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 晶 王施展 王 鈺
遼寧省人民醫(yī)院心血管內科,遼寧沈陽 110000
冠心病心律失常是一種臨床常見疾病,發(fā)病率較高,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健康水平產生嚴重影響。在患上此種疾病后,患者會出現呼吸困難和胸悶等癥狀,如果沒有及時地對病情進行控制,會威脅患者的生命安全,提升死亡率[1]。而在治療期間,為了可以提升療效和患者的依從性,讓患者保持最佳的狀態(tài)面對治療,需要使用合理的方式進行護理,讓患者能夠保持最佳狀態(tài)度過恢復期,控制病情。但是常規(guī)護理較為傳統,不具有針對性,護理效果并不理想。相關研究發(fā)現[2],全方位護理干預措施能夠起到輔助治療的作用,提升患者的生活質量,讓患者在護理中逐漸改善所出現的負面情緒,促使臨床治療順利開展?;诖耍狙芯窟x取遼寧省人民醫(yī)院心血管內科收治的250例冠心病心律失?;颊咦鳛檠芯繉ο?,旨在研究全方位護理干預對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護理的效果。
選取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遼寧省人民醫(yī)院心血管內科收治的250 例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采用摸球法將其分為參照組(125 例)和試驗組(125 例)。參照組中,男65 例,女60 例;平均年齡(64.78±6.31)歲;平均病程(4.52±1.23)年。試驗組中,男68 例,女57 例;平均年齡(65.92±6.48)歲;平均病程(4.74±1.17)年。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遼寧省人民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及同意,患者均簽署知情同意書。
納入標準:①所有患者的臨床資料完整;②患者均知曉本研究情況。排除標準:①患有嚴重心肺腎疾病患者;②患有精神類疾病患者;③妊娠期和哺乳期者。
1.2.1 治療方法
兩組患者均采用對癥治療方法,具體內容:采取抗心律失常藥物步長穩(wěn)心顆粒(山東步長制藥股份有限公司,生產批號:2101008,國藥準字Z10950026)治療心律失常,1 袋/次,3 次/d,療程15 d;采取活血化瘀、通脈、降血脂等對癥藥物復方丹參滴丸(天士力醫(yī)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生產批號:151103,國藥準字Z10950111)治療冠心病,20 粒/次,2 次/d;在藥物治療難以取得預期效果時,可考慮給予患者手術治療、介入治療等。
1.2.2 護理方法
1.2.2.1 參照組 參照組患者采用常規(guī)護理,具體內容包括: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征,進行生活和用藥上的指導,讓患者對疾病有更多的認知。
1.2.2.2 試驗組 試驗組采用全方位護理,具體內容如下。①監(jiān)測病情:護理人員應該做好日常的監(jiān)測工作,觀察患者的呼吸、心率等指標,并制定搶救方案,在出現異常情況時及時干預和處理,確?;颊呱踩?。②健康教育:冠心病心律失?;颊卟〕涕L,多數患者為老年患者,如果出現了錯誤認知,產生不良情緒,此時會對依從性產生影響。護理人員使用合理的方式,如健康講座或口頭講解為患者介紹疾病相關知識,改變其錯誤認知,和護理人員形成良好的護患關系,提升依從性。③創(chuàng)造良好的環(huán)境:室內的溫度和濕度需要控制在合理的范圍當中,根據患者的喜好擺放鮮花和綠植,并定期開窗通風。注意氣候的變化,在寒冷或者是炎熱時需要叮囑患者做好防護措施。根據溫度變化增減衣物,預防感冒等疾病。病房應該保持安靜,減少探訪的次數。④心理護理:護理當中應該關注患者的情緒變化,對其進行有效的評估,在患者出現不良情緒的時候使用合理的方式開導和安慰,讓患者可以和護理人員有效交流,促進良好護患關系的形成。還應該和家屬一起鼓勵患者,向患者提供成功案例,確??梢杂行Ц纳破洮F階段保持的狀態(tài),以積極樂觀的態(tài)度面對治療和康復,提升信心,配合醫(yī)護人員的工作。還應該鼓勵患者將內心的真實想法說出,傾聽他們的心聲,做好引導的工作。⑤生活護理:首先需要進行飲食護理。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制定合理的飲食計劃,保證患者有充足的營養(yǎng)。飲食中需要減少膽固醇和脂肪的食用,并且叮囑患者多食用富含豐富維生素和膳食纖維的食物,確??梢蕴嵘陨淼淖杂芰?。除此之外,部分患者可能需要長期臥床休息,所以會降低胃腸蠕動功能,導致便秘出現,此時應該為患者講解相關知識,并合理地調整飲食,讓患者可以排便順暢。也需要叮囑患者不要在排便時太過于用力,避免心肌耗氧量增加;其次是運動護理。結合患者實際情況制定運動計劃,最常見運動方式為飯后散步、慢跑、太極拳等。應該根據患者的年齡以及病情合理地運動,每天運動時間為半小時。最后為睡眠護理。為了可以提升睡眠質量,應該提供一個舒適的環(huán)境,睡前叮囑患者泡腳,或者是播放較為輕松的音樂,便于患者快速入睡。⑥對用藥進行指導:治療冠心病心律失常時會使用藥物治療,能夠得到理想的治療效果。而服藥依從性對藥物的療效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如果患者在治療階段出現了不合理用藥情況,并不利于治療。所以護理人員在患者用藥之前需要詳細地講解合理用藥的重要性,避免出現不遵循醫(yī)囑用藥情況。并且還應該定期詢問患者是否出現了不良反應,教會他們處理的方式。⑦出院指導:出院之前需要根據患者現階段的實際情況制定出院后的康復計劃,叮囑患者定期復診,并且按照醫(yī)囑服用藥物。家屬應該做好監(jiān)督的工作,并陪伴患者合理進行運動,增強抵抗力,加快康復的速度。還應該定期體檢,檢查患者的實際健康情況,發(fā)現異常時及時處理。
兩組患者均需進行1 個月的護理。
觀察和比較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的生活質量、情緒以及心率。使用生活質量評分表[3]評估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的生活質量,滿分為100 分,分數和患者的生活質量成正比。使用焦慮自評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4]評估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的情緒,<50 分為正常;50~60 分為輕度焦慮;>60~70 分為中度焦慮;>70 分為重度焦慮。正常人心率通常情況下為60~100 次/min。
