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當前,公安院校行政法學課程的教學面臨課時一再被刪減,教學方式缺乏創(chuàng)新,教學內容脫離行政法律實踐等諸多難題?!胺D課堂”的教學模式不僅有助于拓展行政法課程教學空間和時間,緩解課時不足的問題,有益于線上線下教學資源的整合,彌補行政法課程實踐教學短板,還有利于卓越法治人才的培養(yǎng),滿足學生的個性化需求。本文基于“智慧樹”平臺所構建的“翻轉課堂”將教師的課堂教學與學生的課外學習緊密聯(lián)系起來,從課程開發(fā)、課前活動安排、實體課堂的教學設計、課后拓展與課程優(yōu)化五方面提供了可操作性方案。
[關鍵詞]“翻轉課堂”;公安院校;行政法學;智慧樹
[中圖分類號] G642? ? ? ? ? ?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1008-2549(2022) 09-0106-04
近年來,“翻轉課堂”對世界各國的教育行業(yè)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成為一種主流的教學理念;隨著網(wǎng)絡信息技術的進一步發(fā)展,“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也引起了我國教育界的高度關注并在一些高校逐步踐行,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課程是大學教育最微觀的問題,直接影響著人才培養(yǎng)質量;高校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也最終需要通過一系列課程來實現(xiàn)。[1]然而,反觀我國公安院校行政法學課程教學改革研究的現(xiàn)狀,雖然這門課程教學改革的目標和難點已經(jīng)成為共識,但是關于教學改革的具體方法的研究成果并不多。基于此,在公安院校校開展行政法課程的翻轉教學模式的應用研究還有較大的探索空間,這一研究也會對行政法相關課程教學實踐具有更重要的啟發(fā)和參考意義。
一、公安院校行政法學課程教學面臨的困境
法學教育在公安素質培養(yǎng)中起基礎性作用,法律意識和法治思維是其他公安業(yè)務知識習得的前提和基礎,法學相關課程學習的好壞直接影響著公安專業(yè)課程的學習效果。行政法學這門課程全稱為“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學”,其在整個法學知識體系中占據(jù)重要地位,與民法、刑法構成了我國法律體系的三大組成部分。行政法學不僅是法學相關專業(yè)的主干課程,還是公安院校的偵查、治安、禁毒、刑技等公安相關專業(yè)的基礎課程。然而,目前這門課程的教學在公安院校存在諸多現(xiàn)實難題:
首先,在學時分配上,普遍存在課時不足的問題。由于長期以來的辦學理念,法學在公安院校相關公安類專業(yè)仍處于從屬或邊緣地位,這種認知上的偏差影響了公安院校法學教育的進一步發(fā)展。行政法學這門課的課時一再被刪減,使得任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只能大幅精簡授課內容,課堂講授僅限于與公安工作有關的章節(jié)。行政法學課程是一個比較繁雜龐大的知識體系,我國的行政法沒有統(tǒng)一、完整的法典,相關內容涉及十余部法律法規(guī);行政法學在知識結構上可分為行政法的基本原理、行政行為法、行政組織法、行政救濟法等幾個不同的組成部分,章節(jié)之間的跳躍性較大。由于課程本身的特點,這些功利的做法實際上無異于殺雞取卵,使得學生難以掌握法律的精髓和要義,嚴重制約了學生法律素養(yǎng)的提升。
其次,教學方法缺乏創(chuàng)新,而且多采用傳統(tǒng)的滿堂灌的方式。教學過程中具體問題表現(xiàn)在:1.在課堂講授的過程中老師們通常把教學過程簡化為單向度的知識傳遞和灌輸,忽略了學生主動參與知識建構的價值,不足以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與此同時,通常百余人規(guī)模的合班授課的情形本就不易形成觀點的交鋒,在警務化管理模式下學生則更傾向于整齊劃一的規(guī)范動作,使得學生參與課堂討論的積極性相對較低。2.課堂教學側重于幫助學生理解和記憶相關知識,導致學生疲于記錄課堂筆記,對于知識的實際運用能力不足,把臨時抱佛腳式的死記硬背作為學習法學課程和應付考試的主要方式。3.教學過程中對現(xiàn)代信息技術的利用率較低,教學資源缺乏有效整合,教學評價體系單一、僵化,使得最后教學效果與本科類教學質量國家標準還有一定差距,更難以契合卓越法治人才培養(yǎng)的需要和教育部“金課”的“兩性一度”的要求。
再次,教學內容過于抽象,脫離行政法律實踐。客觀地說,公安院校行政法課程使用的“馬工程”教材的編排本身理論性較強,而且公安院校強調政治建校,法學教師更是嚴格恪守政治紀律,堅持講課內容以課本為本。另外,雖然公安院校教師有人民警察身份,但是大多在走上教學崗位之前沒有太多實務經(jīng)驗,更不用說公安工作經(jīng)歷;而且按有關規(guī)定正式入警的教師不得兼職從事律師工作,教師拓展法律實務經(jīng)驗的渠道十分有限。即使公安系統(tǒng)內部有一些掛職鍛煉的機會,出于個人家庭與職稱晉升壓力等因素的考慮,大多數(shù)人更傾向于選擇繼續(xù)耕耘在教學崗位。行政法學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其必然后果是,教學內容很難與法律實踐有效接軌。
