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家風是建立在中華文化之根上的家族文化風格與價值準則,是中華民族薪火相傳的精神動力。進入新時代以來,家風有了新的內涵及時代價值,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家風建設的重要性,因此,探究家風建設的時代價值,對豐富新時代家風的研究內容,拓展家風建設理論的研究視野具有重要意義。通過探究新時代家風建設的理論淵源和實踐基礎,得出新時代家風建設具有豐富馬克思主義的家庭倫理思想、完善黨員干部作風建設理論的理論價值以及弘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營造良好社會風氣以及推動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實現等實踐價值。
【關鍵詞】 新時代家風;家風建設;價值
【中圖分類號】G129?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2096-8264(2022)13-0114-03
一、新時代家風的內涵及特征
(一)新時代家風的內涵
1.傳統(tǒng)家風的內涵
“家風,也稱門風,門聲,是中國民間道德教化的重要載體,集中反映了家庭或家族在繁衍生息、薪火相傳歷史過程中形成的較為穩(wěn)定的生活作風、價值導向和行為準則?!?①
家風一詞起源于西晉,在北朝逐漸興盛?!皞鹘y(tǒng)家風是一個家族世代傳承下來的,用以約束家族成員行為的,并能彰顯家族風尚的一系列規(guī)范的總和,它屬于精神文化的范疇?!?②
傳統(tǒng)家風的核心內容是使人學會做人的基本準則,維護家庭倫理,進而努力實現遠大理想,這集中表現為以尊老愛幼為典型代表的家德、以道德教化為代表的家訓、以行為約束為主要目的家規(guī)和激勵后人的家譜。傳統(tǒng)家風倡導修身養(yǎng)德、誠實守信、勤儉節(jié)約、公正廉潔和齊家濟眾,以《顏氏家訓》《朱子家訓》和《曾國藩家書》等為范例流傳至今,影響一代又一代人。
2.新時代家風的內涵
黨的十八大之后,中國社會進入了新時代,習近平總書記對中華傳統(tǒng)家風向新時代轉化以及新時代需要什么樣的家風做了有力回答:“家庭是社會的基本細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學校,不論時代發(fā)生多大變化,不論生活格局發(fā)生多大變化,我們都要重視家庭建設,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緊密結合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發(fā)揚光大中華民族傳統(tǒng)家庭美德,促進家庭和睦,促進親人相親相愛,促進下一代健康成長,促進老年人老有所養(yǎng),使千千萬萬個家庭成為國家發(fā)展、民族進步、社會和諧的重要基點。” ③
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家風建設的論述是新時代家風的內涵所在,“崇德向善是習近平家風觀的核心內容,言傳身教是習近平家風觀的方式方法,報效國家是習近平家風觀的價值歸旨。” ④
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從戰(zhàn)略高度就家風與政風、家風與教育、家風與廉政、家風與家庭等問題展開重要論述, 倡導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新時期家風建設, 為新時代構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家庭文明提出了重要遵循。”因而新時代家風也上升到了國家治理、價值觀培育、領導干部作風建設和中華民族的家國情懷的維度。
(二)新時代家風的特征
1.吸納性
一方面,家風建設是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部分,世世代代傳承,新時期家風建設也是在對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吸納和以豐富的傳統(tǒng)文化為根基而產生的,中國自古重家風家訓,新時代依然重視家風建設體現了對傳統(tǒng)文化的堅守。另一方面,新文化運動后馬克思主義在中國迅速傳播,最終成為我國主流文化,新時代家風也吸納了馬克思主義的家庭觀而沒有拘泥于傳統(tǒng)家風,使我國家風建設更加科學。
