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麗萍
【摘? 要】本文以多彩資源在英語課堂中運用為論述要點,闡述PPT課件展示、報紙雜志摘要、情境活動體驗等途徑對豐富課堂教學過程的促進作用。圍繞學生認知需求點活化教學策略,引領學生在主動參與互動中深化認知體驗,是建構有深度、有廣度和有溫度課堂的必然需求。探討多樣化資源運用于英語課堂,對激活學生認知思維靈感和喚醒學生探知激情起到一定的積極作用。
【關鍵詞】高中英語;資源;課件;報刊;活動
建立在豐富多彩英語課程資源上的課堂教學,更多的是學生一種自我探索與體驗的過程,是一種拓寬認知視野和思維的過程。從學生的整體探知需求角度出發(fā),教師不妨多給學生做出必要的提示和引導,多鼓勵他們結合自己的認知想法去解讀其中的內涵,定會使課堂富有生機活力。這些多彩的資源,應該在體現(xiàn)開放性、趣味性和發(fā)展性的特征基礎上,多吸引學生的眼球和注意力,能夠讓學生在身臨其境的探知中獲得更多真實的認知感思,能切實滿足他們的學習探知需求。從這點出發(fā),生動的英語課堂應該以圍繞學生的學習探知發(fā)現(xiàn)為切入點,多給學生必要的自我提示與主動探知機會,引導他們從中找到更多可有效運用的方法,滿足其多樣化發(fā)展的需要。越是多彩的資源越能給學生提供可學習運用的載體,能讓學生在寬松愉悅的環(huán)境中盡情表達運用。
一、PPT課件展示閱讀背景——開闊視野眼界
PPT課件運用于英語閱讀,就是要在充分了解閱讀素材表達主題及相關背景中多給學生足夠的自我思考時間,讓他們帶著新鮮感研讀文本。課件展示運用于課堂能使學生在充分融入相應的情境氛圍中形成敏銳認知。課件展示使學生走出依賴本本主義學習的窠臼,能讓學生在主動參與與研讀思考中獲得更多的體驗。教師也可結合學生的不同認知想法,多建議他們針對自己的研讀去發(fā)現(xiàn),多給予鼓勵并結合各自的想法去破解其中疑惑,定會更受學生的青睞和喜歡。
教師也可以針對課程的部分學習內容,給學生設置相關的背景,引領他們在栩栩如生的環(huán)境中獲得更多豐富的感觸。教師可針對課件內容,如在譯林版必修(下同)第一冊的“Unit 3 Getting along with others”的“Friendship on the rocks:please advise?”的閱讀教學中,不妨利用課件展示有關友誼的格言,像“Friends show their love in times of trouble, not in happiness” “One loyal friend is worth ten thousand relatives”“A friend is never known till a man has need...”引導學生感觸“How do you understand friendship?” 引導學生并結合親身經歷,獲得“What do you usually do in trouble?”相應的詞匯或者語句。教師可結合學生的不同理解,通過利用經典故事,如管鮑之交、伯牙絕弦、忘年之交等,引導學生結合自己的親身經歷,從“If you meet the same thing,what would you like to do?”與“Why do we need good friends?”角度主動梳理相關認知體系,幫助學生從各自理解需求的角度提出自己的設想和意見,給他們更多的自我探索和嘗試表達的機會。教師可結合學生的理解,多給他們留白和創(chuàng)設有意義的話題,鼓勵他們根據(jù)各自的設想去找到可運用的方法,幫助學生打通理解的思維通道。教師可結合課堂授課的重點和難點,引領學生主動歸納和收集相應的背景資料,歡迎他們能針對自己的整體理解設想去探尋與之相應的話題,給他們提供更為有效的表達運用思維。教師可針對學生的理解,多提出自己的觀點,多鼓勵他們嘗試運用微視頻、微博等方式收集與學習內容相應的背景資料,并制作成相關的課件,幫助他們從中獲得更多綜合運用的語料。
教師在設計相應課件的時候,可針對學生的不同認知嘗試從不同角度去探尋相應資源。教師可利用PPT課件的聲光色等多種展示功能,鼓勵學生結合自己在語篇閱讀中的發(fā)現(xiàn)進行深入總結。教師也可結合學生對親身經歷以及認知感觸差異特點多鼓勵他們從不同的層面和角度主動摘錄和收集相關信息,讓他們在真正的融入語境中深入體味和感知,讓他們從中獲得更多行之有效的策略。教師多鼓勵學生結合自己的研讀發(fā)現(xiàn),嘗試從文本中找出更多有價值的信息,幫助他們在融入語境中找到更多可令其耳目一新的地方。
二、報紙雜志摘錄精彩點——把握時代命脈
課堂上的教學素材應該是無處不在,無時不有的。教師可結合課程學習內容,不妨引導學生多留意報紙雜志,引導他們從時事中找出與之相應的學習素材。很顯然,這種以關注報紙雜志的方式去把握時代脈搏,能讓學生在真正參與課本研讀中找到更多可運用的基點。學生通過對報紙雜志的摘錄來找出其中有效的認知信息,使得學生在不斷聚焦教材文本要點的前提下獲得更多深層次的內涵意義。學生通過對報刊雜志的摘錄和點評,能在洞察時事的基礎上獲得更多鮮活的學習資源,這樣能產生與時俱進的效果。