鑒于上述存在的問題,公安院校行政法學的課程迫切需要結合新的教學理念和現(xiàn)代信息技術進行轉型升級,尋求一條既符合現(xiàn)代教育理念又體現(xiàn)新時代要求的教學改革路徑。
二、“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內涵及其對行政法課程建構的價值
“翻轉課堂” (Flipped Classroom)是對傳統(tǒng)課堂教學的深度反思和顛覆,不僅翻轉了師生雙方的教學角色,還意味著“‘課上與‘課下活動的互換”,[2]將“基礎知識的傳授轉移到課前”,課堂活動更多是引導學生“在知識應用中形成對知識的深度理解”。[3]據(jù)有關資料顯示,“翻轉課堂”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紀90年代美國哈佛大學教授埃里克·馬祖爾所提出的“同儕教學法”(Peer instruction)的教學模式。[4] 然而,“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是在“可汗學院”的創(chuàng)始人薩爾曼·可汗(Salman Khan)的努力下才開始逐步在美國真正推廣并引發(fā)廣泛關注。薩爾曼·可汗在其出版的書中對“翻轉課堂”的概念給出了一個明確定義,即“讓學生按照自己的學習進度在家中聽課,然后在課堂上與老師和同學一起解決疑問”。[5]換言之,“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促使當前以教師講授為中心的教學方式轉向以學生問題導向為中心的教學互動模式。因此,“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突破了傳統(tǒng)教學模式制約瓶頸,使得教師從課堂的主導者轉變?yōu)榻虒W活動的組織者,而學生則從知識的被動接受者轉變?yōu)橹鲃犹骄空撸嬲蔀閷W習主體。
“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對于行政法課程的建構價值主要表現(xiàn)在如下幾個方面:
第一,有助于拓展教學空間和時間,緩解行政法課程課時不足的問題。以廣西警察學院為例,非法學專業(yè)的行政法課程的課時數(shù)為48,這對于行政法學所囊括的復雜的知識體系而言是遠遠不夠的,不論是教師還是學生在教學過程中都倍感壓力。在“翻轉課堂”模式下教師可以將教學相關資料提前發(fā)放給學生自學,通過教學環(huán)節(jié)的設計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可以更有針對性地指導學生;而學生對于課前與課后的學習活動的參與也相當于延長了教學時間。這些都有助于緩解以往因為課時安排有限而不得不對教學內容刪減的問題,可以讓學生在有限的課時安排下全面系統(tǒng)地學習行政法和掌握好相關知識點。
第二,有益于線上線下教學資源的整合,彌補行政法課程實踐教學短板。近年來,國內各大高校開展了大規(guī)模在線課程的建設與應用,2017年教育部依據(jù)《2017年教育信息化工作要點》認定了國家首批精品在線課程(慕課),并將這些課程的教學視頻、課件資源及參考資料等在網(wǎng)絡平臺“中國大學慕課”面向社會公布。這些網(wǎng)上的教學資源無疑對于“翻轉課堂”模式下老師的備課有不少助益,可以一定程度上豐富教學內容,彌補任課老師相關實踐經(jīng)驗不足的缺憾。與此同時,教師在開展教學過程中無疑還需要結合具體的教學情境、課程內容以及學生知識儲備特點等特征,將線上的教學資源與線下教學安排有針對性地進行整合與銜接。
第三,有利于卓越法治人才的培養(yǎng),滿足學生的個性化需求。2018年教育部提出的“金課”建設,強調課程的“高階性”“創(chuàng)新性”“挑戰(zhàn)度”,這些要要求都與“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相契合。因為將“翻轉課堂”融入行政法課程教學的最終目的不是知識點的講解,而是要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培養(yǎng)自主學習能力。在“翻轉課堂”模式下學生可以根據(jù)自己的需要不斷重復學習知識難點或是進行拓展性學習,而不是所有人都循規(guī)蹈矩以老師的講課進度馬首是瞻;學生還可以在老師的指導下通過課外查閱相關文獻和案例拓展知識面加深對相關知識點的理解;在此基礎上學生與老師在課堂上交流將更加深入,討論問題更有針對性,甚至還會有爭論和批判質疑,最終通過課程學習讓學生掌握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方法,培養(yǎng)出具備法律思維和獨立的人格的應用型和創(chuàng)新型法治人才。
三、基于“智慧樹”網(wǎng)絡平臺的行政法學課程“翻轉課堂”應用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具體實施離不開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的實踐。本文對行政法學課程“翻轉課堂”的實踐應用研究主要是依托“智慧樹”教學輔助平臺實施的。據(jù)官方網(wǎng)站(https://www.zhihuishu.com/)信息,“智慧樹”致力于成為國內領先的“教育信息化制造商與互聯(lián)網(wǎng)教育運營商”,其服務的學校有近3000所,有超2000萬人次的在校生已通過該網(wǎng)站跨校修讀課程并獲得學分。本文基于“智慧樹”平臺所構建的“翻轉課堂”的教學流程以“課前+課中+課后”劃分為三階段,可概括為五個步驟(詳見圖1)。以下將對相關細節(jié)做進一步闡述:
