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凱 王崢
《紅樓夢》是經(jīng)典名著中耀眼的明珠,是中國古代小說中卓然矗立的高峰。統(tǒng)編版語文課本小學階段第十冊有一篇《紅樓春趣》,講述寶玉黛玉在大觀園里放風箏的趣事,非常適合小學生讀,這是學生第一次在課本中接觸到《紅樓夢》。初中階段九年級上冊安排了《劉姥姥進大觀園》,高中階段教材則由《林黛玉進賈府》一回,變?yōu)橐粏卧募t樓夢整本書閱讀。由此可見,《紅樓夢》這座古代小說藝術(shù)的高峰,以不同章節(jié)貫串小初高語文教學,足見它受眾之廣,影響之深。然而在教學中我們要根據(jù)學情進行引導,才能讓紅樓的種子在學生心中生根發(fā)芽。下面以九年級的《劉姥姥進大觀園》為例,引領(lǐng)學生進行一次別樣的紅樓旅程。
《劉姥姥進大觀園》一篇編選劉姥姥進大觀園的部分內(nèi)容,主要是劉姥姥來到京城貴族之家,與上流社會的賈母、王熙鳳等人一起進餐,鬧出了很多笑話。劉姥姥被鳳姐鴛鴦在餐桌上捉弄出丑逗樂的有趣情節(jié),容易吸引學生的興趣。這一出“笑劇”,精彩連連,為了讓學生更能深入理解人物,我們采用課堂表演的形式,讓學生自主整理這出笑劇的劇本,然后小組討論、表演,以此進一步加深對人物形象的理解。
豐滿的人物形象需要有趣的活動才能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和熱情。教師在安排教學活動時,給學生布置了寫劇本和小組合作表演等任務,幫助學生深入理解人物形象。學生自主創(chuàng)作劇本的過程,實際就是自主梳理情節(jié)鏈條,理清人物關(guān)系,感悟故事內(nèi)涵的過程。首先學生要為這出笑劇命名,確定演員、觀眾、演出地點等。然后梳理戲劇情節(jié)和結(jié)局,最后理解戲劇效果,觀眾表現(xiàn)等。這場“笑”劇鳳姐和鴛鴦是導演,有意策劃,精心設(shè)計;劉姥姥是主角,積極配合,賣力“表演”,滑稽搞笑;賈母等人則是配角兼觀眾。再通過分析劉姥姥的語言、動作,理解劉姥姥這一農(nóng)村老婦的滑稽可笑、憨厚風趣背后的精通世故。
為了理解透徹,表演到位,老師要引導學生分析劉姥姥各個方面的表現(xiàn),比如她生動有趣的語言:
“這個叉巴子,比我們那里的鐵锨還沉,哪里拿得動他?”語言符合農(nóng)村老婦的身份,而且機靈有趣,夸張的說法又可以看出她的見識短淺以及賈府的富庶和奢華。又如文中描繪諸人大笑時的不同情態(tài),各具特色、刻畫細膩,對分析不同人物的性格特征有幫助作用,可以擇要分析。
除了語言還有精彩的動作描寫,“好容易撮起一個來,才伸著脖子要吃,偏又滑下來……”準確生動地寫出了劉姥姥夾鴿子蛋時的滑稽窘態(tài),既小心翼翼,又憨態(tài)可掬;真實地表現(xiàn)了劉姥姥,善于言談、詼諧幽默的一面,也體現(xiàn)了作為農(nóng)婦討生活時,自卑、怯懦、無奈的一面。
劉姥姥明知道王熙鳳等人是在拿她“取笑兒”,為什么還積極表演努力配合?在學生們表演完故事之后,逐步引導他們進行深入思考,讓他們理解劉姥姥當時的處境與主觀想法。劉姥姥雖然是來自社會底層的農(nóng)村老婦,但是她精通人間世故,既討了生活,又討了老太太歡喜,更契合了鳳姐、鴛鴦意,可謂一箭三雕,何樂而不為。一個七十多歲的貧窮老人,為了生活,她扯下了自己的尊嚴,戴上一副丑角的面譜,變成一個引人發(fā)笑的對象。劉姥姥知道自己搞笑的言行都是為了哄賈母開心。所以,劉姥姥其實是一位“大智若愚”的人物,如周汝昌先生所言“姥姥何奇?她膽識才能、言談穎慧,般般過人,真非凡品?!菢s府的人捉弄了姥姥?還是姥姥捉弄了榮府眾人?君試思之?!蓖ㄟ^周先生的評價,讓學生對于劉姥姥人物形象、故事中的行為有更深層的思考與認識。
最后,我們要以劉姥姥進大觀園的其他情節(jié),以及劉姥姥后來對巧姐的幫助為吸引點,鼓勵學生積極主動去完善劉姥姥的人物形象,積極引導學生走進《紅樓夢》的世界。也就是說,教師作為主導或者導演,需要給學生說戲,將劉姥姥進大觀園之前、之中、之后的主要情節(jié)說給學生,引導學生自然而然進入劇情,主角配角融為一體,從而感悟更深。
項目:石家莊市2021年度教育科學規(guī)劃課題“‘雙減背景下義務教育階段語文教材儒家經(jīng)典選編特點及教學策略研究”(課題編號2021107)的階段性成果
作者簡介:
王凱(1986-),男,河北石家莊人,文學博士,石家莊學院文學與傳媒學院講師,研究方向為中國古代文學、語文教學。
王崢(1989-),男,河北石家莊人,文學博士,石家莊學院文學與傳媒學院講師,研究方向為中國古代文學、語文教學。77B1406A-200F-4C35-992C-E211DFD487B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