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燕
隨著新媒體的不斷發(fā)展,網(wǎng)絡不斷深入,越來越多不良信息充斥著小學生的日常生活。對于小學生來講,心理健康情況正處于健康塑造的階段,對于一些不良網(wǎng)絡信息的攝入并不懂如何規(guī)避,對于這種信息多樣化的社會來講,如何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過程中,滲透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顯得極其重要。語文閱讀教學中蘊含著一定的心理教育內容,教師可以將其所蘊含的人文教育與心理教育課文進行針對性教學。因此,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環(huán)節(jié)中,如何有效滲透心理健康教育教學活動,并結合其閱讀教學內容,對健全小學生心理健康、培養(yǎng)人格具有極其重要的教學作用。
一、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概述
閱讀作為一項綜合性教學內容,在小學語文語言學習的課程教學過程中,不僅僅是一項必不可缺的知識教育內容,也是學生吸收各類語文知識的重要途徑。閱讀教學與心理健康教育存在密不可分的聯(lián)系,其符合于當今社會不斷發(fā)展的教育趨勢,并且運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進行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能夠更加有利于小學生的健康成長。閱讀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雖然是兩個不同的教學體系,但是,二者之間具有緊密的教育聯(lián)系。
相對于傳統(tǒng)教學的教學情景來講,教師往往運用閱讀教育進行語文教學知識內容的培養(yǎng),而忽略了培養(yǎng)學生個人心理健康層面的教學內容的發(fā)展。隨著新課標改革的不斷發(fā)展,新課標改革的提出致使素質教育成為如今教學方面的重點教學內容,如何有效運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培養(yǎng)學生健康的心理,從而使其逐漸適應社會發(fā)展需求,成為如今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值得研究的教學課題。如若教師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與心理健康教育活動相結合,不斷運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來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充分發(fā)揮小學語文閱讀存在的重要意義,使學生不僅能夠在小學語文閱讀課堂中獲取語文知識,還能夠使其在教師的教學引導下,培養(yǎng)個人思想情操,豐富其個人的精神世界,促使其個人的身心得以全面發(fā)展。
對于目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與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學結合情況來講,針對于其心理健康教學的課程并沒有充分開展。在小學語文教學的過程中,既沒有專業(yè)的導師進行健康教育工作,也沒有專門的心理咨詢師進行針對性的心理健康服務工作。從另一個角度來講,對于中國的小學教師實際教學情況來講,沒有通過其實際教學與心理健康教學緊密結合,也沒有在教學過程中充分關注學生個人的心理健康發(fā)展。如若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沒有合理地結合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無法適應新時期改革下所轉變的教育工作安排,也就不能適應小學語文教學的實際改革需求,無法運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來提高學生的個人素質教育工作,達到“培養(yǎng)全方面發(fā)展的學生”這一教育學目的。因此,合理地利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成為目前小學教學改革活動過程中不可或缺的教學任務。
二、小學語文閱讀教育對心理健康教育的影響
小學語文教師作為小學生人生的引導者,在教學的過程中,應當在小學生心理健康成長發(fā)育的重要階段,為其提供一定的閱讀內容,并使其在閱讀理解的過程中提高其個人身心健康的發(fā)展,促使其朝著正確的人生發(fā)展方向前進。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當合理增加與學生互動交流的環(huán)節(jié),促使小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選擇一些有利于其身心健康發(fā)展的書籍。與此同時,教師還應當運用自身的語言傳遞相關的心理健康知識,促使心理健康教育能夠在小學教學階段起到潛移默化的滲透作用。
三、小學閱讀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所存在的弊端
在目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過程中,在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方面仍然存在著一定的弊端,導致其在實際進行教學滲透時,往往無法發(fā)揮其主要的教學作用,由于小學生對事物的接受能力較高但卻缺乏一定的理解能力,以及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仍然無法轉變傳統(tǒng)教學等因素,導致其在進行小學語文教學時,無法有效提高小學生個人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學工作效率。
(一)小學生所存在的問題
對于目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實際情況來講,教師仍然占據(jù)著課堂的主導地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仍然按照教師所提出的內容進行閱讀。由于教師無法進行創(chuàng)新性教學活動,導致學生在實際進行閱讀的過程中,學生個人的主觀能動性并沒有在學習的過程中得以充分發(fā)揮,進一步導致學生在學習時無法有效激發(fā)其個人的學習興趣,學習動機以及學習能力不強,在閱讀過程中思考的內容仍然被教師所主導。如此進行教學,無法有效引導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提高其個人的心理健康能力,往往被教師掌握了課堂的主導權力,無法有效拓展學生個人的思維能力。
