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敬
宮頸癌99%是HPV(高危型人乳頭瘤病毒)持續(xù)感染導致的,而這種病毒最重要的傳染方式為性傳播。然而,若能在早期及時發(fā)現(xiàn),及時治療,宮頸癌是能夠痊愈的!
1.陰道異常流血。陰道在非經期流血抑或絕經后流血,存在宮頸癌的可能。但子宮肉瘤、內膜癌、宮頸息肉、腺肌癥、黏膜下肌瘤、內膜息肉、黃體功能不全、排卵期流血等,也會引發(fā)陰道異常流血,所以評估的難度較大。
2.接觸性出血。最多見的是性交時流血,由于腫瘤組織較為脆,一碰即會流血。當然,若存在宮頸炎、宮頸息肉或黏膜下肌瘤脫落至陰道中,亦會導致接觸性出血。
3.白帶異常。如類似淘米水白帶、血色白帶、白帶有許多黏液等,應想到可能是宮頸癌。當然,宮頸炎及陰道炎亦有此類癥狀。
4.陰道不規(guī)則大出血、下肢水腫、腰痛、消瘦、尿少等。若有此類表現(xiàn),若確診為宮頸癌,基本上就是晚期。病灶四處轉移,對身體許多器官功能有不良影響。
若女性有過多個性伴侶,或其男伴有許多性伴侶,即為危險人群;若女性的性伴侶抑或性伴侶的性伴侶有人患上陰莖癌或宮頸癌,則是高危人群。吸煙群體及生殖器官有長期炎癥的群體、吸毒人員及患有HIV的人員,亦是感染HPV的高危人群。
但事實上極少有人會同時具備這些典型癥狀。一般情況下,只要具備個別癥狀,患者大多就已經求醫(yī)了。若是集齊了典型癥狀再求診,那真有可能是晚期。
世界衛(wèi)生組織(WHO)和聯(lián)合國人類生殖特別規(guī)劃處( HRP)于2021年7月發(fā)布了第二版《宮頸癌前病變篩查和治療指南》,給出預防宮頸癌的三級策略。
一級預防策略:實施健康宣教及接種HPV疫苗
目標是增強公眾對宮頸癌的認識,使公眾明白接種HPV疫苗、定期篩查宮頸癌的作用、癌前病變治療的重要性等。
HPV疫苗的出現(xiàn),全面預防宮頸癌的措施業(yè)已由定期復查適齡女性的二級預防提前到為女性接種HPV疫苗的一級預防,降低HPV感染,防止發(fā)生宮頸癌。
二級預防策略:定期篩查宮頸癌
對全部適齡女性定期篩查子宮頸癌,對子宮頸癌前病變患者及時治療。對業(yè)已接種HPV疫苗的適齡婦女依然要開展定期篩查。
結合當前國內子宮頸癌患者發(fā)病年齡情況,將篩查開始的年齡定為25~30歲。超過65歲的女性如果以往10年中每隔3年1次、持續(xù)3次細胞學檢查沒有異常抑或每隔5年1次、持續(xù)2次HPV檢測結果為陰性,無須再篩查。
三級預防策略:及時恰當治療
在宮頸癌早期,經過治療是能痊愈的。即便發(fā)現(xiàn)時已是中晚期,亦可采取積極的措施,如手術、化療、放療和姑息療法等,延長患者生命,改善其生活品質。
第一步:HPV檢查及宮頸脫落細胞學檢查。高危型HPV持續(xù)感染是99%宮頸癌患者的致病因素。HPV檢查通常評估患者是否為高危人群,脫落細胞檢查(LCT抑或TCT檢查)主要評估宮頸細胞有無病變。建議發(fā)生過性生活的婦女,21~29歲女性行單獨細胞學檢查,每三年一次。小于30歲的女性不用做聯(lián)合篩查。30~65歲女性推薦每5年行細胞學和HPV聯(lián)合篩查,或每3年行單獨細胞學檢查。但這些檢查不適于宮頸癌患者、HIV感染者、免疫功能低下者及子宮內已烯雌酚暴露者。
第二步:宮頸組織活檢。若第一步篩查發(fā)現(xiàn)問題,應接著開展宮頸活檢;若醫(yī)生通過肉眼觀察疑似高度宮頸癌變,亦可徑直實施宮頸活檢。條件許可時,可通過陰道鏡將其放大后取出可疑組織活檢。這種病理組織診斷是金標準。
第三步:宮頸組織錐切?;顧z取出的是點狀組織,而錐切則是塊狀切除,因而較為立體地掌握宮頸病變狀況??刹扇±涞跺F切,亦可采取LEEP刀錐切。對于癌前病變或早期宮頸癌患者,宮頸組織錐切亦有一定治療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