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彬 劉 楠
(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第986醫(yī)院1 中醫(yī)科,2 神經(jīng)內(nèi)科,陜西省西安市 710054,電子郵箱:l234712@126.com)
近年來,我國慢性腎臟病的患病率已高達8.81%,且患病率呈逐年升高的趨勢,已成為威脅國民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1]。除引起機體水鈉代謝障礙、尿蛋白量異常外,慢性腎臟病所引起的一系列并發(fā)癥也是導致患者生活質(zhì)量降低的重要因素[2]。其中動脈硬化是慢性腎臟病較常見的并發(fā)癥之一,慢性腎臟病3~5期患者發(fā)生動脈硬化的風險尤其高[3]。
臨床上診斷動脈硬化主要依靠超聲檢查,但超聲檢查不能覆蓋機體全部血管,也不能反映動脈硬化的病變過程。血清學指標的檢測具有操作簡便、可重復性強、可以反映機體整體變化等優(yōu)點,被廣泛應(yīng)用于臨床研究。血管生成素樣蛋白(angiopoietin-like protein,ANGPTL)家族是近年來新發(fā)現(xiàn)的一類糖蛋白家族,具有調(diào)控機體脂肪代謝和胰島素敏感性的重要功能[4]。ANGPTL8水平是該家族的重要成員,研究表明,ANGPTL8與血清膽固醇、三酰甘油水平等密切相關(guān)[5]。本研究探討慢性腎臟病3~5期患者血清ANGPTL8水平與動脈硬化的關(guān)系。
1.1 臨床資料 選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153例慢性腎臟病3~5期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1)符合慢性腎臟病3~5期的診斷標準[6];(2)均進行頸動脈彩色超聲多普勒檢查;(3)病歷資料完整;(4)初次到我院就診治療的患者。排除標準:(1)合并心力衰竭、腫瘤、腦卒中者;(2)既往有腎移植、血液透析史的患者;(3)紫癜性腎炎、乙型肝炎病毒相關(guān)性腎炎、狼瘡腎炎者。其中男性88例,女性65例;年齡38~69(57.72±8.23)歲;體質(zhì)指數(shù)18~28(24.56±2.18)kg/m2;原發(fā)疾?。焊哐獕耗I病54例,糖尿病腎病34例,慢性腎小球腎炎65例;慢性腎臟病3期46例,4期68例,5期39例。根據(jù)患者頸動脈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結(jié)果將其分為動脈硬化組[存在頸動脈斑塊或頸動脈內(nèi)膜中層厚度(intima-media thickness,IMT)≥1.0 mm[7]]86例和對照組(頸動脈IMT<1.0 mm)67例。本研究經(jīng)我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審批同意,且患者及其家屬均對本研究知情同意。
1.2 觀察指標
1.2.1 血壓的測量:入院后,于治療前使用電子血壓計(廠家:中國歐姆龍自動化有限公司;型號:TM-2656VP)測量患者安靜狀態(tài)下的上臂肱動脈血壓,計算平均動脈壓(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MAP=舒張壓+1/3脈壓差。
1.2.2 血生化指標及血清ANGPTL8水平的檢測:所有患者于入院次日,在未經(jīng)過藥物治療的情況下采集外周靜脈血10 mL,用兩個試管分裝。其中1份標本在800 r/min下離心10 min,分離血清,應(yīng)用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廠家:Roche Diagnostics GmbH;型號:Cobas 8000)測定總膽固醇、三酰甘油、LDL-C、HDL-C、空腹血糖、血肌酐、血尿素氮、血尿酸、白蛋白水平。另一份標本在3 500 r/min下離心10 min,分離血清,應(yīng)用酶聯(lián)免疫吸附法測定血清ANGPTL8水平,嚴格按照ANGPTL8檢測試劑盒(廠家:上海武昊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貨號:SEW803Mu-96T;生產(chǎn)批號:20190112)說明書進行操作。
1.2.3 頸動脈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入院后,于治療前應(yīng)用東芝SSA-770A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檢查患者頸動脈,探頭頻率為5.0 MHz~10.0 MHz?;颊呷⊙雠P位,在頸后部墊枕,使患者頭部后仰偏向檢查對側(cè),充分暴露頸動脈,依次檢查頸總動脈、頸動脈分叉處血管長軸和短軸,測量頸動脈IMT,取兩側(cè)的平均值計算。
