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曉倩 查干姍登
摘? ?要:隨著社會的轉型和發(fā)展,社工機構迎來了發(fā)展的春天,越來越多的社工機構涌現出來。但是在其發(fā)展過程中,各種問題紛紛出現,社工機構的發(fā)展遭遇困境。此時,社會組織孵化器應運而生,通過提供發(fā)展平臺和硬件設施、鏈接豐富的資源、提供專業(yè)的培訓和督導等,破解了社工機構在人才、資金、物資以及管理制度方面的困境,為處于初創(chuàng)期的社工機構提供了大力的支持,使社工機構的發(fā)展有了更好的平臺。
關鍵詞:社工機構;社會組織孵化器;蘇州市
中圖分類號:C916;C912.2? ? ? 文獻標志碼:A? ? ? 文章編號:1673-291X(2022)11-0059-03
一、背景分析
近年來,社會治理方式不斷創(chuàng)新,社工機構作為重要的創(chuàng)新主體獲得了較多的關注,如何培育出更多更專業(yè)的社工機構以提供優(yōu)質服務、參與社會治理成為新的熱點工作。同時,社會組織孵化器應運而生,從西方進入我國專家學者的視野。早在2006年,上海恩派(NPI)就引入西方孵化器(Incubator)的概念,支持和孵化公益組織。如今社會組織孵化基地已經遍地開花,幾乎成了各級民政部門以及團委等群團組織的標準配置。調查顯示,截至2017年,全國已建成1 400個社會組織孵化器[1]。作為比較成熟的社會組織,他們自身有著專業(yè)優(yōu)勢,有著豐富的資源優(yōu)勢、完善的管理制度優(yōu)勢,團結合作的人才優(yōu)勢。經過前期的探索與發(fā)展,它們定位為社會組織孵化器,為處于初創(chuàng)期的社工機構提供發(fā)展平臺,支持社工機構的成長發(fā)展。
二、社會組織孵化器的定義和功能
(一)社會組織孵化器的定義
社會組織孵化器被認為是一種培育公益社會組織的新模式,也是創(chuàng)新社會治理模式探索的一次突破性嘗試和實踐[2]。王世強認為,“社會組織孵化器是指提供特定的場所和空間,通過資金支持、服務提供和能力提升等多種方式,以培育和扶持初創(chuàng)期非營利組織為目標的支持系統(tǒng)?!盵3]在我國,普遍認為的社會組織孵化器,又稱公益孵化器或非營利組織孵化器,是指占據一定的物理空間,為初創(chuàng)期或成長期的社會組織提供資源、平臺和能力培訓的集中支持系統(tǒng)[4]。
(二)社會組織孵化器的功能
社會組織孵化器具備搭建平臺、整合資源、聯結多方主體的功能,以及引領、孵化、培育大批量的融合型社會組織的作用,可以形成規(guī)模化整體化功能效應。筆者認為,社會組織孵化器的功能主要包括提供平臺、連接資源和專業(yè)培訓三個方面。
1.提供平臺以及硬件設施
首先從提供平臺方面來說,社會組織孵化器招募了大量的初創(chuàng)期社工機構,將多數的社工機構集中在一起,給組織提供了互相學習、溝通交流的一個平臺,為初創(chuàng)期社工機構的抱團發(fā)展提供了可能;促進了機構之間的交流與合作,各機構之間可以互相分享和學習經驗,資源共享,為社工組織的發(fā)展提供平等的機會。其次,硬件設施方面,大多數的社會組織孵化基地給招募到的社會組織提供免費的場地、免費的水電網、免費的辦公設備等,有效解決了初創(chuàng)期社工機構物資匱乏的困難。
2.鏈接資源
通過抱團式的聚集,社工機構本身所擁有的與其他機構之間不一樣的資源便可進行共享,機構之間的異質性豐富了各機構可獲得的人才資源。此外,各機構擁有的外部資源也可以分享到其他的社工機構中去。同時,通過社會組織孵化器,增加了資源的來源渠道,能夠共享社會組織孵化器運營方的豐富資源,包括政府資源、社區(qū)資源、專家資源、項目資源等。政府主導的社會孵化器中,經常會有公益創(chuàng)投出現,各組織也可以通過社會組織孵化器優(yōu)化完善自己的項目,然后參與其中,得到項目和資金的發(fā)展機會。
3.專業(yè)培訓和督導
社會組織孵化器通常會提供形式多樣、主題豐富的專業(yè)培訓,各孵化組織可以結合自己內部的實際情況從中學習發(fā)展本組織。通過定期的專業(yè)培訓,社工機構中的人員可以得到能力上的提升,組織也可以得到良好的發(fā)展。此外,在遇到專業(yè)方面的難題時,社工機構可以及時與督導溝通,得到督導專業(yè)性的建議。
三、蘇州市W社會組織孵化器的運營模式
(一)W社會組織孵化器的基本概況