采用SPSS 21.0 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符合正態(tài)分布的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組內比較采用配對樣本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兩組患者護理前的生活質量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試驗組患者護理后的生活質量高于參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護理后的生活質量評分高于護理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1)。
表1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生活質量評分的比較(分,±s)
表1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生活質量評分的比較(分,±s)
組別例數護理前護理后t 值P 值參照組試驗組t 值P 值125 125 65.36±2.53 65.37±2.26 0.033 0.974 75.63±2.49 84.71±2.34 29.710<0.001 32.346 66.467<0.001<0.001
兩組患者護理前的SAS 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試驗組患者護理后的SAS 評分低于參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護理后的SAS 評分低于護理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2)。
表2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SAS 評分的比較(分,±s)
表2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SAS 評分的比較(分,±s)
注 SAS:焦慮自評量表
組別例數護理前護理后t 值P 值參照組試驗組t 值P 值125 125 41.25±2.48 41.23±2.31 0.066 0.947 36.74±2.65 31.84±2.54 14.925<0.001 13.893 30.578<0.001<0.001
試驗組患者的心率為(70.29±3.47)次/min,參照組患者的心率為(55.26±3.74)次/min,試驗組患者的心率高于參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32.937,P<0.001)。
就目前情況來看,我國冠心病的發(fā)生率逐年提升,這可能和老齡化加重有著一定的聯系,影響了日常生活和健康[5]。相關研究顯示[6],患者如果長期處在不良情緒當中,會導致自主神經興奮,從而出現血壓不穩(wěn)和心率過速等情況,并且會合并心律失常出現,嚴重還會對療效產生影響,此時就應該選擇合理的方式干預,從而來降低患者的死亡率[7]。藥物治療是常用方式,但是因為病程長和不良情緒的影響,患者依從性有所降低,此時就需要利用合理的方式護理,確保療效和依從性的提升,讓患者加快康復的速度[8]。
常規(guī)護理較為傳統,在護理當中沒有將患者的需求和實際情況納入其中,患者的配合度并不是很高,較為系統化,針對性較差,無法將護理的作用發(fā)揮。全方位護理是一種新型的護理方式,將患者當作護理中心,重視的是對患者本身的健康服務,讓其變得更具有針對性和整體性,滿足患者的需求,從而帶來優(yōu)質的護理[9-10]。并且此種護理方式在為患者提供服務的同時可以幫助他們提升依從性,讓患者配合醫(yī)護人員的工作,改善所出現的情況,減少自身對療效產生的影響,確保得到更為有效的治療和護理。實際護理當中,全方位護理會對患者的病情關注,及時發(fā)現存在的問題并使用合理的方式解決。健康教育和心理護理主要是為了讓患者在治療中對疾病有更多地了解,并根據患者所出現的情緒變化,使用合理方式改善負面情緒,保持最佳狀態(tài)面對治療[11-12]。生活護理主要是為了讓患者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提升療效的同時,也可以降低再次發(fā)作的可能,提升了用藥效果和安全性,減少疾病對患者的影響,加快康復的速度[13-14]。而疾病本身會為患者帶來一些身心的變化,這些變化對疾病產生了實質性的影響,此種護理方式能夠在護理中讓患者認識到所出現的這些問題以及逐漸適應所發(fā)生的改變,讓他們可以配合醫(yī)護人員的工作,從而更加順利地開展護理工作[15-17]。
本研究結果顯示,護理后,試驗組患者的生活質量評分高于參照組,SAS 評分低于參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護理后的生活質量評分高于護理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護理后的SAS 評分低于護理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提示使用合理的護理方式可以幫助患者改善現階段所出現的負面情緒,從而將生活質量提升,患者可以得到優(yōu)質的護理體驗,也可以提升依從性,配合醫(yī)護人員的工作,讓他們在護理中加快康復速度。本研究結果還顯示,試驗組患者的心率高于參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這一研究結果與段甜等[15]的研究結果相同,提示全方位護理干預方式能夠起到輔助作用,幫助臨床提升療效,改善所出現的癥狀。本研究結果對于患者護理方式的改善以及效果的提升有著較大的意義,也可以幫助臨床對治療效果進行有效的判斷,應該重視此種護理方式對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的影響,確保結合患者實際情況,制定出更為有效的護理方案,讓患者得到更為優(yōu)質的護理。
綜上所述,全方位護理干預能夠幫助冠心病心律失?;颊咛岣呱钯|量,減少不良情緒對自身以及療效的影響,讓患者配合醫(yī)護人員工作,值得在臨床中推廣和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