第一,課程開發(fā)與課前活動安排?!胺D課堂”教學實施前需要開展信息化教學資源建設,教師可以自行提前制作PPT課件并錄制系列微課視頻,將收集整理的教學內容相關的學習資料、視頻屏幕彈題、配套單元測試、期末測試,以及用于學生留言互動的開放式討論題等上傳至“智慧樹”在線教學平臺;對于沒有拍攝教學視頻的教師,也可以根據(jù)教學內容從“課程資源庫”中勾選其他大學相關專業(yè)的行政法學課程,可以引用完整課程資料或不同課程中的指定章節(jié)作為共享搭建SPOC課程,完成課程創(chuàng)建后再邀請學生和助教進入課堂。
開展任何教學活動之前都應從學生的學情分析入手。行政法這門課程在各專業(yè)開設的時間基本都是大學二年級,在知識儲備上,學生在學習本課程之前已經(jīng)有一定的法學知識基礎;在認知能力上,大部分學生已有一定的學習積極性和自學能力,可以自主完成教師課外布置的一些學習的任務。這些都為“翻轉課堂”“先學后教”教學活動的開展奠定了基礎。授課教師可以根據(jù)教學進展在線發(fā)布“學習任務”,如要求學生提前閱讀行政法基本原則這一章的教材和課件內容,或者通過“發(fā)布話題”要求學生對相關問題或案例提前進行討論在線發(fā)表看法等。在上課前教師可再查看“學情數(shù)據(jù)”,了解學生課前總的預習情況和每個學生在線教學資源的查看數(shù)量、下載數(shù)量以及視頻學習的時長、作業(yè)完成情況等。
第二,實體課堂的教學設計。結合當前卓越法治人才培養(yǎng)的需要以及課程思政的要求,教學設計中除了一般的知識與技能目標以外,還應該設置過程與方法目標、思政育人目標。換言之,教師教學活動的目標不僅包括幫助學生理解掌握行政法的一般概念內涵,還應包括培養(yǎng)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在潛移默化中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等?!胺D課堂”的核心還在于教學策略上的變化,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的主導下教師的教學主要是根據(jù)學生預習情況有針對性地進行答疑解惑,給予學生個性化的指導和深層次地交流互動。在同步開啟在線直播功能的情況下,教師不僅可以與學生面對面地互動,對于不愿意直接提問的同學,還可以匿名的方式在線以彈幕的形式提問,教師在現(xiàn)場答疑的過程中可以同步查看并及時回復。
當然,“翻轉課堂”適用于行政法課程教學并不是說所有內容都排斥傳統(tǒng)的講授模式,對于一些教學難點重點仍然可以在實體課堂中以講授法為主,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輔以視頻、圖片、流程圖等多種方式讓學生對基本概念有一定的認知,通過引入日常生活中的現(xiàn)實案例幫助學生理解并具體運用。與此同時,教師仍然可以借助“課堂工具”中的簽到、提問點名、搶答、自定義投票等功能提升實體課堂管理的效率。而且還可以通過直播課程的回放功能實現(xiàn)異地教學,方便學生回顧知識要點,緩解了傳統(tǒng)課程授課方式中學生忙于記筆記而囫圇吞棗的問題。
第三,課后拓展與課程優(yōu)化。對于“翻轉課堂”而言,學生課前的預習與熱身討論使得實體課堂的教學更有效,而課后的鞏固練習與拓展對于教學效果的提升也同樣至關重要。在傳統(tǒng)課堂教學模式下教師往往都不愿意給學生布置過多的課后作業(yè),因為批改作業(yè)和整理學生成績對于大班授課或多個教學班的老師而言,意味著超負荷的工作量。而在“翻轉課堂”構建的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中教師可以一定程度上解決這個難題。教師可以通過創(chuàng)建和使用訓練題庫,讓學生在線完成自我測試,還可以隨機組卷輕松在線創(chuàng)建考試。教師借助網(wǎng)絡教學平臺還可以在線監(jiān)考,對于未參加考試和考試作弊的學生,系統(tǒng)都可以監(jiān)測到并反饋給教師。教師還可以根據(jù)學生在課前和課堂學習情況,對班上學生進行分組,布置不同的作業(yè),小組作業(yè)的批改可以選擇“老師批閱”“組間互評”兩種不同模式。
此外,“翻轉課堂”的具體應用需要構建科學合理的課程考核體系,對學生在課前、課中、課后不同階段的學習效果進行觀測和評估?!皩W情數(shù)據(jù)”是教師了解學生自主學習情況的一個重要的媒介,教師可以在教學過程中及時督促學習進度落后的學生。與此同時“成績管理”模塊也可以幫助教師高效地管理學生成績,將線上線下的考勤、平時在線學習情況、課堂互動情況以及作業(yè)或考試成績等都納入總成績的考量因素之中,教師還可以根據(jù)教學實際情況對各項教學活動設置不同的權重比例。因此,“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可以一定程度上促進行政法課程教學設計和課程考核評價體系的更新。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實施對于教師和學生而言都是一場深刻的變革,對于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教師的信息化教學設計能力都是一大考驗。雖然在行政法課程教學中的構建“翻轉課堂”有一定的可行性,而且這也必將是未來法學教育的一個發(fā)展方向;但是“翻轉課堂”并不是要完全取代傳統(tǒng)課堂教學,對于一些學生容易混淆和理論性較強的知識要點難點課堂上的講授仍然是必要的。本文的研究試圖在探尋傳統(tǒng)實體課堂講授與“翻轉課堂”下的虛擬可視化課堂之間的有效銜接方式,共同促進教學效果的提升。毋庸置疑的是,“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實施的過程當中還存在一些困難,其美好愿景的實現(xiàn)需要教師和學生的共同努力。教師尤其需要通過線上線下的教學互動與反饋進行深刻的教學反思,與時俱進地更新自身的知識儲備并適時動態(tài)調整行政法課程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思路。
