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艦
摘要:在各種音樂種類中,聲樂是表現力最強的藝術形式,聲樂作品類型較多,不僅具有聲音藝術,還具有詩詞文學、肢體舞蹈及表演等各種綜合表現手法。事實上,聲樂演唱并非單一展示演唱技巧,還必須要體現演唱者的情緒,通過情緒與技巧表達演唱者的思想與情感內核?,F實中,許多演唱者并未理解情緒的作用,在情緒控制及調整上不合理,導致演唱效果受到影響。本文闡述了聲樂與情緒的關系,采用文獻分析法闡述情緒表達的作用,并對情緒在聲樂演唱中的應用進行探討。
關鍵詞:聲樂演唱? 情緒? 應用
中圖分類號:J605?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8-3359(2022)07-0180-03
歷經數百年洗禮后,音樂從出現到現在,已經呈現出百花齊放的局面。無論什么朝代什么類型的音樂,主要目的還是通過演唱體現演唱者的內心情感。對聲樂演唱者而言,掌握聲樂演唱必備技巧后,就應該掌握如何表現情緒,只有將自己的思想情感融入演唱中才能讓聲樂活起來,才能夠演唱出聲樂作品的靈魂。古代人對歌唱進行智慧總結:以聲傳情、寓情于聲。從這句智慧總結來看,情感屬于藝術靈魂,如果喪失情感的依托,即便藝術形式再炫目,也屬于單調炫技;聲樂演唱是一種非常典型的藝術,同樣要遵循這種規(guī)律。在聲樂演唱中,僅憑高超技巧沒辦法展示作品的靈魂,難以讓觀眾從中尋找作品的共鳴處。只有將情緒融入到聲樂演唱中,才能夠讓觀眾感受到作品內涵的韻味,才能夠讓觀眾感受到演唱者飽滿的情緒,從而產生共鳴。在演唱中,許多演唱者并未意識到情緒的作用,認為只要擁有高超的技巧就能夠演唱成功,導致演唱無法引起觀眾共鳴。在這種背景下,探討演唱中情緒的作用及應用具有藝術價值。
一、情緒與聲樂間的關系
(一)情緒與聲樂的內涵
1.情緒涵義
每個人都有情緒,情緒為思想、感覺及行為等各種要素的綜合狀態(tài),來自人們的心理與生理上的現象,而且情緒還是人們主觀經驗的統稱。在日常生活中,人們的情緒多樣化,主要有喜、樂、怒、悲等等。人們情緒復雜并非時刻存在,而是在與人交流或接觸中產生,也可能在后天學習中逐漸培養(yǎng)出來。情緒表達方式較多,主要從生理、外部、語調、姿態(tài)及心理等多種形式表現,而且每個人表現個人情緒的方法存在差異,無論是行為習慣,還是學習表演,都會遭受情緒的影響。樂曲創(chuàng)作者將情緒融入作品,通過作品體現自己的內心思想,因此作品與情緒具有直接關系。鑒于此,作品才出現喜悅的歌曲、歡快的歌曲等等類型。
2.聲樂涵義
聲音屬于聲樂的載體,以一定的方式將聲樂表達出來,比如樂、喜及哀等,通過聲音抒發(fā)演唱者內心情感。在音樂發(fā)展歷程中,聲樂占據著非常重要的地位。演唱中能不能恰當把握個人的情緒是能否成功演唱的關鍵。演唱中是否恰當運用情緒非常重要,直接影響到聲樂演唱的情感變化,影響著聽眾的情感共鳴。比如演唱悲歌時,未體現出情緒,根本無法讓聽眾感受到悲傷。聲與情屬于聲樂藝術的兩個基本元素,聲是演唱的重要載體,情是演唱的靈魂,演唱者要將作品內蘊情感體現出來,不能只憑歌聲打動聽眾,必須要用情去感化聽眾,才能真正實現聲情并茂。
(二)情緒與聲樂的關系