W社會組織孵化器在當地被稱為W社會組織公益園,該社會組織公益園由區(qū)民政局于2014年成立并且開始運營,始終以“培育社會組織、推動社會參與、鏈接社會資源、創(chuàng)新社會治理”為使命,致力于建設本土化的社會組織新生態(tài),創(chuàng)新社會治理新實踐,積極發(fā)揮各項資源的協同效應與整合效應,加快社會組織發(fā)展,積極引導社會組織開展為老服務、助殘服務、青少年服務、幫困服務、社區(qū)治理等項目和公益服務活動。自開園以來,W社會組織公益園采取虛擬孵化和實體孵化兩種形式,累計培育初創(chuàng)期社會組織31家,其中,6家成功出殼,并且以入駐的形式繼續(xù)駐扎在該公益園內,發(fā)揮示范引領作用。此外,W社會組織公益園還以“公益微創(chuàng)投”為重要扶持工具,探索挖掘項目導向性孵化路徑,通過七屆公益微創(chuàng)投活動,累計資助公益創(chuàng)投項目81個。①
(二)W社會組織孵化器的運營模式
W社會組織孵化器在運營過程中采取的模式為政府主辦、民間運營,具體來說是政府資金支持、民間組織參與、專業(yè)團隊運營的管理模式。W孵化器一般不直接面對社會群體,而是遴選機構或項目間接向社會群體提供服務;W孵化器一般不操作具體項目,而是指導和支持孵化中社會組織做項目。公益園的直接管理部門民政局以政府購買服務的形式聘請L公益發(fā)展與評估中心(后稱L中心)擔任該園的運營管理機構,負責提供技術服務和行政服務。然后再由L中心開展孵化器內的具體工作。本文將詳細對L中心的工作展開討論。
(三)W社會組織孵化器提供的孵化服務
W社會組織孵化器將社會組織通常采用流程分為三步。第一步,前期招募。通過發(fā)布招募通知、同時觀察了解報名組織、最終確定入園孵化的組織。第二步,入殼孵化。在此過程中,孵化器內提供項目診斷咨詢、組織規(guī)范化建設、對接、能力評估等服務。第三步,出殼。達到出殼條件的社會組織出殼。W社會組織孵化器所提供的主要服務內容為以下三個方面。
1.日常服務
日常服務是指隨時為孵化中的社工機構提供服務,主要包括咨詢、資源鏈接、培訓、物業(yè)管理四個方面。日常咨詢工作比較龐雜,包括辦公軟件問題、財務問題、臺賬整理等問題。資源鏈接方面,主要是L中心針對每一家社工機構的需求以及具體情況為其鏈接社區(qū)、專家和項目等。培訓涉及到的類型也比較多,通常會結合各機構的需求開展關于社區(qū)治理、孵化器、財務、社工實務、公眾號制作、照片拍攝、項目檔案整理等方面的培訓。物業(yè)管理方面,W社會組織孵化器為所有的孵化組織提供了辦公場地,并配備了電腦、辦公桌椅、空調等設備以及免費的水電網和公共空間。
2.月度常規(guī)服務
月度常規(guī)服務主要是為孵化中的各社工機構搭建交流和分享的平臺,內容包括聯席會和伙伴日。聯席會一般是各社工機構參與會議分享近期工作中的心得?;锇槿胀ǔS蒞社會組織孵化器和社區(qū)聯合開展社會服務,以此拓寬社工機構的資源。通過每月一次的社會服務開展,加強W社會組織孵化器與周圍資源的溝通與聯系,同時為孵化中的社工機構做好宣傳。
3.宣傳平臺
目前,W社會組織孵化器的宣傳平臺主要是微信公眾號,通過尋找一些熱點的公益話題或者社工相關話題,票選優(yōu)秀社工案例,發(fā)布社工機構的活動,為孵化中的社工機構提供更多的有用信息。同時,作為一種網絡媒介向外界展示該孵化中的社工機構和社會組織,增強社工機構的社會認同度。
四、社會組織孵化器發(fā)揮的作用
(一)破解人才缺乏的困境
初創(chuàng)期社工機構普遍存在人才缺乏的狀況。具體來說,社工機構內部員工人數少且缺乏專業(yè)的社工教育背景;管理者普遍缺乏領導力、團隊管理意識和項目管理意識;志愿者方面,社工機構很難有效鏈接到高質量的志愿團體。社會組織孵化器通過提供多樣化的專業(yè)培訓,逐步給社工機構工作者輸入專業(yè)的社工知識,促進機構內部人員理論水平的提升。此外,通過對社工機構日常活動的督導,提升社工機構內部的實務能力。其次,通過日常工作中社工機構之間的溝通,各組織聽取他人的間接經驗,取長補短,更有利于社工機構的發(fā)展。最后,接受孵化的組織都掌握有不同的資源,各組織之間抱團發(fā)展,更有利于鏈接到多樣化的資源,有效解決志愿者問題。
(二)緩解缺乏資金來源的困境
初創(chuàng)期的社工機構內部資金來源單一,主要依賴于政府購買服務的資金。而政府購買服務對于社工機構的要求比較高,時間周期也比較長,通常政府購買服務項目為一年一簽,社工機構能夠獲取的資金非常有限。社會組織孵化器通常會開展公益微創(chuàng)投項目,旨在通過小額資金的投入培育社工機構,為其提供發(fā)展的機會。另外,社會組織孵化器擁有豐富的企業(yè)、街道社區(qū)、學校等資源,可以為社工機構鏈接到資金,鏈接到合適的項目。通過豐富的資源,緩解社工機構的資金缺乏狀況,同時也助力社工機構在項目中成長。
(三)解決物資缺乏的困境
社會組織孵化器內部有一定的空間資源和硬件設施提供給初創(chuàng)期的社工機構。孵化器通過提供免費的辦公場地、電腦和辦公桌等硬件設施、設備以及免費的活動場地等,為社工機構的發(fā)展提供強有力的物資支持,有利于機構的穩(wěn)定發(fā)展。
(四)促進社工機構管理制度的完善