(二)教師所存在的問題
在目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過程中,大部分教師無法做出滿足學生個人的心理需求的教學安排,并沒有在教學設計層面上設計明確的教學目標,導致其在教學的過程中沒有滲透其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學活動安排。對于大部分教師而言,仍然采用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進行小學語文閱讀的教學,并沒有積極開展小學語文閱讀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有機結合的教學活動內容,導致大部分教師在教學活動安排中的教學手段較為簡單,缺乏其實際運用的教學實踐活動,也沒有合理渲染課堂氛圍。如此進行教學,無法有效利用閱讀教學中的教學優(yōu)勢來取得其心理健康教育所需要達到的教學目標。與此同時,在運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進行心理健康引導工作時,教師在閱讀評價的過程中,缺乏一定的主體性思維意識,導致其在進行教學評價時,實際的評價內容與學生的情感產(chǎn)生了脫節(jié)的情況。
四、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學策略
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當關注小學生個人閱讀心理的變化過程,在小學語文閱讀中掌握學生的心理探究,不斷引入新型教學元素,并促使其融入到課文的理解過程中來。在閱讀的過程中,構建新型的知識系統(tǒng),使其能夠不斷發(fā)展個人的認知能力,提高學生個人的閱讀感知能力。教師通過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以此來間接滲透心理健康教育活動。教師可以靈活運用創(chuàng)新型教學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并根據(jù)其不同閱讀階段創(chuàng)設出不同的問題情景,引導學生針對閱讀材料中的內容進行進一步思維理解,感受作者的情感變化以及其想表達的內容。與此同時,教師可以針對學生的學習性質,激發(fā)學生的抽象性思維以及其發(fā)散性思維,引導學生逐漸養(yǎng)成自主閱讀的學習習慣,不斷激活學生發(fā)散性思維,從而促進學生更好地理解小學語文的閱讀材料,提高個人的心理健康素質。
例如:在進行完課內閱讀過后,教師可以將課內閱讀與實際生活中的情景進行緊密聯(lián)系,然后將其實際生活中所呈現(xiàn)出來的情景開展討論活動。引導學生通過故事的探索來了解到“懂得調控自己的情緒對其個人行為以及生活的重要性”。并引導同學進一步掌握一些與調節(jié)情緒有關的方式。
比如:教師可以將生活中的實際情景,運用閱讀的方式向同學們進行闡述,在課堂導入教學階段:“在我們日常生活與學習的過程中,有些事情總會讓我們產(chǎn)生不高興或者是高興的情緒,那么這些情緒是正常的嗎?情緒會給我們帶來多大的影響呢?”進行課堂導入。與此同時,教師可以出示一個“小明和小紅同學的圖片”進行課堂進一步導入安排。然后,引導同學們開展課堂討論活動:“圖片中小明同學落選后的不高興與小紅同學聽到要去春游消息后變得高興,是正常的情緒嗎?那么圖片中小明與小紅為什么被老師批評了呢?同學們在日常生活中有過這樣的經(jīng)歷以及心理體驗嗎?”學生通過分組討論的方式,進行小組合作討論活動,使他們通過討論活動了解到:“正常的情緒是人類心理活動所產(chǎn)生的反應,是合理的,但過度的情緒則會給予人們壞的影響?!睂W生能夠了解到情緒所帶來的既有好也有壞,而多變的情緒都會帶給人們不同的生活影響。于此過后,教師再進行總結性教學活動,使小學生能夠意識到多變的情緒并不能使我們專心對待事物的發(fā)展,而且影響自我的精神狀態(tài),影響與其他人的交往活動。
對此,合理調節(jié)自身的情緒極其重要,如此引出后續(xù)“如何調節(jié)自我情緒”這一活動內容。之后,教師可以通過游戲的模式進行教學,開展一個“煩惱拍賣會”的活動,教師可以讓同學們自由訴說其在生活中所存在的煩惱,并在下課前結束活動,針對于課堂上不好意思訴說自身煩惱或是有其他因素而沒有進行訴說的同學,教師可以進行這樣表達:“課堂時間畢竟有限,大家可以將生活中的煩惱傾訴環(huán)節(jié)進行拍賣,寫到本子上,訴說你們在生活中所帶來的不良情緒因素?!比绱诉M行教學,既能夠完成小學語文閱讀的課堂學習,還能夠通過小組合作形式來開展課堂討論活動,進一步促使師生之間得以健康交流,使學生能夠更加信任教師,逐漸與教師形成亦師亦友的師生關系,通過積極開展教學活動安排,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促使其能夠在活動開展過后發(fā)泄其心理所產(chǎn)生的不健康因素,以此來達到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促進其心理健康教育發(fā)展的有效教學策略。
結束語
在小學教學階段,學生的身心處于發(fā)展塑造時期,通過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活動,已經(jīng)成為如今心理健康教育下小學語文教學的必然發(fā)展趨勢,教師應當用閱讀來提高學生個人的思想道德品質修養(yǎng)以及其審美觀,促進學生形成健全的人格發(fā)展。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應當遵循小學生個人的心理健康規(guī)律以及其對事物接受的發(fā)展規(guī)律,通過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提高學生對于事物發(fā)展的認知理解能力,并遵循閱讀技巧的教學,提高學生的個人語文閱讀能力以及其對閱讀層次的鑒賞能力。與此同時,合理運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認知能力,并且使其在實踐的過程中,投入一定的思想情感,促使其思想能夠與閱讀作品之間進行互動,以此來有效保證小學生的個人發(fā)散性思維得以有效培養(yǎng),拓展學生的思維邏輯能力,促使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能夠進一步有效滲透心理健康教育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