事實上,作品屬于創(chuàng)作者個人情緒的表現。對于聲樂作品,必須要通過聲音將作品表達出來,聲音屬于聲樂的載體;創(chuàng)作者與演唱者必須要把握好情緒,才能將作品內涵完美地詮釋出來,才能讓聽眾產生共鳴。在演唱時,如果演唱者未將作品內含情感表達出來,就會讓整個演唱干澀無力,為了演唱而演唱,讓聽眾產生一種違和感;比如在喜慶日子,演唱喜慶歌曲就應該體現出喜悅的情緒,如果沒有體現出喜悅情緒,就會讓整個演唱變味。因此,作品的創(chuàng)作者與演唱者都必須要高度重視情緒,要將情緒恰當地融入聲樂作品中,才能讓作品具有生命力。對于一個有靈魂的作品,必須要將聲樂與情緒相結合,才能演唱有聲、有情及有肉,才能表達出一種真正的聲樂藝術。
二、聲樂演唱中情緒的作用
從前面分析來看,聲樂與情緒二者互相融合,互為表現;由此可見,情緒在聲樂演唱中具有重要作用,歸納起來,其作用體現如下:
(一)讓演唱者的狀態(tài)適合演唱
在演唱中應用情緒,對演唱者具有一定影響,主要表現在如下方面:
第一,可讓演唱者發(fā)聲器官表現處于最佳狀態(tài);當演唱者在演唱過程中,身體各部分器官都會處于一種狀態(tài),隨著情緒的變化,各器官的生理狀態(tài)同樣會發(fā)生變化。比如演唱者演唱中情緒比較高昂,自然就會產生興奮狀態(tài),全身肌肉就會隨著情緒呈現出興奮狀態(tài),各類器官都會因此而發(fā)生變化。全身處于這種狀態(tài),就會徹底打開身體的共鳴腔體,同時還會聯合各種共鳴腔體共同運作,讓整個演唱狀態(tài)處于最佳狀態(tài),演唱激情會更加高昂,也更具有感染力。
第二,有助演唱者控制氣息;演唱者情緒變化,必然會影響到自身的氣息變化,因此,演唱過程中就要利用情緒合理調整氣息。如果沒有控制住情緒,就會讓整個氣息失調,從而影響到演唱效果。情緒控制較好,就會有效控制氣息,也就讓整個演唱效果格外具有神韻。
第三,有利于調控演唱者的語氣和語調;在演唱者演唱過程中,情緒變化同樣會影響演唱者的語調和語氣;換而言之,演唱者情緒可以決定演唱中的語氣語調。不同的作品,其語氣語調都存在差異,只要控制好演唱情緒,就能夠有針對性地調控好語氣語調,能讓整個演唱更具有感染力。
(二)能表現出演唱者內心情感
對每個人而言,只有對某種事情產生興趣,才會認真去做這件事情,才會對這件事情產生情感。對于演唱者而言,要對演唱產生情感,才會去認真演唱。而演唱的前提就是要具備相應情緒活動。演唱時,合理調控自己的情緒才能更好地表達內心的情感,才能在演唱中流露出真摯而自然的感情,才能讓演唱者的情緒與歌曲作品的情感相融合,才能夠與作品情感產生共鳴。因此,演唱歌曲前演唱者必須要掌握作品的思想內涵,合理調整自己的情緒,這樣才能讓演唱更加真摯和自然,才能夠讓演唱效果更具感染力,才能引發(fā)聽眾產生共鳴。
(三)有效拉近與觀眾間的距離
聲樂演唱者在表演中,不僅要讓聽眾從視覺與聽覺上得到享受,還應該讓聽眾從中有更高的享受,那就是精神享受。對于聲樂演唱而言,最基本要求就是將演唱者、聽眾以及作品完美結合起來,讓聽眾能夠從中感受到演唱者的情緒,能夠與演唱者產生情感共鳴。比如在聽刀郎的《西海情歌》時,能夠從他的語言中感受到對情人的思念,能夠感受到失去愛情的傷痛,讓聽眾能夠從中產生一種共鳴。在演唱時,必須合理調控情緒,讓聽眾感受到真切的情感。聽眾對演唱審美時,常常受到演唱者的情緒影響而真情表露,自身情緒自然就會與演唱者的情緒接近,就會快速融入歌曲描繪的意境中,自然就會與歌曲作品內含精神進行深層次接觸,從而實現聽眾、作品及演唱者在情感方面的共鳴,有效提高演唱效果。