初創(chuàng)期的社工機構成立時間較短,并且來源多半是原先管理松散的志愿團體,缺乏制度化管理的意識,組織結構存在不合理的設置。社工機構在孵化過程中,通過外出向成熟機構學習、孵化器專業(yè)指導等方式逐步完善機構內部管理制度和結構調整。同時,在每年機構年審和機構登記評估工作中,孵化器都會針對機構內部的管理制度和組織結構進行重點關注,協助機構朝著專業(yè)化制度化方向發(fā)展。
五、總結與反思
筆者通過對W社會組織孵化器的實例研究,分析了社會組織孵化器在社工機構發(fā)展中的應用,體會到來自西方的社會組織孵化器能夠很好解決社工服務機構所面臨的人才、資金、物資管理制度等困境,通過提供平臺及硬件設施、鏈接資源及提供專業(yè)的培訓和督導等服務,可以為社工服務機構提供強有力的外力支持。與此同時,社會組織孵化器在我國的發(fā)展中要注意以下三點:第一,社會組織孵化器要注重本土化的發(fā)展,結合本土的實際狀況提供具有本土意義的服務;第二,社會組織孵化器要聚焦社工機構的發(fā)展需求,結合機構內部的發(fā)展方向和需求提供更加專業(yè)的服務;第三,社會組織孵化器要不斷增強自身能力,通過與當地政府、社區(qū)和學校等廣泛合作,開展多樣化的活動,增強自身專業(yè)能力。
參考文獻:
[1]? ?黃曉勇.中國社會組織報告(2018)[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8:99.
[2]? ?姚邁新.“樞紐型”社會組織:目標偏離與防范[J].廣東行政學院學報,2014,(2).
[3]? ?王世強.非營利組織孵化器:一種重要的支持型組織[J].成都行政學院學報,2012,(5).
[4]? ?譚志福.公益孵化器:正確的診斷與錯誤的藥方——兼論地方政府在社會組織培育中的角[J].中國行政管理,2014,(8).
Analysis on the Application of Social Organization Incubator in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Work Institutions
— Taking W Social Organization Incubator in Suzhou as an Example
FAN Xiao-qian, CHA GAN Shan-deng
(School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Hainan Tropical Ocean University, Sanya 572022, China)
Abstract:With the trans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society, social work institutions ushered in the spring of development, more and more social work institutions emerged, but in the process of its development, various problems have emerged,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work institutions encountered difficulties. At this time, the social organization incubator emerged as the times require. By providing development platform and hardware facilities, linking rich resources, providing professional training and supervision, it has solved the dilemma of social work institutions in terms of talents, funds, materials and management system, provided strong support for social work institutions in the initial stage, and provided a better platform for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work institutions.
Key words:social work institutions; social organization incubator; suzhou
[責任編輯 張宇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