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剛
新鄭市人民醫(yī)院,河南 新鄭 451100
急性冠脈綜合征(ACS)是由急性心肌缺血引起的臨床綜合征,目前臨床多采用冠脈支架植入術(PCI)治療,PCI 是一種通過特制支架來疏通狹窄或閉塞的冠脈血管管腔,繼而達到血運重建效果的治療方案,治療ACS雖能取得較好療效,但患者可能發(fā)生術后支架內血管再狹窄,嚴重影響治療效果及患者預后[1-2]。鑒于此,本研究探討ACS 患者PCI 術后再狹窄的影響因素,旨在為術后再狹窄的預防提供指導,現(xiàn)報告如下。
回顧性分析2018 年3 月—2019 年8 月于新鄭市人民醫(yī)院接受PCI 治療且完成隨訪的ACS 患者臨床資料,并從中篩選符合條件的83 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1)納入標準:①符合ACS 診斷標準[3];②均行PCI 治療;③臨床資料及隨訪資料完整;④預計生存期>1 年。(2)排除標準:①合并心肌病、心臟瓣膜疾病等心臟結構性疾??;②既往植入心臟起搏器;③合并肝腎功能障礙;④既往有腦梗死病史或近期伴有活動出血;⑤合并自身免疫性疾病或惡性腫瘤。
1.2.1 術后再狹窄判定標準 PCI 術后對所有患者進行為期1 年的隨訪調查,術后支架內血管再狹窄判定標準:冠狀動脈造影檢查顯示支架植入節(jié)段的管腔直徑狹窄程度≥50%參考管腔直徑,或可見支架兩邊緣5 mm。
1.2.2 臨床資料統(tǒng)計 統(tǒng)計83 例ACS 患者臨床資料,包括年齡(≤60歲、>60歲)、合并糖尿病(是、否)、術后規(guī)律服藥(是、否)、支架植入數(shù)量(≥3枚,<3枚)、吸煙史(是、否)、病變部位(回旋支、前降支、右冠狀動脈)、血清總膽紅素(TBIL)水平、性別(男、女)。
采用SPSS 24.0 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 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例數(shù)和百分比(%)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83 例ACS 患者PCI 術后1 年內,經冠狀動脈造影檢查發(fā)現(xiàn)有24 例再狹窄,占比28.92%。有59 例未發(fā)生術后再狹窄,占比71.08%。
經單因素分析結果顯示,年齡、吸煙史、病變部位、性別等因素與ACS 患者PCI 術后再狹窄無關。合并糖尿病、術后規(guī)律服藥、支架植入數(shù)量、TBIL水平與ACS患者PCI術后再狹窄可能有關,見表1。
表1 ACS患者PCI術后再狹窄影響因素的單因素分析
將單因素分析證實為可能的影響因素納為自變量,見表2。將ACS 患者PCI 術后再狹窄發(fā)生情況作為因變量,發(fā)生賦值為“1”,未發(fā)生賦值為“0”,經多項logistic回歸分析結果顯示,合并糖尿病、術后未規(guī)律服藥、支架植入數(shù)量≥3 枚、TBIL 水平降低均是ACS 患者PCI 術后再狹窄的影響因素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2 自變量說明
表3 ACS患者PCI術后再狹窄影響因素的多因素分析
PCI 術因具有創(chuàng)傷小、術后恢復快等優(yōu)點在ACS 治療中得到廣泛應用,而支架內血管再狹窄是PCI 術后嚴重并發(fā)癥之一,可在一定程度增加急性心肌梗死或心源性猝死等不良事件的發(fā)生率,因此臨床應對ACS 患者PCI 術后再狹窄的影響因素積極開展研究,以采取針對性防治措施,改善疾病預后[4]。
本研究結果顯示,83 例ACS 患者PCI 術后1 年內有24例發(fā)生再狹窄,經多項logistic回歸分析結果顯示,合并糖尿病、術后未規(guī)律服藥、支架植入數(shù)量≥3 枚、TBIL 水平降低均是ACS 患者PCI 術后再狹窄的影響因素。分析原因在于,合并糖尿病的ACS 患者PCI 術后發(fā)生再狹窄風險更高,主要與糖尿病患者體內代謝紊亂、血管平滑肌細胞增殖遷移等因素有關,易導致糖原沉積在支架部位,繼而導致內皮細胞舒縮功能減弱,增加血液黏度,促使冠狀動脈內膜增生,增加再狹窄發(fā)生風險,因此臨床對合并糖尿病的ACS患者應積極控制血糖水平[5-6]。ACS介入治療后患者需長期服用抗血小板藥物及抗凝藥物,以改善血液高凝狀態(tài),預防血栓形成,術后規(guī)律服藥可有效穩(wěn)定粥樣硬化斑塊,繼而降低再狹窄風險,醫(yī)務人員應加強對患者的健康教育,使患者術后堅持規(guī)律服藥[7]。支架植入數(shù)量≥3枚會促進ACS患者PCI術后再狹窄的發(fā)生,主要由于支架植入體內可引發(fā)不同程度的炎癥反應,導致血管平滑肌細胞向內膜遷移和增殖,繼而在多種細胞因子參與下引起內膜增生,增加再狹窄風險,因此臨床治療ACS 應在保證血運重建效果的同時盡可能減少支架植入數(shù)量[8]。TBIL 水平也會影響ACS 患者PCI 術后再狹窄的發(fā)生,主要由于TBIL 具有抗脂質氧化、抗氧自由基、抑制蛋白激酶活性等作用,當機體TBIL 濃度過低時可增加脂質堆積,提高PCI術后再狹窄風險。
綜上所述,ACS 患者PCI 術后再狹窄與合并糖尿病、術后未規(guī)律服藥、支架植入數(shù)量≥3枚、TBIL 水平降低關系密切,臨床應據此積極開展針對性防治措施,以降低患者PCI 術后再狹窄發(fā)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