2.創(chuàng)造性
新時代家風的創(chuàng)造性主要表現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共產黨人家風觀的形成,習近平家風觀將家風與黨風、政風與社風相結合,包括愛黨愛國、清正廉潔、建設和諧家庭、建設和諧社會和堅定理想信念等,將家風觀推進到新時代高度,極大豐富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內涵,促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yè)建設。
3.創(chuàng)新性
新時代家風創(chuàng)新性源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和核心價值觀的提出,新時期家庭培養(yǎng)的對象不僅是家庭的希望,更是社會的棟梁、祖國的未來建設者。新時代家風觸及國家、社會與家庭三個層面,并與黨風、政風共同構成當前中國的社會風氣。黨員領導干部家風建設上升到更加突出的地位,全社會家國情懷的培育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受到重視。
二、新時代家風建設的理論淵源和實踐基礎
(一)新時代家風建設的理論淵源
1.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家風是新時代家風建設的文化源泉
幾千年的中華文明史上傳統(tǒng)家風著作浩如煙海,是中華民族珍貴的精神資產,從《論語》《弟子規(guī)》到《家范》《曾國藩家書》等,中華傳統(tǒng)家風意蘊豐富,源遠流長,小到修身,大到平天下,主要包括:第一,家族人員修身養(yǎng)性。儒家文化首要倡導的就是立得修身,要樹立遠大志向,并不斷反省自己,直至到達慎獨自律的境界。第二,建立和諧的家庭人倫關系。主要包括夫妻關系,要相敬如賓;兄弟關系,要互相關愛;長幼關系,要尊長愛幼。第三,勤勞節(jié)儉。這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是每個家庭成員的獨特氣質。第四,家庭成員交友處世。見賢思齊,親賢遠佞,處理好與鄰里關系,將國家利益放在更高地位。這些優(yōu)良的傳統(tǒng)家風根植于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為當今社會提供有價值的借鑒,成為新時代家風建設觀形成的文化源泉。
2.馬克思主義家庭觀是新時代家風建設的思想來源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馬克思主義成為中國社會主義建設的指導思想和主流文化,馬克思主義對家風建設的作用日益凸顯。馬克思與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識形態(tài)》和《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等著作中闡述了馬克思主義家庭觀:“馬克思主義婚姻家庭觀闡述了愛情、婚姻、家庭的關系,其主要觀點有:家庭是社會發(fā)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愛情與婚姻是產生家庭的基礎;在家庭關系中,教育和培養(yǎng)孩子是父母應盡的義務;家庭成員之間的關系應是平等、和諧的?!?⑤
新時代馬克思主義家庭觀與家風建設體系不斷融合,馬克思主義家庭觀為家風建設指明了正確的道路,有利于處理家庭倫理關系,促進人的自由全面發(fā)展。
3.革命前輩的紅色家風是新時代家風建設的直接動力
革命前輩有堅毅的馬克思主義信仰與遠大的抱負,為中國的革命、建設和改革事業(yè)做出了重大貢獻,在此過程中留下了鮮明的紅色文化,也形成了具有濃厚時代特色和教育意義的紅色家風,主要包括:第一,愛黨愛國,堅守革命理想,無論身處怎樣的困境,老一輩共產黨員都堅定自己的信念,不畏艱難繼續(xù)前行。第二,克己奉公,革命前輩勤勞節(jié)儉,有樸實的生活作風,為了國家事業(yè)忘我地工作。第三,扎根群眾,共產黨人嚴格要求自己,和人民群眾打成一片,不搞特殊化。習近平總書記在紅色家風影響下成長,總書記號召全社會弘揚紅色家風,紅色家風成為新時代家風建設的直接推動力。
(二)新時代家風建設的實踐基礎
1.習近平總書記獨特成長環(huán)境和工作經歷是新時代家風建設的實踐源泉
