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偉
摘 要 由于社會發(fā)展和人民生活的需要,土木工程行業(yè)得到了進一步的發(fā)展,土木工程建設項目數量也得到了大幅度提升。在土木工程項目的建設中,地基是整個項目的基礎支撐,提高地基質量是工程項目有效推進的前提條件。在項目開展中,難免會出現軟弱地基的狀況,這種地基結構的強度不高,承載能力也不高。因此就要對這種軟弱地基進行相應的處理,提高地基結構強度和承載能力,本文通過分析軟弱地基,提出一些處理軟弱地基的特殊保障技術,以供相關專業(yè)人員參考。
關鍵詞 土木工程 軟弱地基 特殊保障技術
中圖分類號:TU7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0745(2022)04-0010-03
在土木工程項目建設中,對于軟弱地基應采用相應的處理手段進行處理,不能直接進行施工建設。若直接施工,因其軟弱地基的結構無法承受建筑物,建設出的建筑會存在巨大的風險,不僅會帶來難以挽回的損失,可能還會危害到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對于工程中遇見的軟弱地基一定要選擇合理的方法進行處理,提高地基的結構強度和承載能力,保證軟弱地基的結構具有穩(wěn)定性,為后續(xù)的項目工程提供基礎建設保障。
1 軟弱地基主體概述
土木工程項目建設中,經常遇見的不良地基基礎被稱為軟弱地基,這種地基若是得不到科學合理的處理,其自身的承載能力就達不到項目地基承載力的要求,便無法滿足項目建設需求。軟弱地基主要成分是淤泥、雜填土、高壓性土層等,含水量同其他天然地基相比,軟弱地基的含水量過大[1]。由于軟弱地基具有天然含水量,導致地基具有強度較低、壓縮性較高以及透水性低等特點,這些特點使得地基的承載能力無法滿足實際施工要求。
在土木工程項目建設中,地基結構的穩(wěn)定是項目建設的前提條件,想要提高地基結構的穩(wěn)定性,只有處理軟弱地基,降低軟弱地基對土木工程建設的影響,才能提高土木工程項目施工進度。如果直接在沒有處理過的軟弱地基上建設工程項目,其建設項目就會超出地基負荷,導致建筑物出現滑動或是固結沉降。土木工程項目建設單位對軟弱地基處理方法的優(yōu)劣,直接關系到整個土木工程的質量,所以一定要采用合理的、科學的同時符合實際情況的處理方法對項目中出現的軟弱地基進行處理[2]。
2 軟弱地基結構特殊保障技術
在土木工程項目施工建設中,軟弱地基是項目施工中經常遇見的地形問題。要保證土木工程項目的各項工作順利落實,土木工程項目單位必須要掌握軟弱地基結構特殊保障技巧,將這些技巧運用在實際現場施工中,提高軟弱地基的強度以及承載能力,實現地基結構具有穩(wěn)定性的目標,為后續(xù)的項目施工奠定堅實的基礎[3]。土木工程項目施工單位的相關工作人員需要掌握軟弱地基結構特殊處理技巧,有效處理軟弱地基,能提高其施工單位的服務質量,對于軟弱地基處理要遵循合理原則,提高企業(yè)核心競爭力。
2.1 預壓處理
預壓處理方法是一種較為常見的處理軟弱地基的方法,主要操作方法是通過對軟弱地基進行重量施壓或是填充土堆。相較于其他對軟弱地基的處理方法,預壓方法的最大優(yōu)勢就是操作難度低,運用重力,充分發(fā)揮軟弱地基具有的荷載作用,幫助軟弱地基提前完成沉降。同時,在預壓處理的過程中不斷加強地基結構,使地基的強度得到進一步加強,最終能夠提高軟弱地基的穩(wěn)定性[4]。通過預壓使軟弱地基的結構穩(wěn)定,能夠有足夠的承載能力,推動土木工程項目進度,提高施工效率。雖然預壓方法的操作難度低,但是相關土木工程施工人員在進行預壓處理時,要注意對軟弱地基降水措施的選擇以及對預壓重量的控制,尤其是對預壓重量的選擇控制,若重量過高,軟弱地基就會受到破壞,而重量過低又達不到預壓效果。因此,要保證預壓程度科學、合理、符合軟弱地基的實際情況,避免因為控制管理工作不到位,導致對地基處理達不到預期效果。
2.2 更換墊層處理
