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杏紅 鄭亞軍
湖北省咸寧市第一人民醫(yī)院放射科,湖北咸寧 437000
MR 廣泛應用于臨床疾病診斷中,而肝臟MR增強掃描能夠通過注射造影劑增加肝臟病變組織與正常組織之間的對比,準確顯示病灶,提高掃描的準確性,為病情診斷與后續(xù)治療提供依據(jù)[1]。但因檢查所需時間較長,且常伴有噪音,為改善圖像質(zhì)量,患者需進行屏氣配合,應給予患者相應干預[2]。常規(guī)護理中存在諸多問題,患者對呼吸節(jié)奏的掌握能力不足,難以正確配合醫(yī)護人員工作,且常出現(xiàn)焦慮、緊張等情緒,易影響檢測結(jié)果準確性。呼吸訓練能夠?qū)颊邫z查過程中的呼吸節(jié)奏進行控制,促進診斷結(jié)果準確性的提高,心理疏導能夠?qū)ω撁媲榫w進行緩解,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tài),促進檢查的順利進行[3]。本研究選取130 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旨在探討對心理狀態(tài)及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的影響。
選取2019年4月至2021年3月咸寧市第一人民醫(yī)院收治的130 例接受肝臟MR增強掃描的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采用隨機數(shù)字表法將其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65 例。對照組中,男35 例,女30 例;年齡30~85 歲,平均(71.68±5.62)歲;病程1~14 個月,平均(10.52±1.83)個月。觀察組中,男33 例,女32 例;年齡29~86 歲,平均(72.06±5.45)歲;病程2~15 個月,平均(10.76±1.95)個月。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病程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jīng)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患者均知情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納入標準:①首次接受肝臟MR增強掃描者;②無明顯心肺功能異常者;③年齡≥18歲;④無精神或意識障礙,依從性較好者。排除標準:①存在嚴重過敏反應者;②合并腦卒中者;③體內(nèi)存在金屬異物者;④伴有甲狀腺疾病者;⑤妊娠期婦女;⑥幽閉恐懼者;⑦臨床資料缺失者。
對照組實施常規(guī)護理,在檢查前6 h 指導患者禁食,去除患者所佩戴的假牙、首飾等金屬物品,檢查患者是否攜帶打火機等,向患者講解肝臟MR增強掃描流程與相關(guān)注意事項,在檢查前協(xié)助其進行衣物更換等。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加以呼吸訓練及心理疏導,具體內(nèi)容如下。
1.2.1 呼吸訓練 在檢查前30 min 指導患者進行呼吸訓練,將其置于平臥位,告知患者呼吸訓練在肝臟MR增強掃描中的重要性,在訓練開始前可指導對患者進行深呼吸,對身體進行充分放松;訓練開始后指導患者進行吸氣,將氣體呼出屏氣,將時間控制在20 s 以上,一般不超過30 s;保持腹部靜止,對其胸廓的起伏進行觀察,根據(jù)護理人員指令進行呼吸,指導患者進行反復練習,并給予其相應指導與詳細步驟講解,對于依從性較差的老年患者指導家屬對其口鼻進行遮掩,逐漸增加屏氣時間,直至達到檢查過程中的平穩(wěn)呼吸要求為止。
1.2.2 心理疏導 與患者進行溝通交流,對其年齡、文化水平、認知情況、理解能力、呼吸狀況、配合能力等基本情況進行評估,根據(jù)評估結(jié)果采取相應的方式對肝臟MR增強掃描檢查的目的、所需時間、檢查意義、相關(guān)注意事項、針劑使用感受等進行介紹,向患者講解檢查過程中可能出現(xiàn)的不良反應,對患者提出的問題進行耐心解答,從而獲取患者的信任,提高患者適應能力;對患者心理狀態(tài)進行評估,對存在焦慮者詳細了解檢查環(huán)境等,告知患者檢查過程中良好配合的重要性,在檢查過程中與其進行談話和溝通,給予患者充分鼓勵與支持,對于老年患者可引導家屬對其進行陪伴,對不良情緒進行緩解。
兩組患者檢查前均干預30~40 min。
①比較兩組患者心理狀態(tài),在干預前后分別采用焦慮自評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4]評估焦慮程度,總分為100 分,采用抑郁自評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5]評估抑郁程度,總分為100分,得分與焦慮、抑郁程度呈正比。②比較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包括患者頭暈、惡心嘔吐、輕度過敏等發(fā)生情況。
