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釗華
(景德鎮(zhèn)陶瓷大學,景德鎮(zhèn)市,333000)
中國山水瓷畫是伴隨著中國傳統(tǒng)山水畫的發(fā)展而發(fā)展的。早期的山水瓷畫是屬于一種配景出現在人物畫當中,其從唐代長沙窯山水瓷畫開始,一直發(fā)展至清代粉彩山水畫。其都是一種對其他繪畫語言的借鑒與模仿過程,可以說是一種本體語言持續(xù)弱化的過程。正是基于這種本體語言的弱化,使得中國山水瓷畫一直處于各種題材的末端。而由于近代藝術家弘揚本體語言,推動了山水瓷畫不斷走向獨立發(fā)展的道路。山水瓷畫的高速發(fā)展,也使得各種陶瓷裝飾以山水畫作為主要的創(chuàng)新對象,高溫顏色釉山水就是其一。高溫顏色釉山水瓷畫以其極富個性的本體語言特征,形成了一種不可代替的獨立藝術語言體系,使得當代的陶瓷山水瓷畫有了更為廣闊的發(fā)展空間,給當代的陶瓷山水藝術家提供了無限可能。這對當代的陶瓷山水瓷畫有著極為積極地歷史意義。
高溫顏色釉最早是作為陶瓷裝飾的一種材料,這種材料經過千百年來的發(fā)展已經逐漸從眾多的材料當中脫離出來,形成了一種獨特的藝術體系。近幾十年來,高溫顏色釉擺脫了以往單一的裝飾屬性,形成了一種繪畫性的裝飾路線,成為獨具審美情趣的藝術形式。高溫顏色釉山水瓷畫與其他類型的陶瓷山水瓷畫有著巨大區(qū)別,其本體語言是由高溫顏色釉這一特定的工藝材料,將工藝技術和審美情感以及思想內涵融合于一體,更是將當代復雜的社會屬性、經濟、文化等因素高度統(tǒng)一。
(1)材料的本體語言特征是高溫顏色釉山水瓷畫的基礎,材料的本體語言上限依賴于釉料,大多數的高溫顏色釉山水藝術家不具備配置釉料的能力,需要從市場上購買。而高溫顏色釉山水畫的本體語言基礎依靠的是窯火,眾所周知陶瓷最終成型都需要一把窯火。在傳統(tǒng)的柴窯氣氛燒造下,高溫顏色釉往往更加溫潤柔和,美觀質樸。但是柴窯溫度不易控制,而現代的氣窯燒造技術可以很好地控溫。但是高溫顏色釉特殊的材料屬性使得其燒造依然有著不穩(wěn)定性。無論是粉彩山水、新彩山水或是釉下青花山水都有著確定性和預見性。而高溫顏色釉山水的不確定性和隨機性也是吸引眾多藝術家爭相運用它的原因。這種獨特的本體藝術語言使其極具魅力。
(2)高溫顏色釉在技法上的本體語言從實質上來講就是施釉技法。不同于釉上或是釉下的裝飾技法,高溫顏色釉則是用噴、潑、撒、滴、涂、畫等特殊的技法(如圖1)。這類技法可以完成對高溫顏色釉山水形態(tài)的表現以及景物的塑造。所以,施釉技法可以說是高溫顏色釉山水畫本體語言的核心要素。在高溫顏色釉釉料以及窯火有保證的情況下,施釉技法的純熟與否也決定著最終作品的高度。所以在創(chuàng)作高溫顏色釉山水瓷畫的時候要充分掌握好各類施釉技法,依據釉料的不同屬性配合不同的技法,要對燒成后的山水形態(tài)有一定的預判。在這個信息高度透明,以及外來文化沖擊的環(huán)境下,一些思想前衛(wèi)的藝術家會創(chuàng)新地將釉料與其他物體融合,從而創(chuàng)作出各種新奇的肌理效果。
圖1
(3)高溫顏色釉山水瓷畫還有一個本體語言特征就是其色彩屬性。高溫顏色釉的色彩是其最大的藝術語言,其色彩光亮、厚重、變幻莫測。顏色釉與顏色釉之間融合后可以形成斑斕、晶瑩的效果,這種光澤感、空間感、神秘感、以及自然天成的藝術情感是其他任何繪畫形式都難以實現的,這種色彩屬性是高溫顏色釉山水瓷畫的重要本體特點。
(4)高溫顏色釉最后還有一個本體語言就是其肌理效果。高溫顏色釉山水瓷畫能夠創(chuàng)造出可遇不可求的肌理效果。高溫顏色釉在高溫氣氛下,顏色釉發(fā)生了化學分解、變化,產生了絢麗無比,意想不到的神氣效果。這類肌理效果是其他釉上彩等裝飾難以出現的。有些藝術家也會在釉料中投放各種物像,例如玻璃、金屬或是沙子等異物,以期最終在山水畫中燒制出奇特的藝術效果。
