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海濱
中圖分類號:G807.2? ?文獻標識:A? ? ?文章編號:1009-9328(2022)03-088-02
摘? 要? 進入新時期后我國在教育行業(yè)實施了一系列改革,旨在完善課程體系和育人目標。通過創(chuàng)新切實提升教學質量,以便助力學生的全面發(fā)展,使他們具備適應自身發(fā)展和社會發(fā)展趨勢的關鍵能力和品格。在此背景下,體育課程的地位得到了明顯提升,其具有鍛煉學生身體素質、強化學生意志、培養(yǎng)學生心理素質的作用,能夠與智育、德育相輔相成,共同推動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但是,受傳統(tǒng)思想的影響,部分體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存在理解偏差,學生對于該門課程的重視度也不足。所以本文以素質教育理念為導向,著重分析了在小學體育教學活動中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對學生進行有效疏導的策略,僅供參考。
關鍵詞? 小學體育? 興趣? 培養(yǎng)與疏導策略
一、新時期下小學體育教學中常見的問題
(一)教學方法落后,缺乏趣味性和實效性
有效的教學方法是構建高效課堂的必然元素。然而從當前的小學體育教學實際來看,教師們使用的教學方法相對比較單一和傳統(tǒng),存在一定的落后性,如常采用“跑步熱身—示范引導—學生練習—教師檢測—自由活動”的模式。小學生好奇心強、喜歡新鮮事物,若長期使用單一的教學方法,且不考慮他們的認知水平、接受能力,就很容易導致他們對體育課程產生排斥心理,將體育運動當作一種負擔,然后在學習過程中出現(xiàn)懈怠、糊弄的問題,最終不僅難以取得理想的教學效果,也難以促進學生身體素質的提升。
(二)師生互動較少,教學效果不佳
教學是一個動態(tài)過程,不僅需要教師“教”,向學生傳遞科學且準確的信息,還需要學生主動地“學”,通過吸收和內化及時掌握知識內涵,且教與學之間應保持良好的互動關系,及時且有效地交換信息,這樣才能實現(xiàn)雙贏。然而在實際的教學活動中,部分小學體育教師總是會忽視師生互動這一環(huán)節(jié),無論是設計教學方案,還是選擇教學方法,都將達成教學目標當作重點,且往往會忽視學生的內在感受和真實水平,一味埋頭教學,與學生之間的交流少之又少,總是傾向于按照個人的理解設定教學活動,并依據(jù)自己對學生的了解判斷他們的學習成效,以致實際的教與學效果難以提升,切實影響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心態(tài)。
(三)學生主體性弱,能力難以發(fā)展
新課改強調了學生的主體地位,要求教師關注他們的身心發(fā)展特點,采取有效措施引導其自主學習、自我發(fā)展,以便進一步提升其綜合能力。但是,受傳統(tǒng)教育理念的影響,部分小學體育教師依然會在講課過程中以教為主,忽視學生的主體性,為他們預留的自主學習、探究的時間較少,也沒有充分尊重學生的意愿,教學的功利心比較重,因此學生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往往只能被動前進,按照教師設定好的流程去學習,難以發(fā)揮個人主觀能動性進行探究,進而降低了他們的發(fā)展質量,不利于其能力提升。
二、對學生進行興趣培養(yǎng)和疏導的有效策略
(一)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喚醒學生學習興趣
1.采用情境教學模式營造良好的氣氛。在以往的小學體育課上,教師能夠使用的教學工具是有限的,常常需要通過親身示范、灌輸理論等方式引導學生學習。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可供教師使用的教學工具不斷更新,教學理念與教學模式也越發(fā)先進。具體來講,小學體育教師可以將信息技術與情境教學模式結合起來,為學生構建更加立體、生動、直觀的學習環(huán)境,以此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可減輕教師的教學壓力,保證課堂有序推進。例如,在指導學生學習理論知識時,體育教師可發(fā)揮信息技術的優(yōu)勢創(chuàng)設動畫情境、圖片情境,使學生更加直觀地了解人體結構、人體所需的各種營養(yǎng)物質以及生活中不同食物所包含的營養(yǎng)元素,督促他們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飲食習慣。而在指導學生學習運動技巧時,則可以創(chuàng)設視頻情境,即設定好播放速度,確保學生可以在觀看的同時跟著練習,然后教師就可以騰出時間,一邊輔以詳細講解,一邊觀察所有學生的練習情況,及時給予他們動作上的指導,進而在有限時間內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通過設定情境,體育課堂氛圍會更加活躍,學生的學習興趣也會明顯提升,有助于推動教學進度,切實提高授課效率。
2.借助游戲教學模式調動學生積極性。結合小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特點,體育教師還可以靈活游戲化教學法,將需要學生學習的內容以更加有趣的方式呈現(xiàn)出來,同時在游戲中為學生預設鍛煉身體的機會,從而達到雙管齊下的效果,推動其不斷進步。例如,在指導學生學習足球運動技巧時,教師就可以將其與田徑運動結合起來,一方面是因為足球運動員本身就需要良好的身體素質,另一方面則是因為二者的結合可以讓學生更加快速地回顧田徑運動技巧、靈活應用足球技巧,從而提升其學習的有效性。具體而言,教師可以要求學生4人為一隊進行踢足球接力賽,并將距離改成“4×200”,且要提前明確比賽規(guī)則,即在比賽期間不能用手摸球,運球時若足球失去控制則要從頭來做,還要按照教師教授的方法完成顛球、傳球等任務,最終計時最短完成比賽的隊伍獲勝。在此過程中,學生為了取勝,會更加用心地回顧和應用運動、顛球、傳球等技巧,也會更加努力地帶球往前跑,以便與自己的隊友匯合,有助于起到鍛煉其身體素質、鞏固其學習成效的作用,同時可以改善學生對于體育課的態(tài)度,讓他們體驗到學習、鍛煉的樂趣,進而不斷提升教學的有效性。
