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舟
摘要:隨著教育信息化水平不斷提高,基于核心素養(yǎng)理念的各種先進的教學方法層出不窮。信息化教學可以帶給學生豐富的學習體驗,強化學生的形象化記憶,教學效果更為顯著。針對高中物理來說,不僅可構建網絡和信息學習平臺,讓學生有更多自學機會,培養(yǎng)關鍵能力,還能確保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目標達成?;诖耍恼潞喴透咧形锢斫虒W中信息技術的運用策略進行分析研究,希望對有關學者有所幫助。
關鍵詞:物理課堂;信息技術;改革措施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2)-16-
引言
常規(guī)教學方法只能“授人以魚”,卻不能“授人以漁”,學生無法掌握必備技能,創(chuàng)新能力和想象力都會受到阻礙,難以脫離教師和課堂自主學習。而學科核心素養(yǎng)理念注重學生的內在素質培養(yǎng),旨在為學生提供“劃船的槳”,讓學生自主探究、創(chuàng)造[1]。
一、物理課與信息技術整合的意義
(一)培養(yǎng)物理興趣
高中學生提起物理,大部分都認為太難,存在不喜歡上物理課的問題,興趣自然就無從談起。在影響學習成效因素中,興趣非常關鍵,具有驅動作用。一旦畏難心理過于嚴重,自然就缺少積極性,逃避課程學習,過程中動腦和動手意識差。學生成效差,惡性循環(huán)下去,物理學習會越來越低效。信息技術與物理課整合,抽象性的知識在視頻、圖片、動畫支持下,變成了生動形象的內容。學生學習熱情會更高,進而積極投入到物理學習中。
(二)有助于擴展內容
傳統(tǒng)物理課堂基本都是就教材內容展開,涉及到拓展性內容很少。課堂只有幾十分鐘,粉筆+黑板教學模式下,沒有時間擴展,課堂容量比較小。信息技術在物理課堂應用下,可通過設計課件、微課視頻等,展示教學內容??旖萸曳奖悖?jié)省大量板書時間,就能擴充容量。在物理教材內容之外,融入一些物理發(fā)展史、物理學家軼事等,在增強趣味性以外激勵學生,使其明確物理研究重要性,具有課程學習能動性,同時提高其科學探究意識[2]。
二、物理教學與信息技術整合設計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興趣
在學科核心素養(yǎng)理念指引下,教師首先要轉變學生對物理教學的態(tài)度,讓復雜、枯燥、難以理解的內容變少,增加形象、有趣、生動的內容,充分調動學生的興趣,同時也讓學生認識到學習物理的重要性。
例如在學習《楞次定律——感應電流的方向》時,教師就可以為學生創(chuàng)設學習情境,播放物理視頻:用方形的線圈切割磁場,使電流計的指針來回擺動,在不同的切割方向下,回路當中所產生的感應電流方向不同。通過觀察視頻,學生便能夠快速進入學習狀態(tài),思考哪些因素會影響感應電流的方向,從而認識其中的規(guī)律。情境創(chuàng)設的目的是為了刺激學生,營造出符合教學內容的具體環(huán)境,這既包括了課堂內的客觀環(huán)境,也包含了學生的心理感受,當學生的情緒、思維、心理都達到最佳狀態(tài)時,課堂教學的目標便能實現?,F代信息技術的應用可以讓物理教學變得更為直觀,學生也會擁有更加良好的學習體驗,通過交流、探索、小組合作等方式,深化物理知識學習,利用物理實驗等方式提高學習效率。對于高中物理中有關運動的知識,教師可以配合動畫情境,讓學生體會運動快慢、物體相對運動等,掌握描述物體運動的方法。
(二)利用信息平臺強化互動
物理抽象性強,無論是哪個層次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都會遇到難以理解或者是不能解決的問題。教師線下與學生接觸機會有限,這個時候就要借助網絡信息平臺進行指導,做好個性化輔導等。以班級為單位建立微信群,現在基本上都有,但是卻沒有充分利用,很多時候僅限于通知一些事情,未能使信息技術真正輔助教學。所以在整合中要改變現狀,可制作導學案,傳到微信群之中,班級中每個學生下載或者在線瀏覽,以及其完成課前物理學習。學生在依據導學案學習中遇到難題,也可在微信群中提出,相互進行交流,各自取長補短,以及進行思維碰撞,在互相補充中實現共同發(fā)展,也有利于物理思維發(fā)展和拓展。學生在探究中教師也要加入,以平等身份與學生交流探討,最終促進教學相長。教師也可針對物理教學共同研究,共建物理信息教學資源庫和課程教學視頻,最終共享教學研究成果,促進物理教學能力不斷提高。
(三)合理利用微課,優(yōu)化演示物理實驗
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不斷發(fā)展與進步以及在教育教學中的廣泛應用,促使新的教學方式涌現出來,微課教學就是其中的典型。微課是一種數字化、微型化的課程形式,其主要優(yōu)勢特點即為短小精趣、主題鮮明、簡潔緊湊,教學重點更加突出,也更具有針對性。在高中物理實驗教學中,利用微課進行優(yōu)化演示,不僅能夠讓學生更細致地觀察物理實驗現象、節(jié)省時間,將實驗風險降低,還能夠讓學生進行反復觀看,實驗教學效果得以優(yōu)化。
(四)建立物理信息資源庫
信息技術與物理教學整合設計要考慮到差異,利用網絡信息技術支持個性化輔導和教學的特點,建立物理信息資源庫。教師在平時要就物理教學內容分解,將其變成一個個小知識點,然后依據每個部分結合教學目標,制作教學視頻或者是課件。最終將小知識點傳到網絡信息平臺的資源庫中,然后將其保存到文件夾中,做好命名工作。學生在課外有需要的時候,可登錄到平臺之中,根據自身需要強化的,或者是課堂學習中沒有掌握的,有針對性選擇課程資源觀看學習。高中物理教學任務繁重,教師沒有太多時間個性化輔導,建立物理信息資源庫后,學生在課外可在線自主選擇和強化,做到查漏補缺,物理薄弱地方會逐漸補上來。有助于全體學生物理學習進步,也能培養(yǎng)自學能力。
物理信息教學平臺可建立題庫,分為不同類型,有針對性地鞏固課堂物理教學的練習題,還要從所學整體內容出發(fā),建立典型習題庫、基礎習題庫、提高型習題庫等,滿足不同層次學生解決問題需要,達到循序漸進鍛煉思維和能力的目的。學生根據自身情況,選擇適合的習題,自主進行解題。習題庫要有解析過程,學生先自己解題,在完成后點擊解析內容。將標準解答與自己解題對比,拓展思路和明確不足。
結束語
總之,高中物理教師要樹立信息化教學的意識,不斷吸納新的信息技術,推動高中物理教育信息化發(fā)展,為教學改革添磚加瓦。目前,翻轉課堂、微課都是常用的信息化手段,教師要把物理教學當成一門藝術,通過情境創(chuàng)設、開展物理實驗等方式,推動教學質量不斷提高。
參考文獻
[1]鐘悅梅.運用信息技術讓高中物理課堂更精彩[J].試題與研究,2020(29):160-161.
[2]宗海軍.信息技術融入高中物理教學實踐方式[J].數理化學習(教研版),2020(10):3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