自商周時期開始,工匠們就研制出青釉來裝飾陶瓷。但是最初高溫顏色釉是作為一種裝飾材料,而且多以單色釉為主。高溫顏色釉作為一種繪畫語言的形式也是從近幾十年才出現。當代的藝術家創(chuàng)作了許多優(yōu)秀的獨立藝術特色的高溫顏色釉山水作品。然而高溫顏色釉在高速發(fā)展的同時,也伴隨著許多問題出現。一方面,新的材料需要新的嘗試和實驗,另一方面則是高溫顏色釉藝術家的繪畫水平參差不齊,形成一種胡亂裝飾的現象。一些藝術家對高溫顏色釉釉料一知半解,這種拋棄本體語言的做法影響到了高溫顏色釉山水瓷畫的健康發(fā)展。因此,當代的高溫顏色釉山水瓷畫需要長時間的實驗探索,但是在實踐的過程中還要充分的掌握其本體語言。
高溫顏色釉是一種難以完全掌握的裝飾技法,藝術家想要創(chuàng)作出優(yōu)秀的高溫顏色釉山水瓷畫作品,需要反復的探索和實踐。也正是這種對高溫顏色釉本體語言的不斷探索,使得高溫顏色釉山水瓷畫成為了不依附于任何藝術形式的山水體系。
高溫顏色釉隨著時間的推移,也會從審美情趣上向中國畫靠近。例如會模仿其寫意性,在這種模仿中,高溫顏色釉固有的藝術本體語言被不斷弱化。這種照本宣科的做法顯然不利于顏色釉山水瓷畫的發(fā)展。因此,基于高溫顏色釉本體語言的發(fā)展,在構建獨立體系的同時,更需要推動高溫顏色釉自身的創(chuàng)新與變革。
高溫顏色釉需要充分發(fā)揮釉色的獨特藝術語言,這無疑是為高溫顏色釉融入了一種內在的精神力量。藝術家充分的彰顯本體語言,打破傳統(tǒng)主流美術界對陶瓷顏色釉瓷畫的審美偏見,打破傳統(tǒng)國畫、西方油畫壟斷的尷尬局面。形成了全面提升高溫顏色釉山水瓷畫的行業(yè)地位,以及提高了瓷畫山水藝術在中國美術界的地位。
高溫顏色釉山水瓷畫具有繪畫性的普遍規(guī)律,其除了有豐富的色調外,還具有在高溫氣氛下容易暈散的特性。兩種或兩種以上的高溫顏色釉相互交融可以產生奇妙的色彩變化,這類變化可以形成奇妙的色彩視覺感受。當代的瓷畫藝術家運用這一特性,將寫意性的表現運用于高溫顏色釉山水瓷畫中。例如高溫顏色釉山水瓷畫(如圖2),該畫面就采用了寫意性的表現形式,畫面采用了多種顏色釉相互融合的技法面形成了復雜的色彩變化,這種意向性的表達,顯示出了浪漫豐富的山水景致。
圖2
與其他的陶瓷裝飾手法不同,高溫顏色釉山水瓷畫需要藝術家充分地發(fā)揮其材料特性。而如何控制高溫顏色釉的光影變化和線條變化,從而將難以表達的磅礴氣勢展露無遺。近幾十年來,高溫顏色釉山水瓷畫高速發(fā)展,與其他的山水畫相比較,其更容易展現出近現代的抽象表現主義、以及印象派表現形式。西方現代藝術在創(chuàng)作的過程中隨機而產生,因此高溫顏色釉山水瓷畫藝術家自由潑灑,自然幻化出似山非山,似水非水的藝術效果。例如高溫顏色釉山水作品(如圖3),其采用了虛無縹緲的色彩形態(tài),展現出了極富抽象表現主義的藝術形式,展現出了藝術家心中的山水氣息。
圖3
近幾十年來,高溫顏色釉山水瓷畫猶如洶涌的洪水,正以蓬勃之勢推動著中國山水畫的發(fā)展格局。隨著高溫顏色釉山水瓷畫持續(xù)發(fā)展,藝術家的創(chuàng)作視野被開闊,創(chuàng)作格局也被打開。更加豐富的語言形式,以及更加科學的工藝材料不斷涌現。如何把握好當代的高溫顏色釉山水瓷畫本體語言是構建當代瓷畫山水的基礎,每一位藝術家都應該將此視為創(chuàng)作底線,只有在此基礎之上高溫顏色釉山水瓷畫才能更加自由地翱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