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從一道題的解答錯誤點出發(fā),剖析錯誤原因,給出幾種解法,強調不等式運算中 “同解變形”的重要性.
關鍵詞:不等式運算;“同解變形”;關鍵
中圖分類號:G63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8-0333(2022)28-0086-03
收稿日期:2022-07-05
作者簡介:田加貴(1963.1-),男,四川省樂山人,本科,中學高級教師,從事中學數學教學研究.
高一學生在剛進入高中學習時,學習了一些簡單的不等式知識,對于不等式的性質和運算往往用等式的性質和運算來操作,而且出現了錯誤后還不清楚錯在什么地方,筆者近期在為學生布置課后練習時,有這樣一道練習題:
題目已知實數a,b滿足-3≤a+b≤2,-1≤a-b≤4.
(1)求實數a,b的取值范圍;
(2)求3a-2b的取值范圍.
對于這道練習題,有的學生做出了結果,但解答是不正確的,有些學生解答的結果本身就是錯誤的,這些學生還不知道是為什么,自已也找不出原因,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下面列舉兩種典型的錯誤作一點分析,并對原題給出幾種解答,僅供參考.
錯解1(1) 因為 -3≤a+b≤2,①
-1≤a-b≤4,②
①+②,得-4≤2a≤6.
即-2≤a≤3.
所以實數a的取值范圍為[-2,3].
由②得 -4≤-a+b≤1. ③
①+③,得 -7≤2b≤3.
即-72≤b≤32.
所以實數b的取值范圍為[-72,32].
(2) 由(1)有 -2≤a≤3.
即-6≤3a≤9 .④
由(1)有 -7≤2b≤3 .
即-3≤-2b≤7 .⑤
④+⑤,得-9≤3a-2b≤16.
所以3a-2b的取值范圍為[-9,16].
錯解2 (1) 同上(略).
(2) 由(1)有 -2≤a≤3. ⑥
由②得-2≤2a-2b≤8. ⑦
⑥+⑦,得-4≤3a-2b≤11.
所以3a-2b的取值范圍為[-4,11].
錯誤原因1對于(1)問,在進行一些同向不等式相加時, 不是同解變形.
由-3≤a+b≤2,-1≤a-b≤4得到-4≤2a≤6,-7≤2b≤3,
即-2≤a≤3,-72≤b≤32.
由于結果是單獨要求實數a,b的取值范圍,所以無可厚非.對于(2)問,由于在運算中,應用了(1)問的非同解變形的結果或再一次進行了非同解變形運算,從而造成錯誤解答. 也就是說不應當利用擴大了范圍的結果或行為進行后續(xù)運算.
錯誤原因2前一解法的(2)問,屬于推理錯誤,結果錯誤;后一解法的(2)問,屬于推理錯誤,結果正確.
錯誤原因3前一解法的(2)問,得到
-2≤a≤3,-72≤b≤32,
不妨取a=3, b=1,則有a+b=4.
顯然不滿足-3≤a+b≤2.
后一解法的(2)問,也是利用了由
-3≤a+b≤2,-1≤a-b≤4,
得到-4≤2a≤6.即-2≤a≤3.
這種在非同解變形的條件下,表面上得到了正確結果,但這只是一種巧合而已.
因為a并不能在[-2,3]上任意取值,這是由于b還不確定;再者如果按照這種推理,由-2≤a≤3 得-3≤-a≤2,
又由-3≤-a≤2和-3≤a+b≤2可得-6≤b≤4,
這樣由-2≤a≤3和-6≤b≤4可得-8≤a+b≤7,這還是-3≤a+b≤2嗎?
錯誤原因4得到的-2≤a≤3,-72≤b≤32,不表示題中的實數a,b可各自在[-2,3]和[-72,32]內任意取值.