3.開展小組合作活動強化學生參與熱情。在小學體育課上,教師也可以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引導他們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活動,以此強化其參與熱情,從根本上提高教學質量。鑒于此,教師首先需要將學生分層人數(shù)均等的小組,并聽從每組學生的意見選出組織領導能力、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擔任組長,同時要保證每個小組成員之間可以優(yōu)勢互補,然后再根據(jù)教學需要設定不同的合作學習任務,督促他們不斷進步。例如,在指導學生學習健美操時,教師可以先播放視頻或親身示范相關的動作,且要詳細講解動作的要點,便于學生記住順序和步驟。在此期間每個小組長可以提前分配任務,要求組員每人分別記憶幾組健美操動作,并要達到熟練的程度,而后教師可要求各小組合作練習、鞏固,此時組內成員就需要在組長的統(tǒng)籌安排下分別展示、互相教授和學習,再將所有動作整合起來,通過反復訓練取得良好的效果。最后需在班級中輪流展示,由教師指出動作中存在的問題,并及時改進。通過合作,每個學生都會為了本組的榮譽而不懈努力,也會為了教好其他組員而更加認真和專注地學習,有助于切實提升其學習成效。
4.組織實踐活動喚醒學生的學習自信。為了強化學生的體育運動興趣,同時喚醒他們的運動自信,小學體育教師也可以組織他們參與各種形式的實踐活動,使之從中收獲樂趣,以更加積極的心態(tài)進行運動和鍛煉。例如,每次校園運動會時,體育教師就可以參與推薦,鼓勵班級中擅長不同運動項目的學生去參加對應的比賽,并對其進行強化訓練,也可以在學校組建體育興趣小組,分為羽毛球組、足球組、武術組等,然后面向全體學生開放,使之利用課余時間到指定場所與其他同學一起進行學習和實踐,其中表現(xiàn)較好的學生還可以成為當天的授課“小老師”,輔助教師指導其他人運動。通過實踐引導,可以讓體育運動與學生的實際生活更加緊密地聯(lián)系起來,促使他們充分感受到體育運動的重要性,還可以為學生提供展示自我的機會,使之在運動中放松心情、收獲幸福感,同時不斷強化他們的運動自信心,有助于促使其形成終身體育意識,順利完成小學體育教學任務。
(二)關注學生主體,堅持實施分層引導
由于每個學生的身體素質、運動能力都不相同,所以小學體育教師在講課時,應當堅持分層教育理念,通過針對性引導來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減輕他們的學習壓力,以便起到良好的疏導效果。例如,針對身體素質較差的學生,教師要了解其能夠承受的最大運動量,然后據(jù)此設計課堂教學方案,要求他們完成基礎的訓練任務,或是適當降低任務難度,同時要根據(jù)該部分學生的喜好,安排他們開展其他運動,以起到增強其體質的作用,還可以觀察這類學生體質的變化,及時調整方案,促使其不斷發(fā)展,針對身體素質一般的學生,體育教師設計教學目標和任務時,就可以加入強度適中的運動活動,使他們在學習理論知識和運動技巧的過程進行拓展延伸,在能力范圍內通過運動提升自身的身體素質。而針對運動能力強、身體素質極好的學生,教師可為他們設計安全但強度相對較大的運動任務,以便使之不斷挑戰(zhàn)和超越自我,在參與中領悟“更高、更快、更強”的體育精神,輔助推動其不斷進步。
(三)融入激勵策略,給予學生科學疏導
在指導小學生學習體育時,教師要注重融入激勵策略,以便切實喚醒他們的參與積極性,使之形成良好的學習心理,進而推動其身體素質的提升,并有效落實體育教學目標。為此,教師在講課期間可通過語言激勵、物質激勵等方式與學生互動,有些學生在體育學習中會發(fā)生明顯的轉變,那么教師就可以在教學評價中指出來,而后可以為該名學生頒發(fā)獎勵,以此達到激勵效果。
三、結語
總而言之,教師注重培養(yǎng)小學生的體育學習興趣,并對其加以有效疏導,能夠促使他們樹立正確的學習態(tài)度,真正意識到體育運動的重要性,然后從自身實際出發(fā),積極配合教師完成學習和運動的任務,以便起到增強學生體質、健全其人格的作用。在此期間,教師要認真分析該階段學生的喜好,結合素質教育理念和立德樹人理念創(chuàng)新體育教學模式,以豐富的活動形式觸發(fā)學生的參與興趣,使之在此過程中受到感染,掌握更多運動技巧,同時要借助教學時機對學生實施疏導,針對性培養(yǎng)其良好的性格和學習自信,從而通過不懈努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順利實現(xiàn)基礎教育階段的育人目標。
參考文獻:
[1]鄭艷芬.小學體育教學中興趣的培養(yǎng)與疏導策略分析[J].考試周刊,2021(A3):94-96.
[2]張俊廷.淺談小學體育教學中興趣的培養(yǎng)與疏導[J].科幻畫報,2021(07):192-193.
[3]陳永.淺析小學體育教學中對學生興趣的培養(yǎng)與疏導[J].智力,2021(04):9-10.
[4]張濤.小學體育教學中對學生興趣的培養(yǎng)與疏導[J].體育視野,2021(03):79-80.
[5]萬迎迎.小學體育教學中對學生興趣的培養(yǎng)與疏導[J].當代體育科技,2020,10(29):111-113.
[6]成蘇蘇.芻議小學體育教學中對學生興趣的培養(yǎng)與疏導[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20(10):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