,一部分選擇坐在球上。大部分幼兒更多的是手足無措,并沒有充分活動起來。由此可見,小班階段的幼兒不適合自己探索玩法,幼兒玩球經驗的缺少一定程度上阻礙了活動的實施。發(fā)現(xiàn)這種現(xiàn)象時,教師就要想辦法轉變玩球方式。另外,在玩圈中,中班幼兒還只是采取簡單地用圈開汽車,或滾動圓圈的方式,多次重復游戲后就會感到枯燥,在此時,教師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可能會幫助幼兒突破固有游戲難度。
(五)加強有目的的指導和引導
晨間鍛煉中,教師應該實時掌握幼兒現(xiàn)階段的困難和阻礙。這就需要教師進行細致觀察,明白幼兒的需求,然后有的放矢地指導和引領。例如,在進行機械的奔跑運動中,教師應盡可能采取多種方式和途徑,按照不同信號指示進行奔跑的訓練就是一種方法。具體如下,利用伴奏、拍手、擊鼓、響鈴等方式產生的節(jié)奏,讓幼兒進行變速奔跑、高低奔跑的練習,然后,利用踩高蹺方法進行練習,可以激發(fā)幼兒鍛煉奔跑的興致,同時避免幼兒感到疲憊。在練習過程中,教師如果發(fā)現(xiàn)幼兒姿勢錯誤,可以采用讓幼兒對準指定物的方式,糾正幼兒奔跑中低頭的姿勢。通過保持幼兒間的適當距離,要求幼兒邁開步子大步奔跑的方式,避免由于距離短、步子小造成的幼兒抬腿高、步子過小的姿勢錯誤。通過活動,逐步實現(xiàn)幼兒自然、協(xié)調、穩(wěn)定、精神抖擻地大步奔跑。幼兒在進行多種形式的跑步活動中,因為興奮往往會忽視疲倦,教師此時應該細心觀察,把控好幼兒活動的時間和活動量,尤其是對那些體質較差的幼兒,在指導過程中,要合理銘記運用啟發(fā)性語言。如在游戲中幼兒經常因為發(fā)生矛盾找教師理論,在這時教師不要采取措施自行解決,要留給幼兒時間和空間,提供幼兒自主思考的時間和獨自解決問題的機會。就教學而言,這種方式有利于幼兒自主能力的提升。
(六)運用贊賞法,激勵幼兒積極投入
在晨間活動中充分利用言語、動作和神態(tài)對幼兒表達肯定和鼓舞。有名的學者羅森塔爾和雅各布森的“期待效應”中曾提到,教師的期待和信任會反饋到幼兒身上,激發(fā)幼兒的自信心,這使幼兒感受到信任的力量,從而推動他們繼續(xù)努力,走向成功。在晨間鍛煉中,面對各類幼兒在多種活動中展現(xiàn)出的不同表現(xiàn),教師要給予多種肯定。對能輕松完成任務的幼兒,教師要用言語肯定幼兒的成功,鼓勵幼兒繼續(xù)努力;對完成任務相對困難但是態(tài)度認真,行動努力的幼兒,教師可以給予貼貼紙的獎勵,鼓舞幼兒繼續(xù)努力;對任務完成卓越的幼兒,教師要發(fā)揮榜樣的示范作用。
(七)安全環(huán)保,利用各種資源開展戶外游戲活動
1.根據(jù)園情,綜合利用各種資源。比如,利用戶外環(huán)境中可再生、可利用的廢舊物品,如紙盒、煙盒、化妝品包裝盒、飲料瓶、易拉罐,以及各種石子、核、麥稈、植物外皮等。山中大自然的饋贈更加豐富:小石子、各類落葉、樹杈、麥稈、泥土、磚石瓦礫、玉米芯、玉米外衣、麻稈等都能成為幼兒玩耍的玩具。幼兒園可以充分利用自然環(huán)境給人的饋贈,動手制作玩具教具,也可以利用從事各種不同行業(yè)的家長資源,收集家長工作場合中的廢棄物件,進行改造。比如,把易拉罐系上繩子用來踩高蹺,粘在一起用來做橋梁或梅花樁,舊日歷充當紙棍,包裝盒收集起來開模擬超市等,充分發(fā)揮家長與幼兒的合作能力,動手自制。通過教師與幼兒、家長與幼兒、幼兒之間的動手改造,變廢為寶,將原本被拋棄的廢舊物品在認真消毒和謹慎處理后,變成幼兒愛不忍釋地玩耍玩具與教學教具,改善了之前幼兒園內的教學教具和玩耍玩具只能讓幼兒遠遠觀看而不能親自把玩的問題。與此同時,幼兒園也減少了一大筆購置幼兒玩具的開銷。隨著日積月累的摸索與嘗試,戶外活動場所的玩具、教具數(shù)量增加,樣式更加豐富又有很強的實用性。清晨步入幼兒園,最先進入教師視線的就是幼兒生機勃勃做游戲的場面,各個班級按照自己劃分到的活動場地的大小進行晨間鍛煉。不同場地的幼兒游戲的內容也大不相同,在晨練的過程中實現(xiàn)了寓教于樂,培養(yǎng)了幼兒情感表達,進而實現(xiàn)了幼兒體魄的強健。
2.戶外活動體現(xiàn)知識性、趣味性。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一切啟發(fā)智力的活動,都應該以幼兒的興趣為基礎,通過開展游戲進行。隨著幼兒寓教于樂的晨間鍛煉的實施,許多班級將主題教育活動滲透戶外活動,以游戲為主,以園內玩具和戶外環(huán)境為輔,將五維教育目標有針對、有次序地貫徹到戶外活動中,實現(xiàn)理論知識和學習興趣的緊密結合。另外,教師應用心設置教育內容。比如,在訓練幼兒團體協(xié)調能力的游戲中,教師可以這樣設計教學內容:教學前,用心準備活動道具,在活動時讓一組幼兒穿著紙盒鞋子、紙盒做成的火車鞋,按照2人、3人、4人進行團體合作,在每雙紙盒鞋的左側、右側都標有圖案,如阿拉伯數(shù)字、水果、動物等,之后讓幼兒根據(jù)紙盒上的標識行走,活動效果十分顯著。除此之外,根據(jù)幼兒的階段發(fā)展特點,組織開展戶外游戲。幼兒具有模仿力強,想象力豐富,熱愛表達的特點,在戶外活動時,教師要結合幼兒的階段發(fā)展特點,組織情景類戶外活動,在游戲中講故事,營造運動氛圍,使幼兒在游戲中獲得樂趣。
綜上所述,晨間戶外鍛煉是幼兒強健體魄、提高注意力、體驗游戲樂趣的重要活動方式。幼兒選擇什么樣的晨鍛活動,會受到幼兒自身因素和材料因素的雙重影響,教師應該根據(jù)幼兒園實際,綜合利用各種資源,為幼兒打造自由自主的晨鍛環(huán)境,創(chuàng)設知識性、趣味性、安全環(huán)保的戶外游戲活動內容,并細心觀察幼兒在活動中的表現(xiàn),予以針對性的指導,使其積極投入晨鍛活動,感受晨鍛活動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