三、情緒在聲樂演唱中的應用探析
聲樂演唱中合理利用情緒,能夠提高演唱的感染力,引發(fā)聽眾共鳴。同時,情緒還能夠表達出作品的內涵情感,是作品的靈魂所在,可以說,情緒在聲樂演唱中的作用非常大。但是在聲樂演唱中,怎樣才能體現出情感,怎樣合理應用情緒才能發(fā)揮最大作用呢?筆者綜合分析相關研究,為此談談個人的看法與體會。
(一)調節(jié)心理,合理調整情緒
對于一個演唱者而言,必須要具有調整個人情緒的能力。演唱前,一定要確保心情處于平靜狀態(tài),在演唱過程中能夠調整個人的情緒、能夠掌握情緒。在聲樂演唱中,一定要克制自己的情緒,避免不良情緒影響演唱能力。演唱者自身也是普通人,是一個平凡人,在日常生活中會面臨許多不如意的事情,這些事情也會影響到自己心情,也會表現出不安與失落,如果這種情緒沒有得到控制,必然會影響演唱效果。對于一個演唱者來說,必須要樹立堅定的信念,這是演唱者理應具備的基本素養(yǎng)。只要登上舞臺,演唱者就必須明確自己的身份,自己是一個歌手,是一個演唱者,要對自己負責,更要對聽眾負責;登上舞臺,演唱者就要將個人內心的不安與緊張情緒平息下來,要將各種不快拋之腦后,以最佳情緒狀態(tài)去演唱,絕對不能將個人情緒融入演唱中,讓聽眾從中感受到不滿的味道。比如著名聲樂歌唱家楊洪基老師,曾回答記者提到的這類問題,他認為克服不良情緒的方式較多,但是最佳方式就是轉移注意力;當個人處于不安或不良狀態(tài)時,演唱者可采用逃離和回避方式,強迫自己不去想那些不愉快的事情,多與聽眾進行對視與交流,轉移個人注意力,這樣就能夠尋找出自己積極的演唱情緒。
(二)深析作品情感,融入歌曲情境
演唱者要實現聲情并茂的演唱,就要徹底掌握作品的靈魂,充分了解作品內容及要表達的情感。只有真正領會歌曲的藝術信息,才能把握其內在情感,才能用正確情緒去演唱。比如《我心永恒》,這是電影《泰坦尼克號》主題曲,這部電影展示出男女主人公忠貞不渝的愛情,自然主題曲也具有這方面情感。因此,演唱時就必須要具有優(yōu)美、柔情及堅定的情緒,這樣才能將這首主題曲完美演繹出來。
在分析作品情感時,應該深入了解創(chuàng)作作品的背景及音樂內涵,有助于理解創(chuàng)作者的情感,正確掌握音樂內涵。比如舒伯特在1823年創(chuàng)作《美麗的磨坊女》,對舒伯特而言,這一年是他最為灰暗的一年,不僅工作不如意,收入不固定,身體健康出現危機,因疾病住進醫(yī)院。在凄慘的生活環(huán)境中他創(chuàng)作了《美麗的磨坊女》;歌曲中描繪了一位對生活充滿熱情的人,經歷著謀生和追求愛情的失敗,最終絕望地跳河自殺。舒伯特通過歌曲側面反映出自己的經歷與痛苦。演唱者了解創(chuàng)作背景,對掌握歌曲基調和情緒具有一定幫助。演唱者只有掌握了作品的情感,才能將作品情感與聲音完美融合,才能感受作品的情感內涵。
歌唱者掌握聲樂作品的情感后,并非就能將自己的情緒融入到情境中,還必須要調整心態(tài),營造一個與歌曲相似的情境,將自己融入其中,積極調整各部分感官,結合個人閱歷,從而實現自身情緒與歌曲內蘊情境相融合。比如演唱《啟程》(水木年華演唱)時,演唱者腦海中應浮現出畢業(yè)情境:即將畢業(yè),同窗好友都在收拾行囊,即將踏上新的征程;雖有太多不舍,但還是要彼此祝福,希望同窗在未來征程中發(fā)光發(fā)亮。演唱者將自己置身于腦海的畢業(yè)情境中,就能夠感悟出歌曲的情緒,猶如臨別時與老友的依依不舍,互相囑托。演唱者置身這種情境中,就能產生感傷而鼓勵的情緒,就能夠真正唱出這首歌曲的靈魂,讓聽眾產生共鳴。