學生多以報紙雜志的方式解讀語篇,能產生一定的共鳴。教師可結合報紙雜志的內容,如在第一冊“Unit 4 Looking good,feeling good”的“Reading Teen faints after skipping meals”的閱讀引導中,針對“Diet and healthy”表達主題,不妨鼓勵學生結合自己的認知去找相關報紙雜志介紹。很多同學圍繞“How to keep slim?”表達主題,就“What are there in health?”找出其中相應的內容。有的同學從報紙中摘錄出健康的生活應該是“The vitality of life lies in different sports”;有的同學從雜志中就“Correct diet should be a good habit for people to keep”進行深入解釋,以此從中找到更多的可支撐觀點的語料。有的同學則是根據(jù)當前青少年對飲食的需求,圍繞“The healthy diet”從中找出更多可深入運用的切入點,讓他們從當前飲食的特點中去捕捉與之相應的內容……很多同學在收集相應的背景資料中能大膽提出自己的構想,能根據(jù)自己的理解說出有見解和有深度的觀點。
通過引入時評的方式幫助學生發(fā)現(xiàn)更多鮮活的資源,能讓學生在真正融入語篇閱讀理解中獲得有意義的感知體驗,使得文本內容變得豐富多彩。教師多以這樣的方式去引導學生有針對性地進行摘錄,可以幫助學生在不斷融入相應探知的過程中開闊眼界,讓他們從中獲得更多有價值的信息,從而給他們更多的綜合運用發(fā)散點。
教師可圍繞英語學習的重點,引導學生從不同的角度主動梳理相應的認知體系,給他們更多自我查找和相互探知的時機,找出自己感興趣的內容。很多同學在摘錄報紙雜志的時候,能結合自己的整體設想和認知需求,能從不同角度去梳理相應思維感知,并有的放矢地找出其中的亮點。教師多建議學生以補白探索的方式從文本中摘錄出相應的信息,引導他們從不同的語料里獲得更多有效的認知感思,并給予他們更多的鼓勵與支持。
三、建構情境活動實踐體驗——提升語用技能
在情境活動中學習和使用英語,能幫助學生在身臨其境的探索中找到能為之動容的學習載體。為此,教師不妨多給學生提供與課程學習內容相關的情境活動,讓他們在栩栩如生的環(huán)境中大膽提出自己的構想,引導他們結合各自的認知去主動梳理相應的表達知識,定能使學生在不斷碰撞自身的認知思維靈感中深有感觸。情境活動能讓學生在不斷參與溝通交流中產生多維度認知,這種認知隨著學生對情境活動的不斷頓悟而變得越來越靈活自如。
很顯然,圍繞課程的學習需求多給學生必要的指點,讓他們從相應的閱讀理解中找出想要的內容。這種以建構情境活動為切入點的教學方式,能給學生更多意想不到的收獲,如在第二冊“Unit 3 Festivals and customs”的“Reading Alex around the world”的教學中,不妨以情境活動的方式來活化課程資源。教師可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創(chuàng)造力,建議他們將教室布置成異域風情場所,圍繞“Do you know how to greet the others?”話題,可建議他們從不同的文化表達差異中發(fā)現(xiàn)更多有效的信息。很多同學在扮演自己喜歡的角色中,能根據(jù)自己的設想,就“What did you get from different culture ?”自由提出自己的觀點,他們可以從不同的層面和角度去挖掘與文本相關的內容。
以這樣的方式引領學生主動探知,鼓勵學生結合自己的不同設想和要求去探尋與之相應的內容,必然會激活學生“我要表達”的內驅動力與生機活力。很多同學從阿里克斯的游玩經歷中發(fā)現(xiàn),原來古人倡導的游學是有一定理論依據(jù)的,告訴我們只要走出去看世界定會有不一樣的發(fā)現(xiàn)。這樣也切合了“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的表達主題意義。教師可引導學生根據(jù)自己的不同感觸認知,自由創(chuàng)設相應的活動來擴充學習運用的內容和過程。很多同學都在扮演著自己喜歡的角色,一方面,可以結合自己的不同理解,主動摘錄相應語料,讓他們做到“心中有數(shù)”;另一方面,能調動學生主動表達的激情,多讓他們在不斷學習和使用英語中找到更多可發(fā)展延伸的靈感。
教師多從學生的認知需求出發(fā),鼓勵他們結合各自的設想去找出可探知的素材,定能使課堂教學充滿生機活力。教師多從教材文本中可挖掘的素材信息出發(fā),引導他們圍繞情境活動來展示自己的互動,讓他們能在主動融入相應的角色中深入體味其中的內涵意義,給他們更多的自我表達機會。這樣的表達能給學生帶來不一樣的認知感思,并能在主動運用中激發(fā)自身的潛能和動力。
四、結束語
由此可見,建立在多彩資源前提下的英語課堂教學更加注重從學生的學習好奇心出發(fā),圍繞學生所想為他們營造靈活開放的學習情境氛圍。這樣的多彩資源能使學生在主動聚焦文本核心要點的前提下,切實增強自身的探知激情。教師可針對學生的理解,多給他們設置相應素材,多鼓勵他們在主動參與互動中查漏補缺,定會有驚喜發(fā)現(xiàn)。
【參考文獻】
[1]邢海峰.建構英語“三自”課堂的研究[J].成才之路,2016(14):32.
[2]黃潔.生動教學,主動建構英語認知[J].教師,2018(7):60.
[3]王慶.生動活潑——英語課堂情境教學的添加劑[J].教師,2016(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