軟弱地基采用更換墊層的處理方法,能夠加強地基的承載力,將地基的沉降量控制在一個合理的范圍內[5]。采用這種處理方法還具備一個優(yōu)勢,就是能夠解決土壤濕陷以及土壤腫脹問題,可以為后續(xù)施工帶來積極影響。對于軟弱地基采用更換墊層的處理方法,需要相關施工人員做好處理前的準備。要對軟弱地基進行深入了解,以此為基礎,來確定采用更換墊層的方案。更換墊層有兩種方案,第一種就是在原軟弱地基的天然地層上鋪設一層人工墊層,這種處理方法能夠將人工墊層作為上部結構的持力層,具有便利性。第二種處理方案就是用符合軟弱地基要求的土壤代替被挖出的土壤,形成人工墊層,這種處理方案對軟弱地基來說具有較強的穩(wěn)定性,但是需要支出更多的人力、物力。
2.3 水泥土攪拌樁
水泥土攪拌樁的處理方法能夠充分發(fā)揮水泥的作用,對軟弱地基進行強化處理,增加軟弱地基的承載力,提高軟弱地基土壤結構的總體強度。水泥土攪拌樁處理方法最大的特點就是用水泥具有的強度特點將水泥作為固化劑,軟弱地基采用水泥土攪拌樁處理,就是將水泥與軟弱地基的土壤結合在一起,然后對水泥進行強度攪拌,使其能夠有效融合,發(fā)揮出固結的作用,提高軟弱地基的強度,讓地基能夠滿足后續(xù)的工程項目建設需要。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水泥土攪拌機的處理方法并不適用于所有的軟弱地基。水泥土攪拌樁的處理方法更加適用于具有相對飽和的軟黏土,只有運用在具有這種土壤特性的軟弱地基上,水泥才能充分發(fā)揮出更加重要的作用。
2.4 冷卻凍結處理
軟弱地基處理方法中,還可以采用冷卻凍結的處理方法。冷卻凍結的處理方法運用范圍并不是非常廣泛,但具有一定的應用價值。冷卻凍結處理方法是通過對軟弱地基進行人工干預的冷卻降溫處理,將軟弱地基中含有的水分進行凍結,以此來強化軟弱地基的結構,提高地基的承載力[6]。冷卻凍結處理方法對施工單位提出了一些要求,其中之一就是能夠完全掌握冷卻技術,并根據實際地基條件、項目進度及施工水平等多方面因素綜合分析,選擇出適合的冷卻技術。冷卻凍結的處理技術和水泥土攪拌樁處理方法具有相同的限制條件,就是對軟弱地基的土壤具有選擇性。但冷卻凍結的處理方法比水泥土攪拌樁的處理方法的應用范圍更為廣泛,冷卻凍結技術不僅適用于相對飽和的軟黏土,還適用于沙土。
2.5 加熱燒結處理
對于軟弱地基的處理方式還有加熱燒結處理方法,這種處理方法是通過對軟弱地基的溫度調節(jié)和改變土壤內的水分狀態(tài)來實現加固目的,對軟弱地基內含有的水分進行人工加熱燒結處理,通過加熱燒結的高溫來蒸發(fā)土壤中的水分,降低軟弱地基土壤中的含水量,直至土壤含有的水分能夠符合建設標準。加熱燒結處理是從軟弱地基根源出發(fā)的一種處理方法,也是一種軟弱地基的有效處理手段,因為土壤含水量是其地基成為軟弱地基的重要因素,土壤中過高的含水量破壞了地基的結構強度,降低了地基的承載力。加熱燒結的處理方法適用于軟黏土和濕陷性的粘土,這兩種土壤的含水量較高,采用加熱燒結的處理方法可以取得良好的處理效果,提高軟弱地基的穩(wěn)定性和承載力。
2.6 加筋處理
在土木工程項目建設中,對于一些建筑工作來說,加筋處理是一項重要工作方法,最終可以提高項目的整體質量與品質。對于軟弱地基來說,運用加筋的處理方法能夠提高地基結構的強度、穩(wěn)定度和承載能力。而且,加筋處理方法的發(fā)展時間較長,有了一定的應用經驗,技術體系也較為完善。加筋處理技術的應用難度較低,應用范圍也較為廣闊。加筋處理就是在軟弱地基中加入一些碎石、砂樁、土釘等,以此打造固體結構,為軟弱地基提高支撐力,從而保證了軟弱地基的結構強度,提高了軟弱地基的承載能力,滿足后續(xù)建設需求。加筋處理還可以有效應對地基下沉、彎曲等問題,為后續(xù)工程建設提供了一個質量保證。因不同的筋體具有不同的特性,其發(fā)揮的作用也不相同,所以采用加筋處理時,不僅需要相關工作人員注意采用筋體具有的性質,還需要能夠充分了解軟弱地基的實際情況,采用合理的筋體材料,保證其筋體材料能夠充分發(fā)揮作用。
3 對于軟弱地基結構的分析
3.1 軟弱地基結構的總體分析
軟弱地基與普通地基的區(qū)別在于軟弱地基的結構強度較低,結構強度是地基承載力的關鍵要素,只有結構強度達到一定的高度,其地基的承載力才會隨之得到提高,使得總體質量符合標準。地基是土木工程項目的基礎建設,更是土木工程項目后續(xù)建設工作的基本保證。只有打好地基才能夠建設起符合質量要求的建筑,牢固穩(wěn)定的地基能夠減少建筑發(fā)生質量問題,幫助建筑更好地抵抗自然災害。