采用SPSS 25.0 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兩組患者干預前SAS、SDS 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干預后SAS、SDS 低于干預前,且觀察組SAS、SDS 評分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1)。
表1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心理狀態(tài)的比較(分,±s)
表1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心理狀態(tài)的比較(分,±s)
注 SAS:焦慮自評量表;SDS:抑郁自評量表
組別SAS 評分SDS 評分觀察組(n=65)干預前干預后t 值P 值對照組(n=65)干預前干預后t 值P 值51.73±4.58 40.36±4.21 14.735<0.001 50.32±5.12 38.45±4.05 14.659<0.001 t 干預前兩組比較值P 干預前兩組比較值t 干預后兩組比較值P 干預后兩組比較值51.56±4.65 43.64±4.33 10.050<0.001 0.210 0.934 4.379<0.001 50.29±5.23 42.61±4.37 9.085<0.001 0.033 0.974 6.982<0.001
觀察組不良反應總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2)。
表2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總發(fā)生率的比較[n(%)]
MR 常用于臨床疾病診斷中,能夠?qū)Σ∽兾恢眠M行準確識別,肝臟MR增強掃描能夠?qū)ζ綊叩牟蛔氵M行彌補,準確鑒別微小病變組織,促進診斷準確率的提高[6]。在進行MR 檢查過程中,患者容易出現(xiàn)一定的負面情緒,在其影響下,容易使患者的呼吸與心率加快,降低檢查依從性,導致運動偽影的出現(xiàn)[7]。軀體運動影響的自主性運動偽影容易被控制,而血液流動、心臟收縮、呼吸等影響的生理性運動偽影控制難度較大[8]。肝臟MR增強掃描在患者處于相對靜止時對信號進行采集,影響圖像質(zhì)量的重要因素之一是患者能否按照要求進行呼吸和屏氣[9]。因MR 檢查檢查環(huán)境較為幽閉,在機器運轉(zhuǎn)過程中產(chǎn)生的噪音較大,若患者不能有效配合,則會延長檢查時間,增加患者不適感,加重其不良心理,從而影響檢查的順利進行[10-11]。因此,需給予患者有效的護理干預。
常規(guī)護理在肝臟MR增強掃描中的應用較為普遍,但具有一定片面性,對患者的干預效果不佳[12]。呼吸運動具有節(jié)律性,對其進行干預能夠?qū)粑c屏氣進行控制,更好地配合檢查,有效預防運動偽影的出現(xiàn)[13]。呼吸訓練是提高檢查效果的有效方法,通過指導患者進行深呼吸,使其了解呼吸訓練的重要性,從而為檢查的順利進行奠定基礎,指導患者進行有效的屏氣-呼吸訓練,能夠提高檢查配合度,有利于檢查效果準確性的增加[14]。心理疏導通過對患者基本情況與心理狀態(tài)進行評估,從而制定干預方案,使用相應方法給予患者干預,有利于拉近護患之間的距離,促進其適應能力的提高,有效緩解負面情緒,提高依從性[15-16]。
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兩組患者干預后SAS、SDS 評分低于干預前,觀察組SAS、SDS 評分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提示常規(guī)護理基礎上加以呼吸訓練及心理疏導可減輕不良情緒,促進心理狀態(tài)的改善。究其原因,患者容易因?qū)z查的恐懼產(chǎn)生不良情緒,加之檢查過程中環(huán)境等因素的影響使負面心理進一步加重,隨著檢查時間的延長,對患者的影響逐漸增加,呼吸訓練能夠促進檢查的順利完成,縮短檢查所需時間,心理疏導能夠針對患者心理狀態(tài)進行相應干預,有利于良好心態(tài)的保持,達到改善心理狀態(tài)的目的[17-18]。此外,觀察組不良反應總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提示常規(guī)護理基礎上加以呼吸訓練及心理疏導在肝臟MR增強掃描患者中的應用有著更高的安全性,能夠降低不良反應發(fā)生率。
綜上所述,肝臟MR增強掃描患者應用常規(guī)護理基礎上加以呼吸訓練及心理疏導可對心理狀態(tài)起到改善作用,減少不良反應的發(fā)生,值得臨床推廣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