參考文獻:
[1]吳巖.建設中國金課[J].中國大學教育,2018(12):4-5.
[2]王藝湘. 翻轉、混合式、慕課、在線開放、智慧課堂:“課”不容緩的互聯(lián)網(wǎng)+視聽盛宴[M].中國輕工業(yè)出版社 , 2019:54.
[3]鹿斌. “翻轉課堂”在高校《公共管理學》課程教學中的應用探索[J].高教論壇,2020(11):34.
[4]黨建寧. 基于移動社交網(wǎng)絡的大學“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 2016:38.
[5]薩爾曼·可汗.“翻轉課堂”的可汗學院 互聯(lián)時代的教育革命[M]. 劉婧,譯.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4:85.
The Construction of Flipped Classroom in the Course of Administrative Law in Police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 Taking the “Zhihuishu”Platform as an Example
GuoLiping
(Guangxi Police College)
Abstract:? At present, the teaching of the course on administrative law in police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is faced with many problems, such as repeated deletion of class hours, lack of innovation in teaching methods, separation of teaching content from administrative law practice and so on. The teaching mode of flipped classroom is not only conducive to alleviating the problem of insufficient class hours through expanding the teaching space and time of the course, beneficial to the making up for the shortage of practical teaching in the course through integrating online and offline teaching resources, but also conducive to the cultivation of excellent legal talents through meeting the personalized needs of students. The flipped classroom constructed by the paper is based on the"Zhihuishu" platform, which closely connects teachers classroom teaching with students extracurricular learning, and provides a specific plan from five aspects: curriculum development, pre-class activity arrangement, physical classroom teaching design, after-class expansion and curriculum optimization.
Key words: Flipped classroom; Police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Administrative law; Zhihuishu
*基金項目:廣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學改革工程項目:“基于卓越法治人才培養(yǎng)的《行政法學》線上線下混合式一流本科課程建設的研究與實踐”(2021JGA368);廣西警察學院高等教育本科教學改革項目:“翻轉課堂在《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學》課程中的構建與實踐”(2020JGB28);2020年度廣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學改革工程項目:“公安院校卓越法治人才培養(yǎng)模式研究與實踐”(2020JGA351)。
作者簡介:郭麗萍(1985—),女,博士,副研究員,研究方向:法學教育、行政法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