所以,土木工程單位進行項目施工時,遇到軟弱地基一定要全面、客觀、綜合地對軟弱地基進行分析研究,遵循科學、合理的原則,采用符合軟弱地基實際情況的處理方法,加強地基結構的強度,提高地基的穩(wěn)定性和承載能力。
3.2 加強軟弱地基結構強度的處理流程
地基是土木工程項目建設的基礎部分,直接關系到后續(xù)工程項目的總體質量。所以,加強軟弱地基結構強度需要遵循科學合理的原則進行。加強軟弱地基結構強度的流程被劃分為了三個階段,分別是前期階段、中期階段和后期階段,這三個階段緊密結合形成一個有機流程。不同階段都對應著不同的工作內容,其各個階段的作用也各不相同,只有把握好這三個階段的作用,讓其得到流暢運行,才能加強軟弱地基結構強度,提高軟弱地基的承載能力,為后續(xù)工程建設工作提供強有力的前提保證。
3.2.1 前期階段
加強軟弱地基結構強度的前期階段就是對軟弱地基的勘查階段。只有通過對軟弱地基進行全面科學分析,了解到軟弱地基形成的原因、主要存在的問題、土壤條件和周圍環(huán)境等因素,才能夠制定處理計劃。
首先,相關工作人員要了解軟弱地基土層分布情況及其土壤狀況,判斷軟弱地基的主要構成土壤。
其次,相關工作人員還需深入了解軟弱地基的周圍情況,為后續(xù)采用的處理方法提供環(huán)境依據。
最后,相關工作人員根據勘測出的信息,制定一份詳細的勘測報告。詳細的勘測報告不僅能夠為后續(xù)工作提供理論依據,還能夠為項目整體建設工作提供導向。
3.2.2 中期階段
加強軟弱地基結構強度的中期階段就是軟弱地基的設計階段,這一階段以前期階段的勘測報告為基礎導向,選出科學適宜的處理方法,并設計出施工方案,為后續(xù)施工處理做好準備工作。相關的工作人員在設計施工方案時,需要充分考慮到上部結構和地基的共同作用,制定出一個符合實際情況的施工方案,確定合理的施工措施。相關工作人員在這一時期根據制定出的施工方案,采購相應的建筑材料、建筑設施、其他相關用品等,以供施工使用。在這一階段,施工單位要組建好施工隊伍,并對施工人員進行相應的安全和技能培訓,提高施工人員的施工水平,確保后續(xù)施工順利進行。
3.2.3 后期階段
后期階段就是施工階段,施工人員根據選擇出的處理方法,選擇相應的設施與材料,對軟弱地基進行處理,加強軟弱地基的結構強度。在這一過程中:
首先,施工單位要組建相應的專業(yè)團隊,對施工中出現的問題提供相應的解決方案,確保后續(xù)工作順利開展。
其次,施工單位要加強對施工過程中的管理控制:加強建筑設施和材料的管理,以及對施工人員的安全管理等。
最后,在施工結束時,要對施工成品進行驗收,確保施工效果和施工質量能夠達到要求,增加軟弱地基的結構強度,提高軟弱地基的承載能力。
4 結語
面對工程項目中出現的軟弱地基問題,需要選擇合理科學的處理方法對其進行處理,提高軟弱地基結構的強度。對于軟弱地基的處理方法有:預壓處理、更換墊層處理、水泥樁攪拌處理、冷卻凍結處理、加熱燒結處理以及加筋處理。首先要對軟弱地基進行深入了解,分析其形成原因、地質特點、周圍環(huán)境等,只有充分了解這些因素才能夠選擇出合適的處理方法,以此為基礎才能夠加強軟弱地基結構的強度并提高軟弱地基的承載能力。
參考文獻:
[1] 王慧,許博,付達.一種建筑垃圾拆房土處理軟弱地基結構及其施工方法:CN111021388A[P].2020.
[2] 柳成林,孫豐巖.基于濱海地區(qū)軟弱地基的塔吊基礎施工技術研究[J].住宅與房地產,2019,543(21):176-177.
[3] 華一凡.淺談土木工程建設中結構與地基加固技術的運用[J].石油石化物資采購,2019(04):109.
[4] 趙洪林.軟弱地基砂石墊層換填處理的設計與施工[J].科技創(chuàng)新與應用,2014(18):208-209.
[5] 曹力橋.軟弱地基土不同能級強夯孔隙水壓力現場試驗[J].建筑結構,2020,518(02):143-148.
[6] 曾子明,牛飛,周紅星,等.一種超軟弱土地基淺表層處理后承載力試驗裝置:CN210712800U[P].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