1.3 統(tǒng)計學分析 采用SPSS 25.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計數(shù)資料以例數(shù)或百分率表示,比較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采用Pearson檢驗進行相關(guān)性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歸模型分析慢性腎臟病3~5期患者發(fā)生動脈硬化的危險因素;采用受試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線評估血生化指標和血清ANGPTL8水平診斷慢性腎臟病3~5期患者發(fā)生動脈硬化的價值,并采用DeLong檢驗比較曲線下面積。以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臨床資料和血清學指標的比較 動脈硬化組患者的MAP、總膽固醇、三酰甘油、LDL-C、空腹血糖、血清ANGPTL8水平均高于對照組(均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臨床資料和血清學指標的比較
2.2 慢性腎臟病3~5期患者血清ANGPTL8水平與MAP、總膽固醇、三酰甘油、LDL-C、空腹血糖、頸動脈IMT的相關(guān)性 Pearson相關(guān)分析結(jié)果顯示,慢性腎臟病3~5期患者血清ANGPTL8水平與MAP、總膽固醇、三酰甘油、LDL-C、空腹血糖、頸動脈IMT均呈正相關(guān)(r=0.434、0.507、0.487、0.512、0.443、0.532,P=0.014、<0.001、=0.004、<0.001、=0.012、=0.003)。
2.3 慢性腎臟病3~5期患者發(fā)生動脈硬化的影響因素 以慢性腎臟病3~5期患者是否合并動脈硬化為因變量(是=1,否=0),以表1中有統(tǒng)計學意義的指標為自變量,賦值如下(均以153例患者的平均水平作為分界值):MAP(≥104.81 mmHg=1,<104.81 mmHg=0)、總膽固醇(≥5.06 mmol/L =1,<5.06 mmol/L=0)、三酰甘油(≥2.10 mmol/L=1,<2.10 mmol/L=0)、LDL-C(≥3.36 mmol/L=1,<3.36 mmol/L=0)、空腹血糖(≥5.53 mmol/L=1,<5.53 mmol/L=0)、血清ANGPTL8(≥25.60 ng/mL=1,<25.60 ng/mL=0),納入多因素Logistic回歸模型中進行分析。結(jié)果顯示,總膽固醇水平≥5.06 mmol/L、LDL-C水平≥3.36 mmol/L、血清ANGPTL8水平≥25.60 ng/mL是慢性腎臟病3~5期患者發(fā)生動脈硬化的危險因素(均P<0.05),見表2。
表2 慢性腎臟病3~5期患者發(fā)生動脈硬化的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
2.4 血清ANGPTL8水平、總膽固醇水平、LDL-C水平對慢性腎臟病3~5期患者發(fā)生動脈硬化的診斷價值 ROC曲線分析結(jié)果顯示,血清ANGPTL8水平、總膽固醇水平、LDL-C水平診斷慢性腎臟病3~5期患者發(fā)生動脈硬化的曲線下面積分別為0.832、0.672、0.578(均P<0.05),靈敏度分別為90.25%、74.98%、64.37%,特異度分別為85.76%、71.37%、58.76%。血清ANGPTL8水平診斷慢性腎臟病3~5期患者的曲線下面積大于總膽固醇水平、LDL-C水平診斷的曲線下面積(z=2.321,P=0.005;z=2.542,P=0.002)。見表3和圖1。
表3 血清ANGPTL8、總膽固醇、LDL-C水平對慢性腎臟病3~5期患者發(fā)生動脈硬化的診斷價值
圖1 血清ANGPTL8水平、總膽固醇水平、LDL-C水平診斷慢性腎臟病3~5期患者發(fā)生動脈硬化的ROC曲線
當病情進展至3期后,慢性腎臟病患者的腎小球濾過率明顯降低,乏力、食欲不振、夜尿增多、惡心嘔吐、水腫等臨床癥狀和體征明顯,嚴重時甚至出現(xiàn)水電解質(zhì)紊亂、腎性骨病、貧血、動脈硬化及其他心血管疾病等并發(fā)癥[8]。其中動脈硬化是慢性腎臟病的主要并發(fā)癥之一,其所引起的心血管疾病是造成慢性腎臟病患者死亡的首要原因[9]。目前認為慢性腎臟病患者發(fā)生動脈硬化的主要機制有:(1)慢性腎臟病患者脂質(zhì)代謝異常,血液中的脂質(zhì)浸潤動脈內(nèi)膜,引起動脈內(nèi)膜粥樣硬化[10];(2)慢性腎臟病患者機體的微炎癥狀態(tài)刺激動脈內(nèi)皮細胞釋放炎癥介質(zhì)和黏附分子,導致動脈硬化[11];(3)慢性腎臟病尤其是慢性腎臟病3~5期患者存在鈣磷代謝失調(diào),高磷血癥可以導致動脈內(nèi)皮細胞出現(xiàn)氧化應(yīng)激損傷,引發(fā)動脈硬化[12];(4)糖尿病腎病所致的慢性腎臟病3~5期患者血糖水平異常,這導致動脈內(nèi)皮細胞玻璃樣變,引發(fā)動脈硬化[13]。
