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琦
你身邊是否有這樣的狠人?
點奶茶選擇三分糖,吃甜品前先來一個白蕓豆咀嚼片——他們在面對甜品誘惑時,保持著最后的倔強。
“糖”帶來甜蜜的同時,健康問題如影隨形。據國際糖尿病聯盟發(fā)布數據顯示,目前中國約有1.4億糖尿病患者,相當于10人中就有一名。而中國成年人中有35.2%處于糖尿病前期。
減糖成為潮流趨勢,0糖成為流量密碼。
元氣森林0糖乳茶和氣泡水、簡愛0蔗糖酸奶、德芙0糖巧克力……無論飲品、酸奶、冰淇淋,只要冠上“0蔗糖”“0糖”,似乎就能輕松打開消費者的錢包。
明糖易躲,暗糖難防。配料表前三位中含有添加糖的包裝食品,占我國超市預包裝食品的七成以上,中國人均每日添加糖消費量是世衛(wèi)組織建議攝入量的兩倍多。
代糖安賽蜜、三氯蔗糖等食品添加劑的主要生產商——金禾實業(yè),為“以糖換糖”努力著。其客戶包括伊利、蒙牛、雀巢、百事等,產量排在全球前三。
楊樂作為金禾實業(yè)的董事長,尋求著甜味更優(yōu)解。他期待著企業(yè)能從幕后走向臺前,不僅與食品公司為友,更能離大眾消費者近一步。
“我希望為消費者提供更健康、無負擔的甜味選擇。”楊樂在接受《21CBR》記者專訪時表示,這是他創(chuàng)立零卡糖零售品牌愛樂甜的初心所在。
回想起創(chuàng)業(yè)剛開始的那段日子,楊樂很感觸:“最慶幸的是,自己有魄力有沖勁著手做這件事情,最后悔的是,沒有盡早開始。”
這兩年,奶茶店、烘焙店上新速度很快,我又很喜愛甜食,很難抵擋住檸檬茶、麻薯、肉松小貝、臉譜曲奇這些網紅產品的誘惑,常常一次性點2-3杯奶茶。
為保證甜品口感,糖不可或缺——奶茶含糖量一般高達30-80克,熱量相當于二兩米飯。
熱愛高含糖量食物的年輕人,成為了高攝入糖分的重災區(qū)。
他們生活節(jié)奏快、壓力大,飲食更多以外賣、連鎖快餐為主,因此糖分很容易攝入過多。帶來的最大問題不是體重的增加,而是隨之而來的代謝性疾病。我有不少朋友才二三十歲就確診了糖尿病。
身邊有血淋淋的例子,我不得不開始注重起自己的生活方式,會有意識地查看食物配料表,希望喝沒那么多糖的奶茶,吃沒那么齁的甜品,盡量減少隱形糖分的攝入。
如果商家能將食品中的糖分替換掉就好了。
代糖成了更優(yōu)解,它能滿足消費者的甜味需求,又沒有糖的高能量,也不會迅速升高血糖。
食品飲料及餐飲行業(yè)真正落地實施代糖方案時,卻難點重重。
認知方面,企業(yè)對推動減糖產品和品牌溢價的認知不到位。部分推動減糖的企業(yè),其宣傳要點不明確,通常是從眾效仿、無效宣傳。這使得消費者對代糖的認知大多集中在傳統(tǒng)糖醇,對新型代糖的了解度不高,也不清楚減糖的原理是什么。
技術方面,單一的代糖甜感不自然、風味不協(xié)同,在具體實施過程中很難代替白砂糖,而且不同體系產品減糖化應用差別大。這導致了僅具有單一代糖生產或應用的企業(yè),很難擁有完整的流程化減糖產品研發(fā)和應用解決方案的輸出體系。
成本方面,代糖成本相較于白砂糖更高,定制化的減糖匹配方案使成本進一步上升,品牌自身成本水漲船高,消費者接受并不容易。
因此,國內大部分商超中,只能看到單一的木糖醇,且?guī)缀醵挤旁跓o糖食品專柜,較難觸達糖尿病人之外的消費者。而歐美市場無糖以及低糖食品飲料的滲透率較高,你能很容易在貨架上發(fā)現代糖產品。
市場一片藍海,我的理念是凡事先干了再說,高屋建瓴式的行業(yè)和市場調研非常重要,但在摸索中前進時掌握的第一手情報更加彌足珍貴。
我最欣賞的一句話是:當你想到一個idea,可能有1000個人已經想到了,100個人在準備商業(yè)計劃了,10個人準備全力去做了,1個人已經干出來了。
想法從來不缺,缺的是執(zhí)行力。我希望能成為國內市場第一個吃螃蟹的人,不僅銷售健康安全的代糖產品,做好用戶下沉、打開市場,更要做好減糖相關的消費者教育,讓大眾享有“健康甜”的選擇權。
2018年,我創(chuàng)立了愛樂甜,推出可直接替代白砂糖調味的零卡糖業(yè)務。
相對于我操盤的金禾實業(yè)主要客戶為即飲飲料企業(yè),愛樂甜使用場景包括家用烹飪、現制茶飲、零食和烘焙等,主打“0糖、0脂肪、0卡路里”概念。
新生事物面臨很多挑戰(zhàn)。
“對手”白砂糖使用的歷史久遠,人們在研究配方、日常烹調時,早已將其作為基礎物料。