習近平總書記生長在革命家庭,習家有著實事求是、吃苦耐勞和清正廉潔的家風,習近平始終受到紅色家風的影響與指引,學習到了紅色文化的精髓,心懷祖國和人民。在后來的工作實踐中,從河北、福建到浙江、上海,習近平積累了豐富工作閱歷,堅守崇高的理想信念,嚴抓黨風政風建設,為新時代家風建設積累了深厚的實踐認知和實踐經驗。
2.新時期的家庭和社會問題是新時代家風建設的直接原因
改革開放后我國經濟實現騰飛,但也出現了家庭責任意識淡薄、領導干部腐敗、空巢老人、留守兒童和犯罪率上升等一系列問題,這是由于家風建設的缺失而產生的家庭和社會難題,這嚴重有損社會風氣,不利于青少年成長。其中危害最大的是領導干部作風案件,迫使從嚴治黨向更深層次發(fā)展,黨員的家風建設與作風建設更加密切,培育領導干部的廉潔家風,進而涵養(yǎng)良好的生活作風才能逐步改善和消除不良社會風氣。
3.新時代社會主義事業(yè)的發(fā)展是新時代家風建設的現實依據
黨的十八大以來,社會和文化建設的地位更加顯著,我國各項事業(yè)有序開展,特別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全社會提供了價值觀指引,建立美麗中國、和諧社會和模范家庭是我國主流價值觀念提倡的,因此,新時代家風建設的作用愈發(fā)關鍵。新時代家風建設以科學理念為指導,又進一步發(fā)揚新發(fā)展理念,家風建設涵養(yǎng)社會成員家國情懷進而推動社會和諧和國家振興的效用,伴隨社會主義偉大事業(yè)奮勇前行。
三、新時代家風建設的時代價值
(一)新時代家風建設的理論價值
1.豐富和發(fā)展了馬克思主義家庭倫理思想
中國的家風文化源遠流長,與西方的家庭教育觀念有巨大差別,馬克思和恩格斯對于婚姻家庭觀的論述,提供的是一般的方法論指導,如果直接照搬并不能解決某一國家特定歷史時期關于家庭和社會風氣的建設問題。新時代家風建設立足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的基本國情,用馬克思主義家庭觀的基本理論具體分析和解決新時代家風建設問題,提出了家國情懷、黨風廉政和價值觀引導,這一系列關于家風建設的理論和觀點與時俱進,為馬克思家庭倫理思想進行了豐富和創(chuàng)新。
2.完善了黨員干部作風建設理論
“習近平的家風論述突破了對傳統(tǒng)家風的定義,將新時代家風建設上升到治國理政的高度,利用領導干部家風培育與黨風建設的內在共通性,把領導干部的家風好壞作為衡量領導干部個人作風的重要標準,開拓了黨風建設理論的新視野?!?⑥家風建設與黨風建設關聯密切,不正的家風是許多官員腐敗的根源,新時代全面從嚴治黨和黨風廉政建設深入發(fā)展,家風建設成為防止腐敗的獨特精神防線,指明了領導干部家風建設的基本規(guī)律,明確了黨員干部這一責任主體,進一步完善了黨員干部作風建設理論。
(二)新時代家風建設的實踐價值
1.有利于弘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
傳統(tǒng)家風是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新時代家風也是吸收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家風的重要內容而形成。“要把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精神標識提煉出來、展示出來,把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中具有當代價值、世界意義的文化精髓提煉出來、展示出來?!?⑦
傳統(tǒng)家風憑借具有規(guī)范社會行為的價值對中華文化的承繼起了不可磨滅作用,新時代家風吸收了具有高度價值的傳統(tǒng)家風,在家風建設過程中傳播傳統(tǒng)德,注重人際關系和諧,使中華傳統(tǒng)文化再次奮起,增強了全民族的文化自信。
2.有利于全民族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家庭是人價值觀形成的起點,通過家長的言傳身教才能不斷將科學的價值觀念傳輸給下一代。新時代家風建設與主流價值觀念的踐行相互促進,核心價值觀是從上而下地對全民族具有引領作用的價值觀念,而家風建設立足社會基本細胞,從小處著手,進而向上輻射,二者的上下貫通才能將良好的價值準則推向全民族,成為全民族的價值共識,使每個國人都真正認識到做好自己的小事,進而逐步做起利國利民的大事,在此歷程中全國人民都會將核心價值觀提出的理念內化于心、外化于行。