ANGPTL8是近年來新發(fā)現(xiàn)的一種分泌性糖蛋白,其編碼基因位于人類第19號染色體開放閱讀框80對應(yīng)的內(nèi)含子[14]。研究表明,ANGPTL8主要在皮下脂肪、腎臟、小腸、心臟與性腺周圍組織中高度表達,是參與葡萄糖代謝和脂質(zhì)代謝的重要分子[15]。Zhang等[16]報告,ANGPTL8在敲除血管生成素基因小鼠高脂肪飲食飼養(yǎng)后的脂質(zhì)代謝和激素調(diào)節(jié)中發(fā)揮重要作用。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動脈硬化組血清ANGPTL8水平高于對照組,且血清ANGPTL8水平與頸動脈IMT呈正相關(guān)(P<0.05),提示血清ANGPTL8水平可能與慢性腎臟病3~5期患者發(fā)生動脈硬化密切相關(guān),這與申曉平等[17]和武悅等[18]的研究結(jié)果相符。此外,動脈硬化組MAP、總膽固醇、三酰甘油、LDL-C、空腹血糖水平均高于對照組(均P<0.05)。MAP是機體一個心動周期中動脈血壓的平均值,與血管舒縮功能密切相關(guān),可以反映動脈硬化情況,因此動脈硬化組MAP水平較高。而總膽固醇、三酰甘油、LDL-C水平異常升高是動脈粥樣硬化發(fā)生的危險因素[19],故慢性腎臟病3~5期動脈硬化患者的總膽固醇、三酰甘油、LDL-C水平升高。高血糖可通過促進氧化、產(chǎn)生氧自由基、抑制人體內(nèi)皮細胞DNA合成等多種機制引起血管壁的損害,進而造成血管內(nèi)皮細胞的抗血小板聚集能力受損,并可促進血管內(nèi)皮細胞、單核-巨噬細胞分泌炎癥因子,最終促進并加重斑塊形成而引發(fā)動脈硬化[20],因此動脈硬化患者的空腹血糖水平更高。
研究表明,ANGPTL8過表達小鼠的脂蛋白脂肪酶活性降低,三酰甘油水平升高,而ANGPTL8基因敲除小鼠的脂蛋白脂肪酶活性增強,三酰甘油水平降低,說明ANGPTL8可以通過抑制脂蛋白脂肪酶的活性,降低三酰甘油的清除速度,從而引起血脂代謝紊亂[16]。ANGPTL8還可以與胰島B細胞結(jié)合,并通過上調(diào)胰島素介導的蛋白激酶B信號通路相關(guān)蛋白磷酸化并調(diào)控糖原合成過程來影響機體糖代謝,導致動脈內(nèi)皮細胞玻璃樣變[21]。ANGPTL8還可以促進同家族成員ANGPTL3的切割,并與ANGPTL3形成復合物,協(xié)同抑制脂蛋白脂肪酶活性,導致機體三酰甘油、LDL-C水平增高[22]。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慢性腎臟病3~5期患者血清ANGPTL8水平與MAP、總膽固醇、三酰甘油、LDL-C、空腹血糖水平均呈正相關(guān)(均P<0.05),原因可能與上述分析有關(guān)。本研究還分析了慢性腎臟病3~5期患者發(fā)生動脈硬化的危險因素,結(jié)果顯示,總膽固醇水平≥5.06 mmol/L、LDL-C水平≥3.36 mmol/L、血清ANGPTL8水平≥25.60 ng/mL是慢性腎臟病3~5期患者發(fā)生動脈硬化的危險因素(均P<0.05)。目前已有研究表明總膽固醇、LDL-C水平異常升高會增加動脈硬化的發(fā)生風險,而ANGPTL8則可以通過影響機體糖脂代謝增加動脈硬化的發(fā)生風險[23]。
ROC曲線分析結(jié)果顯示,血清ANGPTL8水平診斷慢性腎臟病3~5期患者發(fā)生動脈硬化的靈敏度與特異度均高于85%,曲線下面積大于0.8,且大于總膽固醇、LDL-C水平診斷的曲線下面積(均P<0.05),提示血清ANGPTL8水平可以較為敏感、準確地診斷慢性腎臟病3~5期動脈硬化的發(fā)生情況。在臨床診斷中僅依靠超聲檢查難以覆蓋機體全部血管,也不能反映動脈硬化的病變過程,且存在一定主觀性。而血清ANGPTL8水平的檢測具有操作方便、可反復進行、可動態(tài)觀察的優(yōu)點,具有很好的應(yīng)用前景。但本研究的病例數(shù)較少,未進行ANGPTL8分子生物學機制研究,有待于今后進一步深入研究。
綜上所述,發(fā)生動脈硬化的慢性腎臟病3~5期患者血清ANGPTL8水平高于無動脈硬化者;血清ANGPTL8水平升高是慢性腎臟病3~5期患者出現(xiàn)動脈硬化的危險因素,該指標對慢性腎臟病3~5期患者發(fā)生動脈硬化具有一定的診斷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