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自己
近年來,小兒推拿越來越受重視,被很多人拿來調理寶寶的健康問題。但小兒推拿只是中醫(yī)輔助的調理手法,絕對不是騙子和無良商家口中的“包治百病、推到病除”。家長朋友一定要正確地看待它。
除了要為孩子選擇正規(guī)的養(yǎng)生館和有專業(yè)資質的中醫(yī)師之外,其實家長自己就可以成為孩子的護理師,自學小兒推拿手法,在家為寶寶調理,增強免疫力。
位置:肺俞穴,位于后背第三胸椎棘突旁開1.5 寸,屬膀胱經。
手法:家長將手搓熱,在小兒體表,輕輕左右摩擦肺腧穴至微微發(fā)紅即可。
位置:以肚臍為中心。
手法:分為順時針摩腹與逆時針摩腹。順時針增強胃腸功能,促進消化,逆時針止瀉。
位置:尾骶部——頸部脊柱。
手法:從尾骶部開始,沿脊柱兩手交替前進,直到頸部。捏脊可加速新陳代謝,促進機體發(fā)育,增強免疫功能,提高抗病能力。
位置:在小腿前外側,當犢鼻下3 寸,距脛骨前緣一橫指(中指)。
手法:用拇指指腹順時針按揉,每次3 分鐘以上。
父母在為寶寶進行推拿調理時,一定要注意室內的溫度。小兒對冷熱是比較敏感的,冬天推拿時要將手先搓熱,不要戴首飾。春天推拿時則盡量在陽光正好的時間進行。
為了減輕推拿對小兒皮膚的過度摩擦,防止皮膚損傷,在家推拿時可以選擇花生油、香油、爽身粉等介質配合。
另外,推拿前最好詢問醫(yī)生孩子的體質是否適合這些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