3.有利于營造良好的社會風氣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出現的一系列家庭和社會問題往往與家風建設的確實密切相關,沒有良好的家風建設,就可能會出現不好的政風和黨風,進而影響整個社會風氣。領導干部有好的黨風才能得到人民群眾的認可和用戶,家風建設是黨風建設的基礎工作,可以推動黨風廉政建設,進而帶動政風發(fā)展,使各級國家機關都能清風正氣,全心全意人民服務。有了良好的黨風和政風,才能真正發(fā)揮各級國家工作人員的帶頭作用,全力解決國家、社會和家庭面臨的各種矛盾,從而使社會更加和諧,精神文明觀念深入人心,民眾的品德不斷提升,最終建成優(yōu)良的社會風尚。
4.有利于推動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實現
家和國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只有把家庭建設好,方能進一步建設國家,民族才能實現復興。新時代我國面臨的機遇與挑戰(zhàn)并存,如果讓各種不良的風氣在中國社會蔓延,那將使人心動亂,使我國喪失發(fā)展機遇,妨礙中國夢的實現。新時代家風建設著眼家庭這個起點,又從培育能夠擔當歷史重任的接班人高度出發(fā),將主流意識形態(tài)融入家風家教,促進家庭和睦,并以家庭美德滋養(yǎng)社會公德,在全社會形成良好的道德意識,使嶄新的精神面貌深入基層。
每一個家庭都以新時代家風建設家園,全國各族人民就會具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共同凝集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征程中,早日使國家發(fā)展達到既定目標,實現全民族的宏偉夢想!
四、結語
本文通過研究新時代家風的內涵與特征,分析家風建設的理論淵源和實踐基礎,探究出新時代家風建設的時代價值。新時代家風建設具有豐富馬克思主義的家庭倫理思想、完善黨員干部作風建設理論的理論價值以及弘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營造良好社會風氣、推動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實現的實踐價值。通過對這兩方面價值的研究使人們認識到新時代家風建設的價值和重要性,為新時代家風建設的價值進行了豐富和補充。
注釋:
①葛大偉,金桓宇:《習近平新時代家風建設觀的四重價值維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9年第1期,第23-27頁。
②胡書芝,何培:《論傳統(tǒng)家風與新時代基層社會治理》,《江西社會科學》2020第11期,第209-216頁。
③習近平:《在2015年春節(jié)團拜會上的講話》,《人民日報》2015-02-17。
④康鳳云:《習近平家風觀的形成:時代背景、理論基礎和實踐條件》,《江漢論壇》2021年第01期,第13-18頁。
⑤李曉輝:《家風家教與馬克思主義婚姻家庭觀的當代融合》,《人民論壇》2019年第33期,第104-105頁。
⑥顧保國:《論習近平新時代家風建設重要論述的理論邏輯與實踐價值》,《馬克思主義研究》2020年第02期,第34-44頁。
⑦習近平:《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外文出版社2020年版。
參考文獻:
[1]習近平.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
[2]葛大偉,金桓宇.習近平新時代家風建設觀的四重價值維度[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9,35(01):23-27.
[3]胡書芝,何培.論傳統(tǒng)家風與新時代基層社會治理[J].江西社會學,2020,40(11):209-216.
[4]康鳳云.習近平家風觀的形成:時代背景、理論基礎和實踐條件[J].江漢論壇,2021,(01):13-18.
[5]李曉輝.家風家教與馬克思主義婚姻家庭觀的當代融合[J].人民論壇,2019,(33):104-105.
[6]顧保國.論習近平新時代家風建設重要論述的理論邏輯與實踐價值[J].馬克思主義研究,2020,(02):34-44.
[7]習近平.在2015年春節(jié)團拜會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5-02-17(02).
作者簡介:
王尚斌,男,漢族,遼寧阜新人,沈陽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馬克思主義中國化。