錯誤原因5得到的-2≤a≤3,-72≤b≤32,應當理解為:
對于任意給定的
(a+b)∈[-3,2]和(a-b)∈[-1,4],
存在a∈[-2,3]和b∈[-72,32], 使得-3≤a+b≤2,-1≤a-b≤4.
正解1(1) 同上(略).
(2)(待定系數法)
設3a-2b=m(a+b)+n(a-b)
=(m+n)a+(m-n)b,
令m+n=3,m-n=-2,
得m=12,n=52.
所以3a-2b=12(a+b)+52(a-b).
由-3≤a+b≤2,得
-32≤12(a+b)≤1.
由-1≤a-b≤4,得
-52≤52(a-b)≤10.
所以-4≤12(a+b)+52(a-b)≤11.
所以3a-2b的取值范圍為[-4,11].
正解2(1) 同上(略).
(2)(換元法)
設a+b=A, a-b=B, 則
-3≤A≤2,-1≤B≤4.
由a+b=A,a-b=B,
得a=A+B2,b=A-B2.
所以3a-2b=3·A+B2-2·A-B2=12A+52B.
由-3≤A≤2得
-32≤12A≤1.
由-1≤B≤4得
-52≤52B≤10.所以 -4≤12A+52B≤11.
所以3a-2b的取值范圍為[-4,11].
正解3(1) 同上(略).
(2)(構造法)
由-3≤a+b≤2有
-94≤34a+34b≤32.
由-1≤a-b≤4有
-34≤34a-34b≤3.
構造函數f(x)=34ax2+34bx,則
F(x)=f(x)x=34ax+34b(x≠0).
得F(x)=34ax+34b為直線方程.
故(-1,F(-1)) , (1,F(1)), (-32,F(-32))為直線上的三點,
因為以上三點其任意兩點連線斜率相等, 即
F(-32)-F(1)-32-1=F(-1)-F(1)-1-1.
化簡,得F(-32)=54F(-1)-14F(1).
因為F(-1)=f(-1)-1,F(-32)=f(-32)-32,
F(1)=f(1)1,
所以 f(-32)-32=F(-32)=54F(-1)-14F(1)=-54f(-1)-14f(1).
故f(-32)=158f(-1)+38f(1).
而 -34≤f(-1)≤3, -94≤f(1)≤32,
所以 -4532≤158f(-1)≤458,
-2732≤38f(1)≤916.
所以 -94≤f(-32)≤9916.
即-94≤916(3a-2b)≤9916.
即-4≤3a-2b≤11.
正解4 (1) 同上(略).
(2)(數形結合法)
因為在平面直角坐標系aOb中,
滿足不等式-3≤a+b≤2,-1≤a-b≤4的實數a,b的值構成的點(a,b)形成圖1陰影區(qū)域.
圖1圖2
令k=3a-2b,
由-3=a+b,-1=a-b,
得a=-2,b=-1.
由a+b=2,a-b=4,
得a=3,b=-1.
當a=-2,b=-1時,得
kmin=3×(-2)-2×(-1)=-4.
當a=3,b=-1時,得
kmax=3×3-2×(-1)=11.
所以 -4≤k≤11.
即-4≤3a-2b≤11.
從解法4,我們很容易看出,滿足不等式-3≤a+b≤2,-1≤a-b≤4的實數a,b的值構成的點(a,b)只能是(圖1)中陰影部分內的點,而問題(1)得到的-2≤a≤3,-72≤b≤32構成的點(a,b)還可能是(圖2)中陰影部分內的點,這些點在我們進行不等式變形運算過程中乘虛而入,比如a=-2,b=32時,3a-2b=-9,明顯-9[-4,11],所以,在不等式運算過程中,由于不等式的算理算法并不象等式運算一樣很容易做到“同解變形”, 雖然許多運算都符合不等式的運算性質,但是稍不留心就會出錯,因些,在進行不等式運算時,需要特別注意“同解變形”這個關鍵問題.
參考文獻:
[1]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普通高中數學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