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霞發(fā)
摘要:高中階段的語文課堂教學,可以讓學生比較清楚的理解和把握有關的語文知識點,使學生更能感悟語文,探究語文的奧妙之處,但隨著新課標改革理念的提出,對語文課堂教學形式的需求又有了逐步增加,以往一般性、枯燥性強的語文課堂教學形式早已無法滿足學生當前教學背景的需要了,這就要求老師們要主動地突破以往課堂教學中的禁錮,把學生們當成語文課堂的"主人公"。高中階段的語文大單元教學模式可以讓語文課堂教學變得更加規(guī)范化、系統(tǒng)化,使學生有序地接受語文知識,進而提升他們的語文成績。
關鍵詞:新課改理;高中語文;大單元教學;策略;
引言
在新課改的背景下,高中語文課改實施大單元教學,必須對其內(nèi)涵與特點進行深刻的剖析與研究,并結(jié)合新課改對高中語文課堂的新要求,實現(xiàn)課堂教學的高效轉(zhuǎn)換與創(chuàng)新。教師要轉(zhuǎn)變自己的教育角色,要強化對學生的正確引導,在語文課堂上取得根本的突破,并根據(jù)實際情況,探索一條新的教學途徑,以適應新課程改革的新要求,為今后的教學活動打堅實的基礎。
一、大單元教學的基本內(nèi)涵
1.教育內(nèi)容體現(xiàn)人文性與教育性
當前的語文課教學中更強調(diào)人文性,以立德樹人的教學理念,所以教師們在把各種體裁的課文串起時,通常都會選擇最具有人文主義特征的為母體,如《勸學》《師說》《反對黨八股》《拿來主義》《目的和前提》《上圖書館》,都是與讀書、學習相關的,通過本單元的學習,學生可以形成自己的學習觀點、學習態(tài)度和學習方式、閱讀行為等,從而提高自己的學習能力和視野,從而更好地適應人文發(fā)展的要求。
2.學習任務體現(xiàn)實踐性與綜合性
給學生在設定學習任務時,應該全面兼顧到知識的傳遞、能力的訓練、情感的激發(fā)和價值觀的建立,在設定學習任務時,要讓學生了解其寫作背景,思考其創(chuàng)作的目標,以及其所表達的觀點,以及對自己的具體啟示。學生不但要完成文本的閱讀和理解,還要掌握“破立式”的寫作方式,才能讓自己的文章也具備批評的能力。
二、大單元教學的實踐困境
1.新課標高考在某種程度上壓縮了大單元課堂的教學空間,使學生的試錯空間大為縮小。由于應試教育的強勢存在和評價體系的單一性,使得語文課堂教學難以形成自由的發(fā)言權空間,且測評體系的實踐存在著"滯后性",對大單元課程的實施造成了很大的影響;新的高考對選考科目的賦分規(guī)則極大地弱化了分類的性質(zhì),導致應試性和功利性的反彈,同時也擠壓了學生對語文的投入。其結(jié)果是,改革的難度增加,錯誤的空間減少,體現(xiàn)在大單元課程中的“表現(xiàn)元素占多數(shù)”。
2.新教材的變化,必將造成社會內(nèi)在壓力外顯化。"用課本教學生而不能教教材"的道理老師們都能明白,但只是由于古詩文比重過大,顯然增加了大單元課堂教學的難度,而且課堂時間顯然不夠,同時老師也在選用的是以老師為主導還是以學生為主導的教學方法上陷入了二難處境,老師們嘗試大單元課堂教學的愿望也有所減弱。
三、高中語文大單元教學過程的設計對策
1、確立相應的目標,保證教學的成功。
制定好本單元的教育目標,是高效、優(yōu)質(zhì)地順利完成教學各項任務的前提。如果缺乏具體的目標,就如同"盲人騎瞎馬",到處亂撞,其結(jié)果是不堪預料的。所以在教學每個單元之前,我們都要按照教學大綱特點和單元課程的內(nèi)容,制定目標。而制定單元的目標時,要反映聽說讀寫能力練習和思維教學的特點。
例如,教師在教紀游散文時,確立了以下幾個教學目的:理解文本中描寫的景物的種種特點;理解散文在描寫景物中所蘊含的趣味和哲理;掌握寫景抒情,散文藝術融情于景、托物眉目傳情的特征;掌握在語文教學中用生動活潑人物形象的語句,和比喻、擬人、引證、排比等修辭手段狀物寫景的方法。寫作層次:運用定點觀察、走動觀察等方式,把握景色特征,以循跡的先后順序來書寫更多的景物,學會更復雜的游記。聽說層面:能用口頭語言,向全班同學講解一處地點、每一點景物,突出特色,指明方向,仿到他們口齒清楚,表達明白程度。對以上教育的總體目標不僅教師要了然于胸,更關鍵的是要使學生了解。所以在進行教育前,筆者必須先把這一目標告知給學生,讓學生心中有數(shù),在教學過程中才有了具體的努力方向。
2.凸顯學生主體地位,指向深度學習
"語文教育學科素養(yǎng)是語文課程教育在學生身邊形成的效應,是語文課教育在一個個孩子的成長中賦予的內(nèi)涵影響他反映在每一位不同的學生身邊,因而必須要以學生為主體的,是依靠學生自身積極性主動作用的實際教育來發(fā)展的。"語文教育要根據(jù)學生的自主教學活動,讓其透過感受情境來達到對語言、思想、審美能力的培養(yǎng),從而感受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并建立穩(wěn)固的學科素養(yǎng)。
如在高中語文必修五第一單元的文章的教育設計上,《裝在套子里的人》的教育設計強調(diào)了老師的啟迪與引導,重點是使學生弄清楚本模塊的知識要點?!读纸填^風雪山神廟》的教學中著重調(diào)動學生的獨立研究意識,通過對林沖角色的仔細梳理,可以發(fā)現(xiàn)林沖形象由隱忍到兇惡的演化過程。從《林教頭風雪山神廟》這篇文章中,我們可以看到林沖的形象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是在把握他的變化過程中,卻存在著模糊不清和不確定的成分。據(jù)此,就必須讓他們充分議論、爭辯,并補正《水滸傳》中關于林沖的其他內(nèi)容,使他們將視線放在"官逼民反"的問題之上。在研讀《林教頭風雪山神廟》一文中,同學們從闡釋林沖的形象到剖析其面貌變遷的緣起,表現(xiàn)出濃厚的政治參與意識,并逐漸從“學習”走向“深入”。教師在欣賞作品、分析人物時,應注意人物自身的社會屬性,以便更好地理解和總結(jié)人物性格,把握人物的命運,把握人物的本質(zhì)。這時,同學們已經(jīng)能夠很好地掌握該單元的學習重點。
結(jié)語
在目前的教育環(huán)境下,大單元教學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必然性,高中語文教師應在單元教學中主動整合學生的學習任務和教學內(nèi)容,加強課堂互動,建立科學的組織結(jié)構(gòu),制定有針對性、具體的學習目標,促進學生進行語文實踐,提升高中語文綜合學習水平,更多地領略人文教育的魅力。
參考文獻:
[1]崔允漷.如何開展指向?qū)W科核心素養(yǎng)的大單元設計[J].北京教育(普教版),2019(2).
[2]劉飛.語文統(tǒng)編教材大單元教學設計框架構(gòu)建及其運用[J].基礎教育課程,20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