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冰
慢性腎臟疾病是臨床常見疾病,全球10%的人口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慢性腎臟病變,但患者的知曉率不到1%,約1/5的腎病患者初次就診時已是中晚期。而一旦患上慢性腎病后,便無法徹底治愈,但及早預防或者在疾病早期積極行動,能避免病情的發(fā)生發(fā)展。
健康飲食
主食應該以清淡為主,控制每日食鹽攝入量;禁止吸煙飲酒,過度喝酒會讓腎臟充血水腫。不食用高蛋白質食物,避免增加腎臟負擔。降低食物中油脂比例,避免導致高血壓等疾病,進而對腎臟產生進一步損傷。避免暴飲暴食,損害腎臟健康。人體每日攝入過量食物,最后產生的代謝廢物,如尿酸、肌酐等都是由腎臟排除的。暴飲暴食會增加腎臟負擔,對患有腎臟疾病的人來說,更會增加腎臟損害。
養(yǎng)成良好的衛(wèi)生習慣
講究個人衛(wèi)生,避免泌尿道感染,不給病菌留下任何機會。如發(fā)現患上呼吸道感染、患有扁桃體炎、鼻竇炎等疾病需要及早治療。
保持體內水分充足
及時補充飲水,每日都需確保有充足的水分。經常喝水能提高排尿量,幫助代謝廢物,減少致癌物、代謝廢物及細菌產生,減輕對尿道、膀胱的損害及刺激,還不容易產生結石。喝完水后,不要憋尿,尿在膀胱內停留時間過久,容易產生細菌。細菌極大可能會經過輸尿管感染到腎臟。飲用的水也要保證符合衛(wèi)生標準無污染,不能喝成分不明的河水、井水。
合理運動
日常生活中注意生活規(guī)律,合理運動,保持勞逸適度,確保有充分的睡眠時間,增強身體素質。
慎用藥物
藥物的不規(guī)范使用已成為導致急性腎損傷的重要原因,尤其是慶大霉素、卡那霉素及鏈霉素等對腎臟存在明確損傷的藥物需要在醫(yī)師的指導下應用,挑選對腎臟損傷小的藥,不得私自買藥、濫用。如咽喉部、扁桃腺等器官位置存在鏈球菌等感染時,需立即根治,但一定要在醫(yī)師指導下應用抗生素,且療程充足。不然反復發(fā)作的鏈球菌感染會導致腎臟病產生。
通常認為,如果確定應用抗生素,應用療程不應當短于7~10天。一旦確定是鏈球菌感染,要保證療程在14天以上。同時,在針對鏈球菌感染時需要選用青霉素類抗生素。
近年來,慢性腎臟疾病的發(fā)生也不斷年輕化,大家一定要重視對腎臟的保護,提高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