想要顛覆這一切,需要進行大量的測試和實驗,包括甜味原料的應用、代糖在下游食品飲料餐飲及各個場景的應用、口味對蔗糖的擬合度等。
比如,制作蛋糕過程中,如果按照和白砂糖相同的比例使用代糖,溫度、物料的結合等外界因素,都會讓蛋糕口感不同。
很多人認為零度可樂和原味可樂的口感不像,正是由于其中的甜味配方比例,使其口味并不特別接近白砂糖。
因此,要以現有的蛋糕味道為參照,去做“反向工程”,倒推零卡糖的配方構成,讓口感和白砂糖制品無差別。
為了帶來“正宗”的甜味,我們建立了愛樂甜基礎研發(fā)中心、應用研發(fā)中心和愛樂甜廚房三個不同功能的實驗室,經過了1000多天的研發(fā)和幾萬人次的口感測試。
過程中團隊發(fā)現,等量的代糖放在咖啡、牛奶、檸檬茶中,帶來的味道其實也完全不同。所以我們會結合下游茶飲和咖啡店家的具體物料,針對不同配方做出調整。
真正的難點在于,零卡糖還要能完美替代白砂糖的質構、填充、穩(wěn)定等作用。例如,馬卡龍用糖量很高,如果把白砂糖換成通用版本的零卡糖,做出來的外皮很硬。
愛樂甜則采取復配模式。通用版本零卡糖大多由單一代糖原料制作而成,質構和口感較單一。愛樂甜是多種代糖復配,類似于香水的前中后調,組合不同代糖的質構特性,達到與白砂糖一樣的效果。
最終,我們的產品以多種代糖復配而成。其中主要原料之一的赤蘚糖醇,通過葡萄糖發(fā)酵制得,不被人體內的酶分解,因此不為機體提供熱量,不參與糖代謝,也不會引起血糖變化。
此外,我們的產品配方里還包括提取自羅漢果和甜葉菊的天然代糖羅漢果甜苷、甜菊糖苷,以及蔗糖經改性得到的新一代高倍代糖三氯蔗糖。
接下來,需要讓大眾了解、接受并習慣使用代糖。
最難過的關卡是打破民眾對“糖”和“甜”的認知誤區(qū),并高效普及零卡糖的知識,把甜味從“糖”的因果關系中抽離出來。
我們把愛樂甜的目標用戶群鎖定在健康生活追求者、咖啡茶飲烘焙愛好者、有減糖需求和身材管理者、食品餐飲行業(yè)品牌等,他們對減糖、零卡糖替代,具備自我學習能力。
只靠消費者自學、找上門肯定不夠。
2020年6月,我們舉辦了“換糖活動”,鼓勵大家用白砂糖免費換愛樂甜產品,兩天內兌換了650公斤零卡糖。
愛樂甜和飲品店合作,將0卡糖的信息嵌入點單頁,在店內輪播零卡糖的TVC科普內容,并放置零卡糖知識科普臺卡和海報吸引消費者關注。
此外,我們也和ABC料理工作室、方太旗下的米博烹飪機器人等品牌做聯名,在烹飪過程中加入愛樂甜零卡糖。
消費者嘗試過后,發(fā)現零卡糖和白砂糖在口感上沒有差別,前者還不長胖、更健康,也就漸漸養(yǎng)成了消費習慣。
點奶茶換零卡糖已經逐漸普及了。喜茶、奈雪的茶、滬上阿姨等推出了傳統(tǒng)糖換零卡糖選項供消費者選擇,樂樂茶等則是主推用零卡糖替換傳統(tǒng)糖。
目前,愛樂甜已經和超20家茶飲和咖啡品牌合作,預計今年會擴張到100家以上。
和食鹽相比,糖在生活中的使用場景更多元。
盯準了大眾端的減糖使用場景機會,愛樂甜產品采用“廣撒網”策略,推出大黃袋零卡糖,作為家用和烹飪沖調的甜味調味料,可替代白砂糖作為家用甜味料使用。該產品累計銷量數十萬袋,復購率超30%。
此外,我們還推出甜味糖巧類0糖棒棒糖、0糖果凍等即食零食。同時為餐飲端客戶提供以零卡風味糖漿為基礎的減糖解決方案,并和一些高?;蛘呱锛夹g公司合作,把一些減糖相關的前沿黑科技進行產業(yè)化嘗試。
相比普通白砂糖5元/斤的價格,我們的價格為44.9元/斤,高價格中的一部分用來支付消費者教育成本。此外,各種代糖復配的成本較高,暫未開始大批量產的情況下,生產成本也不容易下來,間接導致了產品價格較高。
今年我們會通過自建工廠減少成本,進一步降低價格。
好消息是,2021年,愛樂甜的銷售額突破2000萬元。
我們已在京東、天貓等線上渠道開通旗艦店,占總銷量的六成。此外還入駐了盒馬、Ole等線下精品商超,以及7000多家咖啡、茶飲、餐飲等,各占兩成銷量。
中科院數據顯示,我國無糖飲料市場規(guī)模已從2014年16.6億元,增長至2020年117.8億元,并將在5年內再翻番。另據淘寶天貓數據,減糖概念的相關產品銷量走勢,2021年比2019年上漲了56%。
減糖市場還處于發(fā)展早期。當越來越多消費者和餐飲從業(yè)者將健康飲食納入規(guī)劃,這將是個千億級的賽道。愛樂甜已經獲得客戶和消費者的初步認可,希望能成長為以“減糖”為核心價值的食品科技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