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旭光,孔劉莎
1.徐州醫(yī)科大學附屬醫(yī)院心內(nèi)科,江蘇徐州 221000;2.徐州醫(yī)科大學附屬醫(yī)院腎臟內(nèi)科,江蘇徐州 221000
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是一種心血管疾病,在臨床上較為常見[1]。在CHF病發(fā)后,患者的心肌收縮功能會嚴重降低,進而異常激活機體神經(jīng)內(nèi)分泌系統(tǒng),導致心臟舒張-收縮功能發(fā)生障礙,促使心輸出量降低而難以滿足機體需求,最終引發(fā)心室重構(gòu)、心功能惡化,嚴重威脅患者的生命健康[2]。針對CHF患者而言,有效促進其恢復心肌灌注,提升心功能,是防范心血管不良事件再發(fā)的重要途徑,也是CHF治療的主要方向[3]。該研究方便選取該院在2020年1月—2021年5月收治的72例CHF患者為例,分組探析予以常規(guī)治療及聯(lián)合新活素治療的治療有效率,心功能指標,血清NT-proBNP及相關血清水平指標,現(xiàn)報道如下。
方便選取該院收治的72例CHF患者為研究對象,將入院患者隨機均分為兩組,各36例。對照組中男20例,女16例;年齡45~80歲,平均(65.44±7.18)歲;心功能分級(按NYHA分級):Ⅲ級、Ⅳ級患者例數(shù)分別為21例,15例。觀察組中男19例,女17例;年齡45~81歲,平均(65.58±7.32)歲;心功能分級(按NYHA分級):Ⅲ級、Ⅳ級患者例數(shù)分別為22例,14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①均與美國心臟病學會/美國心臟病協(xié)會(ACC/AHA)在2001年制定的成人CHF診斷標準[4]相一致;②該研究內(nèi)容均經(jīng)患者或家屬同意。
排除標準:①合并惡性腫瘤者;②伴有嚴重肝腎功能障礙者。
兩組患者入院后均遵《中國心力衰竭診斷和治療指南2018》[5]中的相關診療原則進行常規(guī)治療。需予以利尿劑、血管緊張素轉(zhuǎn)化酶抑制劑(ACEI)或血管緊張素受體拮抗劑(ARB)或沙庫巴曲纈沙坦鈉片、β-受體阻滯劑等藥物進行對癥治療;必要情況下可予以洋地黃類強心劑等藥物進行治療干預。在此基礎上,予以觀察組患者新活素[凍干重組人腦利鈉肽(rhBNP)](國藥準字S20050033;規(guī)格:0.5 mg:500 U)靜脈推注治療,最初用藥負荷量為1.5μg/kg,控制靜脈推注時間為3~5 min;此后以0.01μg/(min·kg)的速度進行持續(xù)72 h的靜脈滴注。
(1)治療效果:根據(jù)患者臨床癥狀和體征表現(xiàn)對其治療效果進行評估:①顯效:各項臨床癥狀及體征(氣促、乏力、憋喘、心悸等)基本消失,心功能在原有基礎上改善≥2級或者已恢復正常;②有效:患者的各項臨床癥狀和體征都得到明顯改善,同時心功能在原有基礎上改善≥1;③無效:臨床癥狀及體征均無變化,心功能未改善,甚至有加重趨勢。總治療有效率為顯效率與有效率之和。
(2)心功能指標:分別在治療前后以多普勒超聲心動圖對患者的各項心功能指標進行監(jiān)測,具體監(jiān)測項目包含左心射血分數(shù)(LVEF)、左室舒張末徑(LVEDD)。
(3)血清NT-proBNP及相關血清水平指標:分別在治療前后采集患者空腹靜脈血5 mL,以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對患者血清鉀K+、Cr水平進行檢測;同時以酶聯(lián)免疫化學發(fā)光法測定N-末端B型利鈉肽原(NT-proBNP)的濃度。
(4)生活質(zhì)量:應用簡明生活質(zhì)量評估量表(SF-36)對患者治療前后的生活質(zhì)量進行評估,涉及評估條目主要包含生理健康、心理健康、軀體情況、社會參與及一般健康等5個維度,各維度均以100分為滿分,評分越高則生活質(zhì)量改善效果越理想。
采用SPSS 25.0統(tǒng)計學軟件分析數(shù)據(jù),符合正態(tài)分布的計量資料用(±s)表示,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頻數(shù)或率(%)表示,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觀察組的治療有效率為94.44%,高于對照組的77.78%,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對比[n(%)]Table 1 Comparison of the treatment effect of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n(%)]
治療前,兩組患者各項心功能指標LVEF、LVEDD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患者LVEF水平顯著高于對照組,且LVEDD水平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心功能指標對比(±s)Table 2 Comparison of cardiac function index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s)
表2 兩組心功能指標對比(±s)Table 2 Comparison of cardiac function index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s)
?