(三)培養(yǎng)情緒表達技巧,提升音樂素養(yǎng)
對于聲樂演唱者而言,情緒應用并非易事,也不可能短時間內就能將情緒控制收放自如,還必須不斷培養(yǎng)技巧,綜合提高自身的音樂素養(yǎng)。事實上,每首歌曲都是由字詞句共同組合而成,不同詞句所包含的意義又存在差異,而且中國文化博大精深,哪怕只改變一個字都可能會影響到整句話的意義。
首先,演唱者要確保唱詞吐字清晰,這樣才能確保情緒意境。演唱時,要字正腔圓,必須要注重幾個方面:第一,準確分辨四聲,才能準確分辨出陰陽上下;第二,應準確咬清五音,即用舌音、唇音、牙音、齒音及喉音時,應咬字清晰;第三,進行合口呼、撮口呼及開口呼等各種發(fā)音時,必須注意先形成韻母基調,在此基礎上再聲母發(fā)音,確保吐音清晰。只有確保咬音吐字到位,再將情緒融入歌詞中,才能實現字間傳情,完美表達個人的情緒。
其次,演唱者必須要準確了解歌曲中的詞義,充分體會每個字詞的情感色彩。只有準確掌握情感色彩,才能讓情緒表達更精準,更準確地表達出歌曲的情感。而且,精準掌握歌詞涵義,演唱者就能充分感受到創(chuàng)作者的思想與情緒,才能走進創(chuàng)作者的內心世界,才能感受到創(chuàng)作者的真實想法。掌握歌曲詞句后,還必須要掌握演唱速度及旋律,這是表達情緒的最直接方式。比如充滿悲傷的歌曲,演唱開始時常采用沉重而緩慢的節(jié)奏,逐漸加快旋律,能將悲傷情緒逐漸推向高潮。當旋律走上高潮后,還能放慢節(jié)奏,以此加重悲傷色彩,達到“余音繞梁三日”的演唱效果。因此,演唱者開始演唱時,應該先醞釀好表演情緒,合理把控開頭的旋律,逐漸推進旋律,以旋律去感染聽眾,一開口能讓聽眾震撼,吸引其注意力,將聽眾情緒拉進演唱環(huán)節(jié)中。
事實上,情緒是聲樂作品的靈魂,在演唱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對于演唱者而言,必須要全面了解情緒應用的作用;通過各種措施不斷提升情緒表達技巧,提高自身的音樂素養(yǎng)。而且在演唱前,應全面了解創(chuàng)作者的創(chuàng)作背景,從歌詞間分析蘊含的意境;演唱中學會調控個人的情緒與狀態(tài),將自己的情緒與歌曲情感融為一體,才能激發(fā)聽眾的共鳴,才能將全新的演唱效果帶給聽眾。
參考文獻:
[1]李慧嘉.簡述情感表達在聲樂演唱中的運用[J].北方音樂,2016(08).
[2]張宏,王天奇.淺談如何處理聲樂演唱和技巧的關系[J].戲劇之家,2016(05).
[3]呼佳南.情緒在聲樂演唱中的應用研究[J].戲劇之家,2017(04).
[4]張賢.論聲樂演唱中情感表發(fā)與演唱技巧[J].黃河之聲,2019(23).
[5]吳洋.探索情感在聲樂演唱教學中的重要性[J].黑龍江教育,2019(27).
[6]張瑞.論聲樂演唱中情感的滲透與體現[J].北方音樂,20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