治療前,兩組患者的K+、Cr、NT-proBNP水平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的NT-proBNP水平低于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而二者K+、Cr水平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血清BNP及相關血清水平指標對比(±s)Table 3 Comparison of serum BNP and related serum levels between the two groups(±s)
表3 兩組血清BNP及相關血清水平指標對比(±s)Table 3 Comparison of serum BNP and related serum levels between the two groups(±s)
?
治療前,兩組患者各維度SF-36評分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患者各項評分對比對照組均有明顯提升,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兩組生活質(zhì)量評分對比[(±s),分]Table 4 Comparison of quality of life scor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s),points]
表4 兩組生活質(zhì)量評分對比[(±s),分]Table 4 Comparison of quality of life scor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s),points]
?
據(jù)《中國心血管健康與疾病報告》顯示,我國心血管患病人數(shù)已逾2億,已經(jīng)成為了威脅我國國民生命健康的重要疾病因素之一[6]。尤其伴隨近幾年人們生活壓力的增加、人口老齡化的推進及人們生活方式的轉(zhuǎn)變,心血管疾病患病率及病死率均呈現(xiàn)了不斷上升的發(fā)展趨勢[7]。慢性心力衰竭(CHF)則是較為常見的一種心血管疾病,該病癥是多種心臟疾病發(fā)展的終末階段;其主要是由于多種因素導致心肌損傷,進而促使心肌結(jié)構(gòu)與功能出現(xiàn)不良改變所引發(fā)的一系列臨床綜合征[8-9]。故在當下人口老齡化進程不斷推進的現(xiàn)狀下,隨著老年人身體各項機能的不斷下降,心肌梗死、慢阻肺(COPD)、心肌炎等多種病癥發(fā)生率也出現(xiàn)了明顯升高,而其均為誘發(fā)CHF的最直接因素[10]。而伴隨近年來臨床上針對CHF病因及治療的不斷深入,研究認為該病癥為心肌彌漫性、廣泛纖維化的過程,故可導致心室發(fā)生病理性重構(gòu);在神經(jīng)激素失衡下,則會導致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tǒng)(RAAS)與腎交感神經(jīng)系統(tǒng)被過度激活,進而促使心肌細胞進一步損傷、凋亡,并最終誘發(fā)、加重心力衰竭[11]。
CHF屬于一種慢性進展性病癥,且病癥一旦發(fā)生,具有病程不可逆發(fā)展特點,即便無新的心肌損害,也會導致患者心功能不斷惡化[12]。尤其針對老年患者來說,伴隨年齡的增加及身體機能的不斷退化,更加速了其心力衰竭發(fā)展進程,也大大增加了治療難度[13]。據(jù)研究顯示,腦鈉肽(NT-proBNP)為機體分泌的內(nèi)源性多肽之一,其具有生物活性,其水平以心臟區(qū)域最高,在心房、心室肌細胞出現(xiàn)病理變化下則會導致NT-proBNP水平也隨之增高[14]。而新活素(rhB NP)則為內(nèi)源性激素類物質(zhì)的一種,為天然的RAAS拮抗劑,可特異性結(jié)合A型利鈉肽受體,進而發(fā)揮擴張血管、改善血流動力的作用[15];同時也能夠有效促進動靜脈分布的平衡性擴張,達到舒張平滑肌,減輕心臟前后負荷,改善乏力、呼吸困難等癥狀的效果[16]。結(jié)合該研究可見,在常規(guī)治療的同時予以新活素干預下,觀察組患者的治療有效率(94.44%)明顯高于對照組(77.78%)(P<0.05);觀察組患者的NT-proB NP水平為(2 374.62±581.44)pg/mL,對照組為(3 565.25±731.08)pg/mL,觀察組明顯較低(P<0.05)。在陳麗莉[17]的研究中也發(fā)現(xiàn),采取新活素治療后,觀察組CHF患者的NT-proBNP水平為(2 351.3±576.2)pg/mL,對比常規(guī)治療的對照組(3 548.0±713.6)pg/mL有明顯降低(P<0.05),與該研究結(jié)果相一致。在新活素治療下,觀察組患者的心功能指標較對照組均有明顯改善,且該組患者生活質(zhì)量評分對比對照組也有明顯升高(P<0.05)。證實在新活素治療下,能夠有效減輕心臟毒性,降低血循環(huán)阻力及容量,從而有效延緩并減輕心臟重構(gòu),規(guī)避心肌增生肥厚,有效降低心肌耗氧量,提升心輸出量,進而達到改善心功能的效果[18]。
綜上所述,在CHF治療中,予以新活素干預效果顯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病癥,提升其心功能及生活質(zhì)量,促進患者預后的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